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裴氏乌药甘草二三汤联合龙骨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1
作者 郝文婕 李应宏 +3 位作者 张宇杰 陈玉霞 马瑞青 田海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2期95-98,共4页
目的观察裴氏乌药甘草二三汤联合龙骨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肾虚督寒型AS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选用西药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裴氏乌药甘草二三汤联合龙骨灸治... 目的观察裴氏乌药甘草二三汤联合龙骨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肾虚督寒型AS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选用西药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裴氏乌药甘草二三汤联合龙骨灸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疾病活动度、炎症指标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疾病活动度评估指标和炎症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裴氏乌药甘草二三汤联合龙骨灸治疗AS效果明确,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偻 强直性脊柱炎 肾虚督寒证 裴氏乌药甘草二三汤 龙骨灸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调控作用探讨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患者Th17分化偏移及雷氏银盏隔姜灸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臣大 张志忠 +1 位作者 陶玮 董虹丽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4期631-634,688,共5页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调控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督寒证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分化偏移及雷氏银盏隔姜灸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90例肾虚督寒证AS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雷氏...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调控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督寒证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分化偏移及雷氏银盏隔姜灸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90例肾虚督寒证AS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雷氏银盏隔姜灸,均连续治疗3个月;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肠道菌群、Th17、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2(IL-22))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肾虚督寒证AS患者临床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虚督寒证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菌群在门水平上,两组患者均由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梭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等构成,其中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三者为优势门,占比约90%,两组治疗前基本一致;治疗后观察组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较治疗前增加,而厚壁菌门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总体菌群相对丰度变化不大。肠道菌群属水平上,两组患者均由类杆菌、拟杆菌门、链球菌、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普雷沃氏菌、其他菌构成,两组治疗前基本一致;治疗后观察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较治疗前增加,而链球菌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总体菌群相对丰度变化不大。治疗后观察组Th17、IL-17、IL-2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氏银盏隔姜灸应用于肾虚督寒证AS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Th17、IL-17、IL-2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肾虚督寒证 Th17分化 雷氏银盏隔姜灸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盛证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0
3
作者 王建明 陶庆文 +2 位作者 张英泽 徐愿 阎小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4-618,共5页
目的评价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甲氨喋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40例RA肾虚寒盛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予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MTX(10mg/周),对照... 目的评价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甲氨喋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40例RA肾虚寒盛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予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MTX(10mg/周),对照组(120例)予MTX(10mg/周),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病情变化,健康状况评估(HAQ)、疾病活动指数(DAS28)、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安全性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等改变,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在症状体征、ESR与CRP、患者对疾病评估(VAS)、医生对疾病评估(VAS)、HAQ、DAS28、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减少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患者对疾病评估(VAS)、医生对疾病评估(VAS)、DAS28、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祛寒治尪汤对RA肾虚寒盛证患者具有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活动、体征及ESR、CRP的作用,是治疗RA肾虚寒盛证的有效中药,与MTX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增加疗效,且能减少MTX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祛寒治尪汤 甲氨喋呤 类风湿关节炎 肾虚寒盛证
下载PDF
基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寒热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陶庆文 徐愿 +2 位作者 孔维萍 王建明 阎小萍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7期730-733,共4页
目的总结阎小萍教授采用寒热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归纳阎小萍教授辨治强直性脊柱炎规律,形成肾虚督寒证和肾虚湿热证证候标准,将242例AS患者分两组,分别以补肾强督祛寒汤和补肾强督清化汤治疗4周,采用... 目的总结阎小萍教授采用寒热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归纳阎小萍教授辨治强直性脊柱炎规律,形成肾虚督寒证和肾虚湿热证证候标准,将242例AS患者分两组,分别以补肾强督祛寒汤和补肾强督清化汤治疗4周,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肾虚督寒证组和肾虚湿热证组腰骶脊背疼痛等症状、枕墙距等体征、脊柱痛等评价指标、血沉等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达到ASAS(the Assessment in SpondyloArthritis international Society,ASAS)20、50、70标准者分别为64.05%、29.75%、14.04%;达到BASDAI疾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50者45.04%;中医疗效评估临床缓解23.97%,显效50.41%,总有效率达91.73%;寒热证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评价:出现恶心呕吐1例,转氨酶轻度升高1例,大便偏稀6例,皮疹1例。结论阎小萍教授寒热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明确,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寒热辨治 肾虚督寒证 肾虚湿热证
下载PDF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展俊平 王慧莲 +4 位作者 苗喜云 孟庆良 马俊福 谷慧敏 范围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548-3555,共8页
目的基于TCA循环(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督寒证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生物学机制。方法110例早期AS肾虚督寒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 目的基于TCA循环(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督寒证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生物学机制。方法110例早期AS肾虚督寒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洛索洛芬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督灸,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dation index,BASFI)、活动度衡量指数(bath ankylosing measure index activity index,BASMI)、总和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patient slobal,BAS-G)、指-地距、枕-墙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水平和早期AS肾虚督寒证中医辨证(肾虚督寒证)评分;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检测TCA循环关键酶柠檬酸合成酶(citrate synthase,CS)、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及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etoglutarate dehydrogenase,α-KGDHC)的水平;比较治疗12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临床研究过程脱落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2.4%(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BASDAI、BASFI、BASMI、BAS-G、指-地距、枕-墙距和肾虚督寒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胸廓活动度和Schober试验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TNF-α、IL-18、ESR、CRP、CS和ID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α-KGDH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督灸可以有效改善早期AS肾虚督寒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灸 强直性脊柱炎 肾虚督寒证 TCA循环关键酶
下载PDF
寒痹外用方对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近期止痛作用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陶庆文 路平 阎小萍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7期492-493,共2页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中药外敷 肾虚 督寒证
下载PDF
益肾培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IL-1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奕 毛丹丹 +4 位作者 林士毅 周坚 李宝青 陈捷 刘时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4期894-896,共3页
目的:观察益肾培督方对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采用益肾培督方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记录病情活动指标的变化,检测血清IL-18及炎症反应指标ESR、CRP变化;并同时观察中医证候积... 目的:观察益肾培督方对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采用益肾培督方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记录病情活动指标的变化,检测血清IL-18及炎症反应指标ESR、CRP变化;并同时观察中医证候积分、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疾病功能指数(BASFI)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治疗4周后患者的ESR、CRP和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12周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病情活动及IL-18指标较治疗4周后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益肾培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IL-18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培督 肾虚督寒证 强直性脊柱炎 IL-18
下载PDF
祛寒定痛饮加味联合西药对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患者疗效及BASFI、BASM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佳 梁翼 +2 位作者 李敏 余文景 沙湖 《四川中医》 2020年第6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祛寒定痛饮加味联合西药对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督寒证患者疗效及巴氏AS功能指数(BASFI)、巴氏AS计量指数(BASMI)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诊治的96例AS肾虚督寒证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 目的:观察祛寒定痛饮加味联合西药对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督寒证患者疗效及巴氏AS功能指数(BASFI)、巴氏AS计量指数(BASMI)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诊治的96例AS肾虚督寒证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是在此基础上加用祛寒定痛饮。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还将两组临床症状(胸廓活动度、晨僵时间、Schober试验、疼痛关节数)、中医证候积分、炎症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沉(ESR)]和BASFI、BASMI评分的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P<0.05);观察组治疗后胸廓活动度、晨僵时间、Schober试验、疼痛关节数、CRP、TNF-α、ESR、中医证候积分、BASFI和BASM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驱寒定痛饮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疗效好,安全性高,能明显改善BASFI、BASMI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痛饮 强直性脊柱炎 肾虚督寒证
下载PDF
益肾培督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奕 毛丹丹 刘时觉 《中医正骨》 2010年第11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益肾培督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益肾培督的中药协定方,对照组采用缓解病情的西药。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评价强脊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疾病功能指数(B... 目的:观察益肾培督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益肾培督的中药协定方,对照组采用缓解病情的西药。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评价强脊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疾病功能指数(BASFI)、晨僵时间、胸廓活动度、指地距、枕墙距、Schober试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大便隐血。结果:治疗后两组除枕墙距以外其余指标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对比,治疗组的晨僵时间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培督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痹证 益肾培督 肾虚督寒证 疗效评价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脊痹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丹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95-99,共5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肾虚督寒证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肾虚督寒证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美洛昔康片、柳氮磺吡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功能训练、腱端炎痛点埋针、中药熏蒸等治疗,疗程3个月。对两组进行中医证候评分、运用疗效评价因子[由国际脊柱关节病协会(ASAS)制定]、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基本资料、中医证候评分情况、ASAS疗效评价因子及相关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可进行临床比较。治疗前后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每项临床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晨僵时间、患者疾病总体评价指数等方面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所有研究对象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口服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独活寄生汤 肾虚督寒型 强直性脊柱炎 中药熏蒸 埋针
下载PDF
神经阻滞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芬 杨婵婵 +1 位作者 袁泉 陈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2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0例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神经阻滞,观察组给予神经阻滞联合中药热奄包,疗程均为4周。...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0例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神经阻滞,观察组给予神经阻滞联合中药热奄包,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活动度衡量指数(BASMI)、中医症状]、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疼痛介质[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内皮素-1(ET-1)]、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BASDAI、BASMI、中医症状、TNF-α、IL-1β、IL-17、COX-2、PGE2、ET-1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中药热奄包可有效改善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和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中药热奄包 强直性脊柱炎 肾虚督寒证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塞来昔布联合督脉灸、揿针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2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靳贞红 张琼予 +2 位作者 顾光照 张丽 周静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第2期8-10,37,共4页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联合督脉灸、揿针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口服联合督脉灸(每次30 min,每日1次)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联合督脉灸、揿针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口服联合督脉灸(每次30 min,每日1次)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揿针(每次6 h,每日1次)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0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临床缓解0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SR、CRP、VAS评分、BASFI、BASDAI、BASMI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塞来昔布联合督脉灸、揿针治疗能明显改善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柱关节功能,有效减轻关节疼痛,提高脊柱关节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大偻 肾虚督寒证 督脉灸 揿针 塞来昔布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温中健脾、活血生肌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脾胃虚寒证30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邬礼霞 梁英 +1 位作者 林锋 夏文萍 《河南中医》 2020年第8期1243-1246,共4页
目的:观察温中健脾、活血生肌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萍乡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 目的:观察温中健脾、活血生肌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萍乡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温中健脾、活血生肌中药治疗,连续服用4周,4周后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镜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中健脾、活血生肌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脾胃虚寒证 温中健脾、活血生肌法
下载PDF
补肾强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309例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14
作者 陶庆文 王建明 +9 位作者 徐愿 彭建英 邱新萍 杨舒 张艳珍 刘畅 金笛儿 路平 张楠 阎小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22-1726,共5页
目的:对补肾强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督寒证在不同中心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3个研究中心共纳入AS肾虚督寒证309例。结果:309例患者经治疗后,腰骶脊背疼痛、活动受... 目的:对补肾强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督寒证在不同中心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3个研究中心共纳入AS肾虚督寒证309例。结果:309例患者经治疗后,腰骶脊背疼痛、活动受限、晨僵、夜间疼痛、腰膝酸软乏力、畏寒喜暖、外周关节肿痛等症状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枕墙距、指地距、颌柄距、Schober试验和脊柱活动度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BASG、脊柱痛、BASFI、BASDAI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实验室指标CRP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达到ASAS20标准者147例,占全部病例的47.57%;达到ASAS50者77例,占全部病例的24.92%,达到ASAS70标准者41例,占全部病例的13.27%;达到BASDAI50的患者有25例,占全部病例的8.09%;3个研究中心在研究基线、症状、体征及ASAS20、50、70改善方面未显示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强督法治疗AS肾虚督寒证在不同研究中心均显示明确的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强督法 强直性脊柱炎 肾虚督寒证
原文传递
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英泽 阎小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57-860,共4页
目的评估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血瘀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血瘀证患者,分为补肾强督方治疗组和尪痹冲剂加白芍总苷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证候积分、体征、实验室检查... 目的评估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血瘀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血瘀证患者,分为补肾强督方治疗组和尪痹冲剂加白芍总苷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证候积分、体征、实验室检查的变化;计算两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并观察药物的副作用;探讨补肾强督方的作用机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身疼痛、脊柱疼痛、夜间疼痛、晨僵时间、畏寒喜暖、乏力和血瘀证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两组患者指地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脊柱活动度和4字试验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IgA和IgG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补肾强督方治疗AS显效率为30%,,有效率为56.67%,总有效率为86.67%。结论补肾强督方治疗AS,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活血化瘀作用以及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总有效率高,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肾虚督寒血瘀证 补肾强督方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黄芪建中汤联合督脉灸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魏晏 魏明 《中医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874-877,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督脉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督脉灸...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督脉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督脉灸方法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两组1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观察中医证候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的患者躯体功能、躯体疼痛、躯体职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交功能和心理健康8个维度进行评价等指标的变化,随访观察0.5~1.0 a并统计其复发率。结果:1两组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为82.50%,治疗组为95.00%,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Z=-4.116,P=0.000。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健康调查量显示:治疗组躯体疼痛、躯体职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和心理健康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躯体疼痛、生命活力和心理健康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SDS、S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口干、口渴、头隐疼不适,治疗组有1例出现大便稀,1例恶心不适,1例口干、口渴等。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督脉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态,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脾胃虚寒证 黄芪建中汤 督脉灸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峰 伍嘉琪 何羿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0-567,共8页
目的 评价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肾虚督寒证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后期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肾虚督寒证AS患者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采用功能锻炼作为基础治疗... 目的 评价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肾虚督寒证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后期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肾虚督寒证AS患者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采用功能锻炼作为基础治疗。试验组口服补肾强督治偻汤,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6、12、24周基于C反应蛋白(CRP)计算的AS疾病活动度评分(ASDAS-CRP)、CRP、血沉(ESR)、巴氏AS活动指数(BASDAI)、巴氏AS功能指数(BASFI)、巴氏AS度量指数(BASMI)、AS生活质量简表(ASQOL)、健康调查简表(SF36)、AS情绪管理评价(SDS)、患者总体评价(PG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X线能量骨密度(BMD)测量、骨代谢三项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试验组ASDAS-CRP、BASDAI、BASMI、PGA、VAS、ASQOL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SDASCRP、CRP、ESR、BASFI、BASMI、ASQOL、SF36、SDS、PGA、X线能量BMD、骨代谢三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对照组BASDAI、VAS改善情况较试验组更优(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16例,对照组为19例,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补肾强督治偻汤治疗肾虚督寒证AS可有效降低患者疾病活动度,改善临床症状,长期用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强督治偻汤 强直性脊柱炎 肾虚督寒证 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薛相虎 王昊 阎小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9年第2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血瘀证)的疗效。方法用补肾强督方治疗30例患者,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中医证候、体征、C反应蛋白(CRP)、ESR、纤溶6项、血小板等相关检查的变化。结果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血瘀证)的疗效。方法用补肾强督方治疗30例患者,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中医证候、体征、C反应蛋白(CRP)、ESR、纤溶6项、血小板等相关检查的变化。结果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均有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纤溶6项中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强督方可减轻关节疼痛、晨僵等症状,改善指地距、枕墙距、Schober征等体征,尤其在改善患者血瘀证候方面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肾虚 督寒 血瘀证
原文传递
杜克宽教授从五脏三层辨证法论治儿科疾病经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其民 涂一世 《中医儿科杂志》 2021年第1期27-29,共3页
杜克宽教授针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小儿疾病主观症状并不多,小儿疾病宜从趋势的角度入手辨病机,执两端而和其中,使治疗的方向不失偏颇。八纲中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就是趋势辨证。杜教授临床从五脏三层辨证法论治儿科疾病,... 杜克宽教授针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小儿疾病主观症状并不多,小儿疾病宜从趋势的角度入手辨病机,执两端而和其中,使治疗的方向不失偏颇。八纲中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就是趋势辨证。杜教授临床从五脏三层辨证法论治儿科疾病,即五脏辨证主要是症状的辨证,运用脏腑学说,通过辨析望闻问切四诊信息,用变异和正常征象比较,以诊断测知五脏病变的部位。寒热辨证是辨别疾病的性质,机体外感六淫之邪,内应于五脏六腑,则病必有寒热之别。虚实辨证可以了解机体的邪正盛衰,实证宜攻,虚证宜补,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辨证 寒热辨证 虚实辨证 小儿疾病 临床经验 杜克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