-
题名内蒙古二连盆地沙拉木伦期啮齿类动物群研究
- 1
-
-
作者
李琪
李茜
-
机构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脊椎动物演化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
-
出处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70,共2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2072023)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B26000000,XDA20070203)
中国科学院古生物化石发掘与修理专项资助。
-
文摘
内蒙古二连盆地乌拉乌苏地区是亚洲哺乳动物分期中沙拉木伦期哺乳动物群的发现地和经典产地。在以往的研究中鲜少有关于这一地区啮齿类化石的报道。近来,在该地区沙拉木伦组下部地层中发现大量的啮齿类化石,经详细的形态学研究,它们被归入1超科4科7属9种,包括梳趾鼠超科的Yuomys cavioides,Gobiomys neimongolensis,G.exiguus以及G.asiaticus;跳鼠科Allosminthusuniconjugatus和Primisminthusshanghenus;仓鼠科Pappocricetodon rencunensis;壮鼠科Hulgana cf.H.ertnia和圆柱齿鼠科Proardynomys ulausuensis。乌拉乌苏沙拉木伦组下部与额尔登敖包“下红层”的啮齿类组合具有高度相似性,两者共同构成了二连盆地沙拉木伦期啮齿类动物群。综合二连盆地乌拉乌苏地点沙拉木伦组下部以及额尔登敖包剖面“下红层”的啮齿类化石,运用最小个体数的方法对二连盆地沙拉木伦期啮齿类动物群的组分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梳趾鼠类最具优势,跳鼠类和仓鼠类次之。通过物种多样性分析,二连盆地古近纪啮齿类动物群呈现出早中始新世以梳趾鼠类为主导类群到晚始新世以仓鼠、跳鼠类为主导类群的转变。内蒙古二连盆地和山西垣曲盆地沙拉木伦期啮齿类动物群的特征存在差异,很可能是由两个动物群所处不同的区域环境所造成的。
-
关键词
内蒙古
二连盆地
乌拉乌苏
沙拉木伦期
啮齿类动物群
-
Keywords
Ula Usu
Erlian Basin
Nei Mongol
sharamurunian
rodent fauna
-
分类号
Q915.87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