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末次冰期东海嵊山岛黄土粒度端元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1
作者 赵庆 郑祥民 +4 位作者 周立旻 王辉 吕红华 陈圆圆 任少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1-533,共13页
【目的】东海岛屿晚更新世风尘黄土堆积是我国黄土在东部长三角及外延海域重要的拓展,深化这一区域风尘黄土沉积的物源特征和后期演化问题研究,对于认识晚更新世区域古环境变化尤为重要。【方法】在OSL测年和磁化率测试基础上,基于东海... 【目的】东海岛屿晚更新世风尘黄土堆积是我国黄土在东部长三角及外延海域重要的拓展,深化这一区域风尘黄土沉积的物源特征和后期演化问题研究,对于认识晚更新世区域古环境变化尤为重要。【方法】在OSL测年和磁化率测试基础上,基于东海岛屿典型风尘黄土剖面(嵊山岛黄土)的粒度分析,开展了粒度组成的端元分析,探讨了其蕴含的古环境信息。【结果与结论】嵊山岛黄土沉积可提取出3个粒度端元(EM1~EM3),进一步分析发现EM1可能代表通过高空西风气流传输的远源黏粒组分,EM2可能代表以浮尘形式远距离悬浮搬运并随风力减弱而沉降堆积的细粉砂组分,EM3可能代表冬季风驱动下的近地表短距离搬运堆积的粗粉砂组分。粒度端元分析结果表明,高空西风输送的黏粒端元组分和远距离悬浮运移的浮尘端元组分可能是沉积剖面主要粉尘来源;综合年代学结果、百分频率磁化率和颗粒中值粒径等参数分析,认为东海嵊山岛黄土沉积过程在MIS3阶段先后经历暖湿—冷干—暖湿的旋回波动;并且,所记录的MIS3阶段气候波动以及MIS2阶段末次冰盛期和冰消期的古环境变化同深海氧同位素和古海平面变化趋势相对应,说明东海陆架区域该时期环境演变与全球性气候波动相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元分析 嵊山岛黄土 末次冰期 古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东海嵊山岛末次冰期黄土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2
作者 赵庆 周立旻 +3 位作者 郑祥民 王辉 吕红华 陈圆圆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9-169,共11页
黄土沉积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与古气候关系密切,对研究区域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我国东海嵊山岛末次冰期黄土地层,在磁化率和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特征分析基础上,开展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嵊山岛黄土沉积剖面... 黄土沉积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与古气候关系密切,对研究区域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我国东海嵊山岛末次冰期黄土地层,在磁化率和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特征分析基础上,开展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嵊山岛黄土沉积剖面有机碳同位素组成波动范围-21.63‰~-27.56‰,平均值为-24.88‰,剖面有机碳同位素组成波动偏正;利用端元法对嵊山岛黄土沉积环境中C_(3)/C_(4)植被相对丰度进行估算,揭示沉积地层记录的植被类型是以C_(3)型植被为主导,C_(4)型植被对沉积地层中有机碳同位素的贡献有限;与南京洞穴石笋、苏禄海海洋沉积以及南极Vostok冰芯氧同位素记录对比,显示末次冰期间冰阶时期嵊山岛黄土沉积中有机碳同位素波动是以C_(3)型植被为主导的植被碳同位素对降水条件改变的响应,降水可能是这一时期黄土沉积中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末次冰消期阶段,温度有利于C_(4)植被的发育,导致区域C_(4)型植被丰度有所上升,并对沉积地层中有机碳同位素变动的贡献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同位素组成 末次冰期 降水 温度 嵊山岛黄土
下载PDF
东海嵊山岛风尘黄土中的植物硅酸体与环境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郑祥民 赵健 +1 位作者 周立旻 王伟铭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30,共6页
东海岛屿风尘黄土地层的存在是下蜀黄土在东部的继续与延伸 ,红外释光测年 (IRSL )表明 ,东海嵊山岛黄土剖面形成年代约为 5 0~ 10 ka BP,即形成于晚更新世末次冰期期间 ;植物硅酸体分析发现该剖面样品中含有丰富的禾本科植物硅酸体化... 东海岛屿风尘黄土地层的存在是下蜀黄土在东部的继续与延伸 ,红外释光测年 (IRSL )表明 ,东海嵊山岛黄土剖面形成年代约为 5 0~ 10 ka BP,即形成于晚更新世末次冰期期间 ;植物硅酸体分析发现该剖面样品中含有丰富的禾本科植物硅酸体化石 ,且在剖面中变化较大 ,在对植物硅酸体进行分类的基础上 ,运用了判别分析、冷暖比值判别和古植被类型判别的方法 ,对植物硅酸体所反映的古环境进行了分析 ,将岛屿风尘地层中的植物硅酸体划分为 7个变化阶段 ,反映了岛屿黄土堆积期的 7次气候变化过程 ,探讨了该地区末次冰期期间古环境、古气候变迁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剖面 植物硅酸体 古环境 嵊山岛 风尘黄土
下载PDF
海岛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总体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中华 夏增艳 +2 位作者 刘靖飙 王海峰 黄勇 《海洋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7-90,共4页
首先介绍嵊山岛的基本情况及岛上的实际需求,然后详细分析嵊山岛可再生资源的构成和特征,确定岛上资源状况适合采取多能互补的形式发电,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集波浪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于一体的发电系统,用于岛上供电、海水淡化和... 首先介绍嵊山岛的基本情况及岛上的实际需求,然后详细分析嵊山岛可再生资源的构成和特征,确定岛上资源状况适合采取多能互补的形式发电,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集波浪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于一体的发电系统,用于岛上供电、海水淡化和制冰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嵊山岛 多能互补 可再生能源 发电系统 总体设计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东部岛屿风尘堆积赤铁矿和针铁矿含量及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力 程婷 +3 位作者 吴超 任少芳 周立旻 郑祥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8-527,共10页
长江三角洲东延海域嵊山岛屿风尘堆积地层是记录晚更新世晚期东亚季风演变的重要载体。采用漫反射光谱(DRS)法、柠檬酸钠—重碳酸钠—连二亚硫酸钠(CBD)浸提法结合标准赤铁矿、针铁矿建立标准铁氧化物含量与反射率之间的校准方程,定量... 长江三角洲东延海域嵊山岛屿风尘堆积地层是记录晚更新世晚期东亚季风演变的重要载体。采用漫反射光谱(DRS)法、柠檬酸钠—重碳酸钠—连二亚硫酸钠(CBD)浸提法结合标准赤铁矿、针铁矿建立标准铁氧化物含量与反射率之间的校准方程,定量重建了东部岛屿风尘堆积的赤铁矿、针铁矿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东海嵊山岛风尘堆积中赤铁矿的含量为0.18%~0.40%,平均值为0.31%,针铁矿的含量为0.7%~1.19%,平均值为1.11%。根据赤铁矿、针铁矿含量特征结合地球化学和环境磁学参数,分析其记录的古环境信息:54~46 ka B.P.时期内气候相对干燥,季风降水减弱,46~39 ka B.P.时期内气候相对潮湿,季风降水增强;46±4 ka B.P.时期的高值可能指示了一个冷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嵊山岛 风尘堆积 漫反射光谱 赤铁矿与针铁矿
下载PDF
海钓旅游开发实证研究——以舟山嵊山岛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段学成 朱晓辉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6年第1期89-91,共3页
本文阐述了海钓旅游的概念,分析了海钓旅游的基本特征,包括:海洋性、运动性、体验性、大众性、服务性。舟山嵊山岛海钓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目前处于无序发展状态,问题颇多。嵊山岛海钓旅游开发思路有:注重海钓旅游规划、成立海钓旅游管理... 本文阐述了海钓旅游的概念,分析了海钓旅游的基本特征,包括:海洋性、运动性、体验性、大众性、服务性。舟山嵊山岛海钓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目前处于无序发展状态,问题颇多。嵊山岛海钓旅游开发思路有:注重海钓旅游规划、成立海钓旅游管理机构,正确定位主题形象、打造嵊山海钓旅游品牌,科学布局嵊山旅游、丰富海钓旅游的产品体系,以海钓平台为依托、开发大众海钓市场,以海钓比赛为主体、打造精品海洋旅游节,强化促销、提升嵊山海钓旅游整体形象,制定海钓旅游制度、促进嵊山海钓旅游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钓旅游 嵊山岛 开发
下载PDF
嵊山镇岛礁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与思考
7
作者 郭朋军 俞存根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85-88,96,共5页
论述了嵊山镇岛礁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就岛礁资源保护的必要性与衰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保护岛礁资源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 岛礁资源 开发现状 调查 对策分析 嵊山镇
下载PDF
基于光释光测年的东海嵊山岛风尘黄土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任少芳 郑祥民 +6 位作者 周立旻 吕红华 艾东升 玄晓娜 曹宏伟 吴超 赵庆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6-658,共13页
以东海岛屿嵊山岛约2.75m厚的风尘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光释光测年建立的时间标尺,通过沉积粒度和环境磁学等分析,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以及东部下蜀黄土进行对比,探讨该地区晚更新世古气候特征.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嵊山岛黄土沉积始于... 以东海岛屿嵊山岛约2.75m厚的风尘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光释光测年建立的时间标尺,通过沉积粒度和环境磁学等分析,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以及东部下蜀黄土进行对比,探讨该地区晚更新世古气候特征.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嵊山岛黄土沉积始于约51 ka,对应于末次冰期.黄土沉积粒度参数和磁学参数分析结果显示,与西北黄土相比,嵊山岛黄土的频率分布曲线呈“三峰分布”,磁化率值偏大,波动幅度也较大.进一步运用粒级-标准偏差法提取环境敏感粒级组分,即细颗粒组分(<23μm)和粗颗粒组分(>23 μm),分别代表该地区两种主要的粉尘搬运与沉积风力系统,可用于指示黄土沉积的阶段性特征.黄土粗细粒级环境敏感组分及环境磁学的变化揭示约49~ 35 ka期间研究区逐渐干旱化的气候历史,记录了末次冰期以来该地区古气候环境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释光测年 嵊山岛 风尘黄土 环境敏感粒度组分
原文传递
嵊山岛大气重金属十年干沉降特征变化
9
作者 林熙戎 叶属峰 +1 位作者 孙亚伟 杨幸幸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9-725,共7页
以2004-2013年四季(2、5、8、10月)舟山海域嵊山岛大气悬浮颗粒物(TSP)重金属元素(Cu、Pb、Zn、Cd)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单点大气干沉降模型初步估算了舟山海域大气重金属的月、年干沉降通量。结果表明:大气重金属干沉降年通量大小分别为... 以2004-2013年四季(2、5、8、10月)舟山海域嵊山岛大气悬浮颗粒物(TSP)重金属元素(Cu、Pb、Zn、Cd)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单点大气干沉降模型初步估算了舟山海域大气重金属的月、年干沉降通量。结果表明:大气重金属干沉降年通量大小分别为Cu(14.15 mg/m2)>Zn(2.16 mg/m2)>Pb(1.40 mg/m2)>Cd(0.022 mg/m2),所对应的浓度也小于我国空气质量标准限值,Cu大约占重金属总量的80%。各重金属近几年的月通量的季节变化前期(2004-2008)表现为夏、秋较低,春、冬较高;后期(2009-2012)则为夏、冬较高,春、秋较低的趋势。与其他海域相比,舟山海域上的Cu元素月、年沉降通量都高于珠江三角洲、天津港、福建兴化湾海域的对应值,低于黄海青岛海域;Pb、Zn、Cd的值小于上述近海海域的相应元素值,与远洋中监测值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大气干沉降 通量 嵊山岛 季节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