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port of gold by H_2S-rich oil field waters, and the origin of Carlin-type deposits
1
作者 Christopher H. Gammons Diane Wolfgram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9年第S2期161-162,共2页
DURING the course of hydrocarbon evolution and migration, large quantities of H<sub> </sub>2S are often produced.This process is most familiar to petroleum geologists, and may lead to forming of natural ga... DURING the course of hydrocarbon evolution and migration, large quantities of H<sub> </sub>2S are often produced.This process is most familiar to petroleum geologists, and may lead to forming of natural gas deposits. Themost important H<sub>2</sub>S-forming reactions are bacterial sulfate reduction (BSR), and thermochemical sulfatereduction (TSR). Whereas BSR is restricted to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 (【100℃) and shallowdepths, TSR becomes important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150℃) and greater depth of burial. BecauseH<sub>2</sub>S is highly soluble in water, any groundwater in the vicinity of a TSR-active zone will also become enriched in H<sub>2</sub>S. The central hypothesis of this paper is that hot groundwaters associated with TSR in carbonate terrains acquire the ability to transport gold and other elements (e.g. Ag, Hg, As, Sb, 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pore GOLD oil field water ORIGIN CARLIN-TYPE deposit.
原文传递
Geologic-Geophysical Indicators of the Deep Structure of Zones of Geothermal Anomalies for Allocation of Channels of the Deep Heat and Mass Transfer 被引量:4
2
作者 R. A. Umurzakov H. A. Abidov G. Yu. Yuldashev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7年第9期1452-1463,共12页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field thermogeochemical data along abnormal zones of a thermal stream in the Bukhara-Khiva, oil-and-gas region of the Turan (Tegermen, Chagakul, Shimoly Alat, Beshtepa) was succeeded to...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field thermogeochemical data along abnormal zones of a thermal stream in the Bukhara-Khiva, oil-and-gas region of the Turan (Tegermen, Chagakul, Shimoly Alat, Beshtepa) was succeeded to obtain important data on a deep structure of sites. Data of gas-chemical and geothermal observations show about confinedness of abnormal concentration of methane to zones of the increased values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the measured values of temperatures (Tegermen Square and others). On geoelectric section mines 2-D of inversion of the MT-field depth of 4000 m are lower, among very high-resistance the chemogenic and carbonate deposits of the Paleozoic is traced the subvertical carrying-out abnormal zone. This zone is identified as the channel of a deep heat and mass transfer with which hydrocarbon (HC) deposits are connected. It is shown that electro-investigation when using a geophysical complex can and has to become “advancing” at exploration by oil and g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omaly of the Thermal field Thermogeochemical Data JUVENILE Gases Channel Heat and Mass Transfer DEEP Structure GEOELECTRIC Section deposits of oil and Gas
下载PDF
建场测深法在新疆布尔津盆地油铀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白诗筠 米晓利 +2 位作者 杨俊 朱永山 张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4-1064,共11页
为明确位于新疆北部的布尔津盆地的资源状况,以实际采集数据为基础,采用建场测深法成果剖面研究了该盆地的地层地质结构,并对深层油气及浅部砂岩型铀矿进行评价。通过利用已知测井电阻率曲线模拟计算不同深度的电磁信号频率响应,论证了... 为明确位于新疆北部的布尔津盆地的资源状况,以实际采集数据为基础,采用建场测深法成果剖面研究了该盆地的地层地质结构,并对深层油气及浅部砂岩型铀矿进行评价。通过利用已知测井电阻率曲线模拟计算不同深度的电磁信号频率响应,论证了该方法探测从浅层第三系到深部石炭系的采集参数和工作方案;在数据处理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已知地层物性特征,推断沿线的地质结构,揭示了布尔津凹陷的结构及下二叠统卡拉岗组、上石炭统哈尔加乌组、上石炭统恰其海组地层的分布,认为哈尔加乌组是本区有潜力的烃源岩。同时利用电阻率及双频相位属性对研究区浅部第三系砂岩型铀成矿条件进行分析,其结果与附近已知矿点情况吻合。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为类似地区进行多种矿产资源勘探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场测深法 油铀兼探 电阻率 双频相位 烃源岩 铀矿 布尔津盆地 新疆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长8_1段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25
4
作者 任大忠 孙卫 +3 位作者 雷启鸿 张茜 张瑞 赵国玺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1-598,共8页
在综合大量样品测试数据与图像的基础上,研究了华庆油田长81段储层特征和物性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砂岩岩性以中细砂岩与细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孔隙类型以中孔隙和小孔隙为主,... 在综合大量样品测试数据与图像的基础上,研究了华庆油田长81段储层特征和物性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砂岩岩性以中细砂岩与细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孔隙类型以中孔隙和小孔隙为主,优势孔隙具有双孔隙结构特征。储层类型为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岩性油藏,储层孔喉半径与物性具有正相关的分带性。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共同影响着储层的发育特征,较好的物性发育在中粒岩屑长石砂岩、细-中粒岩屑长石砂岩与细粒岩屑长石砂岩的砂体中,压实作用使原生孔隙度损失21.92%,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度损失8.61%,溶蚀作用使孔隙度提高了4.46%。继续研究沉积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特征的影响,将有利于认识和处理同类储层的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性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华庆油田
下载PDF
濮城沙三中6-10特低渗油气藏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尹太举 陈昊 +3 位作者 李中超 毛立华 张昌民 赵红静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71-476,共6页
濮城沙三中油气藏属特低渗油气藏。对储层层内、层间、平面和微观非均质特性研究表明储层非均质性较强,而其非均质性受控于储层的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沟道微相多为向上变差的物性分布模式,沟道间和席状砂多为向上变好的物性分布模式,... 濮城沙三中油气藏属特低渗油气藏。对储层层内、层间、平面和微观非均质特性研究表明储层非均质性较强,而其非均质性受控于储层的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沟道微相多为向上变差的物性分布模式,沟道间和席状砂多为向上变好的物性分布模式,其中沟道的层内非均质性最强,道间和席状砂较弱。短期旋回和中期旋回非均质参数分析表明沙三中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较强,而中期旋回较短期旋回强。层间隔层为泥岩和粉砂质泥岩,厚度变化较大,中期旋回间夹层厚度较短期旋回间夹层厚度稍大。储层砂体有两个延伸方向即北东—南西向和南东-北西向。储层的物性受控于沉积环境,高渗带与沟道相叠合,而道间和席状砂多为低渗带。孔喉资料表明其孔喉主要为微细喉,孔喉半径以小于1μm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率 层内 层间 平面 非均质性 濮城油田 油气藏
下载PDF
濮城油田砂岩储集层物性下限标准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耿龙祥 曹玉珊 +1 位作者 易志伟 张常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1-83,共3页
制定砂岩储集层物性下限标准是准确判定其产油部位、划分油层有效厚度的基础工作之一。分析了影响物性下限取值的经济因素(主要有石油政策、经济指标、开发工艺、分析化验、资料丰度等)和地质因素(主要有储油层岩性、胶结物成分及含... 制定砂岩储集层物性下限标准是准确判定其产油部位、划分油层有效厚度的基础工作之一。分析了影响物性下限取值的经济因素(主要有石油政策、经济指标、开发工艺、分析化验、资料丰度等)和地质因素(主要有储油层岩性、胶结物成分及含量、孔隙结构、原油性质、储集层压力、储集层裂缝等)。利用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沙一段、沙二段砂岩储集层的取心井样品分析及单层试油等资料,采用5种方法(物性试油法,经验系数法,储油能力和产油能力甩尾法,钻井液侵入法,测试分析法)研究储集层的物性下限,并对各研究方法加以分析评价。据此确定了濮城油田合理的物性下限标准(孔隙度为12%,渗透率为1.5×10-3μm2)。影响储集层物性下限标准的因素较多,必须从多个方面反映各因素的影响,避免因方法单一导致下限标准取值偏差过大;不同地质条件和油田开发工艺条件下的物性下限标准有差别,应根据各油田的情况确定相应的物性下限标准。同一油田不同层位的储集层地质特征差别较大时,也须分别制定各自下限标准。当油田开发工艺、资料丰富程度等有较大变化时,应重新确定物性下限标准。图5表1参3(邹冬平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油气田 储集层 物性下限标准
下载PDF
沉积盆地油气与砂岩型铀矿成矿关系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汤超 司马献章 +5 位作者 朱强 陈印 肖鹏 陈路路 刘晓雪 赵丽君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86-294,共9页
国内外许多砂岩型铀矿产于含油气盆地,油气参与砂岩型铀成矿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沉积盆地控制着油气田和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多数盆地总体形成内部油气-边部铀矿、下部油气-上部铀矿的分布规律。文章认为油气藏与砂岩铀矿床相互... 国内外许多砂岩型铀矿产于含油气盆地,油气参与砂岩型铀成矿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沉积盆地控制着油气田和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多数盆地总体形成内部油气-边部铀矿、下部油气-上部铀矿的分布规律。文章认为油气藏与砂岩铀矿床相互联系的储集层系统及盆地有机/无机成因流体是两者同盆共存的物质基础,吸附作用和还原作用是油气参与砂岩型铀矿成矿的两种主要作用方式,重力流驱动的含铀流体与油气成藏过程中油气扩散形成的烃类流体相互混合是铀成矿作用的主要动力学机制,构造则是两种流体联系的纽带;油气与铀矿相互共生、相互作用,为"以铀找油"和"以油找铀"提供了基础。根据油气与铀的成因联系,结合石油勘探开发资料,提出利用油气田资料"二次开发"寻找砂岩型铀矿的思路和方法。利用油气田资料来寻找砂岩型铀矿,可节约大量勘探资金,提高油气田经济效益,经济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油气藏 油气作用 油气田资料“二次开发” 鄂尔多斯盆
下载PDF
一种耐温抗盐预交联凝胶颗粒及其应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周亚贤 郭建华 +4 位作者 王同军 王旭 刘敏 苏雪霞 张滨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78,共4页
由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含Si-Si和Si-C键的无机物、有机硅类偶联剂在引发剂存在下反应,制得凝胶状物,经剪切、造粒得到预交联凝胶颗粒。详细考察了该凝胶颗粒的吸水膨胀性能。在矿化度158.5g/L的濮三联现场回注污水中,凝... 由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含Si-Si和Si-C键的无机物、有机硅类偶联剂在引发剂存在下反应,制得凝胶状物,经剪切、造粒得到预交联凝胶颗粒。详细考察了该凝胶颗粒的吸水膨胀性能。在矿化度158.5g/L的濮三联现场回注污水中,凝胶颗粒吸水膨胀达到平衡的时间,粒径为0.5、1-33、-5 mm时在80℃下分别为2.5、6、9小时;粒径为1-3 mm时,室温下超过24小时,80℃和90℃下为6-8小时,吸水膨胀倍数〉10;在70-135℃水中老化15天后膨胀倍数显著下降,此后直到60天维持不变,在135℃下为5-12;在350 g/L高矿化水中于135℃老化时膨胀倍数值较低但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在135℃、45 MPa压力下老化时膨胀倍数比常压下老化时降低2.5-3.5。在高温高盐的濮城东区沙二下油藏使用该凝胶颗粒进行深部调剖,注入粒径、段塞浓度(2-6 kg/m^3,在注入水中)及段塞结构根据注入压力确定,施工井为注水井濮5-112和濮4-581,分别注入颗粒悬浮液6360和4250 m^3(0.05和0.10 PV,含颗粒剂21.5和14.5 t)及无机调剖剂140和20 m^3。4口对应油井中有3口在深部调剖后产液量减少,产油量增加,含水下降,有效期为6-10个月。图5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剂 预交联凝胶颗粒 吸水材料 吸水膨胀性能 深部调剖 高温高盐油藏 中原濮城油田
下载PDF
河流相多层砂岩油藏剩余油描述及挖潜技术 被引量:24
9
作者 刘国旗 赵爱武 +1 位作者 赵磊 马春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4-37,共4页
针对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下多层砂岩断块油藏特点 ,通过细分流动单元、沉积微相和储层参数研究 ,应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和随机建模技术 ,建立了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和储层随机模型 ,对剩余油监测解释技术、剩余油挖潜的调堵和调驱配套技术进... 针对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下多层砂岩断块油藏特点 ,通过细分流动单元、沉积微相和储层参数研究 ,应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和随机建模技术 ,建立了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和储层随机模型 ,对剩余油监测解释技术、剩余油挖潜的调堵和调驱配套技术进行研究。并通过对油藏剩余油定性和定量以及大规模油藏数值模拟综合研究 ,弄清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剩余油调整挖潜、降水稳油、增加可采储量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城油田 流动单元 沉积微相 三维可视化建模 随机建模 油藏数值模拟 剩余油 砂岩油藏
下载PDF
试论中国陆相油气侧向源——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的拓展和运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陈衍景 张静 +1 位作者 刘丛强 何顺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1-271,共11页
笔者根据我国陆相盆地富油、海相地层贫油、“盆小油量大”、油气与金属—非金属矿床伴生等特点,提出油气成藏物质侧向源的观点,依据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CPMF)分析盆山转变过程中流体产生、运移、有机—无机分离和富集的机... 笔者根据我国陆相盆地富油、海相地层贫油、“盆小油量大”、油气与金属—非金属矿床伴生等特点,提出油气成藏物质侧向源的观点,依据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CPMF)分析盆山转变过程中流体产生、运移、有机—无机分离和富集的机制,建立了盆山转换过程流体作用与油气侧向源模式。从油气田富集金属元素,造山带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含烃类等有机组分,盆地沉积所堆积的有机质随盆山转换而形成油气,现代油气盆地与造山带金属矿集区空间耦合等4个方面论证了油气成藏物质侧向源的客观性和流体运移成藏模式的科学性。讨论了中国陆相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提出了今后油气勘查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油气田 盆山转换 油气侧向源 低温热液金属矿床 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 中国
下载PDF
垦西油田馆陶组河流沉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星 陆友明 +1 位作者 程守田 胡光道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105,111,共6页
河流相地层沉积环境特殊 ,难于用传统的地震层序分析方法来进行层序划分与解释 ,Cross分析基准面与成因地层形成的过程响应原理 ,是利用高分辨率地层方法来研究河流地层的理论基础。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对比的关键是不同级别基准面旋回的... 河流相地层沉积环境特殊 ,难于用传统的地震层序分析方法来进行层序划分与解释 ,Cross分析基准面与成因地层形成的过程响应原理 ,是利用高分辨率地层方法来研究河流地层的理论基础。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对比的关键是不同级别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利用岩芯资料及其沉积标志 ,分析沉积微相类型及组合关系 ,可识别短期基准面旋回。在建立测井曲线响应模板的基础上 ,根据短期旋回的叠加样式 ,可识别中期基准面旋回。把基准面旋回转换点作为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对比的优选位置 ,进行连井剖面地层对比 ,建立河流地层高分辨率地层格架。以基准面旋回变化特征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河流相地层发育的过程演化规律及其沉积相横向迁移、纵向组合叠加关系与基准面旋回变化之间的藕合。通过深入研究 ,认为馆陶组地层形成的环境区别于传统的模式所指的环境 ,在分析了古典模式的基础上 ,指出了本区河流地层模型的独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沉积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基准面变化 沉积模式 垦西油田
下载PDF
油气田古地貌恢复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2
作者 赵永刚 王东旭 +5 位作者 冯强汉 张栋梁 王少飞 冯永玖 付晓燕 南喜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16-529,共14页
目前已在较广的学科范围及其领域内应用到古地貌研究成果,古地貌恢复更是与油气田勘探开发关系密切。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油气田古地貌恢复方法的研究有了比较明显的进展。通过分析近些年兴起的代表性古地貌恢复方法,总结中国油气... 目前已在较广的学科范围及其领域内应用到古地貌研究成果,古地貌恢复更是与油气田勘探开发关系密切。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油气田古地貌恢复方法的研究有了比较明显的进展。通过分析近些年兴起的代表性古地貌恢复方法,总结中国油气田古地貌恢复方法研究的主要进展。(1)古地貌恢复方法的理论基础多元化:分析古构造、古水系、古流向和沉积相等的综合性研究是沉积学古地貌恢复法的关键所在;将基准面和最大洪泛面结合进行基准面旋回对比来反映沉积前古地貌形态,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古地貌恢复法的核心思路;依据三级地貌概念模式指导微地貌精细刻画,是井区尺度岩溶微地貌恢复法的主要优势;碳酸盐岩沉积期微地貌恢复法的主要原则是寻找等时地质体,确定台地浅滩的暴露时间,利用颗粒岩的厚度对暴露浅滩的微地貌进行有效恢复。(2)古地貌恢复方法的实用性越来越强: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的油气田实例说明,虽然在采用这些古地貌恢复方法时,定量研究的手段均有待加强,但仍然为油气田储层预测和油气富集有利区优选提供了重要支撑,其应用前景广阔。(3)古地貌恢复方法之间优势互补,趋于综合研究:沉积学古地貌恢复法目前应用比较成熟;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古地貌恢复法的研究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井区尺度岩溶微地貌恢复法适合于潮坪为主的碳酸盐岩台地;碳酸盐岩沉积期微地貌恢复法适用于滩体发育的碳酸盐岩台地。不同方法的综合研究是油气田古地貌恢复方法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恢复方法 沉积学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井区尺度 沉积期 油气田
下载PDF
有机铬/活性酚醛树脂交联聚合物弱凝胶及其在濮城油田调驱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蒲万芬 周明 +3 位作者 赵金洲 罗宪波 杨燕 王加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0-263,共4页
实验研究了用污水配制、可在58~120℃使用、室温粘度2.5~5.0Pa·s的聚合物弱凝胶调驱剂的配方;所用聚合物HPAM的分子量1.8×107,水解度25%;交联剂为有机铬与活性酚醛树脂复合物,与HPAM在水溶液中形成的弱凝胶具有互穿聚合物... 实验研究了用污水配制、可在58~120℃使用、室温粘度2.5~5.0Pa·s的聚合物弱凝胶调驱剂的配方;所用聚合物HPAM的分子量1.8×107,水解度25%;交联剂为有机铬与活性酚醛树脂复合物,与HPAM在水溶液中形成的弱凝胶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配液用水为中原濮二联污水,矿化度153g/L,含Ca2+3.2g/L,含Mg2+0.25g/L。弱凝胶中HPAM浓度用作主段塞时为1.2g/L,用作保护段塞时为1.0g/L。1.2g/LHPAM+0.5g/L有机铬+0.8g/L酚醛树脂+稳定剂溶液90℃成胶时间134h,90℃老化时间(凝胶保持完整,不脱水)>90d,90℃老化90d后粘度保持率>90%,在岩心上测得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分别为15.4和56.9,剪切后粘度下降到45.3mPa·s,放置1d后恢复到186.7mPa·s。考察了HPAM、Cr3+、酚醛树脂浓度的影响,简述了pH值、HPAM分子量和水解度、成胶温度的影响。介绍了用该弱凝胶在濮城油田2口注水井调驱,对应6口油井的增产情况。图3表4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铬 活性酚醛树脂 聚合物 凝胶 濮城油田 水解度 矿化度 注水井 调剖工艺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优质储层的控制因素 被引量:65
14
作者 李会军 吴泰然 +2 位作者 马宗晋 朱雷 张文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2-13,16,共3页
苏里格气田优质储层具有埋藏深度大、深埋时间长、成岩演化阶段高、物性好的特点。该套储层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环境、石英含量、颗粒粒度、埋藏史、成岩作用、裂缝发育程度、异常高压等因素的控制。其中分流河道为最有利的微相 ;石英含量... 苏里格气田优质储层具有埋藏深度大、深埋时间长、成岩演化阶段高、物性好的特点。该套储层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环境、石英含量、颗粒粒度、埋藏史、成岩作用、裂缝发育程度、异常高压等因素的控制。其中分流河道为最有利的微相 ;石英含量大于 90 %、特别是大于 95 %时 ,孔渗明显变好 ;孔隙度大于 8%、渗透率大于 0 .5×10 -3 μm2 的样品通常分布于粒度中值在 0 .5 0mm以上的粗砂岩中 ;裂缝对储层物性有较大的改善 ;异常高压对优质储层的发育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应特别加强对裂缝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储层 成岩作用 异常高压 渗透率 粒度 裂缝 保护措施
下载PDF
流量计找漏技术在濮城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地渊 李振提 +1 位作者 王玮 赵金洲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84,共4页
濮城油田开发时间长,井下套管腐蚀严重,井漏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常规找漏技术难以准确确定油井的漏失位置及漏失量,因而有必要应用新的找漏工艺。介绍了流量计找漏工艺的主要设备和找漏解释的具体方法。此外,还针对濮城油田油井高温的实... 濮城油田开发时间长,井下套管腐蚀严重,井漏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常规找漏技术难以准确确定油井的漏失位置及漏失量,因而有必要应用新的找漏工艺。介绍了流量计找漏工艺的主要设备和找漏解释的具体方法。此外,还针对濮城油田油井高温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流量计找漏设备及工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了找漏设备对井温的适用范围。将流量计找漏工艺技术应用于濮城油田濮53块3-182的找漏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目前该技术已经在濮城油田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计 找漏技术 濮城油田 应用
下载PDF
缓释型固体防蜡剂PY-1的研制与现场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治武 刘爱华 +1 位作者 杨会丽 张明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3,共3页
长庆油田4口结蜡油井产出的原油含蜡10%-20%,含沥青质3.7%-9.4%,含胶质0.23%-1.8%,蜡烃碳数分布宽,峰值在C29-C43。用加入10%油井蜡的B-1井原油从4种商品中筛选出用量少、防蜡效果好的防蜡剂E-1(一种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并用作固体... 长庆油田4口结蜡油井产出的原油含蜡10%-20%,含沥青质3.7%-9.4%,含胶质0.23%-1.8%,蜡烃碳数分布宽,峰值在C29-C43。用加入10%油井蜡的B-1井原油从4种商品中筛选出用量少、防蜡效果好的防蜡剂E-1(一种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并用作固体防蜡剂的主剂,取低熔点(70℃)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LD-1为溶解控制剂,选表面活性剂Tween-80为分散剂,混合成型,制得直径60 mm、质量约190 g的柱状防蜡剂。将50支防蜡剂装入16 m长、直径93 mm的花管中,下入结蜡井内。在姬塬、白豹油区的10口油井试用该固体防蜡剂,油井有效生产天数已从120-150天延长到超过240-303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井 结蜡 防蜡剂 入井化学剂 缓释型药剂 溶解速率控制 组成 防蜡 长庆油田
下载PDF
甲藻甾烷──一种生源和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23
17
作者 陈致林 李素娟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0-64,17,共6页
本文通过对胜利油田第三系生油岩和原油中发现的甲藻甾烷的研究,提出了甲藻甾烷不仅是一种海相环境的生物标志物,而且也是湖相咸化、半咸化沉积环境的标志物。在这些环境中发育的甲藻类是甲藻甾烷的先质物。甲藻甾烷对于研究有机质的... 本文通过对胜利油田第三系生油岩和原油中发现的甲藻甾烷的研究,提出了甲藻甾烷不仅是一种海相环境的生物标志物,而且也是湖相咸化、半咸化沉积环境的标志物。在这些环境中发育的甲藻类是甲藻甾烷的先质物。甲藻甾烷对于研究有机质的生源、沉积环境和油源对比有非常实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甲藻甾烷 沉积 第三记
下载PDF
辽河油田东、西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沉积相模式 被引量:28
18
作者 于兴河 张道建 +4 位作者 郜建军 雷明 吴乃苓 孟卫工 孙洪斌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0-49,共10页
我国东部大多数油田都已进入高含水的开发阶段,为了解决我国后备油气储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开展了东部深层(>3500m)的油气勘探工作。近年来的广泛研究表明,深层异常高温、高压区或其附近的良好储集砂体常常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域,因而... 我国东部大多数油田都已进入高含水的开发阶段,为了解决我国后备油气储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开展了东部深层(>3500m)的油气勘探工作。近年来的广泛研究表明,深层异常高温、高压区或其附近的良好储集砂体常常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域,因而深层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则是深层隐蔽油气圈闭的主要研究内容。根据辽河油田东、西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的沉积特征,划分出3种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滨-浅湖和半深湖-湖底扇体系。对两个地区沉积层序旋回性和砂体韵律进行了统计研究,详细分析了两个研究区砂体在时空上的展布规律,并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史,探讨了地层的沉积充填过程,建立了沙河街期一、二、三亚期的沉积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凹陷 沙河街组 沉积相模式 深层
下载PDF
油田水结垢倾向预测技术 被引量:17
19
作者 武平仓 巨全义 +2 位作者 任健 管慧珠 罗春勋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70-374,共5页
本文综述了油田水中CaCO_3、CaSO_4、BaSO_4结垢趋势的几种常用预测技术,结合矿场实例介绍了各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简介了长庆油田和山东大学合作建立结垢预测模型、研制计算机软件的工作结果。
关键词 结垢 预测 油田 水处理 注水
下载PDF
阿曼Daleel油田下白垩统Shuaiba组上段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锋 姜在兴 +4 位作者 周丽清 赵国良 王林 郑宁 向树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200,共9页
下白垩统Shuaiba组上段(USH)是阿曼北部Daleel油田的主力产油层.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系统研究USH的沉积体系的内部构成、空间配置,建立沉积相模式,弄清有利储集体分布规律变得迫切必要.本文在地质、地震、古生物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沉... 下白垩统Shuaiba组上段(USH)是阿曼北部Daleel油田的主力产油层.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系统研究USH的沉积体系的内部构成、空间配置,建立沉积相模式,弄清有利储集体分布规律变得迫切必要.本文在地质、地震、古生物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沉积体系分析方法,对USH段的岩相组合和沉积环境做了详细研究,识别出了该段D层有滩间洼地(水深10~50 m)和浅滩(水深0~10 m)两种亚相,并在E1层的滩间洼地亚相发现了风暴沉积.研究了各亚相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条件,建立了研究区下白垩系上Shuaiba组的沉积模式:区域浅海开阔台地背景上的伴有风暴沉积的障壁碳酸盐岩滩间洼地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沉积相 沉积模式 下白垩统 Daleel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