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参曲健脾颗粒对脓毒症患者肠道微生态调节作用
1
作者 刘一诚 游玉琳 +3 位作者 张科凤 尹凤 罗琳 张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3-196,I002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参曲健脾颗粒对脓毒症患者肠道微生态调节作用。方法收集2021年3月—2022年5月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患者8例(脓毒症组),在医院体检选取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患者5例(对照组),留取健康对照组早晨起床后的... 目的探讨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参曲健脾颗粒对脓毒症患者肠道微生态调节作用。方法收集2021年3月—2022年5月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患者8例(脓毒症组),在医院体检选取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患者5例(对照组),留取健康对照组早晨起床后的粪便。脓毒症组的患者在住院时间内实施常规的治疗,同时口服院内制剂参曲健脾颗粒治疗,留取脓毒症组患者入院第1、3、5天晨起后第1次粪便,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两组粪便样本进行肠道菌群分析,区分样本后按97%的相似度进行运算分类单位(OTU)聚类。物种丰度用Chao指数评估,菌群丰度用Shannon指数评价。利用门、属水平的菌落组成和丰度信息进行差异菌群分析。采用ELISA法对两组研究对象入院的第1、3、5天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酶和白细胞介素8(IL-8)、IL-10水平实施检测。检测健康对照组和脓毒症组患者入院第1、3、5天的CD_(4)^(+)及CD_(8)^(+)的百分比并计算CD_(4)^(+)/CD_(8)^(+)的比值。结果脓毒症组患者入院的第1、3、5天CRP、血清淀粉酶、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L-10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脓毒症组随着入院时间的增加,血清淀粉酶、CRP、IL-8水平降低,IL-10水平增高;对两组共23个样本进行测序,得到OTU 702个,多数样本中的OTU Rank曲线较为平缓并且分布比较地集中,各样本的菌种自身的均匀度及其内含菌种的丰度较相似;两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组Chao指数、Shannon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脓毒症组随着入院时间的增加,Chao指数、Shannon指数在增加;脓毒症组丁酸弧菌属、钌杆菌属、颗粒链菌属、螺旋杆菌属丰度高于对照组(P<0.05),拟普雷沃菌属、帕拉普菌属、罗姆布茨菌属、优杆菌属丰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入院时间的增加,脓毒症组丁酸弧菌属、钌杆菌属、颗粒链菌属、螺旋杆菌属丰度降低,拟普雷沃菌属、帕拉普菌属、罗姆布茨菌属、优杆菌属丰度增加;脓毒症组CD_(4)^(+)、CD_(4)^(+)/CD_(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D_(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入院时间的增加,脓毒症组CD_(4)^(+)、CD_(4)^(+)/CD_(8)^(+)水平升高,CD_(8)^(+)水平降低。结论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技术分析健康者及脓毒症患者粪便内的菌群,发现脓毒症患者的益生菌丰度降低,有害菌丰度增加,存在暂时性的菌群失调,经参曲健脾颗粒干预后,菌群的变化可恢复正常,且可减轻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紊乱,提升脓毒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技术 曲健颗粒 脓毒症 肠道微生态 调节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