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genicities of Shewanella algae and Shewanella abalone from Babylonia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淑芳 张继东 +2 位作者 邱德全 杨世平 黄子通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9期1845-1850,1859,共7页
[Objectiv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genicities of Shewanella algae and Shewanella abalone from Babylonia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Method]The hemolytic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the hepatopancreas... [Objectiv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genicities of Shewanella algae and Shewanella abalone from Babylonia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Method]The hemolytic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the hepatopancreas of Babylonia suffered from proboscis edema with blood agar plate. The dominant bacterial community in the ill Babylonia was identified by 16 S r DNA sequence analysis, and the bacterial cultur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genicities were studied. [Result]The Shewanella bacteria, including Shewanella algae and Shewanella abalone, are the dominant bacterial community in Babylonia suffered from proboscis edema.The colony characteristics of Shewanella algae in nutrient agar medium, TCBS agar medium and CHROMagar vibrio colored medium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Shewanella abalone. Shewanella algae possessed β-hemolysis and Shewanella abalone possessed α-hemolysis in the blood agar plate. The biochemical reaction of Shewanella algae and Shewanella abalone was all of non-fermentation type. The results of artificial infection test showed that half lethal dose(LD50) of the test strains of Shewanella algae was 10-5.50/0.1 ml. The test strains of Shewanella algae have strong toxicity, and could cause mice and chickens to die of sepsis with mortality of100%. The mortality of Babylonia infected with Shewanella algae was 10%; while the survived Babylonia lost the ability of moving and intaking for a long time, but they were not suffered from proboscis edema. There was no death in mice or chicks infected with Shewanella abalone, but their livers and spleens were slightly hyperemic and swelling. There was also no death in Babylonia infected with Shewanella abalone, but their intaking and moving ability was lost for a short time.[Conclusion] Although Shewanella algae and Shewanella abalone were the dominant bacteria in Babylonia suffered from proboscis edema, they were not 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for proboscis edema. Shewanella algae had strong pathogenicity to mice, chicks and Babylonia, while Shewanella abalone showed no marked pathogenicity to those experimental animals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wanella algae shewanella abalon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ATHOGENICITY Babylonia
下载PDF
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e CCU101高效降解甲基橙
2
作者 张书頔 欧阳雨农 程园园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7-292,共6页
为了评估Shewanella algae CCU101降解甲基橙的性能,研究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乳酸钠浓度、菌液吸光度和金属离子浓度4种因素对S.algae CCU101降解甲基橙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algae CCU101降解甲基橙呈一级反应,最大降解速率常数为1.... 为了评估Shewanella algae CCU101降解甲基橙的性能,研究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乳酸钠浓度、菌液吸光度和金属离子浓度4种因素对S.algae CCU101降解甲基橙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algae CCU101降解甲基橙呈一级反应,最大降解速率常数为1.0122 h^(−1)。在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为300 mg×L^(−1)时,S.algae CCU101降解甲基橙的速度比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高2.13倍。推测S.algae CCU101高效降解甲基橙的能力源于S.algae CCU101具有高生长速率及高团聚成膜能力。由于S.algae CCU101与模式菌株S.oneidensis MR^(−1)相比,具有更高的甲基橙降解速率,可作为染料降解的潜在工程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wanella algae CCU101 甲基橙 金属离子 降解 速率常数
下载PDF
Shewanella algae对纯锌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宋秀霞 于振花 +2 位作者 张杰 张超 段继周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91-297,共7页
【目的】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e)对纯锌牺牲阳极腐蚀的影响。【方法】利用微生物分析、交流阻抗测试技术、扫描电镜及荧光显微等方法,测试Shewanella algae的生长曲线、开路电位、电化学阻抗、表面形貌等... 【目的】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e)对纯锌牺牲阳极腐蚀的影响。【方法】利用微生物分析、交流阻抗测试技术、扫描电镜及荧光显微等方法,测试Shewanella algae的生长曲线、开路电位、电化学阻抗、表面形貌等。【结果】在含细菌体系中,细菌通过代谢活动消耗掉溶解氧,在试样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该生物膜阻挡了腐蚀介质与试样表面的接触,从而使试样的腐蚀受到抑制。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浸泡7d,试样表面形成完整的生物膜,但随着营养物质及氧气的消耗,生物膜逐渐脱落。【结论】该细菌可以使纯锌试样的腐蚀电位升高,并且显著抑制试样的腐蚀。该细菌生物膜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及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腐蚀 锌牺牲阳极 腐蚀电位 海藻希瓦氏菌
下载PDF
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发酵培养基条件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岳田芳 刘岩 +1 位作者 邓志科 宫庆礼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3-66,共4页
目的:优化海藻希瓦氏菌生产河豚毒素的发酵培养基。方法:通过测定菌体密度(用OD600表示)和菌体收获量,研究了部分初始条件及添加不同营养物质对海藻希瓦氏菌生长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最适发酵初... 目的:优化海藻希瓦氏菌生产河豚毒素的发酵培养基。方法:通过测定菌体密度(用OD600表示)和菌体收获量,研究了部分初始条件及添加不同营养物质对海藻希瓦氏菌生长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最适发酵初始pH为7.5,最适摇瓶装液量为150mL。通过正交试验找出最大影响因素为葡萄糖供应,优化后的培养基最佳配方为:在2216E培养基中添加1.0%葡萄糖、2.5%酵母粉、1.0%磷酸高铁。结论:优化后的培养基培养供试菌,菌体收获量比在2216E培养基中培养增加了2.012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希瓦氏菌 培养基 优化 正交设计
下载PDF
铁还原细菌Shewanella algae生物膜对316L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杜向前 段继周 +3 位作者 翟晓凡 栾鑫 张杰 侯保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3-370,共8页
通过电化学阻抗谱、环阳极极化、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等方法研究了铁还原细菌Shewanella algae对316L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电化学结果表明,Shewanella algae使不锈钢的腐蚀电位发生负移;在含该细菌的介质中,不锈钢表面的阻抗值先增大... 通过电化学阻抗谱、环阳极极化、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等方法研究了铁还原细菌Shewanella algae对316L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电化学结果表明,Shewanella algae使不锈钢的腐蚀电位发生负移;在含该细菌的介质中,不锈钢表面的阻抗值先增大后减小,在第4 d达到最大,是初始阻抗值的260倍;不锈钢在无菌介质中的滞后环面积和特征电位区间(击穿电位与保护电位之差)小于其在有菌介质中的滞后环面积和特征电位区间,说明Shewanella algae对不锈钢点蚀的发生与发展起到抑制作用。观察到不锈钢表面为生物膜所覆盖,生物膜及代谢产物改变了不锈钢表面的元素组成和化学性质。从微生物膜氧消耗和电活性生物膜的角度,初步提出了Shewanella algae的腐蚀抑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铁还原细菌 shewanella algae生物膜 微生物腐蚀抑制
原文传递
一株耐盐产电菌Shewanella algae E-1的分离及其产电特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亦馨 李晓 +3 位作者 赵津莹 李锋 宋浩 骆健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1-361,共11页
【背景】产电微生物的种类和电化学活性机制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的】从海水中分离获得一株耐盐产电微生物,研究其产电特性并鉴定种属信息。【方法】以取自南海的海水为接种液启动并运行阳极液中含有不同盐... 【背景】产电微生物的种类和电化学活性机制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的】从海水中分离获得一株耐盐产电微生物,研究其产电特性并鉴定种属信息。【方法】以取自南海的海水为接种液启动并运行阳极液中含有不同盐浓度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从富集的阳极生物膜上分离得到一株纯培养的微生物菌株,命名为E-1。通过接种于阳极液中添加不同盐浓度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对其产电特性进行分析,并利用形态学观察、Biolog分析和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菌株E-1在无外源添加和外源添加6.6%NaCl条件下产生的功率密度分别为51.69 m W/m2和26.56 m W/m2,这与其良好的耐盐能力相关。菌株E-1被鉴定为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e),表现出多样的底物利用能力,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5-40°C,pH范围为5.0-10.0。【结论】这是首次对Shewanella algae种内微生物产电性能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应用的报道,丰富了产电微生物的多样性,菌株E-1能够在较高盐浓度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产电性能,为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海水资源化处理方面的应用提供新的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希瓦氏菌 微生物燃料电池 产电性能 耐盐能力 产电微生物
原文传递
半滑舌鳎突触体相关蛋白29基因(SNAP29)克隆及其组织分布和时序表达分析
7
作者 吴茵茵 温思怡 +1 位作者 韩卓然 孙敬锋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38,共8页
为了分析半滑舌鳎突触体相关蛋白29基因(SNAP29)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组织分布特点以及感染海藻希瓦氏菌后的时序表达规律,通过RT-PCR、生物信息学网站、qRT-PCR技术对半滑舌鳎SNAP29基因进行了扩增、生信分析和表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分析半滑舌鳎突触体相关蛋白29基因(SNAP29)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组织分布特点以及感染海藻希瓦氏菌后的时序表达规律,通过RT-PCR、生物信息学网站、qRT-PCR技术对半滑舌鳎SNAP29基因进行了扩增、生信分析和表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半滑舌鳎SNAP29基因CDS区长度为789 bp,编码262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pI)为5.39,分子质量为29.71781 ku,有2个典型的SNARE结构域;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卷曲组成,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基本一致;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半滑舌鳎与欧洲鲈鱼SNAP29基因相似性最高;SNAP29基因在健康半滑舌鳎所测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鳃组织中表达最高,在脑组织中表达量最低;利用海藻希瓦氏菌人工感染半滑舌鳎后,SNAP29基因在肠道组织、心脏组织和脑组织中表达量主要呈现上调趋势,在肝脏、头肾、脾脏组织中主要呈现下调表达,SNAP29基因在健康半滑舌鳎组织中均有表达;海藻希瓦氏菌感染半滑舌鳎的肠道、脑、心脏、肝脏、头肾、脾脏组织中SNAP29基因呈现差异表达。综上,SNAP29可能参与机体免疫应答过程或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SNAP29 基因克隆 QRT-PCR 海藻希瓦氏菌
下载PDF
海藻希瓦菌对小鼠结直肠腺瘤发生发展及其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8
作者 徐微微 阳柳思 +2 位作者 徐婧 周有连 王红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421-429,共9页
目的 明确海藻希瓦菌(S.algae)对小鼠结直肠腺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探讨其对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24只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组、AOM/DSS+S.algae组。比较各组小鼠的生存状态和结直肠腺瘤情况。取... 目的 明确海藻希瓦菌(S.algae)对小鼠结直肠腺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探讨其对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24只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组、AOM/DSS+S.algae组。比较各组小鼠的生存状态和结直肠腺瘤情况。取AOM/DSS组、AOM/DSS+S.algae组小鼠结直肠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其免疫相关通路、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变化。结果 与AOM/DSS组相比,AOM/DSS+S.algae组小鼠体质量、存活率均下降,血便情况加重,生存状态较差、结直肠长度缩短(P均<0.05),平均腺瘤数量及大小增多(P均<0.05)。与AOM/DSS组相比,AOM/DSS+S.algae组炎症反应增强(P <0.05),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IL)-2、IL-6、IL-12、IL-17、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P均<0.05)和IL-1β的产生呈上升趋势,抑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P均<0.05)和转化生长因子β呈抑制趋势,初始B细胞和效应B细胞(P <0.05)呈增多趋势,且激活小鼠体内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结论 S.algae可能通过激活免疫信号(如活化B细胞和激活NF-κB通路),形成促肿瘤免疫微环境,进而促进结直肠腺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希瓦菌 结直肠腺瘤 免疫微环境 NF-ΚB B细胞
下载PDF
新发现的红拟石首鱼溃疡病病原海藻施万氏菌的分离和分子鉴定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偿 胡超群 +1 位作者 陈晓燕 张吕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共8页
首次从患溃疡病的养殖红拟石首鱼 (Scinenopsocellata)病灶和肠、肝、肾等处分离到多株细菌 ,发现其中两株经注射和创伤感染后 ,能引起体表溃疡 ,肠道积水等症状 ,与自然发病表现类似。经过生理生化鉴定为弧菌科 (Vibrionacea)施万氏菌... 首次从患溃疡病的养殖红拟石首鱼 (Scinenopsocellata)病灶和肠、肝、肾等处分离到多株细菌 ,发现其中两株经注射和创伤感染后 ,能引起体表溃疡 ,肠道积水等症状 ,与自然发病表现类似。经过生理生化鉴定为弧菌科 (Vibrionacea)施万氏菌属 (Shewanella) ,进一步用1 6SrDNA扩增测序鉴定该菌为海藻施万氏菌 (Shewanellaalgae) ,其主要特征为 :革兰氏阴性 ,TCBS生长 ,产硫化氢 ,嗜盐 ,不利用葡萄糖产酸或产气 ,也不发酵其他糖类产酸 ;蛋白酶 ,硝酸盐还原酶 ,氧化酶阳性 ;具有较强的溶血活性。利用作者研制出的PCR检测试剂盒 ,对海藻施万氏菌进行了快速的分子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分子鉴定 海藻施万氏菌 红拟石首鱼 溃疡病 PCR检测试剂盒 海水养殖
下载PDF
美国红鱼肾肿大症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继挺 朱文渊 王国良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13年第1期6-11,共6页
针对浙江省温州洞头海水网箱养殖美国红鱼发生的以肾脏显著肿大为主要病症的肾肿大症疾病,进行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从病鱼肾脏分离获得优势菌株MH061205-2,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该菌具有致病性,会引起美国红鱼肾肿大症状.进一步对其进行... 针对浙江省温州洞头海水网箱养殖美国红鱼发生的以肾脏显著肿大为主要病症的肾肿大症疾病,进行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从病鱼肾脏分离获得优势菌株MH061205-2,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该菌具有致病性,会引起美国红鱼肾肿大症状.进一步对其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测定,以及16S rRNA测序分析等多元鉴定表明:MH061205-2菌株为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algae),是美国红鱼肾肿大症的病原菌,该菌体呈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极生单鞭毛,氧化酶反应阳性;该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卡比西林和环丙沙星等15种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红鱼 肾肿大症 海藻希瓦氏菌
下载PDF
小鼠生物量定性检测法检测细菌发酵产生的河豚毒素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韶菊 梁红星 宫庆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5-316,共2页
建立了ICR品系小鼠生物量定性检测河豚毒素的标准曲线,并将其应用于细菌发酵液中河豚毒素的检测中,取得较理想的结果,冷冻干燥后得到海藻希瓦氏菌,其菌体部分的产毒力为2.06μg/ml,菌液部分为1.53μg/ml。
关键词 河豚毒素 小鼠生物量定性法 海藻希瓦氏菌
下载PDF
抗菌药联用对海藻希瓦菌的体外抗菌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海鹏 杨丽君 +2 位作者 陈思佳 郭成 杨先乐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1-257,共7页
为评价硫酸庆大霉素和头孢噻肟钠对水产致病性海藻希瓦菌SFH3的体外联合抗菌效果,以6种渔用抗菌药作为对照,比较测定硫酸庆大霉素、头孢噻肟钠对海藻希瓦菌SFH3的体外抗菌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分析硫酸庆大霉素... 为评价硫酸庆大霉素和头孢噻肟钠对水产致病性海藻希瓦菌SFH3的体外联合抗菌效果,以6种渔用抗菌药作为对照,比较测定硫酸庆大霉素、头孢噻肟钠对海藻希瓦菌SFH3的体外抗菌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分析硫酸庆大霉素和头孢噻肟钠在不同复配比例下对海藻希瓦菌SFH3的体外联合抑菌作用,并通过时间-杀菌曲线法测定其体外联合杀菌效果。试验结果显示,硫酸庆大霉素和头孢噻肟钠对海藻希瓦菌SFH3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80 mg/L和160 mg/L,抗菌活性明显优于甲砜霉素、多西环素、噁喹酸、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磺胺甲噁唑、盐酸恩诺沙星等渔用抗菌药。硫酸庆大霉素和头孢噻肟钠在复配比例8∶2和7∶3时,对海藻希瓦菌SFH3的体外联合抑菌效果表现为协同作用,对海藻希瓦菌SFH3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达40 mg/L。此外,时间-杀菌曲线表明,40 mg/L硫酸庆大霉素和80 mg/L头孢噻肟钠对海藻希瓦菌SFH3的体外联合杀菌作用表现为协同效果。本研究结果证实,硫酸庆大霉素和头孢噻肟钠联用有利于提升对海藻希瓦菌SFH3的体外抗菌效果,可为研发水产致病性海藻希瓦菌的潜在控制药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庆大霉素 头孢噻肟钠 海藻希瓦菌 联合抗菌效果
下载PDF
半滑舌鳎源海藻希瓦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和平 刘畅 +4 位作者 张鹿 张志强 吴同垒 高桂生 史秋梅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81-84,142,共5页
河北省昌黎县某半滑舌鳎鱼养殖场于2022年6月中旬出现发病,为了从死亡半滑舌鳎腹水中分离优势感染菌,试验采用了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病原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菌对2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河北省昌黎县某半滑舌鳎鱼养殖场于2022年6月中旬出现发病,为了从死亡半滑舌鳎腹水中分离优势感染菌,试验采用了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病原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菌对2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琼脂扩散法检测分离菌对22种中药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分离菌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可见光滑圆润、灰色凸起状,呈β溶血的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阴性小杆菌,生化特性与海藻希瓦氏菌生化特性符合率为96%,分离菌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海藻希瓦氏菌同源性达98.94%;分离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呋、大观霉素敏感,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卡那霉素等13种抗生素耐药;中药五味子、乌梅、诃子对分离菌的抑菌作用较强,秦皮、黄柏、紫花地丁等11味中药无抑菌效果。说明分离菌为海藻希瓦氏菌,对抗生素头孢曲松、头孢噻呋、大观霉素和中药五味子、乌梅、诃子6种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海藻希瓦氏菌 分离 鉴定 16S rRNA基因 抗生素药敏试验 中药药敏试验
下载PDF
海藻希瓦氏菌感染对半滑舌鳎肠道菌群结构及相关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燕玉 韩卓然 +3 位作者 孙敬锋 吕爱军 胡秀彩 刘军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00-2307,共8页
【目的】明确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e)感染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肠道菌群结构及相关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肠道菌群和肠道组织相关功能基因在疾病发生及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致病性海藻希瓦氏... 【目的】明确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e)感染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肠道菌群结构及相关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肠道菌群和肠道组织相关功能基因在疾病发生及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致病性海藻希瓦氏菌人工感染半滑舌鳎后,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其肠道菌群组成结构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半滑舌鳎肠道组织中参与疾病发生和免疫应答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共测序获得118657条有效序列,按97%的序列相似度聚类后得到6732个OTUs。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以感染前(CG)的健康半滑舌鳎最高,在感染后12 h(12hpi)最低;感染海藻希瓦氏菌前后半滑舌鳎肠道优势菌门无明显变化,但不同类群的相对丰度发生变化。在属水平上,Elizabethkingia、曼噬甲壳菌属(Chitinophaga)、Brevinema、苯基杆菌属(Phenyl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Marivita和雷尔氏菌属(Ralstonia)的相对丰度在CG半滑舌鳎肠道菌群组成中占比最高,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Petrimonas、Proteiniphilum和Amin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在12hpi的占比最高,食酸菌属(Acidovorax)、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弧菌属(Vibrio)的相对丰度在感染后24 h(24hpi)的占比最高。半滑舌鳎肠道组织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变化表现为: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基因(ALDOA)的相对表达量在24hpi时显著高于CG(P<0.05,下同);磷脂酶B1基因(PLB1)、热休克蛋白70 kD蛋白1A基因(HSPA1A)、组氨酸三聚体核苷结合蛋白1基因(HINT1)和γ谷氨酰转移酶1基因(GGT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G和24hpi;海藻糖酶基因(TREH)的相对表达量在12hpi时显著低于CG和24hpi。【结论】半滑舌鳎感染海藻希瓦氏菌后其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菌群结构发生变化,肠道组织中免疫功能相关基因(HSPA1A和HINT1)及代谢功能相关酶类基因(ALDOA、PLB1、GGT1和TREH)呈差异表达,说明海藻希瓦氏菌感染引起半滑舌鳎肠道微生态紊乱,且肠道组织中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和代谢功能相关酶类基因分别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及疾病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海藻希瓦氏菌 肠道菌群 16S rDNA高通量测序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海藻希瓦氏菌及其特异性脂多糖对结直肠腺瘤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俊潇 李俊彦 +2 位作者 刘凯杰 梁颜笑 王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717-2726,共10页
目的探讨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e,S.algae)及其特异性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J雌性小鼠分成4组:Control组、AOM/DSS组、AOM/DSS+LPS组、AOM/DSS+S.... 目的探讨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e,S.algae)及其特异性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J雌性小鼠分成4组:Control组、AOM/DSS组、AOM/DSS+LPS组、AOM/DSS+S.algae组。S.algae及其LPS采用灌胃干预,q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巨噬细胞水平及腺瘤细胞的增殖、周期改变。qRT-PCR和ELISA法评估肿瘤炎性微环境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小鼠TLR4/NF-κB通路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验证M1巨噬细胞和S.algae特异性LPS对结直肠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周期的影响。结果与AOM/DSS组相比,S.algae及其LPS干预后的肠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程度和M1巨噬细胞水平均升高,细胞增殖和周期蛋白表达增加,促炎因子水平升高,并激活了TLR4/NF-κB通路。体外共培养实验表明,S.algae及其LPS可能通过巨噬细胞促进结直肠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结论 S.algae特异性LPS可能通过M1巨噬细胞促进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海藻希瓦氏菌 脂多糖 巨噬细胞
下载PDF
氯霉素高效降解菌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16
作者 秦富 李娟 +5 位作者 吴良萍 麻晓莉 包昌健 苏华 汪文龙 罗兆飞 《中国口岸科学技术》 2024年第7期80-88,共9页
本研究筛选可高效降解氯霉素的微生物,并研究其降解特性。选用氯霉素高残留的花甲螺进行培养驯化,使用含氯霉素的营养琼脂平板对目标菌进行筛选分离;采用显微镜对目标菌进行形态学观察,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目标菌株进行生化鉴定... 本研究筛选可高效降解氯霉素的微生物,并研究其降解特性。选用氯霉素高残留的花甲螺进行培养驯化,使用含氯霉素的营养琼脂平板对目标菌进行筛选分离;采用显微镜对目标菌进行形态学观察,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目标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同时利用细菌16S rDNA序列测序的方法对目标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样品和反应物中氯霉素的含量,在不同反应时间、温度、pH、底物浓度、菌悬液含量等条件下,进行降解特性研究。最终,驯化分离一株具有降解氯霉素作用的菌株,代号SA-cd1,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比对结果鉴定为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e)。SA-cd1菌降解氯霉素的温度为36~50℃,pH为6.0~9.0,0.1 mg/L氯霉素5 min的降解率为83.8%,降解率随菌悬液浓度增大而升高,随反应时间变长而升高;底物浓度提高,降解率有略微下降,10 mg/L氯霉素1 h内降解率达92.5%;除去菌体的上清液仍然具有较强的降解率,为47.3%。SA-cd1海藻希瓦氏菌分离培养容易,对氯霉素的降解效率高,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宽泛,可应用于环境中氯霉素的降解清除以及相关降解工程菌、降解酶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化筛选 海藻希瓦氏菌 生物降解 净化技术
原文传递
海藻希瓦菌中发现一种新的qnrA7基因亚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明明 屠鸿翔 +4 位作者 周铁丽 费静娴 李超 赵玉杰 包其郁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93-596,共4页
目的 研究海藻希瓦菌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分布和特性.方法 PCR检测qnr、qepA、aac(6')Ib-cr基因,阳性产物进行DNA测序以确定其基因型,接合转移试验探讨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体外转移性,E-test法测定菌株MIC,提取... 目的 研究海藻希瓦菌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分布和特性.方法 PCR检测qnr、qepA、aac(6')Ib-cr基因,阳性产物进行DNA测序以确定其基因型,接合转移试验探讨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体外转移性,E-test法测定菌株MIC,提取质粒对qnrA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 海藻希瓦菌中检出qnrA基因,为新发现的亚型,命名为qnrA7,GenBank登录号为GQ463707,未检出qnrB、qnrS、qnrC、qnrD、qepA、aac(6')-Ib-cr基因;qnrA7位于约33 kb的质粒上,但体外接合转移试验未成功;该菌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结论 海藻希瓦菌质粒上检出新的qnrA基因亚型,其作为qnr基因的环境宿主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希瓦菌 喹诺酮类 质粒 qnrA7
原文传递
2019年天台县海产品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娅楠 胡海燕 许照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753-755,共3页
目的分析海产品中主要存在的致病菌,确定危险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及时发现食品的安全隐患。方法按照《台州市食品污染及食品中有害因素专项监测方案》,对90份海产品开展致病菌监测。结果 2019年在90份海产品中检出致病菌株26株,其中... 目的分析海产品中主要存在的致病菌,确定危险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及时发现食品的安全隐患。方法按照《台州市食品污染及食品中有害因素专项监测方案》,对90份海产品开展致病菌监测。结果 2019年在90份海产品中检出致病菌株26株,其中方案内副溶血性弧菌9株,检出率为10.00%;方案外海藻希瓦菌11株,检出率为12.22%;解藻朊酸弧菌5株,检出率为5.56%;奇异变形杆菌1株,检出率为1.11%。结论海藻希瓦菌和解藻朊酸弧菌是海水养殖鱼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监测中发现检出率较高,结合近几年临床上不断有该菌感染病例报告,建议在监测方案中增加该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海藻希瓦菌 解藻朊酸弧菌 致病菌 监测
原文传递
海南省一例足部皮肤感染海藻施万菌的鉴定分析
19
作者 张冠男 吴开丘 +3 位作者 曹佩佩 陈智凌 周晓君 牛莉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430,共7页
目的本研究对2022年5月海南省1例足部皮肤感染患者伤口分泌物分离培养的菌株进行鉴定并分析其耐药基因和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革兰染色方法,VITEK 2 Compat和MALDI-TOF MS质谱检测系统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通过16S rRNA、gyrB基因序列和... 目的本研究对2022年5月海南省1例足部皮肤感染患者伤口分泌物分离培养的菌株进行鉴定并分析其耐药基因和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革兰染色方法,VITEK 2 Compat和MALDI-TOF MS质谱检测系统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通过16S rRNA、gyrB基因序列和ANI进行溯源分析,同时采用肉汤稀释法开展药敏试验并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该分离株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杆菌,VITEK 2 Compat和MALDI-TOF MS质谱检测系统鉴定结果为海藻施万菌,鉴于临床鉴定系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进一步基于基因水平对其16S rRNA序列、gyrB保守基因和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最终溯源分析该菌株为海藻施万菌。结论海藻施万菌的鉴定需要临床鉴定系统结合基因水平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该研究首次在我国海南岛的临床病例中鉴定到1株海藻施万菌,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准确鉴定罕见人兽共患病病原菌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方法学参考,同时提示海南地区临床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施万菌引起的临床感染的认识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施万菌 16S rRNA GYRB 平均核苷酸同源性 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