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含细辛方剂组方配伍规律研究
1
作者 刘兴隆 王一童 +1 位作者 陈丽平 刘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含细辛方剂组方配伍规律。方法:运用文献学方法,对本书含细辛方组成药物进行考证、梳理;通过分类统计各药物使用频次、频率等,结合方剂主治,对含细辛方组方配伍规律进行总结、提炼。结... 目的:探讨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含细辛方剂组方配伍规律。方法:运用文献学方法,对本书含细辛方组成药物进行考证、梳理;通过分类统计各药物使用频次、频率等,结合方剂主治,对含细辛方组方配伍规律进行总结、提炼。结果:本书15首含细辛方共配伍药物39味,累计运用92次;其中使用频次最多的三味药为蜀椒与桂各11次、姜9次。按功效分类,与细辛配伍使用最多的为温里药,其使用总频次为41次;使用频率排第二的药类为化痰药、补虚药和清热药,各使用7次。按药性分类,与细辛配伍使用药物药性以温热类药物为主,共使用63次。结论:本书含细辛方配伍规律是以同类药物相辅相成运用为主,异类药物相反相成运用为辅。“细辛-花椒-桂-姜”的配伍结构辛温散寒、通痹止痛,既切中病机,又针对症状,是本书细辛方以同类药物相辅相成运用为主的配伍规律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回医简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 细辛方 细辛-花椒-桂-姜 组方配伍规律
下载PDF
清华简《心是谓中》“必心与天两”观念发微
2
作者 刘子珍 《管子学刊》 2024年第2期99-110,共12页
天人之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问题。清华简《心是谓中》“必心与天两”观念不否认“天”对人的限定,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约,同时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心”对“度”的体认与践行,促使“心”的主观能动性由自在... 天人之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问题。清华简《心是谓中》“必心与天两”观念不否认“天”对人的限定,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约,同时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心”对“度”的体认与践行,促使“心”的主观能动性由自在向自觉转进。这是上古三代以来固有理性精神在晚周天命观式微大背景下不断张扬的必然结果,是有一定社会基础的公共思想。晚周天人之分观念在《心是谓中》中表现出较为朴素的特征,郭店简《穷达以时》与荀子《天论》等则对其创造性发展。诸子或侧重于人事道德化,将道德自我圆满视为人生的根本追求;或强调“天”的客观性,将“心”的认知功能提升到“性”的新高度。晚周天人之分观念并非单一线性发展,而是呈现出分途并进、互相交叉的多重演进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心是谓中 天人之分 穷达以时 荀子
下载PDF
清华简《心是谓中》撰作时代及相关问题
3
作者 罗晨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98-102,117,共6页
清华简《心是谓中》借助先秦时期“心统四相”的“一般知识”,阐述治国理政之道,指出“命”有人力所不及的“天命”和人力可及的“身命”两个层次,无论君公、侯王还是庶人、平民,都不应过度追求“天命”的庇佑,而应该安分守本、修德敬业... 清华简《心是谓中》借助先秦时期“心统四相”的“一般知识”,阐述治国理政之道,指出“命”有人力所不及的“天命”和人力可及的“身命”两个层次,无论君公、侯王还是庶人、平民,都不应过度追求“天命”的庇佑,而应该安分守本、修德敬业,从而保有“身命”。综合简文的体例特征、语言特征和思想特征判断:清华简《心是谓中》应是成篇于孔子至孔门七十子时代的儒家学派作品,其作者应为孔子或孔门七十子中的一位,但具体身份尚无法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心是谓中》 撰作时代 孔门七十子
下载PDF
清华简《说命上》“说于■伐失仲”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卉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8-122,共5页
清华简《说命上》曰"说于■伐失仲","■"即"韦","失"即"豕",皆为"豕韦"简称。简文记载了武丁命傅说征伐豕韦之事,为研究三代时期"彭姓豕韦"和"刘姓豕韦&qu... 清华简《说命上》曰"说于■伐失仲","■"即"韦","失"即"豕",皆为"豕韦"简称。简文记载了武丁命傅说征伐豕韦之事,为研究三代时期"彭姓豕韦"和"刘姓豕韦"的兴衰更替、地望迁徙等问题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说命上》 傅说 豕韦 失仲
下载PDF
清华简《越公其事》研究述评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华 李菲 《地方文化研究》 2020年第5期105-112,共8页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越公其事》自公布以来,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综合来看,学术界对《越公其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字考释、书写风格考察、史实考证、文献对读、文本叙事与流传探索等方面,也有部分学...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越公其事》自公布以来,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综合来看,学术界对《越公其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字考释、书写风格考察、史实考证、文献对读、文本叙事与流传探索等方面,也有部分学者从思想史和制度史的角度对《越公其事》作过一些探讨。本文拟对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与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越公其事》 历史 文献 研究概述
下载PDF
说睡虎地秦简《叶书》“喜揄史”的“揄” 被引量:2
6
作者 苏建洲 《出土文献》 2020年第2期79-86,157,共9页
睡虎地11号秦墓有一篇《叶书》,内容涉及墓主"喜"的生平事迹。其中简10贰云:"三年,卷军。八月,喜揄史。"陈伟先生已经指出"揄史"即里耶秦简的"隃为史"。本文认为"揄史"可与清华七《... 睡虎地11号秦墓有一篇《叶书》,内容涉及墓主"喜"的生平事迹。其中简10贰云:"三年,卷军。八月,喜揄史。"陈伟先生已经指出"揄史"即里耶秦简的"隃为史"。本文认为"揄史"可与清华七《越公其事》简61"由王卒君子六千"对读,"揄"即"由",皆可读为"抽"。《子羔》简8"采诸畎亩之中而使君天下而称"的"采"也当读为"抽",都是抽拔、拔擢一类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虎地秦简 《叶书》 清华简 《越公其事》 字词考释
下载PDF
清华简与赵简子史事研究
7
作者 吕庙军 《地方文化研究》 2019年第6期9-15,共7页
清华简《赵简子》的问世,对研究春秋晋国历史和赵国历史文化史料价值弥足珍贵。尤其为研究晋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赵简子提供了难得契机。《赵简子》属于语类文献,既有作者或传抄者的陈述语言内容,又有直接引用或实录的谈话内... 清华简《赵简子》的问世,对研究春秋晋国历史和赵国历史文化史料价值弥足珍贵。尤其为研究晋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赵简子提供了难得契机。《赵简子》属于语类文献,既有作者或传抄者的陈述语言内容,又有直接引用或实录的谈话内容。它可以印证或补证并丰富赵简子的历史和思想方面的内容。赵简子当时身份为上军佐。简文使用“范献子进谏”而不用“规诫”,真实暴露了简文作者史官或者传抄者的政治思想倾向,他们认为赵简子才是这段对话的主角。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一致证明赵简子勤政好问,从谏如流;尊贤重士,求贤若渴,能够赢得民心,顺应历史发展,从而开创了赵氏基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赵简子》 范献子 成鱄 史墨 治国理政
下载PDF
释清华简《越公其事》之“憂”字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云 袁莹 《汉字汉语研究》 2018年第1期33-35,共3页
清华简《越公其事》中的■应分析为两部分:"心"旁和除去"心"旁的部分,后者为声旁,该声旁是从西周金文中表示"柔远能迩"之■(柔)演变而来的,■应释为"憂",在简文中是忧愁的意思。
关键词 清华简 越公其事
下载PDF
清华简《傅说之命》与傅圣生平事迹新探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光胜 《古代文明》 CSSCI 2018年第4期35-42,124,共9页
过去学界多认为傅说的祖籍是傅岩(山西省平陆县),清华简《傅说之命》说"其惟说邑,在北海之州",可知北海之州与傅岩地理位置不同,北海之州是傅说的封邑所在地(家乡),而傅岩不过是他的客居之地。按照传世文献的说法,傅说擅长文... 过去学界多认为傅说的祖籍是傅岩(山西省平陆县),清华简《傅说之命》说"其惟说邑,在北海之州",可知北海之州与傅岩地理位置不同,北海之州是傅说的封邑所在地(家乡),而傅岩不过是他的客居之地。按照传世文献的说法,傅说擅长文治,向武丁朝夕规谏,慎于祭祀,重视教育。清华简《傅说之命》记载傅说是征伐豕韦的主将,展现了他精于军事、战功显赫的一面。清华简《傅说之命》所记武丁梦贤、君臣际遇及征伐豕韦等诸多内容,拓展了学界新知,为全面评价傅说圣人形象开辟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傅说之命》 傅说 武丁 失仲
下载PDF
清华简《筮法》篇“焉”字补说——兼谈平山中山王器铭中的一个相关字
10
作者 杨蒙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1,共5页
清华简第四册《筮法》中的"焉"字凡二见,形体分别作■、■。它与中山王器铭中的"■"字很可能是同一个字。该形体不见于其他文字系统,很可能是晋系文字"焉"的一种特殊写法。在一定条件下,它多半可以出现... 清华简第四册《筮法》中的"焉"字凡二见,形体分别作■、■。它与中山王器铭中的"■"字很可能是同一个字。该形体不见于其他文字系统,很可能是晋系文字"焉"的一种特殊写法。在一定条件下,它多半可以出现在语气助词"也"的位置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筮法》 中山王
下载PDF
《越公其事》零拾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一村 侯瑞华 《出土文献》 2020年第2期73-78,156,共7页
本文对《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中《越公其事》一篇的五处字词进行了改读,包括简10"以■去其邦"之"■"当读为"委";简30"思邦游民"之"思"当读为"息";简47—48"是... 本文对《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中《越公其事》一篇的五处字词进行了改读,包括简10"以■去其邦"之"■"当读为"委";简30"思邦游民"之"思"当读为"息";简47—48"是以收■"之"■"当读为"宾";简53—54"赏■"之"■"义当为"禄";简60"此乃"应读为"斯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越公其事》 字词考释
下载PDF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七)》释读拾遗
12
作者 罗涛 《汉字汉语研究》 2019年第4期78-87,126,127,共12页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七)》自公布以来,引起多方讨论,但不少简文的释读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本文就其中某些简文提出新的释读意见,如《子犯子余》简3应点断为“主如曰疾利,焉不足?诚我主故弗秉”。同简“以即中于天”中的“即”可读为“...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七)》自公布以来,引起多方讨论,但不少简文的释读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本文就其中某些简文提出新的释读意见,如《子犯子余》简3应点断为“主如曰疾利,焉不足?诚我主故弗秉”。同简“以即中于天”中的“即”可读为“冀”,希冀之义。简5“■■于志”可读为“瘅劳于志”。“瘅劳于志”,为志向而劳苦。简12中的“就”当依沈培的意见理解为“及”。简13“若大岸将具崩”中的“具”可读为“遽”,突然、猝然。《赵简子》简7“车外”中的“外”字当是“”字之省,应读为“坚”,坚固。《越公其事》简6“继”可读为“继祧”,继续宗庙之义。简14“笃”应理解为病,指军队疲敝。简32“堇(勤)𡐰”应读为“勤励”,勤劳勉励。简34“■■■■”可读为“䅘稑陵稼”,在丘陵之地种稑和小麦。简58“询命若命”中的“询”可读为“循”,顺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七 子犯子余 赵简子 越公其事
下载PDF
论数字卦名称的动态发展过程
13
作者 孙航 骆炀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101,共13页
数字卦的名称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大体上包括酝酿、产生、传播、基本统一和继续使用五个阶段。1978年底,张政烺在吉林大学古文字研讨会上提出“易卦”说,为“数字卦”名称的产生奠定了内容基础。1984年,中国《周易》学术讨论会在武汉... 数字卦的名称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大体上包括酝酿、产生、传播、基本统一和继续使用五个阶段。1978年底,张政烺在吉林大学古文字研讨会上提出“易卦”说,为“数字卦”名称的产生奠定了内容基础。1984年,中国《周易》学术讨论会在武汉召开,“数字卦”一名在此次会议上已正式出现,并为多位学者所使用。1987年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在济南召开之后,“数字卦”的名称得以在海内外广泛传播,并逐渐为易学界所认可,名称使用明显呈现出趋于统一的迹象。2013年清华简《筮法》公布以来,数字卦研究有了相对充实的材料基础,名称基本统一到“数字卦”上来。2018年,丁四新提出数字卦研究终结论,客观上抬高了数字卦研究的专业门槛,相关研究开始降温,但“数字卦”一名仍被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卦 张政烺 清华简《筮法》 丁四新 数字卦研究终结论
原文传递
清华简《心是谓中》与荀子思想源流研究
14
作者 吕庙军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00-105,共6页
近年来公布的清华简中部分简文,对重新考察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源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清华简《心是谓中》所涉及的诸子思想交融现象格外引人注目。经过细致的梳理与考察,可以确认《心是谓中》的成书时间早于《荀子》,并对荀子的... 近年来公布的清华简中部分简文,对重新考察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源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清华简《心是谓中》所涉及的诸子思想交融现象格外引人注目。经过细致的梳理与考察,可以确认《心是谓中》的成书时间早于《荀子》,并对荀子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简文思想交融现象可能产生于战国中期以前,而未必如多数人认为的战国晚期。清华简中部分文献可能是荀子乃至先秦诸子思想的渊源,未必是儒学影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心是谓中》 《荀子》 先秦诸子 思想交融 学派属性
下载PDF
《世本》西周世系的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证
15
作者 原昊 《汉籍与汉学》 2023年第1期121-127,共7页
《世本·帝系》记录了西周时期的周王世系。武王一世的缺失,源于佚文所言文王排列庙次为穆,并不能确言武王世系缺载。夷王之父,《世本》两载,共、懿、孝、夷四王关系也难以明辨,但周恭王与共王应为同一人。《世本》文王至宣王世系... 《世本·帝系》记录了西周时期的周王世系。武王一世的缺失,源于佚文所言文王排列庙次为穆,并不能确言武王世系缺载。夷王之父,《世本》两载,共、懿、孝、夷四王关系也难以明辨,但周恭王与共王应为同一人。《世本》文王至宣王世系的可靠性,得到了史墙盘铭文、逨盘铭文及清华简《系年》等出土文献的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本》 《帝系》 西周世系 清华简 《系年》
原文传递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组诗的身份确认及其诗学史意义 被引量:18
16
作者 徐正英 马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7,共12页
清华简第三册《周公之琴舞》存周公毖臣诗四句、成王自儆诗九首,是题目、短序、乐章标识俱全的乐舞诗章。成王九首诗中祀祖、自儆、儆臣内容连贯,又符合古诗乐以"九"成组篇制结构,还与传世文本《诗经·周颂》多为组诗的... 清华简第三册《周公之琴舞》存周公毖臣诗四句、成王自儆诗九首,是题目、短序、乐章标识俱全的乐舞诗章。成王九首诗中祀祖、自儆、儆臣内容连贯,又符合古诗乐以"九"成组篇制结构,还与传世文本《诗经·周颂》多为组诗的原初形态暗合,故九首是一完整的组诗。其中第一首见于今本《诗经·周颂》的《敬之》篇,故整体为《诗经·周颂》作品无疑。由短序推知,周公四句诗原来是另九首,同属《诗经·周颂》"逸诗"。两组十七首"逸诗"的诗学史意义:一为"孔子删诗"公案的最终解决提供了新的支撑,并为其删诗"十分去九"提供了文本范例,且启示人重新理解司马迁"去其重"的含义不只指删除重复诗篇,还指删除内容相近的诗篇;二为《毛诗序》形成时代的最终解决提供了新证,说明《诗经》至迟到战国中期已有序;三是揭示了《诗经》"颂"诗有别于"风"、"雅"只唱不舞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周公之琴舞》 《诗经》逸诗 “删诗”说 《诗序》时代 诗乐舞一体
原文传递
释清华简《筮法》的几处文字与卦爻取象 被引量:9
17
作者 侯乃峰 《周易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19-22,共4页
我们对《筮法》篇中某些字词文句的释读意见与整理者以及几位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不尽相同。如第一节"死生"中"一卦亢之"的"亢",整理者训为遮蔽,我们认为似可读为"梗",解释为阻挠、作梗;第十五... 我们对《筮法》篇中某些字词文句的释读意见与整理者以及几位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不尽相同。如第一节"死生"中"一卦亢之"的"亢",整理者训为遮蔽,我们认为似可读为"梗",解释为阻挠、作梗;第十五节"小得"中的"于公利贫"中将"公利"解释为邦家公室的利益;将"此"读为"疵",解释为日月食等灾异现象等。同时,对《筮法》篇中"爻象"一节数字爻的取象和劳、罗二卦的取象依据进行了一些推测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筮法 爻象 劳卦 罗卦
原文传递
清华简《筮法》与《左传》《国语》筮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震 《周易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47-54,共8页
《左传》《国语》所载数十条《周易》占筮记录,是我们研究先秦时代《周易》发展脉络与情况的重要依据,而清华简《筮法》的出现,则方便我们借助于新的资料而对于既往文献从新的视域加以考量。通过两者的比较,可以发现,在春秋时期,人们对... 《左传》《国语》所载数十条《周易》占筮记录,是我们研究先秦时代《周易》发展脉络与情况的重要依据,而清华简《筮法》的出现,则方便我们借助于新的资料而对于既往文献从新的视域加以考量。通过两者的比较,可以发现,在春秋时期,人们对于以占筮为主要内容的《周易》在理解上出现了不同路径,而这种分野起初表现为解读《周易》占筮结果上有所不同,而更进一步的则逐步将《周易》变成了阐发人伦道德的哲学典籍。同时,在这一时期,卦象与四时五行的对应,也直接引导出现了卦象方位图,而透过清华简《筮法》,我们也可以更为完整的理顺伏羲八卦方位与文王八卦方位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筮法》 占筮 卦象
原文传递
释清华简《筮法》中的“灶”祀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连翔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共4页
清华简《筮法》的《祟》节记载各类名目的祟主,其中"五祀"一类的室中、门、行、户四者已被整理者释出,惟有"灶"祀尚未发现,这与《筮法》通篇理论的系统性特征很不相符。根据新出清华简《八气五味五祀五行之属》等... 清华简《筮法》的《祟》节记载各类名目的祟主,其中"五祀"一类的室中、门、行、户四者已被整理者释出,惟有"灶"祀尚未发现,这与《筮法》通篇理论的系统性特征很不相符。根据新出清华简《八气五味五祀五行之属》等材料所记的"■(灶)"字,《祟》节中旧被释为"热"的"■"字,其构形应被分析为从宀、火,告声,当改隶作"■",所记录的内容就是"灶"祀。通过总结《筮法》和《八气》所记五行、四方与四正之卦相配的关系,可以看出《祟》节"五祀"所出现的卦位均不在其应配的位置上,这应该就是将其称之为"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祀 清华简《筮法》
原文传递
清华简《筮法》补释
20
作者 黄杰 《周易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6-23,共8页
清华简《筮法》简6、8第一栏的"■"应读为"时",解为乃;清华简其他地方和《尚书》中的一些"时"字也应当如此理解。简19第一栏的"亢"应读为"更",解为经,"一卦亢(更)之"指艮... 清华简《筮法》简6、8第一栏的"■"应读为"时",解为乃;清华简其他地方和《尚书》中的一些"时"字也应当如此理解。简19第一栏的"亢"应读为"更",解为经,"一卦亢(更)之"指艮卦由首至尾经过整个卦例。简5、7第三栏的"■"应读为"辩",指辩论。简8第三栏、简23第四栏的"■"字应是"退"之讹写或异体。简21第三栏"■"应读为"表",训为外,指卦例中上面的两卦,"表肴(淆)"指该卦例中两外卦一为少男、一为中女,淆乱不相搭配,或如贾连翔之说,指该卦例中左上卦为三个不同的数字构成。简53后半段"權"应读为"管","權(管)"与"(筩)"为同类之物。简57后半段"■"从玉、燭声,可读为"韣",指弓袋。本篇"当日"指出现与占筮之日天干相合之卦,"当辰"指出现与占筮之日地支相合之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 《筮法》 文本解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