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lynology and stratigraphy of the thick evaporate-bearing Shashi Formation in Jiangling Depression,Jianghan Basin of South China,and its paleoclimate change 被引量:4
1
作者 Chun-lian Wang Cheng-lin Liu +2 位作者 Jiu-yi Wang Xiao-can Yu Kai Yan 《China Geology》 2020年第2期283-291,共9页
In the greater inland Jianghan Basin of South China,three salt depressions are lacking accurate geological times,of which Jiangling Depression is the largest.Evaporites are important records of paleoclimate,however,th... In the greater inland Jianghan Basin of South China,three salt depressions are lacking accurate geological times,of which Jiangling Depression is the largest.Evaporites are important records of paleoclimate,however,the geological ages of evaporates are very difficult to be determined because often evaporates have scare macrofossils and microfossils.Nonmarine Cretaceous to Tertiary halite deposits interbedded with mudston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China.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 had very high temperatures and attracted strong interests of geologists because these times can be compared with future climate change because of global warming.However,previous studies focused on marine sediments found that during the Paleocene-Early Eocene,massive evaporate deposits formed in Jiangling depression of the Jianghan Basin.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show that the Shashi Formation halite deposits formed in the Paleocene according to palynology.Most of these palynology fossils are arid types,so the massive evaporites in the Jiangling depression could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ot Paleocene climate.High temperatures during the Paleocene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massive evaporates in the Jiangling Depression,until sylvite was the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YNOLOGY Geological age of evaporate SYLVITE Paleocene PALEOCLIMATE shashi Formation Mineral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adjustment of low water level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depth in Shashi Reach in middle Yangtze River
2
作者 Juan-juan Fang Yun-ping Yang +2 位作者 Meng-lin Jia Yu-de Zhu Jian-jun Wang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14-124,共11页
Hydrological,sediment,and bathymetric data of the Shashi Reach in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for the period of 1975-2018 were collected,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water level changes and their impacts on utilization... Hydrological,sediment,and bathymetric data of the Shashi Reach in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for the period of 1975-2018 were collected,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water level changes and their impacts on utilization of water depth for navigation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during the study period,the Shashi Reach riverbed was significantly scoured and incised,with cross-sectional profiles showing overall narrowing and deepening.This indicated a strong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water depth of the channel.The analysis of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in-channel topographical features showed that the Taipingkou diara underwent siltation and erosion,with its head gradually scoured and relocated downstream after 2008,and the Sanbatan diara continued to shrink and migrate leftwards.Low water levels with the same flow rate over the study period decreased.For instance,from 2003 to 2020,the water level at the Shashi hydrological station decreased to 1.37 m with a flow rate of 6000 m^(3)/s.Furthermore,the designed minimum navigable water level of the Shashi Reach was approximately 2.11m lower than the recommended level.In terms of utilization of the channel water depth,continuous scouring of the river channel is expected to result in a reduction in discharge at the Taipingkou mouth,which will improve the water depth conditions of the channel during the dry season in the Shashi Reach.With several channel regulation projects,the 3.5-m depth of the Shashi Reach would basically be unobstructed.This promotes utilization of the shipping route from the Taipingkou south branch to the Sanbatan north branch as the main navigation channel during the dry season.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current water depth and the clear width limitation of the navigation hole at the Jingzhou Yangtze River Bridge,this route can still be favored as the main navigation channel with a 4.5-m depth during the dry sea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water level Shoal evolution Channel water depth utilization shashi Reach Yangtze River
下载PDF
Shashi-Pena综合征1家系遗传学分析
3
作者 史停停 任增果 +6 位作者 杨科 秦利涛 雷星星 霍晓东 张冰 廖世秀 王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 分析1家系Shashi-Pena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其遗传学病因,对该家系进行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方法 2022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1家系Shashi-Pena综合征患儿,收集临床资料,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及... 目的 分析1家系Shashi-Pena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其遗传学病因,对该家系进行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方法 2022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1家系Shashi-Pena综合征患儿,收集临床资料,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及全外显子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可疑致病性突变位点,检索ExAC、1000Genomes、gnomeAD数据库对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比对,采用Sanger测序法验证致病基因突变情况。应用UCSC软件分析人、黑猩猩、恒河猴、狼、牛、小鼠、大鼠7个物种基因突变位点的保守性,应用Swiss-Model软件分析基因突变位点的蛋白结构,依据ACMG指南对突变进行致病性评级。采集先证者母亲羊水,行基因检测并培养羊水细胞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胎儿出生后随访至6个月龄。结果 先证者存在智力障碍、语言运动发育迟缓、大头畸形及特殊面容等表现。先证者存在ASXL2基因c.1230delA(p.Lys410Asnfs*13)杂合突变;先证者父母该位点均为野生型,该突变为首次报道的新发突变。人、黑猩猩、恒河猴、狼、牛、小鼠、大鼠7个物种ASXL2基因编码的第410位氨基酸均呈高度保守;ASXL2基因c.1230delA位点突变为移码突变,导致ASXL2蛋白结构改变;该突变在ExAC、1000Genomes、gnomeAD数据库均未见收录;ACMG指南评级为致病性突变。结合该家系患儿临床表现、遗传特征、基因测序及致病性分析结果,诊断为ASXL2基因突变引起的Shashi-Pena综合征。胎儿未携带ASXL2基因c.1230delA突变,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明显异常;出生后随访至6个月龄,未出现特殊面容,发育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ASXL2基因c.1230delA(p.Lys410Asnfs*13)杂合突变是该家系Shashi-Pena综合征患儿的遗传学病因,可为该家系夫妇遗传咨询及胎儿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shi-Pena综合征 ASXL2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湖南浏阳沙市方言的“哒”及“哒”缀词
4
作者 黄晶晶 吕晓玲 《龙岩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在湖南浏阳沙市方言中,“哒”的词性丰富,可以单独作动态助词、语气词、介词,还可以当词缀。单音节的“哒”可作介词,不过,双音节的“A哒”充当介词的情况更常见。“跍哒”一词极具特色,能够作动词、副词、介词,与浏阳客家话中的“跍”... 在湖南浏阳沙市方言中,“哒”的词性丰富,可以单独作动态助词、语气词、介词,还可以当词缀。单音节的“哒”可作介词,不过,双音节的“A哒”充当介词的情况更常见。“跍哒”一词极具特色,能够作动词、副词、介词,与浏阳客家话中的“跍”相比,“跍哒”语义更丰富。双音节介词“A哒”与“跍哒”中的“哒”均为词缀,二者均属于“哒”缀词。此外,长沙方言也使用“哒”,与浏阳沙市方言的“哒”有相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浏阳沙市方言 “哒” “哒”缀词
下载PDF
湖北荆州沙市机场鸟类物种多样性分析
5
作者 尚超 王虎翼 +4 位作者 甘惠婷 周琳 颜恒 徐志红 张志强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8-16,共9页
开展机场及周边区域鸟情调查,是机场鸟击防范的一项基础工作。为掌握新建湖北荆州沙市机场净空区鸟情,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采用样线法对该机场净空区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进行了系统调查,期间共记录到鸟类146种,隶属于17目4... 开展机场及周边区域鸟情调查,是机场鸟击防范的一项基础工作。为掌握新建湖北荆州沙市机场净空区鸟情,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采用样线法对该机场净空区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进行了系统调查,期间共记录到鸟类146种,隶属于17目48科,其中鹬科鸟类物种数最多,其次是鹭科鸟类。鸟类群落中留鸟最多为48种,其次为冬候鸟41种,再次为夏候鸟36种;鸟类的区系构成表现为,古北界物种为71种,东洋界物种为51种,广布种为24种。通过季节间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显示秋季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高(3.044),春季最低(2.298)。通过生境间的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显示乔木林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高(3.236),村落最低(1.696)。调查结果表明,荆州沙市机场净空区鸟类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水平较高,秋季候鸟迁徙期和夏季鸟类繁殖期成为全年鸟类活动频繁季节,潜在鸟击风险高;乔木林和农田成为机场周边鸟类最适宜的栖息地,也是鸟类侵入机场内活动的最主要鸟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击 鸟类群落 物种多样性 湖北荆州沙市机场
下载PDF
菲律宾华文女作家莎士的中国叙事与本土意识
6
作者 马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在菲律宾华文文学史上,莎士是早期女作家的典型代表。她从中国福建移民菲律宾的流散经历对其创作有显著影响,尤其体现于中国叙事层面。在中国与菲律宾的双重观照下,她的中国叙事表现出多元的在地交融意识,既有对家族流散记忆伴生的中国... 在菲律宾华文文学史上,莎士是早期女作家的典型代表。她从中国福建移民菲律宾的流散经历对其创作有显著影响,尤其体现于中国叙事层面。在中国与菲律宾的双重观照下,她的中国叙事表现出多元的在地交融意识,既有对家族流散记忆伴生的中国故土叙事,又有对中华文化本土承载的华侨学校情结,还有对菲律宾华人再流散以及中国新移民的群体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 华文文学 女作家 中国叙事
下载PDF
荆江河段沙市(二郎矶)站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方案优化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贺延虎 《水利水电快报》 2023年第1期23-27,共5页
为提高荆江河段沙市(二郎矶)站水位流量关系精度,利用沙市(二郎矶)站2015~2020年水位、实测流量资料以及辅助水尺断面水位资料,对现有落差指数法中的参数进行分析优选,优化校正流量计算公式。结果表明:使用优化后的参数计算的沙市(二郎... 为提高荆江河段沙市(二郎矶)站水位流量关系精度,利用沙市(二郎矶)站2015~2020年水位、实测流量资料以及辅助水尺断面水位资料,对现有落差指数法中的参数进行分析优选,优化校正流量计算公式。结果表明:使用优化后的参数计算的沙市(二郎矶)站水位校正流量关系点更为集中,定线更为简洁,且精度可靠,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减少流量测次、提高测验效率、简化水文资料整编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流量关系 单值化处理 落差指数法 沙市(二郎矶)站 荆江河段
下载PDF
江陵凹陷古近系沙市组含膏盐岩系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沈均均 陈波 +3 位作者 王春连 宋换新 周晓峰 周林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5-433,共9页
研究发现,在江陵凹陷中南部梅槐桥向斜带内沙市组发育两套膏盐岩层。通过对钻井、岩心、地震资料的分析,明确了膏盐岩的岩性、电性及地震响应特征:岩性变化主要为由湖盆中心至边缘膏盐类矿物的含量越来越低而陆源碎屑物质含量越来越高;... 研究发现,在江陵凹陷中南部梅槐桥向斜带内沙市组发育两套膏盐岩层。通过对钻井、岩心、地震资料的分析,明确了膏盐岩的岩性、电性及地震响应特征:岩性变化主要为由湖盆中心至边缘膏盐类矿物的含量越来越低而陆源碎屑物质含量越来越高;电性特征表现为低伽马、低密度、高电阻、中子趋于0、扩径明显;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低频率的反射特征。结合研究区古气候和古构造背景,对沙市组两套膏盐岩的沉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套膏盐岩在凹陷内的分布差异巨大且沉积中心具有向南迁移的趋势,物源、古地貌和湖平面变化三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总结出研究区沙市组所沉积的膏盐岩是一种'非匀称补给'的成盐模式,主要形成于湖盆基准面下降晚期浅水蒸发沉积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凹陷 沙市组 膏盐岩 沉积特征 成盐模式
下载PDF
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游沙市河段演变与治理思路 被引量:11
9
作者 朱勇辉 黄莉 +1 位作者 郭小虎 谷利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7,共7页
三峡工程运用以来,长江荆江河段水沙条件发生较大改变,河床冲淤变化剧烈。沙市河段地处上荆江中段,属弯曲分汊河型,多年来深泓左右摆动和分汊段主支汊易位频繁,是荆江河势变化频繁、防洪形势严峻的河段之一。利用多年来,特别是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运用以来,长江荆江河段水沙条件发生较大改变,河床冲淤变化剧烈。沙市河段地处上荆江中段,属弯曲分汊河型,多年来深泓左右摆动和分汊段主支汊易位频繁,是荆江河势变化频繁、防洪形势严峻的河段之一。利用多年来,特别是三峡工程蓄水后的原型实测资料,首先分析了河段控制水文站的水沙特性及太平口分流分沙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三峡工程运用以来沙市河段的河道冲淤演变特点及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河段的防洪、航运、取水等需求,探讨了沙市河段未来的综合治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沙市河段 河道演变 河势变化 治理思路
下载PDF
长江中游宜昌~沙市段河床冲淤与枯水位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孙昭华 李义天 +1 位作者 李明 葛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20,共7页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系统分析,讨论了荆江裁弯、葛洲坝运行、三峡水库蓄水等事件引起的宜昌.沙市河段沿程河床冲淤、水位变化等现象,并结合数值试验讨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早期阶段河床冲刷是引起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冲...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系统分析,讨论了荆江裁弯、葛洲坝运行、三峡水库蓄水等事件引起的宜昌.沙市河段沿程河床冲淤、水位变化等现象,并结合数值试验讨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早期阶段河床冲刷是引起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冲刷发展,芦家河等河段发挥了越来越强的控制作用,冲刷对芦家河以上水位的影响越来越小,而芦家河~沙市河段却出现局部水面比降逐渐增大的现象.这说明长期冲刷过程中沙卵石河段河床形态对水位的控制作用越来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卵石河段 河床冲刷 枯水位下降 宜昌~沙市河段 数值试验 三峡水库
下载PDF
长江沙市段断面面积对水沙变异的滞后响应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章运超 李凌云 +1 位作者 范北林 郑珊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共5页
通过长江中游沙市站的实测水沙、断面资料的分析表明,沙市站河槽形态的调整对水沙变异存在一定滞后性。为了研究沙市河段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规律,从3个方面对适用于黄河流域的河床演变滞后响应模型进行改进:1以沙市站多年平均枯水位下... 通过长江中游沙市站的实测水沙、断面资料的分析表明,沙市站河槽形态的调整对水沙变异存在一定滞后性。为了研究沙市河段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规律,从3个方面对适用于黄河流域的河床演变滞后响应模型进行改进:1以沙市站多年平均枯水位下的断面面积作为滞后响应模型的特征变量;2引入"年组合流量"概念;3在模型迭代公式中使用分段函数,从而得到适用于沙市河段的河床演变滞后响应模型。利用模型迭代公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河床演变滞后响应模型计算精度R^2处于0.7~0.8之间,可以很好地描述沙市站河槽形态的调整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河流 河床演变 水沙变异 滞后响应 断面面积 长江沙市站
下载PDF
臭氧导致细菌L型形成的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边藏丽 邓江陵 +2 位作者 黄凤翥 熊平源 刘邦梅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5-79,共5页
试验证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蜡状杆菌经臭氧作用后,在部分未被杀灭的细菌中,约有0.4~9.9%转变为细菌L型。细菌L型在菌落、形态、染色特性、生化反应与超微结构等方面,均有别于原菌。
关键词 臭氧 细菌L型 金黄葡萄球菌
下载PDF
开凿两沙、沙谌运河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盛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05-109,共5页
认为开凿从长江沙市港至汉江沙洋港运河,沟通长江和汉江两大河流;开凿沙洋至谌家矶的沙谌运河,既和三峡工程完工后自重庆至上海直通10000t级船队的航运配套,缩短250km航程,又可通过分期过洪,根本解除长江中游平原的水... 认为开凿从长江沙市港至汉江沙洋港运河,沟通长江和汉江两大河流;开凿沙洋至谌家矶的沙谌运河,既和三峡工程完工后自重庆至上海直通10000t级船队的航运配套,缩短250km航程,又可通过分期过洪,根本解除长江中游平原的水患威胁,还是中线南水北调工程向汉江下游补偿水量的工程之一,效益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谌运河 沙市 沙洋 湖北 运河规划 南水北调
下载PDF
论沙市河段主泓南移的趋向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殷瑞兰 张美德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40,共6页
沙市河段因主泓紧贴北岸荆江大堤,而成为长江中下游重点防洪河段。本文分析了该河段主泓变化的规律,发现主泓南移及其回复,与三八滩的冲淤消长相关;运用弯道环流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了该河段演变及主泓位置变化机理:根据数模计算成果... 沙市河段因主泓紧贴北岸荆江大堤,而成为长江中下游重点防洪河段。本文分析了该河段主泓变化的规律,发现主泓南移及其回复,与三八滩的冲淤消长相关;运用弯道环流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了该河段演变及主泓位置变化机理:根据数模计算成果,三峡水库运行后水流的含沙量大幅度减少、坝下游冲刷使上荆江比降有所增大,预测沙市河段河势变化趋势,论述了主泓南移的必然性。同时因水库调蓄作用,流量变化幅度减小,河势趋稳定,将有利于防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市河段 主泓南移 弯道环流 耗散结构理论 预测
下载PDF
略论近代荆沙商人团体的发展和演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凯希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10,共4页
由于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早期沙市商会通过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在清末民初动荡的政治环境中,具有着特殊的地位,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近代荆沙商人团体的发展和演变,理应成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商会史和湖北地方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近代 荆沙 商人团体 发展和演变
下载PDF
云南沙氏武术的历史渊源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景霞 左文泉 曾全寿 《科教导刊》 2011年第2期143-144,共2页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云南沙氏武术的历史形成及其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弥补传统武术及云南沙氏武术的历史档案和文献空缺,使得云南沙氏武术文化得以传承,增强中国传统武术的丰富性。
关键词 云南 沙氏武术 历史渊源 特色
下载PDF
长江干流沙市水文站汛期流量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吉琴 王艳 肖博文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4,共4页
基于线性倾向回归趋势分析方法,对长江干流段沙市站1991~2017年汛期实测流量资料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991~2017年间,沙市水文站汛期日最小流量呈上升趋势,日平均流量与日最大流量呈下降趋势;2003年三峡工程运行后,沙市水文站汛期的... 基于线性倾向回归趋势分析方法,对长江干流段沙市站1991~2017年汛期实测流量资料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991~2017年间,沙市水文站汛期日最小流量呈上升趋势,日平均流量与日最大流量呈下降趋势;2003年三峡工程运行后,沙市水文站汛期的日平均流量比运行前减少了2046 m3/s,减少率为1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干流 沙市水文站 三峡工程 汛期流量 变化趋势 回归分析
下载PDF
沙市地貌与防洪
18
作者 何毓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4期546-550,共5页
在研究荆江洪水与沙市的地貌背景之后,进一步探索了沙市局地地貌与洪灾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洪灾的地貌成因,提出了沙市的防洪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地貌 防洪 沙市市 荆江
下载PDF
荆河戏的文化渊源与传承发展——《荆河戏研究》序
19
作者 黄永林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61-73,共13页
长江进入平原后流经古荆州地区,因而这一段河道被称为“荆江”。荆江文化是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于荆江流域的戏曲——荆河戏,就是荆江特色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荆河戏是汉族戏曲声腔剧种,因不同的地方风俗习惯有所不同,因此荆... 长江进入平原后流经古荆州地区,因而这一段河道被称为“荆江”。荆江文化是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于荆江流域的戏曲——荆河戏,就是荆江特色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荆河戏是汉族戏曲声腔剧种,因不同的地方风俗习惯有所不同,因此荆河戏又叫上河路子、大班子、大台戏、高台班或汉班子等。沙市曾经商贸发达、文化繁荣、戏曲盛行,这为荆河戏的辉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荆河戏技艺传承的路径有家族传承和师徒相传,以师徒传承为主,因此谱系错综复杂。荆河戏形成之后,代代有创新,流派纷呈,呈现出“多师”的格局。近年来,长江大学在荆河戏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模式探索中,通过学校平台逐步建立了学校与荆河戏艺人的互动共享机制,调动师生参加荆河戏保护传承的积极性,同时也不遗余力地展现本土戏剧的文化生命力,扩大荆河戏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河戏 沙市 荆楚文化
下载PDF
江陵凹陷沙钾3井古近系沙市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钾指示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锦磊 王春连 +4 位作者 刘成林 陈波 徐海明 余小灿 李皓楠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96-2202,共7页
在盐湖沉积演化过程中,钾镁盐在盐类矿物沉积的中晚期才开始结晶析出。因此,研究含盐系地层中盐类矿物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不仅可以从侧面获取岩盐的沉积物物质来源和成盐期古卤水蒸发浓缩程度等地球化学信息,而且可以直接揭示古盐湖期... 在盐湖沉积演化过程中,钾镁盐在盐类矿物沉积的中晚期才开始结晶析出。因此,研究含盐系地层中盐类矿物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不仅可以从侧面获取岩盐的沉积物物质来源和成盐期古卤水蒸发浓缩程度等地球化学信息,而且可以直接揭示古盐湖期钾盐富集趋势及规律。目前,除在江陵凹陷的古近系沙市组等含盐系内发现了富钾卤水外,还在中-南部的钻孔盐矿盐岩中,发现了微量钾石盐和钾石膏,这些说明该凹陷古近纪具有成钾潜力。本文通过对SK3井蒸发岩特征研究及岩芯中K、Mg、Cl、Br离子含量与Br×103/Cl系数的垂向变化分析,揭示古盐湖浓缩演化与钾盐富集趋势,进一步揭示该层段沉积时期及所在凹陷古盐湖卤水钾的富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凹陷 沙钾3井 地球化学特征 成钾指示 古近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