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汉志·诗赋略》看赋之渊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金平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7,共7页
班固执持《诗》学经义观念,推衍赋为古诗之流,后世论赋缘起者承之并有所发挥,形成"诗—骚—赋"的流变体系,障蔽和模糊了赋体文学与楚辞的直接流承关系,并且将赋的批评纳入诗教的范畴,已偏离了"赋"的本义,疏离了赋... 班固执持《诗》学经义观念,推衍赋为古诗之流,后世论赋缘起者承之并有所发挥,形成"诗—骚—赋"的流变体系,障蔽和模糊了赋体文学与楚辞的直接流承关系,并且将赋的批评纳入诗教的范畴,已偏离了"赋"的本义,疏离了赋体文学的本真,赋非自《诗》始。《诗赋略》"赋分四家"预示了赋的渊源,揭示了赋体文学定型过程中对其他文体因素的借鉴和吸收,故赋渊源于楚辞,宋赋承之,开启汉赋之制,在"骚—赋"嬗变过程中又吸收先秦隐语、战国散文及民间文学等文体因素入赋,赋体文学在汉代逐渐成熟并走向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赋略》 分类 渊源
下载PDF
《汉志·诗赋略》分类论略 被引量:5
2
作者 左宜华 陈祥谦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4-88,共5页
《汉志·诗赋略》分类义例等问题为后世论争焦点。返归历史语境考索《汉志》分类的基本义例,整体观照并辨析《诗赋略》涵盖的文体、归类方式及内部之种属关系,探讨《汉志》的流变,可以廓清《诗赋略》原本源于《诗》的荀赋、杂赋,肇... 《汉志·诗赋略》分类义例等问题为后世论争焦点。返归历史语境考索《汉志》分类的基本义例,整体观照并辨析《诗赋略》涵盖的文体、归类方式及内部之种属关系,探讨《汉志》的流变,可以廓清《诗赋略》原本源于《诗》的荀赋、杂赋,肇端楚辞的屈赋、陆赋,乐府采录的歌诗三类编目之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志·诗赋略》 《汉志》 《诗赋略》 分类义例
下载PDF
《汉志·诗赋略》分类问题之研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玥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是现存最早的文学目录学文献,影响深远。但因其未有类序,分类标准不明,遂使后世学者歧见纷纭,言人人殊。要言之,古贤时彦有关《诗赋略》分类问题的讨论,不外乎文学、目录学及学术史三大视角。考察刘向...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是现存最早的文学目录学文献,影响深远。但因其未有类序,分类标准不明,遂使后世学者歧见纷纭,言人人殊。要言之,古贤时彦有关《诗赋略》分类问题的讨论,不外乎文学、目录学及学术史三大视角。考察刘向、刘歆父子学术身份的多重性和复杂性,更能深刻理解《诗赋略》所具有的文学、文献学以及学术史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志·诗赋略》 文学 目录学 学术史
下载PDF
从《隋志》集部与《汉志》诗赋略之比较看文学观念的演变
4
作者 赵文婷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班固编撰《汉书·艺文志》诗赋略,首次将文学文献单独著录,其作为文学目录的肇始,对之后文学目录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隋书·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后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其中集部与经、史、子部的并立为文学文献的... 班固编撰《汉书·艺文志》诗赋略,首次将文学文献单独著录,其作为文学目录的肇始,对之后文学目录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隋书·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后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其中集部与经、史、子部的并立为文学文献的独立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汉志》诗赋略与《隋志》集部在文学史叙述、文体收录和分类标准上的不同,恰与自汉以降至有唐一代之文学观、文体观和文学史观的发展演变相呼应。这三方面的变化共同构成了文学观念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 《隋书·经籍志》集部 文学观 演变
下载PDF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前三种赋分类考论
5
作者 连凡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3年第2期120-130,190,共12页
通过总结分析前人时贤对《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中前三种赋,即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的分类标准的不同意见,可知班固不可能单纯以内容、体裁或者风格作为前三种赋的分类标准,而地域、源流、品第的分类标准也与... 通过总结分析前人时贤对《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中前三种赋,即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的分类标准的不同意见,可知班固不可能单纯以内容、体裁或者风格作为前三种赋的分类标准,而地域、源流、品第的分类标准也与实际情况不尽符合。作为前三种赋开创者的屈原、陆贾、荀卿(孙卿)三人的作品风格各异,互不包容。屈原赋重在抒情,陆贾赋有纵横家的风格,荀卿赋有隐语的特征。陆贾赋虽不多且已亡佚,但其表现出来的新面貌标志着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结合汉代重视溯源的文化背景,可以大致推测班固划分前三种赋的依据。总之,前三种赋中其他人的赋作对于屈原、陆贾、荀卿三位开创者而言当是追随与模仿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只能从总体特征或主流倾向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 班固 屈原赋 陆贾赋 孙卿赋
原文传递
“诗人之赋丽以则”发微——兼论《汉志·诗赋略》赋史观的渊源与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曾祥波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9-156,共8页
"诗人之赋丽以则"的确切含义,在作者扬雄《法言》语境中并不清晰,而在刘歆《七略·诗赋略》中得到阐明。具体而言,毛诗《大序》"温柔敦厚"诗教说,经扬雄发挥建构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诗人之赋丽以则"的确切含义,在作者扬雄《法言》语境中并不清晰,而在刘歆《七略·诗赋略》中得到阐明。具体而言,毛诗《大序》"温柔敦厚"诗教说,经扬雄发挥建构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赋史观,这一赋史观为刘歆《七略·诗赋略》接受并表述为:赋由诗分流而出,初犹"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失志悲痛而表达委婉),符合这一标准的赋即"诗人之赋"。此后逐渐偏离源头,走向文辞的侈俪闳衍,这一阶段的赋被称为"辞人之赋"。扬雄的赋史观经刘歆《七略》、班固《汉志》传播,在六朝仍有影响,此后逐渐被遗忘,具体表现为"诗人之赋丽以则"之"则"指向"恻隐"之义被忽略。钩沉这一赋学观念演化史,还可以对汉代今、古文四家诗学的某些传承线索与观念做出梳理、澄清及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诗 扬雄 诗人之赋丽以则 刘歆《七略》 班固《汉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