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S-based Water Resources Optimal Allocation and Dynamic Simulation for Sewage Irrigation Area
1
作者 Guo Si-qi Wang Shu-wen +6 位作者 Xiu Cheng Wang Si-wen Yuan Hang Li Xiao-wei Sha Yong-jing Liu Zi-ming Qiu Yue-to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9年第4期73-85,共13页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the optimal allocation model of water resources in sewage irrigation areas was established,which provided new ideas and application value for the rational utilizatio...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the optimal allocation model of water resources in sewage irrigation areas was established,which provided new ideas and application value for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waste water resources.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crop energy capture mainly depend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ge.Waste water with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was able to promote crop growth,while excessive concentration inhibited crop growth.The correlation between water absorption rate and leaf area index was close(R=0.9498,p<0.01).The amount of bad seeds increased at a speed of 34.7·d^-1,when system irrigated randomly in the seedling stage,while it tended to remain stable at a speed of 0.3·d^-1 after plants entering the mature stage which impacted the total yields of cro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 sewage irrigation area water resource optimal allocation dynamic simulation
下载PDF
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Typical Sewage Irrigation Area in North of China
2
作者 Jiale Li Caixiang Zhang +3 位作者 Yihui Dong Xiaoping Liao Bin Du Linlin Yao 《Engineering(科研)》 2013年第10期561-565,共5页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 of PAHs in Xiaodian sewage irrigation area.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PAHs range from 47.94 to 46432.85ng/g while that of the total compo...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 of PAHs in Xiaodian sewage irrigation area.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PAHs range from 47.94 to 46432.85ng/g while that of the total components of the 16 kinds of PAHs are 5969.81ng/g. PAHs with for rings and more than 4 rings are the main and important pollutants in topsoils of Xiaodian District. The main input of PAHs is combustion source, and the main pollution source in this area is fired coal. The topsoils in Xiaodian District are polluted by human activity in varying degrees. 23 of all 31 topsoil samples have been heavily polluted, especially those located nearby developed industrial townships and irrigation chann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TYPICAL sewage irrigation area
下载PDF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variability of cadmium contamination in soils in Shenyang Zhangshi irrigation area,China 被引量:8
3
作者 SUN Li-na ZHANG Yao-hua +3 位作者 SUN Tie-heng GONG Zong-qiang LIN Xin LI Hai-b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241-1246,共6页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soils has been of wide concern in China in the last several decades. The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was caused by sewage irrigation, mining and inappropriate utilization of various agrochem...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soils has been of wide concern in China in the last several decades. The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was caused by sewage irrigation, mining and inappropriate utilization of various agrochemicals and pesticides and so on. The Shenyang Zhangshi irrigation area (SZIA) in China is a representative area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of soils resulting from sewage irrigation for about 30 years dura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soil cadmium contamination in the SZIA. The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ZIA in 1990 and 2004; Cd of soils was analyzed and the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Cd in soils was modelled using kriging methods. The kriging map showed that long-term sewage irrigation had caused serious Cd contamination in topsoil and subsoil. In 2004, the Cd mean concentrations were 1.698 and 0.741 mg/kg, and the maxima 10.150 and 7.567 mg/kg in topsoils (0-20 cm) and subsoils (20-40 cm) respectively. These values are markedly more than the Cd levels in the second grade soil standard in China. In 1990, the Cd means were 1.023 and 0.331 mg/kg, and the maxima 9.400 and 3.156 mg/kg, in topsoils and subsoils respectively. The soil area in 1990 with Cd more than 1.5 mg/kg was 2701 and 206.4 hnl2 in topsoils and subsoils respectively; and in 2004, it was 7592 and 1583 hm^2,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at in 1990, the mean and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Cd, as well as the soil area with Cd more than 1.5 mg/kg had all increased in 2004, both in topsoils and sub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cadmium contamination of soil Zhangshi sewage irrigation area (ZSIA) Shenyang
下载PDF
Distribution of Arsenic in Sewage Irrigation Area of Pearl River Delta,China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冠星 孙继朝 +3 位作者 张英 荆继红 张玉玺 刘景涛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96-410,共15页
The aim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arsenic(As) in sewage ir-rigation area,to deduce the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As in soil and groundwater,and to infer the source of ... The aim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arsenic(As) in sewage ir-rigation area,to deduce the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As in soil and groundwater,and to infer the source of As in soil and groundwater.This study is carried out in a sewage irrigation area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China.Surface water samples,soil samples,and groundwater samples from sewage irrigation area were analyzed for As and other elements.As contents in water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hydride generation-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and As fractionation in soil samples was extracted using a seven-step sequential extrac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a seven fraction scheme:water soluble,ion exchangeable,bound to carbonate,weakly bound to organic matter,associ-ated with oxides of iron(Fe) and manganese(Mn),strongly bound to organic matter,and the residual fraction.Waste water has content of As up to 16.8 μg/L in the study area.Soil has enriched As due to the irrigation of soil with waste water,and the total content of As in soil is about 0.7 times higher than the background value.Sequential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that the mean content of residual fraction in soil is more than 70%,releasable fraction(weakly organic fraction,Fe-Mn oxide fraction,and car-bonate fraction) is about 20%-30%,whereas strongly organic and mobile fractions(water soluble and ion exchangeable) are within 0.2%.In the soil profile,the contents of water soluble,ion exchangeable,and carbonate fraction decrease with the depth,whereas the contents of other fractions are irregular with the depth.Using correlation analysis,it is concluded that water soluble fraction is easy to change into ion exchangeable and carbonate fraction,ion exchangeable fraction is easy to change into carbon-ate and Fe-Mn oxide fraction,and carbonate fraction is easy to change into weakly organic and Fe-Mn oxide fraction in the soil of study area.Organic matter and(hydr)oxides of Fe and aluminium(Al) in soi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mobility of As in soil.As concentrations in groundwater range from 2.8 to 21.0 μg/L,and it is inferred that As from waste water and the release of high As sediment(soil and aquifer medium) are the main sources for high As groundwater in study area.Using cluster analysis,it is concluded that reducing ground-water with slightly alkaline is beneficial to en-richment of As in groundwater,and hydroxides of Fe,Mn,and Al also play a key role for the en-richment of As in groundwater of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SENIC sewage irrigation area SOIL GROUNDWATER fraction.
原文传递
珠江三角洲污灌区地下水重金属含量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25
5
作者 黄冠星 孙继朝 +3 位作者 张英 刘景涛 张玉玺 荆继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8-234,共7页
为了解污灌区地下水重金属含量特征,采集地表水样5组、地下水样14组进行化学组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污灌区地下水8种重金属元素中,仅有Ni和As两种元素超标,超标率分别为14.3%和42.9%。8种重金属含量在污灌区地表水、工厂废水以及地下... 为了解污灌区地下水重金属含量特征,采集地表水样5组、地下水样14组进行化学组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污灌区地下水8种重金属元素中,仅有Ni和As两种元素超标,超标率分别为14.3%和42.9%。8种重金属含量在污灌区地表水、工厂废水以及地下水中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Ni、Zn、Se、Cd这4种元素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u与Pb和Cd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r仅与Ni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s与其它7种元素的相关性均不明显。聚类分析结果显示8种重金属可分为4类:Pb和Cu一类,Se、Cd、Ni、Zn一类,Cr和As均单独一类。Pb和Cu与Fe的相似性最好,Se、Cd、Ni、Zn与Mg2+存在较好的相似性,Cr与HCO3-的相似性最好,As与SO24-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污灌区 地下水 重金属
下载PDF
天津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与理化性质对小麦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53
6
作者 王祖伟 李宗梅 +2 位作者 王景刚 刘佐 刘景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06-1410,共5页
采用田间现场采样及室内样品分析测试方法,重点探讨了天津污灌区小麦各器官的重金属含量,以及土壤重金属含量、土壤质地、土壤盐度、土壤有机质等对小麦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各器官对Cd、Cu、Pb的富集程度均较高,籽实中Cd... 采用田间现场采样及室内样品分析测试方法,重点探讨了天津污灌区小麦各器官的重金属含量,以及土壤重金属含量、土壤质地、土壤盐度、土壤有机质等对小麦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各器官对Cd、Cu、Pb的富集程度均较高,籽实中Cd的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受到污染。小麦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小麦根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依次为Cd>Zn>Cu>Ni>Pb>Cr;小麦的茎和叶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依次为Cd>Cu>Zn>Pb>Ni>Cr;小麦籽实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依次为Zn>Cd>Cu>Pb>Cr>Ni。土壤重金属含量、pH值、有机质、全盐和土壤质地与小麦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小麦籽实中Cd的含量与土壤中Cd的含量相关性较好;Zn和Ni的富集系数与土壤pH值的相关系数最大;小麦中的重金属与土壤有机质呈负相关,Cu与有机质的相关性最好,Cd、Pb次之;土壤种类和土壤质地对小麦籽实重金属的富集有一定影响,小麦中的重金属与砂质潮土、壤质潮土相关性较好,与粘质潮土相关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重金属 污灌区 天津
下载PDF
石家庄污灌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栾文楼 温小亚 +5 位作者 崔邢涛 陈媛媛 宋泽峰 刘洪微 杜俊 李振宁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5-473,共9页
对石家庄市污灌区上、中、下游3条剖面中的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Pb、Hg、Cr、Cd、As、Cu、Zn的含量、污染状况、形态等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区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除As外)在污灌区上、中、下游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Hg... 对石家庄市污灌区上、中、下游3条剖面中的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Pb、Hg、Cr、Cd、As、Cu、Zn的含量、污染状况、形态等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区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除As外)在污灌区上、中、下游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Hg、Cd含量较高,下游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上、中游。运用Muller的地积累指数法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以河北省土壤背景值计算,As未对研究区表层土壤造成污染,研究区上、中、下游表层土壤受到了Hg、Cd的污染,主要为轻度—中等的污染程度。研究区表层土壤中Pb、Hg、Cr、As、Cu、Zn的形态主要为残渣态,Cd的形态主要为离子交换态和碳酸盐态,Cd具有一定的生物有效性和潜在生态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灌区 农田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形态
下载PDF
北京东郊污水与清水灌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孙雷 赵烨 +2 位作者 李强 刘希涛 王水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9-33,共5页
运用遥感影像对北京东郊的凤港减河、北运河、潮白河并行区进行实地调查,在污水灌区、清污混合灌区、清水灌区采集土壤样品,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灌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研究区土壤背景值相比,在污水灌区、清污混合... 运用遥感影像对北京东郊的凤港减河、北运河、潮白河并行区进行实地调查,在污水灌区、清污混合灌区、清水灌区采集土壤样品,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灌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研究区土壤背景值相比,在污水灌区、清污混合灌区、清水灌区的表土层和心土层中重金属元素Co、Ni、Mn和V没有出现明显积累现象;污水灌区和清污混合灌区表土层中重金属元素Cr、Cu和Zn具有明显的积累现象。污水灌区表土层中Cr平均质量比达84.20mg/kg、Cu平均质量比达25.67mg/kg、Zn平均质量比达105.20mg/kg,均高于清水灌区表土层中对应元素的平均质量比,也均高于污水灌区心土层中对应元素的平均质量比,这可能是由于研究区的碱性土壤、土壤中CaCO3和有机质对这些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吸附和固结作用,从而降低了这些重金属元素的活性。潮白河沉积物中Co、Cr、Cu、Mn、Ni、V和Zn质量比平均值分别达到19.07mg/kg、67.19mg/kg、20.81mg/kg、610.64mg/kg、26.84mg/kg、84.97mg/kg、112.37mg/kg,均与研究区土壤背景值相当;北运河及凤港减河沉积物中Co、Mn、Ni和V质量比平均值分别为18.70mg/kg、628.47mg/kg、52.00mg/kg、69.67mg/kg,也均与研究区土壤背景值相当;而北运河及凤港减河沉积物中Cr、Cu、Zn平均质量比分别为160.96mg/kg、184.57mg/kg、533.48mg/kg,均明显地高于研究区土壤背景值,这表明引用北运河和凤港减河的污水灌溉是造成土壤中Cr、Cu、Zn质量比增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学 污水灌区 清水灌区 土壤重金属 北京东郊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特征 被引量:20
9
作者 梁国玲 黄冠星 +6 位作者 孙继朝 刘景涛 荆继红 张玉玺 陈玺 王金翠 向小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07-2312,共6页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污灌区土壤中9种重金属Cd、Cu、Zn、Pb、Mn、Ni、As、Cr、Se的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污灌区土壤9种重金属的全量平均含量均已超出广东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d的污染程度最重,Se的污染程度最...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污灌区土壤中9种重金属Cd、Cu、Zn、Pb、Mn、Ni、As、Cr、Se的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污灌区土壤9种重金属的全量平均含量均已超出广东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d的污染程度最重,Se的污染程度最轻;污灌区土壤以Cd元素的有效系数最高,Ni元素的有效系数最低。Zn、Pb、Cu以及Cd元素随采样深度的增加其全量逐渐减少,Cr、Ni、As以及Se元素随采样深度的增加其全量呈上下波动状态或几乎不变,而Mn元素则是随采样深度的增加其全量先略有减少而后骤升。Cu、Cd、Zn等3种元素全量与有效态含量以及这3种元素全量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污灌区 土壤 重金属 全量
下载PDF
石家庄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被引量:29
10
作者 崔邢涛 栾文楼 +3 位作者 石少坚 李随民 宋泽峰 马忠社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42,共7页
为揭示污水灌溉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石家庄市污灌区为例,对其表层土壤重金属Pb、Hg、Cr、Cd、As、Cu、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按照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根据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进行了评价,并应用克里格... 为揭示污水灌溉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石家庄市污灌区为例,对其表层土壤重金属Pb、Hg、Cr、Cd、As、Cu、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按照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根据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进行了评价,并应用克里格插值方法对研究区内表层土壤污染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各重金属均有超过背景值现象;其中Cd含量远高于土壤背景值,为主要污染因子,Hg为次要污染因子,Cu、Cr、Pb、Zn基本上为轻度污染,As处于清洁状态;污染综合指数均大于1,处于轻度污染以上等级;各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指数在研究区的分布特点各不相同,总体上形成以东明渠、洨河主河道为中心逐渐向两边递减的污染分布状态,中度污染及严重污染将近占研究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灌区 土壤重金属 污染评价 石家庄
下载PDF
宜昌近郊污水灌溉区水芹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海锋 李晓玲 +3 位作者 罗玉红 戴泽龙 胥焘 黄应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70-1477,共8页
于2014年在宜昌近郊污水排放区的周边菜地取水芹样品及其根际土样,对其重金属(Cu、Pb和Cd)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土壤和水芹的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目标危险系数(THQ)方法对污灌区周围人群食用蔬... 于2014年在宜昌近郊污水排放区的周边菜地取水芹样品及其根际土样,对其重金属(Cu、Pb和Cd)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土壤和水芹的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目标危险系数(THQ)方法对污灌区周围人群食用蔬菜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Cu和Pb在各个样点的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限值,但土壤中Cd超标,且为中-重污染等级;水芹中Cu、Pb和Cd均超过《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 18406.1—2001)的限值,其中Pb和Cd均为重度污染,Cu为警戒-轻度污染。仅通过消耗水芹,污灌区周边成人平均每天摄入Cu、Pb、Cd的量分别为1456、127、99μg·d-1,儿童平均每天摄入Cu、Pb、Cd的量分别为1118、97、76μg·d-1,THQ评价表明,该区域成人和儿童摄入Cd的目标危险系数均大于1,存在健康风险。随着人们对于蔬菜消耗的剧增,各类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值将逐步增加,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更大,故建议减少食用该地区种植的蔬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污灌区 宜昌
下载PDF
大沽排污河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富集特征和来源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吴光红 苏睿先 +1 位作者 李万庆 郑洪起 《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93-1698,共6页
测定了天津大沽排污河污灌区耕作层(0-25 cm)和底层(25-50 cm)土壤中重金属、As、Fe及TN、TP和有机质等的含量,采用污染指数、相对富集系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和可能来源.结果表明,Hg、Cd、Pb和Zn达到土壤环境... 测定了天津大沽排污河污灌区耕作层(0-25 cm)和底层(25-50 cm)土壤中重金属、As、Fe及TN、TP和有机质等的含量,采用污染指数、相对富集系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和可能来源.结果表明,Hg、Cd、Pb和Zn达到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As、Ni和Cr达到一级标准.耕作层Hg的含量为0.323 mg/kg,污染指数(CF)和相对富集系数(REF)分别为10.8和7.2,属于严重污染和重度富集,Cd的含量为0.341 mg/kg,CF和REF分别为3.8和4.5,属于重度污染和中度富集,Pb、Zn和As的含量分别为44.71、08.29和11.2 mg/kg,CF和REF均小于3,呈现中度污染和低度富集,Ni和Cr的含量分别为29.86和66.6 mg/kg,基本没有富集.Hg、Pb和Zn在耕作层土壤中富集较严重,As在底层土壤富集较严重,Cd、Ni和Cr在两层的含量接近.与1985年的调查结果相比,Cd和As的含量有所增加,Hg、Pb和Zn的含量有所下降,Cr和Ni的含量略低于土壤环境背景值.通过聚类分析并结合大沽排污河污染源调查,表明Hg除受污水灌溉的影响外,燃煤释放的Hg可能是重要来源之一,也是As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Cd、Pb和Zn可能来自污水灌溉和大气沉降,以污水灌溉的贡献为主,Ni和Cr以自然来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 污灌区 来源 相对富集系数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污水灌溉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效应研究:以栾城污灌区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志强 廖媛 +2 位作者 顾栩 蔡鹤生 马腾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7-125,130,共10页
污灌是污水最终处置的常见方式之一,长期开展污水灌溉将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以栾城地区为研究实例,首先通过对比污灌区及清灌区各项水质指标的差异,分析污水灌溉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地下水污染组... 污灌是污水最终处置的常见方式之一,长期开展污水灌溉将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以栾城地区为研究实例,首先通过对比污灌区及清灌区各项水质指标的差异,分析污水灌溉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地下水污染组分的主要物源进行解析,明确污灌对于地下水污染组分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长期污水灌溉会使地下水中Cl-及SO_4^(2-)组分含量显著增加,从而改变地下水化学类型;污水灌溉对地下水TDS、电导率、盐度、硬度等指标,以及Cr、Cd等组分含量都具有显著影响,会造成盐污染及部分重金属污染。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各物源对地下水化学组分的贡献率由大至小排序依次为:污水灌溉、农业生产资料施放、矿物淋溶作用、其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灌溉 地下水水质 影响效应 栾城污灌区
下载PDF
天津污灌区小麦和水稻重金属的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37
14
作者 孙亚芳 王祖伟 +4 位作者 孟伟庆 胡蓓蓓 侯迎迎 王子璐 张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9-685,共7页
以天津污灌区农作物和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污灌区内24个小麦和29个水稻样品及其对应的土壤样品,清灌区内10个小麦样品和14个水稻样品及相关的土壤样品,分别采用ICP-AES和原子荧光分析样品中Cd、Cu、Pb、Zn、Cr、As和Hg含量,在此基础上... 以天津污灌区农作物和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污灌区内24个小麦和29个水稻样品及其对应的土壤样品,清灌区内10个小麦样品和14个水稻样品及相关的土壤样品,分别采用ICP-AES和原子荧光分析样品中Cd、Cu、Pb、Zn、Cr、As和Hg含量,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价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污灌区小麦和水稻中重金属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污灌导致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聚集,土壤中Cd、Zn和Hg的含量分别为0.46、129.05、0.52 mg·kg-1,超过天津土壤质量二级标准。污灌区小麦和水稻中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4、0.62 mg·kg-1,高于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对人类健康产生风险,其他重金属元素在小麦和水稻中的平均含量未超过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水稻样品中Hg、As的平均含量稍高于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计算结果显示Cd和Zn的转移因子值远高于其他元素,反映其具有更高的活动性,更容易从土壤转移到小麦和水稻子实中。目标风险指数(THQ)估算结果显示单一重金属的THQ值均低于1,表明当地居民对污灌区生长的水稻或小麦的消费基本不产生健康风险;小麦和水稻中As THQ值的和超过1,暗示在食用污灌区生长的水稻和小麦时As可对当地居民的健康产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日摄入量 目标风险指数 健康风险 天津污灌区
下载PDF
石家庄污灌区土壤元素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崔邢涛 栾文楼 +3 位作者 石少坚 李随民 宋泽峰 马忠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53-1759,共7页
本文参照土壤质量内涵的三个方面,对石家庄污灌区表层土壤元素进行了评价。研究认为,反映土壤肥力质量的肥力元素大部分处于丰富或适宜状态,只有Mo、Co、碱解氮、有效Mo等处于相对缺乏状态;反映土壤环境质量的重金属元素含量都低于《土... 本文参照土壤质量内涵的三个方面,对石家庄污灌区表层土壤元素进行了评价。研究认为,反映土壤肥力质量的肥力元素大部分处于丰富或适宜状态,只有Mo、Co、碱解氮、有效Mo等处于相对缺乏状态;反映土壤环境质量的重金属元素含量都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中二级标准限值,其中Cu、Ni、As、Hg、Pb元素100%达到了土壤一级环境质量标准,同时通过对研究区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认为:Cd的生物有效性和潜在危害性较大,是研究区最具有生态危害的重金属;反映土壤健康质量的土壤元素F处于丰富或适宜状态,I处于相对缺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灌区 土壤 评价 石家庄
下载PDF
菌根生物修复技术在沈抚污水灌区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4
16
作者 耿春女 李培军 +7 位作者 陈素华 程云 张海荣 李雪华 许华夏 张春桂 韩桂云 刘微娜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1-55,共5页
本文简述了沈抚污水灌区遗留的主要环境问题———芳烃、挥发酚、重金属污染和盐渍化 ,并从菌根真菌的耐旱性、耐盐性、菌根及其根际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固定和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等四个方面 ,论述了菌根生物修复技术能针对性地解决沈... 本文简述了沈抚污水灌区遗留的主要环境问题———芳烃、挥发酚、重金属污染和盐渍化 ,并从菌根真菌的耐旱性、耐盐性、菌根及其根际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固定和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等四个方面 ,论述了菌根生物修复技术能针对性地解决沈抚污水灌区的主要环境问题 ,并展望了其在沈抚灌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 生物修复技术 沈抚污水灌区 应用前景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沈抚灌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及生态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72
17
作者 安婧 宫晓双 +1 位作者 陈宏伟 魏树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4,共8页
以东北典型污灌区——沈抚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整理沈抚灌区自20世纪末停灌后不同时期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的相关文献报道后,沿灌渠主干以行政村为单位布设取样点28个,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数理统计法、空间插值法等研究... 以东北典型污灌区——沈抚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整理沈抚灌区自20世纪末停灌后不同时期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的相关文献报道后,沿灌渠主干以行政村为单位布设取样点28个,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数理统计法、空间插值法等研究了重金属元素Cd、Pb、Cu、Zn在灌区农田土壤和农作物中的污染现状及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土壤及农产品的潜在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灌区土壤重金属的平均浓度为:Cd 0.60 mg·kg^(-1)、Pb 38.76 mg·kg^(-1)、Cu 22.39 mg·kg^(-1)、Zn 57.64 mg·kg^(-1),其中Cd含量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与文献报道该灌区近15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相比,土壤中Cu、Zn含量明显降低,而Cd、Pb含量并无显著变化;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各异,灌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水平属于轻微污染;Cd、Pb在玉米中残留浓度超过国家食品安全限值,对人摄食途径存在健康风险,尤其是Cd具有较强的潜在生态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抚污灌区 土壤重金属 时空分布 健康风险
下载PDF
太原市污灌区地表土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廖小平 张彩香 +2 位作者 赵旭 向青清 李佳乐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21-1327,共7页
为了研究太原市污灌区地表土中有机氯农药(OCPs)分布特征,本文在太原小店区共采集了31个地表土样,应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土壤中OCPs的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土中OCPs污染较轻,总OCPs浓度范围为2.01—47.20 ng.g-1... 为了研究太原市污灌区地表土中有机氯农药(OCPs)分布特征,本文在太原小店区共采集了31个地表土样,应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土壤中OCPs的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土中OCPs污染较轻,总OCPs浓度范围为2.01—47.20 ng.g-1(平均值为16.76 ng.g-1).其中总滴滴涕(∑DDT)浓度范围为0.27—37.93 ng.g-1(平均值为8.38 ng.g-1),总六六六(∑HCH)浓度范围为0.18—11.89 ng.g-1(平均值为3.37 ng.g-1),最高浓度均没有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Ⅱ级标准(农业土地).不同灌溉区OCPs浓度平均值顺序为:污灌区>清灌区>背景点,表明污水回灌对OCPs浓度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通过比较各采样点中OCPs各异构体的组成发现,该区域HCHs、DDTs和硫丹农药主要来自于历史残留,部分区域曾使用林丹和三氯杀螨醇农药.对比各有机氯农药浓度地理分布特征,表明OCPs浓度分布与污水灌溉存在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灌区 地表土 有机氯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北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19
作者 李小牛 周长松 +1 位作者 杜斌 冯民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5-212,共8页
【目的】研究我国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Cu、Pb、Zn、Cr、Cd、Ni、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为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国北方30个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方法、... 【目的】研究我国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Cu、Pb、Zn、Cr、Cd、Ni、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为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国北方30个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地质累积指数法,对北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除Cr外,其余7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全国背景值;8种重金属含量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d>Hg>Pb>As>Zn>Cu>Cr>Ni,其中Cu、Cr、Ni在不同灌区差异性相对较小,Cd、Hg、Pb在不同灌区差异较大;Cu与Zn、Cr、Cd、As、Hg,Zn与Ni,Cr与Pb、Ni、As、Hg,Cd与As呈显著相关的概率较大,Pb与Cu、Zn、Ni、Hg,Hg与Zn、Cd、Ni、As呈高度相关的概率较大;各种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指数和地质累积指数由大至小依次为Cd>Hg>Cu>As>Zn>Pb>Ni>Cr。【结论】我国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中Cu、Pb、Zn、Cr、Cd、Ni、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明显积累,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污灌区 重金属污染 相关系数 内梅罗指数法 地质累积指数法
下载PDF
沈抚石油污灌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 被引量:4
20
作者 蔺昕 李晓军 +2 位作者 孙铁珩 李培军 孙丽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9-572,共4页
利用CIS技术对沈抚灌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沿灌渠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且在垂直灌渠方向上,距灌渠越远,含量越低,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亚表层(平均值为亚表层... 利用CIS技术对沈抚灌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沿灌渠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且在垂直灌渠方向上,距灌渠越远,含量越低,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亚表层(平均值为亚表层的1.7倍);沈抚灌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受土地利用方式、污灌形式和污灌年限影响;水田有机质变异系数大于旱田,随灌渠水流的流向,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在下游地区存在异常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污灌年限的增长而上升,污灌36—50年的水田表层和亚表层有机质含量是其它年限的1.71—2.36和2.51~2.87倍,旱田表层有机质含量在污灌16年后变化不大,保持在3.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土壤 污灌区 土地利用方式 污灌年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