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书管窥》的编纂过程及版本源流
1
作者 崔翔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第5期90-96,共7页
《四书管窥》是元儒史伯璿积三十年之功力而成的一部学术反思型著作,虽现存版本较多,但大多残缺不全、错讹颇多,版本流传情况亦不明晰。实际上,该书自明初即为两个版本系统并行,以孙诒让玉海楼钞本为代表的民间系统为早期版本,而《四库... 《四书管窥》是元儒史伯璿积三十年之功力而成的一部学术反思型著作,虽现存版本较多,但大多残缺不全、错讹颇多,版本流传情况亦不明晰。实际上,该书自明初即为两个版本系统并行,以孙诒让玉海楼钞本为代表的民间系统为早期版本,而《四库全书》本所代表的内府系统为修订本。两大版本系统之间存在大量异文,而这些版本异文也是判断版本系统的直接证据。《四书管窥》一书的编纂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即便是至正六年(1346年)定稿之后,史伯璿也仍在进行该书的修订工作,这也间接造成了传世两大版本系统之间的内容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伯璿 版本异文 玉海楼 《四书管窥》 《敬乡楼丛书》
下载PDF
早期五行说及其政治思维——以“和实生物”旧说与新说为中心
2
作者 丁四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33-141,F0003,共10页
“禹平水土”和《洪范》五行畴属于原始五行说,二者相为表里。在殷周时期,平治水土或理顺五行是圣王治理天下及其居位受命的正当性所在,目的是“彝伦攸叙”。“彝伦攸叙”有多方面的含义,但以“和”为核心价值。不仅如此,原始五行说还... “禹平水土”和《洪范》五行畴属于原始五行说,二者相为表里。在殷周时期,平治水土或理顺五行是圣王治理天下及其居位受命的正当性所在,目的是“彝伦攸叙”。“彝伦攸叙”有多方面的含义,但以“和”为核心价值。不仅如此,原始五行说还包含着“和实生物”说的萌芽。“和实生物”包括史伯所述先王旧说以及他自己提出的新说,旧说与新说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以土为中心行,而后者无中心行。新说更具普遍性,更接近于实际经验和生活常识。新说和旧说都以“生物”为根本指向。“和实生物”说的应用很广,晏子的“和与同异”“水火相济”“可否相济”和孔子的“和而不同”等说法都是新说的推演。此外,早期五行说都带有政治思维的特征,它既是从政治出发,又是为政治服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 禹平水土 和实生物 史伯 晏婴 孔子
下载PDF
清代八旗诗人丛考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则杰 卢高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5-128,192,共4页
清代八旗诗歌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尚待加强的学术领域,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诸如《国朝诗的》所收八旗作者,著名作家博明的生卒年及诗集,《戈鲲化集》保存的八旗诗人及诗歌,都值得认真考察。其中某些问题,不仅对八旗诗歌研究,而且对... 清代八旗诗歌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尚待加强的学术领域,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诸如《国朝诗的》所收八旗作者,著名作家博明的生卒年及诗集,《戈鲲化集》保存的八旗诗人及诗歌,都值得认真考察。其中某些问题,不仅对八旗诗歌研究,而且对其他类似领域的诗歌研究,都具有启发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 八旗 国朝诗的 博明 戈鲲化集 延秀
下载PDF
史伯论“和合”“和生”“和同” 被引量:5
4
作者 钱耕森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52-53,57,共3页
史伯既用了"和合",又用了"和生",还用了"和同"。对三者的异同,简要分析出:"和合"只具有方法的意思。"和"是生成万物的本原,万物是由"和"而生的。"和生"是哲学... 史伯既用了"和合",又用了"和生",还用了"和同"。对三者的异同,简要分析出:"和合"只具有方法的意思。"和"是生成万物的本原,万物是由"和"而生的。"和生"是哲学上本体论与生成论的范畴。"和同",补充了史伯对"同"的看法,体现了他对"同"的视阈具有全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伯 和合 和生 和同
下载PDF
《何氏语林》成书考论 被引量:2
5
作者 翟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4-21,共8页
何良俊编撰《何氏语林》开明清"世说体"小说之先河。而其为何会在"世说体"小说中断三百多年后的嘉靖年间横空出世呢?为什么在体例上又比模仿对象《世说新语》多出"言志""博识"两门;既是模仿《... 何良俊编撰《何氏语林》开明清"世说体"小说之先河。而其为何会在"世说体"小说中断三百多年后的嘉靖年间横空出世呢?为什么在体例上又比模仿对象《世说新语》多出"言志""博识"两门;既是模仿《世说新语》所著,又为什么书名不与《世说新语》相类似,而与已经失传许久的裴启《语林》重名。另外,其按语、小序有没有借鉴前人?上述问题正是本文要解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氏语林》 成书原因 《语林》名称 《言志》 《博识》 小序 按语
下载PDF
史伯与伯阳父是一个人吗? 被引量:2
6
作者 钱耕森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5-77,共3页
伯阳父以阴阳论地震,时间是周幽王早期的第二年(前780年),记录在《国语·周语上》里。史伯提出"和生学",时间是周幽王晚期的第八到第十一年(前774-前771年)之间,因为郑桓公于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入朝任司徒之职,才有机会... 伯阳父以阴阳论地震,时间是周幽王早期的第二年(前780年),记录在《国语·周语上》里。史伯提出"和生学",时间是周幽王晚期的第八到第十一年(前774-前771年)之间,因为郑桓公于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入朝任司徒之职,才有机会与史伯共商国是,该事记录在《国语·郑语》里。再说,史伯的"和生学",本应也含有阴阳化生万物的思想在内,特别是当他和伯阳父是同一个人,就更应该如此,但是史伯的"和生学"并没有"阴阳"这个重要理念。直到后来的老子传承他的"和生学",并把它发展为"道生说"时,才增加了阴阳化生万物的思想,即"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以说,史伯与伯阳父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伯 伯阳父 “和生学” “阴阳”
下载PDF
《诗经》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淑娟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9,共4页
出土文献研究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字的考证训诂是文学研究的基础。在出土文献研究中引入文学解读方法,可帮助厘定出土文献与已有资料的异文考辨。此外,出土文献研究与文学研究在治学方法上都注重文化背景,出土文献研究借助文... 出土文献研究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字的考证训诂是文学研究的基础。在出土文献研究中引入文学解读方法,可帮助厘定出土文献与已有资料的异文考辨。此外,出土文献研究与文学研究在治学方法上都注重文化背景,出土文献研究借助文化考察对文字作出新的训诂,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出土文献研究 文学研究 《金石简帛诗经研究》
下载PDF
《太平经》与“和生”思想 被引量:1
8
作者 钱耕森 《衡水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59-63,共5页
《太平经》有关宇宙本原和万物生成的论述,认为"元气""阴阳二气"与"中和"之气都能生万物。卿希泰等先生着重阐述了《太平经》的哲理与当时即汉代哲学的关联及其直接影响。本文则较多说明了《太平经》的... 《太平经》有关宇宙本原和万物生成的论述,认为"元气""阴阳二气"与"中和"之气都能生万物。卿希泰等先生着重阐述了《太平经》的哲理与当时即汉代哲学的关联及其直接影响。本文则较多说明了《太平经》的哲理与老子《道德经》和庄子《南华经》的渊源及受其影响,以相互发明与补充。具体而言,将《太平经》中所言说的"道""元气""阴阳二气"与"中和"生万物,通过对老子《道德经》和庄子《南华经》的溯源,揭示出其实质是传承和发展了史伯的"和生"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经》 《道德经》 《南华经》 史伯 “和生”说
下载PDF
苏轼词《定风波》解析——兼论苏词中的退隐情结 被引量:2
9
作者 韩文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7-90,共4页
苏轼创作于黄州时期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运用显与隐、实与虚、明与暗的艺术结构法,不仅表现了一种不怕眼前风雨、超然旷达的乐观精神,而且表达了企望超脱政治风雨,退避政治、退避社会,退隐江湖、归隐田园的出世思想。这... 苏轼创作于黄州时期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运用显与隐、实与虚、明与暗的艺术结构法,不仅表现了一种不怕眼前风雨、超然旷达的乐观精神,而且表达了企望超脱政治风雨,退避政治、退避社会,退隐江湖、归隐田园的出世思想。这种思想构成了苏轼一生中挥之不去内心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定风波》词 退隐 显与隐 实与虚
下载PDF
两宋政治话语中的“赵氏孤儿”及其文学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祥波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3-129,共7页
因为历史情势的巧合,《史记》记载的赵氏孤儿故事在宋代得到了高度认同。宋代有三次集中提及"赵氏孤儿"话语,尤以宋末最甚。"赵孤"成为宋遗民表达忠义之情、故国之思的一个符号。纪君祥与《赵氏孤儿》或为宋遗民之... 因为历史情势的巧合,《史记》记载的赵氏孤儿故事在宋代得到了高度认同。宋代有三次集中提及"赵氏孤儿"话语,尤以宋末最甚。"赵孤"成为宋遗民表达忠义之情、故国之思的一个符号。纪君祥与《赵氏孤儿》或为宋遗民之隐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氏孤儿 高宗赵构 端宗赵昰 幼帝赵昺 纪君祥 程勃
下载PDF
史伯的“和生”政治学
11
作者 钱耕森 崔明稳 《衡水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71-73,87,共4页
史伯是周幽王时代具有自己政治思想的一位大臣,他从当朝政治生态实际出发,提出了"和生"政治思想。其"和生"政治学,是以他的"和实生物"的"和生"哲学为理论基础。他针对周幽王"同而不和&qu... 史伯是周幽王时代具有自己政治思想的一位大臣,他从当朝政治生态实际出发,提出了"和生"政治思想。其"和生"政治学,是以他的"和实生物"的"和生"哲学为理论基础。他针对周幽王"同而不和"的倒行逆施的政治,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治国理政之"和生"政治主张。其"和生"政治学渊源于轩辕黄帝"万国和"与尧帝的"协和万邦"。晏子传承和发展了史伯的"和生"政治学。史伯的"和生"政治学,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伯 政治学 和生 周幽王 去和取同
下载PDF
“大道和生学”视阈下的孟子“和生”思想
12
作者 钱耕森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08-112,共5页
"大道和生学"主张万物产生于"大道之和气",其中的"他"是"多元的他","多元的他"在互动中达到"平衡"与"和谐",进而可以产生新事物的"和生"理念。《孟... "大道和生学"主张万物产生于"大道之和气",其中的"他"是"多元的他","多元的他"在互动中达到"平衡"与"和谐",进而可以产生新事物的"和生"理念。《孟子》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五常之法的三个重要内容或典型案例,对此进行具体分析并加以印证,充分表明孟子和孔子、荀子一样,传承并发展了史伯、老子和庄子以及《易传》的"和生"说以及"大道和生学"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伯 老子 孟子 《易传》 “和生” “大道和生学”
下载PDF
论初盛唐东北边塞诗及其政治军事背景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恕诚 王树森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22-28,共7页
初盛唐时期的东北边塞诗创作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唐太宗为代表;第二阶段以陈子昂为代表;第三阶段以高适为代表。东北边塞诗具有丰富的内容,情感基调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别是将陈子昂、高适的东北边塞诗与开元、天宝时... 初盛唐时期的东北边塞诗创作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唐太宗为代表;第二阶段以陈子昂为代表;第三阶段以高适为代表。东北边塞诗具有丰富的内容,情感基调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别是将陈子昂、高适的东北边塞诗与开元、天宝时期的西北边塞诗相对照,会发现前者写边疆负面现象较多,情绪不及西北边塞诗高昂。这种差异,只有统观唐代武后至玄宗后期从国家西陲到东北的总体边疆形势、民族关系态势以及朝廷的应对策略,将相关诗歌置于初盛唐时期总体民族关系态势影响下的各战区实际状况之中,方可获得更为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塞诗 东北 吐蕃 唐太宗 陈子昂 高适
下载PDF
释“播掿”——兼谈“落”字族叠韵联绵词的孳乳
14
作者 付建荣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13-17,共5页
"播掿"一词仅见于《乐府诗集》,前贤对其有不同的解释。"播掿"应为"薄落"的音变体,其衍生方式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由单音词"落"衍音产生叠韵联绵词"薄落",再由"薄落"音转为&... "播掿"一词仅见于《乐府诗集》,前贤对其有不同的解释。"播掿"应为"薄落"的音变体,其衍生方式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由单音词"落"衍音产生叠韵联绵词"薄落",再由"薄落"音转为"播掿"。"播掿"义犹"落魄",状处境衰落失意之貌,属于"落"字族叠韵联绵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诗集》 播掿 薄落 落魄 '落'字族 叠韵联绵词
下载PDF
“大道和生学”的理论创新与经世情怀
15
作者 徐道彬 杨哲 《衡水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66-70,84,共6页
西周太史伯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老子的"道生万物"学说,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命题。钱耕森先生贯通史伯和老子学说,从历史考证和现实关怀入手,适时地提出了"大道和生学"的哲学新概念,揭示了传统... 西周太史伯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老子的"道生万物"学说,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命题。钱耕森先生贯通史伯和老子学说,从历史考证和现实关怀入手,适时地提出了"大道和生学"的哲学新概念,揭示了传统哲学发展史上的阴阳辩证与和谐生存理念。既为古圣贤的"生生不息"思想做出了较为完备的理论阐释,也为当下社会的平衡生态与"和谐"理想,提供了颇富启示意义的经世精神和理论创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伯 老子 “大道和生学” 经世致用 钱耕森
下载PDF
由《博物志》中引文看司马迁生年的纷争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小成 冯晓宇 《唐都学刊》 2017年第6期12-20,共9页
对司马迁的生年,学界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王国维认为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其证据出于西晋张华的《博物志》;郭沫若主张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35年。对此问题眼下还没有一个公允的认识。王国维所据《博物志》是推考司马迁生年的唯一原始资... 对司马迁的生年,学界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王国维认为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其证据出于西晋张华的《博物志》;郭沫若主张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35年。对此问题眼下还没有一个公允的认识。王国维所据《博物志》是推考司马迁生年的唯一原始资料,也是司马贞、张守节共同依据的史料。故《博物志》中的材料真伪就至为关键。通过对《博物志》引文与原文的对比分析,可以考察王国维引用材料来源的真实可靠性,为佐证司马迁生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生年 《博物志》 《史记索隐》 《史记正义》 王国维
下载PDF
论《青史》的综合体体例及其特点
17
作者 汪受宽 邓根飞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81,共4页
《青史》是藏族史学上极为重要的一部历史文献,是作者廓诺.迅鲁伯穷尽毕生心血的结晶之作。作者立足于前人,并超越前人和时人,以高度敏锐的学术眼光和深厚的史家笔力,博采众长,融多种史著体例于一炉,创造了在藏族史学中前所未有的综合... 《青史》是藏族史学上极为重要的一部历史文献,是作者廓诺.迅鲁伯穷尽毕生心血的结晶之作。作者立足于前人,并超越前人和时人,以高度敏锐的学术眼光和深厚的史家笔力,博采众长,融多种史著体例于一炉,创造了在藏族史学中前所未有的综合体史书体例,无论在体例运用、内容编排,还是在资料选取、结构安排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对后世藏族史学的编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史学 《青史》 廓诺·迅鲁伯 综合体体例
下载PDF
清初粤海关设立前的“粤东海关”与“庵埠海关”——由《庵埠邓氏族谱》所载展开
18
作者 周海霞 吴东 +1 位作者 黄唐华 卢嘉玲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7-21,共5页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设粤、闽、浙、江四海关,这是我国历史上正式以"海关"命名机构的开始。而据广东潮州民间文献《庵埠邓氏族谱》记载,顺治之时即有"粤东海关"及其分支"庵埠海关"。但考证相关文献...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设粤、闽、浙、江四海关,这是我国历史上正式以"海关"命名机构的开始。而据广东潮州民间文献《庵埠邓氏族谱》记载,顺治之时即有"粤东海关"及其分支"庵埠海关"。但考证相关文献,其所载"粤东海关"应为"广东市舶司";而"庵埠海关"则应为潮州府海阳县税课局征收杂税关卡,粤海关设立后成为潮州海关总口。《庵埠邓氏族谱》的记载模糊了清初广东海外贸易政策的转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庵埠邓氏族谱》 广东市舶司 粤海关 庵埠关卡
下载PDF
胡适与俞平伯
19
作者 宋广波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0-50,共11页
胡适与俞平伯是20世纪红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俞平伯的《红楼梦辨》受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影响很深。胡适、俞平伯共同开创了“新红学”。俞平伯在以后的学术生涯中一直反思“新红学”的缺失与不足,并试图超越“新红学”,以开辟红... 胡适与俞平伯是20世纪红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俞平伯的《红楼梦辨》受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影响很深。胡适、俞平伯共同开创了“新红学”。俞平伯在以后的学术生涯中一直反思“新红学”的缺失与不足,并试图超越“新红学”,以开辟红学研究的新境界。“极左”政治中断了他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俞平伯 新红学
下载PDF
王士禛词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宫洪涛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90-94,共5页
王士禛是广陵词坛的总持,有词集《衍波词》、词话《花草蒙拾》、词选《倚声初集》,且支持孙默汇刻了《国朝名家诗馀》,并评点过邹祗谟、董以宁、梁清标等人的词集。当今学界主要从"词论"、"词作"和"词史地位&q... 王士禛是广陵词坛的总持,有词集《衍波词》、词话《花草蒙拾》、词选《倚声初集》,且支持孙默汇刻了《国朝名家诗馀》,并评点过邹祗谟、董以宁、梁清标等人的词集。当今学界主要从"词论"、"词作"和"词史地位"等三方面对王士禛的词学贡献进行论析,虽时有精辟之论,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王士禛词学研究尚有拓展余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禛 词学 花草蒙拾 衍波词 述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