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海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部沉积相定量研究
被引量:
29
1
作者
金振奎
张响响
+4 位作者
邹元荣
王邵华
明海慧
周新科
杜社卿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99-108,共10页
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加大 ,开发中仅仅把储集砂体的沉积相类型确定下来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求准确地预测砂体的宽度、长度等定量参数 ,这就是文中所指的沉积相定量研究。根据大量钻井资料 ,在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的基础上 ,对青海砂西油田古...
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加大 ,开发中仅仅把储集砂体的沉积相类型确定下来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求准确地预测砂体的宽度、长度等定量参数 ,这就是文中所指的沉积相定量研究。根据大量钻井资料 ,在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的基础上 ,对青海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曲流河三角洲平原进行了定量研究 ,确定了分流河道砂体的宽度、宽 /厚比等参数。研究表明 ,本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砂体宽多为 1 2 0 0— 30 0 0m ,厚多为 5— 1 0m ,宽 /厚比 2 0 0— 2 80。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砂体宽多为 40 0— 70 0m ,厚多为 3— 6m ,宽 /厚比 80— 1 1 0。辫状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比曲流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普遍宽、厚的原因是由于辫状三角洲分流河道频繁摆动改道引起砂体的横向拼合和垂向叠置所致。这种河道可称复合河道。利用“厚度中心法”可区分复合河道与单河道。由于不同沉积相的砂体宽度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砂西油田
古近系
下干柴沟组
沉积相
定量研究
厚度中心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及储集空间演化模式
被引量:
16
2
作者
李海燕
彭仕宓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共6页
以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E13)为例,综合应用取心井的岩石铸体薄片、图像分析、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阴极发光、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镜质体反射率等实验测试资料,对E13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和成岩阶段划分方法进行...
以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E13)为例,综合应用取心井的岩石铸体薄片、图像分析、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阴极发光、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镜质体反射率等实验测试资料,对E13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和成岩阶段划分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详细阐述了低渗透储层中各类成岩储集相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并探讨了其储集空间类型及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储层砂岩较低渗透率的主要成因是成岩期各种自生矿物的充填和胶结作用。根据成岩作用及其特有的储集空间组合,可将E13储层划分为4种成岩储集相类型,即不稳定组分中强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A相)、中等胶结中强压实残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B相)、碳酸盐强胶结成岩储集相(C相)和早期硬石膏强胶结成岩储集相(D相),其中A类储集相的储集性能最好,D类最差,为差储层或非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西油田
古近系
下干柴沟组
成岩作用
成岩储集相
储集空间演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砂西油田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及储集空间演化模式
被引量:
5
3
作者
周恒涛
彭仕宓
李海燕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2-26,共5页
综合应用取心井的岩石铸体薄片、图像分析、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阴极发光、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和镜质体反射率等实验测试资料,研究了E31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和成岩阶段划分。通过分析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
综合应用取心井的岩石铸体薄片、图像分析、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阴极发光、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和镜质体反射率等实验测试资料,研究了E31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和成岩阶段划分。通过分析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认为造成本区储层砂岩较低渗透率的主要成因机理是成岩期各种自生矿物的充填和胶结作用。根据成岩作用及其特有的储集空间组合,将E31储层划分为4种成岩储集相类型:A相———不稳定组分中强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B相———中等胶结中强压实残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C相———碳酸盐强胶结成岩储集相、D相———早期硬石膏强胶结成岩储集相。详细阐述了低渗透储层中各类成岩储集相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并探讨了其储集空间类型及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西油田
古近系
成岩作用
成岩储集相
储集空间演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尕斯库勒砂西区块N1-N2^1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何会
牟中海
+2 位作者
朱玉洁
迟洪岩
刘冬玺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4期34-39,共6页
根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压汞等资料,结合地质、物性分析资料,对尕斯库勒砂西区块N1—N21储层特征及Ⅱ号断层上、下盘的差异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的储层为一套碎屑岩储层,经历了以压实、胶结作用为...
根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压汞等资料,结合地质、物性分析资料,对尕斯库勒砂西区块N1—N21储层特征及Ⅱ号断层上、下盘的差异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的储层为一套碎屑岩储层,经历了以压实、胶结作用为主的破坏性成岩作用和以溶蚀、构造作用为主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储层成岩阶段处于早成岩B亚期—晚成岩A1亚期;储层孔隙类型有粒间孔、粒内孔、裂缝、贴粒缝等4类,并以粒间孔为主;N1—N21储层属中孔、低渗储层,储集性能中—差;分流河道砂体是该区最主要的储集砂体,其物性也明显好于其它微相砂体。Ⅱ号断层上盘成分成熟度明显小于下盘、胶结物平均含量低于下盘;上盘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下盘以长石砂岩为主;上盘粒间孔较下盘发育,而下盘裂缝较上盘发育;上盘主要为中孔、中渗储层类型,下盘主要为低孔、低渗储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集层
孔隙结构
孔喉参数
尕斯库勒砂西区块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部沉积相定量研究
被引量:
29
1
作者
金振奎
张响响
邹元荣
王邵华
明海慧
周新科
杜社卿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地球科学系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地质研究院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99-108,共10页
文摘
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加大 ,开发中仅仅把储集砂体的沉积相类型确定下来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求准确地预测砂体的宽度、长度等定量参数 ,这就是文中所指的沉积相定量研究。根据大量钻井资料 ,在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的基础上 ,对青海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曲流河三角洲平原进行了定量研究 ,确定了分流河道砂体的宽度、宽 /厚比等参数。研究表明 ,本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砂体宽多为 1 2 0 0— 30 0 0m ,厚多为 5— 1 0m ,宽 /厚比 2 0 0— 2 80。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砂体宽多为 40 0— 70 0m ,厚多为 3— 6m ,宽 /厚比 80— 1 1 0。辫状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比曲流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普遍宽、厚的原因是由于辫状三角洲分流河道频繁摆动改道引起砂体的横向拼合和垂向叠置所致。这种河道可称复合河道。利用“厚度中心法”可区分复合河道与单河道。由于不同沉积相的砂体宽度不同 。
关键词
青海
砂西油田
古近系
下干柴沟组
沉积相
定量研究
厚度中心法
Keywords
Qinghai,
shaxi oilfield
, Paleogene Xiaganchaigou Formation, sedimentary facies, quantitative study, braided delta plain, meandering delta plai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12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及储集空间演化模式
被引量:
16
2
作者
李海燕
彭仕宓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2CCA00700)
文摘
以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E13)为例,综合应用取心井的岩石铸体薄片、图像分析、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阴极发光、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镜质体反射率等实验测试资料,对E13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和成岩阶段划分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详细阐述了低渗透储层中各类成岩储集相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并探讨了其储集空间类型及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储层砂岩较低渗透率的主要成因是成岩期各种自生矿物的充填和胶结作用。根据成岩作用及其特有的储集空间组合,可将E13储层划分为4种成岩储集相类型,即不稳定组分中强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A相)、中等胶结中强压实残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B相)、碳酸盐强胶结成岩储集相(C相)和早期硬石膏强胶结成岩储集相(D相),其中A类储集相的储集性能最好,D类最差,为差储层或非储层。
关键词
砂西油田
古近系
下干柴沟组
成岩作用
成岩储集相
储集空间演化
Keywords
shaxi oilfield
Paleogene
lower Ganchaigou formation
diagenesis
diagenetic reservoir facies
pore space evolution
分类号
TE1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砂西油田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及储集空间演化模式
被引量:
5
3
作者
周恒涛
彭仕宓
李海燕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2-26,共5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2CCA00700)
文摘
综合应用取心井的岩石铸体薄片、图像分析、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阴极发光、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和镜质体反射率等实验测试资料,研究了E31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和成岩阶段划分。通过分析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认为造成本区储层砂岩较低渗透率的主要成因机理是成岩期各种自生矿物的充填和胶结作用。根据成岩作用及其特有的储集空间组合,将E31储层划分为4种成岩储集相类型:A相———不稳定组分中强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B相———中等胶结中强压实残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C相———碳酸盐强胶结成岩储集相、D相———早期硬石膏强胶结成岩储集相。详细阐述了低渗透储层中各类成岩储集相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并探讨了其储集空间类型及演化模式。
关键词
砂西油田
古近系
成岩作用
成岩储集相
储集空间演化
Keywords
shaxi oilfield
Paleogene
diagenesis
diagenetic reservoir facies
pore space evolu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尕斯库勒砂西区块N1-N2^1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何会
牟中海
朱玉洁
迟洪岩
刘冬玺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4期34-39,共6页
文摘
根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压汞等资料,结合地质、物性分析资料,对尕斯库勒砂西区块N1—N21储层特征及Ⅱ号断层上、下盘的差异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的储层为一套碎屑岩储层,经历了以压实、胶结作用为主的破坏性成岩作用和以溶蚀、构造作用为主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储层成岩阶段处于早成岩B亚期—晚成岩A1亚期;储层孔隙类型有粒间孔、粒内孔、裂缝、贴粒缝等4类,并以粒间孔为主;N1—N21储层属中孔、低渗储层,储集性能中—差;分流河道砂体是该区最主要的储集砂体,其物性也明显好于其它微相砂体。Ⅱ号断层上盘成分成熟度明显小于下盘、胶结物平均含量低于下盘;上盘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下盘以长石砂岩为主;上盘粒间孔较下盘发育,而下盘裂缝较上盘发育;上盘主要为中孔、中渗储层类型,下盘主要为低孔、低渗储层类型。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集层
孔隙结构
孔喉参数
尕斯库勒砂西区块
柴达木盆地
Keywords
diagenesis
reservoir
pore structure
pore throat parameters
shaxi
zone of Gasikule
oilfield
Qaidam Basin
分类号
TE12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海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部沉积相定量研究
金振奎
张响响
邹元荣
王邵华
明海慧
周新科
杜社卿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2
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及储集空间演化模式
李海燕
彭仕宓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砂西油田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及储集空间演化模式
周恒涛
彭仕宓
李海燕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尕斯库勒砂西区块N1-N2^1储层特征研究
何会
牟中海
朱玉洁
迟洪岩
刘冬玺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