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沈从文的思维特质及其对创作与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唐东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97,共4页
沈从文并不是一个擅长理性思辨的作家,他的思维是一种避开具体认知程序,直接与本体对面的东方哲人的认知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得其创作和思想除了可言说、可思辨的层面外,还存有一个依靠体悟建构的"超言说"层面。以往的研究... 沈从文并不是一个擅长理性思辨的作家,他的思维是一种避开具体认知程序,直接与本体对面的东方哲人的认知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得其创作和思想除了可言说、可思辨的层面外,还存有一个依靠体悟建构的"超言说"层面。以往的研究大多只从"逻辑—理性"层面来考察沈从文的创作与思想,这并不利于揭示其思想的全貌。本文通过对沈从文40年代作品的重新解读,力图展现出沈从文作品长期被遮蔽的"另度空间",以期将沈从文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思想研究 迷狂(沉迷)体验
下载PDF
老庄思想与沈从文的审美意韵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小忙 黄华荣 梅金兰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8-20,共3页
沈从文是在中国文坛有相当影响的作家,他的写作有着特定的风格。沈从文力图通过其作品解开文学与政治社会生活的纠葛,还原文学的主体自我地位,这正好契合了老庄的思想。
关键词 老庄思想 沈从文 审美意韵
下载PDF
从“疏离”到“回归”:日本沈从文研究的历史发展(1926—2004)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东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46,共6页
日本沈从文研究自1926年以来,在近80年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从“疏离”到“回归”的变迁。在这近80年当中,日本的沈从文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译介”阶段、“初论”阶段、“变革”阶段、“创新”阶段。同时,在这近80年当中,日本沈从... 日本沈从文研究自1926年以来,在近80年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从“疏离”到“回归”的变迁。在这近80年当中,日本的沈从文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译介”阶段、“初论”阶段、“变革”阶段、“创新”阶段。同时,在这近80年当中,日本沈从文研究思潮涌动,呈现出了认识逐步深入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沈从文研究 学术分期 学术思潮
下载PDF
跨越时空的漫游——《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与《阿丽思中国游记》之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健 《德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35-39,共5页
中国作家沈从文的《阿丽思中国游记》(1928年)是在英国作家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1862年)的基础上的续写。虽然均被视为"童话",但从实际的创作来看,作品中还是可以清晰地辨认出感悟现实的成人视角。而中英不同的文化... 中国作家沈从文的《阿丽思中国游记》(1928年)是在英国作家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1862年)的基础上的续写。虽然均被视为"童话",但从实际的创作来看,作品中还是可以清晰地辨认出感悟现实的成人视角。而中英不同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也导致了作家不同的创作心态,从而令作品产生出彼此迥异的艺术特性来。从以上种种角度来看,沈从文虽然续写了"漫游",但却创作出了一部与原本大相径庭的小说。两部小说的艺术个性也是判然有别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洛尔 沈从文 弱势心理 强势心理 艺术差异
下载PDF
沈从文的文学批评思想 被引量:2
5
作者 彭正生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8-51,共4页
文学批评是沈从文文学殿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文学批评不仅可以服务读者,更可以纯正文学风气。在文学批评活动中,沈从文以人性和理性为批评的标尺和准绳,在实事求是、历史主义和辩证比较评价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进行诗意化的印象... 文学批评是沈从文文学殿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文学批评不仅可以服务读者,更可以纯正文学风气。在文学批评活动中,沈从文以人性和理性为批评的标尺和准绳,在实事求是、历史主义和辩证比较评价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进行诗意化的印象式批评。沈从文的文学批评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文学批评 思想
下载PDF
原始与反原始的悖反——略论沈从文小说的创作倾向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光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9-72,共4页
用原始主义批评方法对沈从文小说的创作倾向加以解读,可以看出沈从文的创作既具有原始主义倾向,又具有反原始主义倾向。原始和反原始构成其互为悖反的主导心态。同时,二者的对峙形成的巨大张力,使沈从文小说蒙上了一层忧郁色调和悲剧色彩。
关键词 沈从文 创作倾向 原始主义 反原始主义 文学评论 原始主义批评
下载PDF
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看沈从文思想的多维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艺 《设计艺术研究》 2018年第1期43-46,共4页
沈从文是中国近代著名小说家、文博大家,同时还是我国古代服饰研究专家、服饰文化历史学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开创了古代服饰研究的一种写作范式,内容广泛、思想丰富,是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研究的开山之作。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写作融... 沈从文是中国近代著名小说家、文博大家,同时还是我国古代服饰研究专家、服饰文化历史学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开创了古代服饰研究的一种写作范式,内容广泛、思想丰富,是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研究的开山之作。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写作融合了沈从文一生的审美观、教育观和人生理想,与其文学思想一脉相承,充分展示了他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立场和"民族文化复兴"的理想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思想
下载PDF
五苓散组方及化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洪郭驹 《河南中医》 2013年第7期1009-1012,共4页
五苓散立足于脾藏中土,下启少阴肾水,助肝木肺金左右运转,外开太阳膀胱,只要符合方证病机和用药法则,即可果断用方。
关键词 五苓散 用药思想 临床运用 《神农本草经》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才思无穷寄载笔——论任昉笔体作品的思想和艺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金平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64-69,共6页
南朝学者任昉擅长表奏等笔体文章,和当时文坛领袖沈约齐名,有"任笔沈诗"之称。任昉的笔体作品中有大量的属于代人创作的代言体。即使是代言体作品,任昉也能设身处地恰如其分地把握作品的艺术表达出自己的褒贬,表现了有为而作... 南朝学者任昉擅长表奏等笔体文章,和当时文坛领袖沈约齐名,有"任笔沈诗"之称。任昉的笔体作品中有大量的属于代人创作的代言体。即使是代言体作品,任昉也能设身处地恰如其分地把握作品的艺术表达出自己的褒贬,表现了有为而作的精神。任?的笔体作品用典恰当、笔端含情,其艺术价值得到当时人的赞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昉 任笔沈诗 思想 艺术
下载PDF
论沈从文的书法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於清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92-97,共6页
沈从文不仅在文学和考古学上具有巨大成就,在书法上亦有卓越贡献,其擅长楷书、章草及行草,精于书画及文博鉴赏。沈从文丰富的书法思想,既受到其苦难的人生经历和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也与其自身的勤奋好学和极高的文学造诣密切相关。他的... 沈从文不仅在文学和考古学上具有巨大成就,在书法上亦有卓越贡献,其擅长楷书、章草及行草,精于书画及文博鉴赏。沈从文丰富的书法思想,既受到其苦难的人生经历和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也与其自身的勤奋好学和极高的文学造诣密切相关。他的书法思想主要表现在:临池不辍的书法学习观;写字美观与实用并重的书法价值观;学书入法与自得其乐的具体学书方法论;严谨求实,敢于质疑的理论研究观;不以书家自居,甘于淡泊的书法名利观。沈从文的书法思想对当代书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书法思想 书法实践 启示
下载PDF
童心与理想——沈从文与泰戈尔笔下的儿童世界之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玉珍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98-100,共3页
沈从文与泰戈尔对儿童世界都表现出了钟情、关爱与讴歌 ,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理想之中 ,在童心、纯真、自然、爱之中寄予着自由与美的理念 ,但由于各自的社会理想、审美理想及文化传统的差异 。
关键词 沈从文 泰戈尔 童心
下载PDF
自由主义思潮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步阳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69-72,共4页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轫于五四时期的中国自由主义思潮,在经历了长时期的沉默之后,重新发育并进入中国学界的视野,并在90年代后期吸引了学界内外更广泛的关注。因此,在考察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考察自由...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轫于五四时期的中国自由主义思潮,在经历了长时期的沉默之后,重新发育并进入中国学界的视野,并在90年代后期吸引了学界内外更广泛的关注。因此,在考察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考察自由主义思潮对沈从文三四十年代文学创作的影响这一个案,也就具有了当下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义思潮 自由主义文学 沈从文 现代文学
下载PDF
人文关怀、独立自主、批判理性——试论沈从文的学人品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群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84-88,共5页
当把沈从文作为一个学人来考察其学人品质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 ,他身上所具有的人文关怀、独立自主、批判理性等现代学人的品质 ,穿透历史的层层雾霭 ,依然灼灼生辉 。
关键词 沈从文 学人品质 人文关怀 独立自主 批判理性
下载PDF
书写“无需厄运特殊拨弄的悲剧”——沈从文和张爱玲对存在的追问
14
作者 令赟 蒋军格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03-106,共4页
沈从文和张爱玲在小说文本中对存在的追问共同指向了存在本质的悲剧性,这使得他们表层相去甚远的小说有了深层的契合,由于创作主体自身的印记,他们对于存在悲剧性的书写又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关键词 沈从文 张爱玲 存在 悲剧
下载PDF
从自由的人到自由主义的思想——建国前沈从文影响史研究
15
作者 舒刚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20-24,共5页
建国前沈从文的影响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如何做一个自由的人,从这一点看,沈从文以他的编辑思想、文学主张、文艺创作影响了一大批作家,使他们成为自由主义作家;第二表现为传播了自由主义的文艺思想,以他的自由主义文艺观、文学... 建国前沈从文的影响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如何做一个自由的人,从这一点看,沈从文以他的编辑思想、文学主张、文艺创作影响了一大批作家,使他们成为自由主义作家;第二表现为传播了自由主义的文艺思想,以他的自由主义文艺观、文学独立观、以及健康自然的生命观、宇宙观影响和改造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史 沈从文 自由的人 自由主义的思想
下载PDF
沈从文小说中的山洞意象解读
16
作者 邱苑妮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6-22,共7页
山洞是沈文小说创作中反复出现的自然象征。山洞代表"过去的空间"和"永恒的时间";山洞是死亡之地,亦是再生之地。作家对山洞死亡约会的"反复叙写",凸显了爱欲与死亡的主题及其关系,也体现了沈从文的现代性。
关键词 沈从文小说 山洞意象
下载PDF
沈从文与哈代生态思想比较——以《边城》和《还乡》为例
17
作者 李碧云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3-46,共4页
沈从文和哈代分别是中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乡土作家。他们的小说描绘了各自乡土世界里的自然美、人情美,表现了对乡土的眷恋和对工业文明社会的批判。以《边城》和《还乡》为例,比较分析两位作家的生态思想,探讨其共性:追求优美、从容、... 沈从文和哈代分别是中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乡土作家。他们的小说描绘了各自乡土世界里的自然美、人情美,表现了对乡土的眷恋和对工业文明社会的批判。以《边城》和《还乡》为例,比较分析两位作家的生态思想,探讨其共性:追求优美、从容、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至善至美、回归自然、天人合一是他们理想的境界。他们关注人性与人类的生存问题,希望在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在顺应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类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和谐共存共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托马斯·哈代 《边城》 《还乡》 乡土情结 人性 生态思想
下载PDF
沈从文学术研究述评
18
作者 毕德广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5-16,共2页
沈从文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师,还是当代学术史上一位重要的文物研究专家,相对于他的文学成就,他的学术成就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除零星的研究论文见诸报刊外,这方面的研究专著尚未出现。当前,沈从文学术研究虽然尚未形成一个... 沈从文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师,还是当代学术史上一位重要的文物研究专家,相对于他的文学成就,他的学术成就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除零星的研究论文见诸报刊外,这方面的研究专著尚未出现。当前,沈从文学术研究虽然尚未形成一个初步的研究框架,总体水平不高,但毕竟为沈从文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学术研究 学术成果 治学宗旨及思想 治学方法 历史地位
下载PDF
“爱与死为邻”——论沈从文情爱小说的“爱与死”主题
19
作者 胡斌 《济宁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25-27,共3页
"爱与死"主题贯穿于沈从文情爱小说的始终。沈从文常说"爱与死为邻",爱与死在其情爱叙事中是联结在一起的,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形态。沈从文之所以热衷于"爱与死"主题,这与其早年的传奇经历、弗洛伊德精神... "爱与死"主题贯穿于沈从文情爱小说的始终。沈从文常说"爱与死为邻",爱与死在其情爱叙事中是联结在一起的,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形态。沈从文之所以热衷于"爱与死"主题,这与其早年的传奇经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和湘西文化风情等几个方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与死为邻” 沈从文情爱小说 “爱与死”主题
下载PDF
现代性的后果与沈从文湘西小说的救赎功能
20
作者 余新明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64-67,共4页
“现代性”的发展在给社会带来进步、变化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后果,如吉登斯所说的“断裂”和弗洛伊德所说的“文明的代价”。韦伯则认为现代艺术(包括文学)具有对这种后果进行“救赎”的功能。沈从文的“湘西小说”正是通过... “现代性”的发展在给社会带来进步、变化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后果,如吉登斯所说的“断裂”和弗洛伊德所说的“文明的代价”。韦伯则认为现代艺术(包括文学)具有对这种后果进行“救赎”的功能。沈从文的“湘西小说”正是通过对湘西世界美好人性和健康自然的生命的揭示,来达到对他的都市小说中暴露出来的现代文明病进行“救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的后果 沈从文 “湘西小说” 救赎功能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