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Climate Warming on the Agriculture in Shenbei New District of Shenyang
1
作者 WU Ke Shenbei Meteorological Bureau in Shenyang City,Shenyang 110121,China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5期58-60,64,共4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warming on the agriculture in Shenbei New District of Shenyang in recent 38 years.[Method]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data in Shenbei New District of Shen...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warming on the agriculture in Shenbei New District of Shenyang in recent 38 years.[Method]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data in Shenbei New District of Shenyang during 1971-2008,by using the conventional statistical method,the variation trends of temperature and a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in Shenbei New District under the climate warming environment were analyzed,and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warming on the agriculture was discussed.[Result]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annual average maximum temperature,annual averageminimum temperature and ≥ 0℃,≥ 10℃ a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s which were passed stably in Shenbei New District in recent 38 years all showed the obvious rising trend.The climate tendency rates were respectively 0.4,0.3,0.1℃/10 a and 79.1,76.7℃·d/10 a.They all showed the declining trend in the coldest December,January and the rising trend in other months.The rising range of maximum temperature was bigger than that ofminimum temperature,and the rising range in summer was bigger than that in winter.The analysis result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many scholars.When the temperatures rose,and the heat resources increased,the agricultural cropping index improved,and the cultivated boundary of mid-late maturity variety moved northward.The industrialized agriculture developed quickly.Meanwhile,the risks of drought and flood disasters increased,and the insect pest aggravated.[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rovided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cognizance about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warming o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strain capacity of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dapting the climate var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nbei new district Climate warming AGRICULTURE Trend variation China
下载PDF
沈阳市沈北新区中寺村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研究
2
作者 冷光磊 吴昵卓 +3 位作者 陈清杨 孙国为 唐明浩 李纪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2期121-124,共4页
该文旨在研究沈阳市沈北新区中寺村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并探讨其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中寺村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分析研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潜力,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首先,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明确该文的研究... 该文旨在研究沈阳市沈北新区中寺村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并探讨其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中寺村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分析研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潜力,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首先,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明确该文的研究意义。接着,在概况部分中,详细描述沈北新区中寺村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然后,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状况的分析,结合中寺村的实际情况,探讨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现状。最后,针对中寺村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提出定位和目标、品牌形象塑造、营销策略、传播渠道和建设经验借鉴等方面的策略,以促进中寺村乡村旅游品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北新区 中寺村 乡村旅游品牌 辽沈民宿第一村 营销策略
下载PDF
沈北新区锡伯族村落景观基因体系构建与景观基因识别
3
作者 杨晴 哈静 王开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期13-17,共5页
村落是村民共同创造和传承的,是村民精神的寄托。探究区域民族型村落的景观基因识别对于推进村落的有效保护与活化利用意义重大。该文选取沈北新区9个具有代表性的锡伯族村落进行调查研究,建立了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从环境基因、村庄... 村落是村民共同创造和传承的,是村民精神的寄托。探究区域民族型村落的景观基因识别对于推进村落的有效保护与活化利用意义重大。该文选取沈北新区9个具有代表性的锡伯族村落进行调查研究,建立了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从环境基因、村庄格局基因、传统民居基因和文化基因四个方面对沈北新区锡伯族村落进行识别,为村落后续的保护与更新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北新区 锡伯族村落 体系构建 基因识别
下载PDF
城市扩张对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的影响——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边振兴 朱瑞雪 +2 位作者 宇振荣 王秋兵 李金泓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53-1060,共8页
农田景观因其巨大面积和更高的生产力,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维持,甚至濒危物种的维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被蚕食的现象较为突出,尤其城市周边农田景观中更为普遍。本文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采用景观紊乱度法将其划分为... 农田景观因其巨大面积和更高的生产力,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维持,甚至濒危物种的维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被蚕食的现象较为突出,尤其城市周边农田景观中更为普遍。本文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采用景观紊乱度法将其划分为城市、城市边缘区和乡村3个区域,利用GIS技术分析3个区域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类型、数量与面积比例,探讨城市扩张对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着与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由城市、城市边缘区至乡村,非农生境类型呈现逐渐增加趋势,靠近城市中心的非农生境仅有林地,而在乡村区域有草地、林地、水域和农村道路4种类型。非农生境斑块数量比例呈现总体增加趋势,城市平均比例为8.63%、城市边缘区平均比例为17.08%、乡村平均比例为22.48%。非农生境面积比例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字型变化,城市边缘区的非农生境面积比例最高,值为1.93%。非农生境斑块密度呈现先增加、再减少和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城市边缘区的非农生境斑块密度最小。最大斑块指数和聚集度指数呈现先减少后再增加的趋势,城市边缘区的非农生境最大斑块指数和聚集度指数最小。景观形状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城市边缘区景观形状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总体而言,距离城市中心最近的城市区域受城市化强烈影响后,保留在城市景观之中的农田景观重新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景观格局,残留其间的非农生境类型单一、斑块数量低,斑块较大、形状规则;正在受到城市建设切割的城市边缘区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面积比例、景观形状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表现为虚高,但其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和聚集度指数均较小;距离城市中心最远的乡村区域非农生境受城市化影响较弱,类型趋于多样、斑块数量比例高、景观异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农田景观 非农生境 景观格局 沈北新区
下载PDF
城市河流水系综合治理概念性规划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姜彪 吴秀春 +1 位作者 王硕 陈晓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41,共3页
城市河流水系承担着防洪排涝、保持生态平衡、调节微气候、提供旅游休闲场所等多项功能,对城市的健康快速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研究区域,从水系功能定位、规划治理原则、规划治理目标3个方面介绍了城市水... 城市河流水系承担着防洪排涝、保持生态平衡、调节微气候、提供旅游休闲场所等多项功能,对城市的健康快速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研究区域,从水系功能定位、规划治理原则、规划治理目标3个方面介绍了城市水系综合治理规划的理念,并对沈北新区水生态体系建设与水系景观格局设计思路、整治总体布局、生态治理技术进行了具体阐述,以期为其他城市河流水系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北新区 河流水系 概念性规划 生态治理
下载PDF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现代农业经济区总体规划探索——以沈北新区新城子现代农业经济区总体规划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宫远山 王丽丹 李铁鹏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4,共5页
沈北新区新城子现代农业经济区总体规划在城乡统筹的视角下,以"三农三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市民化为发展目标,通过统筹空间格局、人口分布、产业分布、生态建设和规划管理等,探索出现代农业经济区的经营和组织模... 沈北新区新城子现代农业经济区总体规划在城乡统筹的视角下,以"三农三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市民化为发展目标,通过统筹空间格局、人口分布、产业分布、生态建设和规划管理等,探索出现代农业经济区的经营和组织模式,实施土地流转与增减挂钩,逐步建立产业互补发展体系,推进沈阳城乡统筹规划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规划 现代农业经济区 沈北新区 新城子
下载PDF
大学科技园的运行机制探索——沈北大学城科技园建设构想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志文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40-44,共5页
大学科技园最主要特点是在大学周边直接依托于大学,是高技术企业的创新基地。大学城是孕育大学科技园的母体;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是大学科技园成长的摇篮。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优化国家创新体系、科学技术外溢、高技术企业的孵化器、创新... 大学科技园最主要特点是在大学周边直接依托于大学,是高技术企业的创新基地。大学城是孕育大学科技园的母体;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是大学科技园成长的摇篮。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优化国家创新体系、科学技术外溢、高技术企业的孵化器、创新活动的平台。中国大学科技园的运行机制具有中国特色,大学科技园要求一流的管理,要按市场机制企业化运行。大学科技园区能最为有效地实现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形成,进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沈北大学城汇集着2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将为沈北新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同时有力地促进沈北新区成为教育之城与文化之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北新区 现代大学城 大学科技园
下载PDF
沈阳沈北新区形象塑造的整合传播模式
8
作者 于洪平 薛强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71-74,共4页
指出沈阳沈北新区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应提炼自身的品牌形象,采取整合营销传播模式,科学确定品牌传播的方向;应创意短小精悍的广告语,利用组合式传播媒介,吸引公众眼球。通过公众注意力在中国版图上的重新分配,给沈阳沈北新区带来巨大的势能。
关键词 沈阳沈北新区 形象塑造 整合传播模式
下载PDF
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的新区健康城镇化评价分析框架——以大数据下的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
9
作者 焉宇成 周闫 刘春涛 《价值工程》 2018年第16期25-28,共4页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上的争议与"健康城镇化"的呼吁一直并存,本文在当前供给侧改革思维的语境下,提出新区健康城镇化的分析框架,即针对"经济发展驱动机制"、"人口城镇化健康程度"...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上的争议与"健康城镇化"的呼吁一直并存,本文在当前供给侧改革思维的语境下,提出新区健康城镇化的分析框架,即针对"经济发展驱动机制"、"人口城镇化健康程度"、"土地开发与金融风险"、"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城市功能布局合理性"五项内容,利用对大数据的辩证逻辑分析,综合分析转型发展重点。在此框架下,对沈北新区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发展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大数据 沈北新区 新区 健康城镇化
下载PDF
沈阳沈北新区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918-9920,共3页
[目的]研究近38年沈阳沈北新区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方法]利用沈阳沈北新区1971~2008年气温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下沈北新区气温、活动积温的变化趋势,并讨论了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近38年来沈北新... [目的]研究近38年沈阳沈北新区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方法]利用沈阳沈北新区1971~2008年气温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下沈北新区气温、活动积温的变化趋势,并讨论了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近38年来沈北新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稳定通过≥0℃、≥10℃活动积温均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4、0.3、0.1℃/10a和79.1、76.7(℃.d)/10a。最寒冷的12和1月呈下降趋势,其他各月均呈上升趋势。最高气温大于最低气温的升温幅度,夏季升温幅度大于冬季,这一分析结果与很多学者研究的结果有所不同。气温升高、热量资源增加农业复种指数提高,中晚熟品种栽培界限北移,设施农业迅速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旱涝灾害的风险和促进了病虫害的加重。[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认识和增强当地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北新区 气候变暖 农业 趋势变化
下载PDF
沈北新区大豆气象指标研究
11
作者 祖天时 王雪萌 李丹琳 《园艺与种苗》 CAS 2021年第10期56-57,75,共3页
为了建立沈北新区大豆气象服务体系,从2018—2020年与历年的产量、气象灾害、降水量、温度等多个要素综合分析,从而制定沈北新区大豆气象指标,最终建立完整的大豆气象服务体系。
关键词 大豆 生长期 气象要素 气象指标 沈北新区
下载PDF
城乡融合背景下的沈阳近郊区县乡振模式探究——以沈北新区为例
12
作者 王玲 孙微 李佳阳 《价值工程》 2021年第34期25-27,共3页
加强城乡间的有机联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融合提升与要素转化是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沈阳近郊沈北新区当前所处的区位优势与发展机遇,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牢固树立“大统筹、大城乡、大... 加强城乡间的有机联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融合提升与要素转化是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沈阳近郊沈北新区当前所处的区位优势与发展机遇,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牢固树立“大统筹、大城乡、大融合、大振兴”发展观,以构建乡旅网络、统筹空间资源为目标,寻求多规引领下的城乡要素融合发展,形成平等化、网络化、多元化体系的扁平模式,从而逐步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沈北乡镇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 要素统筹 沈北新区 沈阳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城市边缘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
13
作者 齐丽 李健锋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4期237-239,共3页
农田景观格局关系到农田的生态健康和生产力水平,而城市边缘区农田景观,深受城市发展影响。通过对2015与2020年沈北新区Landsat5、7TM影像进行解译,得到了沈北新区两年的农田、建设用地、水域、林地、草地的地类分布图等数据。通过使用... 农田景观格局关系到农田的生态健康和生产力水平,而城市边缘区农田景观,深受城市发展影响。通过对2015与2020年沈北新区Landsat5、7TM影像进行解译,得到了沈北新区两年的农田、建设用地、水域、林地、草地的地类分布图等数据。通过使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在解译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斑块个数、平均斑块面积、临近指数、分维数、聚集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等景观指数。依据两年地类分布图变化分析,以及在各景观指标的含义下再对不同时期景观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沈北新区农田被建设不断占用的景观特征表现为:农田景观斑块数量、密度显著增加,平均斑块面积下降,斑块破碎化、形状复杂化趋势明显。可见,农田因社会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方向的调整而发生巨大改变,被道路和大量小规模的无序建筑侵占和切割,正在逐步丧失农田景观美感,为此,提出了应通过探索不同模式的农田景观治理和建设途径,对城市近郊农田景观加以保护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农田 景观格局 变化分析 沈北新区
下载PDF
多种非震技术在沈北新区某工区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14
作者 隋少强 章惠 《技术与市场》 2019年第10期59-65,共7页
以沈北新区某工区地热资源勘查为例,基于重磁方法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综合应用,说明多种非震技术在热储空间分布及有利地热区预测方面的应用。充分考虑重磁方法对刻画平面异常的优势和电磁方法对显示剖面异常的优势,结合该区地质... 以沈北新区某工区地热资源勘查为例,基于重磁方法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综合应用,说明多种非震技术在热储空间分布及有利地热区预测方面的应用。充分考虑重磁方法对刻画平面异常的优势和电磁方法对显示剖面异常的优势,结合该区地质资料及邻区已有钻井数据,探测出了区内的构造和地层特征,为该区进一步开展地热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勘查 沈北新区 重力勘探 磁法勘探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下载PDF
城市扩张对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的影响——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边振兴 李金泓 +3 位作者 宇振荣 王晓良 康萌 朱瑞雪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4-830,共7页
为掌握城市扩张对农田生态健康的影响,在划定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的城市边缘区基础上,依次对在城市、城市边缘区及乡村范围内农田的耕地、草地和林地三类生境的大中型土壤动物进行取样,分析了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并通... 为掌握城市扩张对农田生态健康的影响,在划定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的城市边缘区基础上,依次对在城市、城市边缘区及乡村范围内农田的耕地、草地和林地三类生境的大中型土壤动物进行取样,分析了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并通过计量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农田中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土壤线虫,常见类群为隐翅甲科、象甲科、蜘蛛目等11类。无论在农田尺度还是生境尺度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均由城市、城市边缘区至乡村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而物种量均无明显规律性变化。其原因为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均高于城市和乡村,农田受人为干扰最为强烈,造成农田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减少最多。而物种量无明显变化或因沈北新区城市扩张时间较短尚未对物种量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农田生态系统 土壤动物 梯度变化 沈北新区
原文传递
沈阳城市边缘区农地多功能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边振兴 康萌 +2 位作者 刘琳琳 朱瑞雪 杨子娇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3-538,共6页
随着人们对农地认识的加深,其多功能性已成共识。城市边缘区的农地利用最为强烈、产出率也最高,该区域农地的多功能特性越来越被关注。本文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研究区,从农地的生产、生态、景观文化、社会保障四项功能研究入手,构建农地... 随着人们对农地认识的加深,其多功能性已成共识。城市边缘区的农地利用最为强烈、产出率也最高,该区域农地的多功能特性越来越被关注。本文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研究区,从农地的生产、生态、景观文化、社会保障四项功能研究入手,构建农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边缘区农地多功能强弱与城市距离远近呈正比,诸如距离城市最远的黄家乡、兴隆台镇和石佛寺乡农地多功能分值最高,分别为65.04、53.34和50.81,较近的财落乡和新城子乡较低,为45.30和44.57,距离城市最近的虎石台镇和辉山镇分值最低,为40.38和33.86;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农产品商品率、化肥投入量、地膜覆盖面积和秸秆还田率等是影响农地多功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城市边缘区农地多功能的研究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农地多功能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为城市化进程中农地的保护、城市边缘区农地多功能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土地多功能 农地多功能评价 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 沈北新区
原文传递
城市周边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与土壤动物的协同关系——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边振兴 宇振荣 +1 位作者 王秋兵 李金泓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843-3848,共6页
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耕地多功能性和农业产量等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选择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业高产需求相互冲突的典型地区沈阳市沈北新区为研究区采用信息熵模型划分为城市近郊、城市边缘区和乡村区域... 农田景观中非农生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耕地多功能性和农业产量等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选择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业高产需求相互冲突的典型地区沈阳市沈北新区为研究区采用信息熵模型划分为城市近郊、城市边缘区和乡村区域采用手捡法和Baerrnann法调查,鉴定了节肢动物和土壤线虫,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了非农生境类型、结构及数量与土壤动物的协同关系.结果表明:沈北新区农田景观的非农生境斑块面积均小于1 hm^2.随着与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非农生境类型和比例逐渐增加,面积比例呈倒"U"型变化,斑块数量比例从8.6%增加到27.8%;土壤动物个体数呈现"U"型变化物种量无明显变化规律.乡村和城市近郊的非农生境斑块数量比与土壤动物个体数呈正向协同关系,城市边缘区无明显规律;非农生境面积比与土壤动物个体数均呈反向协同关系;非农生境斑块数量比和面积比与土壤动物物种量均无明显协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农田景观 非农生境 土壤动物 协同变化 沈北新区
原文传递
基于城市转型背景下的沈北新区战略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柄荃 王玲 李佳阳 《价值工程》 2016年第10期5-9,共5页
沈北新区自2006年成立以来,回顾多年建设历程,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为下步加速发展、全面开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沈阳新时期战略性发展新形势和沈北新区发展的内在需求促成和强化了新区城市转型发展的条件,作为拉开沈阳... 沈北新区自2006年成立以来,回顾多年建设历程,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为下步加速发展、全面开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沈阳新时期战略性发展新形势和沈北新区发展的内在需求促成和强化了新区城市转型发展的条件,作为拉开沈阳市北部区域联动发展的增长极和新引擎,以及未来城市空间向北拓展的重点核心区,沈北新区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来实现"二次飞跃"。本文将在深入总结回顾近十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谋划新发展,明晰发展目标与规划定位,积极探讨有效实践城市转型发展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空间演变的发展战略,并有效应用于规划实践当中,以期尽快实现新区历史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转型 沈北新区 二次飞跃 战略发展 实施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