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hi-Tomasi和RootSIFT的多尺度曲率特征图像拼接算法
1
作者 李英浩 牛少彰 +1 位作者 郝启贤 安洪旭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2-48,共7页
全景拼接或视频融合等技术应用于室外环境时,往往有复杂的场景和光照条件,导致算法的关键点检测能力下降。曲率是一种描述图像边缘的稳定数学特征,对于复杂场景和光照具有良好稳定性。本文深入研究图像拼接中多尺度曲率特征的提取和SIF... 全景拼接或视频融合等技术应用于室外环境时,往往有复杂的场景和光照条件,导致算法的关键点检测能力下降。曲率是一种描述图像边缘的稳定数学特征,对于复杂场景和光照具有良好稳定性。本文深入研究图像拼接中多尺度曲率特征的提取和SIFT算子的Hellinger核变换,提出一种基于Shi-Tomasi和RootSIFT的多尺度曲率特征图像拼接算法。首先,对高斯模糊预处理的图像利用多尺度Shi-Tomasi可以提取不同分辨率下光照稳定的关键点,使算法更适用于处理复杂环境;其次,经过Hellinger核变换的RootSIFT可以强化多尺度特征提取的过程,使其在欧式距离更加鲁棒,能更好应对光照和噪声的变化;另外,FLANN快速匹配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具有较高的效率;最后在变换估计上,RANSAC的改进算法PROSAC可以进一步提升拼接的速度和质量。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更精准地检测图像的边缘曲率信息,特征检测能力相比原始SIFT算法提高51%,相比单一尺度算法提高182%;而多尺度参数组的对比结果表明,算法可以实现进一步调优,综合提升检测能力和实时性能,具备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率特征 shi-tomasi RootSIFT 多尺度 图像拼接
下载PDF
Shi-Tomasi角点区域的拷贝图像检测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坤 王小华 姚金良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63-267,共5页
针对由于裁剪、翻转和旋转等产生的图像拷贝问题,提出一种Shi-Tomasi角点的拷贝检测算法.先使用Shi-Tomasi角点检测算法提取图像的局部角点;然后在以Shi-Tomasi角点为中心的圆环区域内计算特征向量的协方差描述子(多特征融合);最后通过... 针对由于裁剪、翻转和旋转等产生的图像拷贝问题,提出一种Shi-Tomasi角点的拷贝检测算法.先使用Shi-Tomasi角点检测算法提取图像的局部角点;然后在以Shi-Tomasi角点为中心的圆环区域内计算特征向量的协方差描述子(多特征融合);最后通过协方差描述子的相似性度量来检测圆环区域的相似性,并以此判断检测图像是否为原图像的拷贝.实验结果证明,该检测算法对图像的裁剪、旋转等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tomasi角点 拷贝检测 协方差描述子 多特征融合
下载PDF
基于Shi-Tomasi角点验证的线段提取算法优化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骆开庆 邓军灿 +2 位作者 蔡伟博 周育滨 张健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121,共9页
针对现有的线段提取算法在图像中的天空、阴影、玻璃以及地板等模糊区域提取出较多的无意义线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hi-Tomasi角点验证的线段提取算法优化方法(ST-Lines算法):首先,使用经典线段提取算法进行线段提取;然后,采用Shi-To... 针对现有的线段提取算法在图像中的天空、阴影、玻璃以及地板等模糊区域提取出较多的无意义线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hi-Tomasi角点验证的线段提取算法优化方法(ST-Lines算法):首先,使用经典线段提取算法进行线段提取;然后,采用Shi-Tomasi角点检测算法提取角点,并利用滑动窗口对所得的角点进行非极大值抑制;最后,根据线段长度、线段端点圆形框内的角点分布情况以及K最近邻算法对每条线段进行有无意义验证,尽可能多地剔除无意义线段。并利用YorkUrban线段数据集,对ST-Lines算法与原线段提取方法进行测试对比。对比结果表明:ST-Lines算法在平均准确率、F-score、平均线段长度上有所提高,且降低了平均线段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tomasi角点检测 无意义线段 线段提取优化 K最近邻算法
下载PDF
基于Shi-Tomasi算法的探地雷达管线目标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杰 柯海南 林凯强 《信息通信》 2019年第1期10-12,共3页
探地雷达图像中的双曲线特征是用于识别管线位置的重要信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环境和设备因素的影响,双曲线特征往往发生扭曲与变形,不利于分析判读。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Shi-Tomasi算法的自动化双曲线特征的识别方法,在预处理阶段... 探地雷达图像中的双曲线特征是用于识别管线位置的重要信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环境和设备因素的影响,双曲线特征往往发生扭曲与变形,不利于分析判读。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Shi-Tomasi算法的自动化双曲线特征的识别方法,在预处理阶段通过小波软阈值去噪与频率波数域滤波的方法去除干扰,然后采用基于Shi-Tomasi算法的图像自适应分割,最后利用OSCA(Open Scan Clustering Algorithm)算法对分割结果中的双曲线特征进行筛选,得到的双曲线特征经过拟合分析后,可用于探地雷达管线检测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小波去噪 频率波数滤波 shi-tomasi算法 OSCA算法
下载PDF
倾斜立体影像的Shi-Tomasi特征匹配 被引量:6
5
作者 赵琛琛 龚志辉 +2 位作者 龙怡灿 孙晓昱 李劲澎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1,共6页
针对倾斜影像畸变大的现象,提出一种适用于倾斜立体影像匹配的方法。首先采用基于SIFT算法的匹配点对消除影像间的射影失真;然后提取Shi-Tomasi特征并采用多窗口的归一化互相关系数(NCC)计算相似性测度,获得稳定的匹配点对;最后使用两... 针对倾斜影像畸变大的现象,提出一种适用于倾斜立体影像匹配的方法。首先采用基于SIFT算法的匹配点对消除影像间的射影失真;然后提取Shi-Tomasi特征并采用多窗口的归一化互相关系数(NCC)计算相似性测度,获得稳定的匹配点对;最后使用两组倾斜影像将该算法同SIFT算法和ASIFT算法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正确匹配点对数量、匹配点对分布及匹配精度上均优于其他两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影像 影像匹配 射影变换 shi-tomasi特征 归一化互相关系数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Shi-Tomasi角点检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晓星 罗霄 韩宝玲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1-245,共5页
针对Shi-Tomasi角点在单一尺度下角点提取精度低、易提取伪角点、抗噪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Shi-Tomasi角点检测方法,通过构建图像金字塔实现在不同尺度下Shi-Tomasi角点的提取,形成候选点集,对候选角点采用双模板组合的方式去除伪... 针对Shi-Tomasi角点在单一尺度下角点提取精度低、易提取伪角点、抗噪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Shi-Tomasi角点检测方法,通过构建图像金字塔实现在不同尺度下Shi-Tomasi角点的提取,形成候选点集,对候选角点采用双模板组合的方式去除伪角点,实现精提取。通过实验证明该算法可以在多尺度下提取角点,且增强了图像的抗噪性以及提升了提取角点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tomasi角点 多尺度角点 高斯图像金字塔 双模板
下载PDF
基于降采样和改进Shi-Tomasi角点检测算法的PCB图像拼接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涛 茅健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34-140,共7页
针对大型多重复单元PCB图像拼接耗时长、拼接错误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鲁棒的图像拼接方法。对采集到的高分辨率PCB图像进行降采样,基于人工选点精准获取含重叠区域的图像单元作为配准区域;引入抑制半径的方法对Shi-Tomasi角点检... 针对大型多重复单元PCB图像拼接耗时长、拼接错误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鲁棒的图像拼接方法。对采集到的高分辨率PCB图像进行降采样,基于人工选点精准获取含重叠区域的图像单元作为配准区域;引入抑制半径的方法对Shi-Tomasi角点检测算法进行改进,使提取出的区域特征点分布更加均匀;使用暴力匹配方式分别对区域特征点进行粗匹配并通过RANSAC算法剔除误匹配点对后获得配准系数矩阵;结合仿射变换公式推导计算出原图像的配准系数矩阵,根据配准系数矩阵对待拼接的图像进行融合,得到完整的PCB拼接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PCB图像拼接方法,加快了PCB图像拼接的速度同时也提高了特征点匹配精度,在对图像降采样8倍下,改进的Shi-Tomasi算法较传统的Shi-Tomsi算法和Harris算法在匹配正确率上分别提高了7.8%和4.0%,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PCB图像 图像拼接 shi-tomasi角点 暴力匹配 RANSAC算法
下载PDF
一种基于Shi-Tomasi和改进LBP的特征匹配及目标定位快速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震 张照崎 +4 位作者 朱留存 刘济尘 魏金占 蔡旭航 赵成龙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71-1178,共8页
针对机器人伺服抓取中对定位精度和实时性均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特征匹配及目标定位快速算法.首先,采用Shi-Tomasi检测算法提取特征点;其次,提出一种新的特征描述子定义方法:先以特征点为中心截取子图像,利用二维Gauss函数偏导数确... 针对机器人伺服抓取中对定位精度和实时性均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特征匹配及目标定位快速算法.首先,采用Shi-Tomasi检测算法提取特征点;其次,提出一种新的特征描述子定义方法:先以特征点为中心截取子图像,利用二维Gauss函数偏导数确定特征方向,再根据特征方向对局部图像做旋转处理,提取旋转后标准局部图像局部二值模式作为特征描述子,该描述子具有良好的局部性以及平移、旋转不变性;最后,通过计算特征描述子间的Hamming距离实现特征匹配,估计单应性矩阵,定位目标在场景中的位置和方向.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匹配速度快、定位精度高、稳定性好,能满足机器人伺服抓取中定位精度和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tomasi检测算法 特征检测 特征匹配 目标定位 局部二值模式
下载PDF
Locating Famous Tea’s Picking Point Based on Shi-Tomasi Algorithm 被引量:1
9
作者 Lei Zhang Lang Zou +2 位作者 Chuanyu Wu Jianneng Chen Heping Chen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1年第10期1109-1122,共14页
To address the difficulty of locating the picking point of a tea sprout during the intelligent automatic picking of famous tea,this study proposes a method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the picking point on the basis of th... To address the difficulty of locating the picking point of a tea sprout during the intelligent automatic picking of famous tea,this study proposes a method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the picking point on the basis of the ShiTomasi algorithm.This method can rapidly identify a tea sprout’s picking point and obtain its coordinates.Images of tea sprouts in a tea garden were collected,and the G-B component of tea sprouts was segmented using the Otsu algorithm.The region of interest was set with the lowest point of its contour as the center.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 buds and branches in the area were extracted,and the Otsu algorithm was used for a second segmentation of tea sprout images.The tea buds were segmented using the improved Zhang algorithm.The branch feature binary image was used to refine the skeleton,and the Shi-Tomasi algorithm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orners of the skeleton and calculate and mark the picking points of the shoots.Sixty sets of samples were tested.The test identified 1,042 effective shoots for tender buds,and 887 picking points were marked,with a success rate of 85.12%,thereby verify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and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visual positioning of the automatic picking of famous t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ous tea picking location Zhang algorithm shi-tomasi algorithm
下载PDF
基于融合Shi-Tomasi算法的单目视觉里程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蔚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1年第8期99-103,共5页
为了进一步优化视觉里程计前端特征检测模块,提高对复杂环境适应性,均衡特征点分布的同时改善里程计轨迹精度,在ORB-SLAM算法的基础上,将Shi-Tomasi算子融入到其中的特征检测模块,根据二次筛选后特征点的描述子进行暴力匹配,采用随机采... 为了进一步优化视觉里程计前端特征检测模块,提高对复杂环境适应性,均衡特征点分布的同时改善里程计轨迹精度,在ORB-SLAM算法的基础上,将Shi-Tomasi算子融入到其中的特征检测模块,根据二次筛选后特征点的描述子进行暴力匹配,采用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对所匹配点做过滤优化,进而完成后续的运动估计模块。通过仿真实验与原始算法对比可得,在匹配鲁棒性和轨迹推算上都有较为明显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匹配 shi-tomasi算法 视觉里程计 轨迹优化
下载PDF
基于Shi-Tomasi的太赫兹人体图像边缘物体识别
11
作者 韩臣 袁明辉 张全盛 《光学仪器》 2021年第3期16-22,共7页
为了提高太赫兹安检系统对人体图像边缘物体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Shi-Tomasi算子的角点特征识别算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经二值化、腐蚀膨胀、边缘平滑后消除人体轮廓中孤立的噪声和边缘刺峰;然后将Shi-Tomasi算子筛选... 为了提高太赫兹安检系统对人体图像边缘物体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Shi-Tomasi算子的角点特征识别算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经二值化、腐蚀膨胀、边缘平滑后消除人体轮廓中孤立的噪声和边缘刺峰;然后将Shi-Tomasi算子筛选后的人体轮廓强角点与垂直方向阈值范围内的相邻角点连线,并根据连线两侧遍历像素变化点,最后通过比对背景侧数值实现人体边缘物体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识别速度快,对人体边缘物体的识别率高于98%,能够应用于太赫兹人体图像边缘物体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成像 shi-tomasi算子 角点提取 边缘物体识别
下载PDF
并行Shi-Tomasi图像角点特征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雨嫣 陈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第6期100-104,共5页
在大规模图像的处理中,串行角点检测算法存在着运算量大、耗时长的问题。基于API、OpenMP及PPL多核CPU技术,提出了三种改进的并行角点检测算法。实验结果显示,三种并行算法对不同尺寸的图片均具有较好的加速效果。此外,实验采取不同的... 在大规模图像的处理中,串行角点检测算法存在着运算量大、耗时长的问题。基于API、OpenMP及PPL多核CPU技术,提出了三种改进的并行角点检测算法。实验结果显示,三种并行算法对不同尺寸的图片均具有较好的加速效果。此外,实验采取不同的线程数量进行测试。基于API的并行检测算法加速比在四线程情况下平均可达3.02,在八线程情况下平均可达3.85。基于OpenMP的并行检测算法加速比在四线程情况下平均可达2.26,在八线程情况下平均可达3.30。基于API和OpenMP的并行检测算法均具有良好的多核可扩展性。三种并行算法中,基于API的并行检测算法具有最高最稳定的加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tomasi 角点检测 API OPENMP PPL
下载PDF
基于Shi-Tomasi角点检测的指纹特征点提取模型
13
作者 胡尹 唐海弢 周智慧 《数码设计》 2021年第7期46-46,共1页
本文构造基于Shi-Tomasi角点检测的指纹特征点提取模型,首先对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均值滤波器去噪平滑;接着选择Sobel算子进行图像增强;其次采用图像二值化分离指纹图像与背景;然后进行图像细化,考虑到OPTA算法细化后指纹脊线存在毛... 本文构造基于Shi-Tomasi角点检测的指纹特征点提取模型,首先对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均值滤波器去噪平滑;接着选择Sobel算子进行图像增强;其次采用图像二值化分离指纹图像与背景;然后进行图像细化,考虑到OPTA算法细化后指纹脊线存在毛刺,引进高斯滤波改进,下一步为刻画指纹的基本特征,使用Shi-Tomasi角点检测技术对统一裁剪后的预处理图像进行指纹特征点提取,并将特征点的坐标以文本的形式存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预处理 OPTA算法 shi-tomasi角点检测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快速Shi-Tomasi特征点检测算法的图像拼接算法 被引量:16
14
作者 黄远征 尹春丽 +4 位作者 刘波 韩鸣晓 陈敏 张鼎瑞 梁庆华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73,共4页
针对Shi-Tomasi算法计算量大导致的特征点提取速度慢的问题,利用FAST算法对Shi-Tomasi算法进行加速,提出基于此改进算法的快速图像拼接算法。该算法首先应用FAST算法对整幅图像进行处理,基于筛选点邻域再采用Shi-Tomasi算法获取特征点,... 针对Shi-Tomasi算法计算量大导致的特征点提取速度慢的问题,利用FAST算法对Shi-Tomasi算法进行加速,提出基于此改进算法的快速图像拼接算法。该算法首先应用FAST算法对整幅图像进行处理,基于筛选点邻域再采用Shi-Tomasi算法获取特征点,接着用NCC法进行特征点匹配,然后用RANSAC法剔除错误匹配并完成图像配准,最后用渐入渐出法进行图像融合。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相对基于ShiTomasi的图像拼接算法速度大幅提升,特征点匹配的正确率有所提高,拼接完成后图像的视觉效果也得到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tomasi算法 FAST算法 特征点 图像拼接
原文传递
薄板小间隙对接焊焊缝特征点的识别
15
作者 孟祥超 孙有平 +1 位作者 何江美 杨春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2,共5页
针对薄板小间隙对接焊焊缝特征点检测问题,应用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Shi-Tomasi角点检测算法,根据线激光照射到焊缝表面形成间断的激光条纹,采用图像预处理以及图像形态学变换的方法得到便于进行焊缝角点检测的焊缝图像,然后运用Shi-Tom... 针对薄板小间隙对接焊焊缝特征点检测问题,应用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Shi-Tomasi角点检测算法,根据线激光照射到焊缝表面形成间断的激光条纹,采用图像预处理以及图像形态学变换的方法得到便于进行焊缝角点检测的焊缝图像,然后运用Shi-Tomasi角点检测法对焊缝图像进行角点检测,从而确定出焊缝特征点的位置。通过Labview进行了焊缝特征点识别程序的编写,并在厚度为2mm,焊缝间隙分别为0.3mm、0.4mm、0.5mm、0.6mm的铝合金薄板上进行了特征点识别检测,误差范围不超过0.15mm。结果表明,Shi-Tomasi角点检测算法相较于传统角点检测算法可以更加快速准确的提取到焊缝特征点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小间隙 对接焊缝 LABVIEW 特征点 shi-tomasi角点检测
下载PDF
结合光流法和卡尔曼滤波的视频稳像算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熊炜 王传胜 +2 位作者 李利荣 刘敏 曾春艳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3-499,共7页
针对手机拍摄过程中产生的视频抖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法和卡尔曼滤波的视频稳像算法。首先通过光流法预稳定抖动视频,对其生成的预稳定视频帧进行Shi-Tomasi角点检测,并采用LK算法跟踪角点,再利用RANSAC算法估计相邻帧间的仿射变... 针对手机拍摄过程中产生的视频抖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法和卡尔曼滤波的视频稳像算法。首先通过光流法预稳定抖动视频,对其生成的预稳定视频帧进行Shi-Tomasi角点检测,并采用LK算法跟踪角点,再利用RANSAC算法估计相邻帧间的仿射变换矩阵,由此计算得出原始相机路径;然后通过卡尔曼滤波器优化平滑相机路径,得到平滑相机路径;最后由原始相机路径与平滑路径的关系,计算相邻帧间的补偿矩阵,再利用补偿矩阵对视频帧逐一进行几何变换,由此得到稳定的视频输出。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处理6大类抖动视频时均有较好的效果,其中稳像后视频的PSNR值相比原始视频的PSNR值约提升了6.631 dB,视频帧间的结构相似性SSIM约提升了40%,平均曲率值约提升了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稳像 预稳定 shi-tomasi角点 LK算法 RANSAC算法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一种改进光流法的运动目标检测及跟踪算法 被引量:95
17
作者 李成美 白宏阳 +1 位作者 郭宏伟 梁华驹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9-256,共8页
针对精确制导武器末制导过程中动态背景情况下难以有效检测出运动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光流法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并设计了相关跟踪算法。将Shi-Tomasi角点检测和金字塔LK(Lucas-Kanade)光流法结合,只计算强角点处的光流场,较好... 针对精确制导武器末制导过程中动态背景情况下难以有效检测出运动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光流法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并设计了相关跟踪算法。将Shi-Tomasi角点检测和金字塔LK(Lucas-Kanade)光流法结合,只计算强角点处的光流场,较好地估计了全局运动参数,然后采用卡尔曼滤波平滑运动矢量,有效地对当前图像进行了运动补偿。8对补偿后的图像采用三帧差分法得到运动目标,并设计了形态学腐蚀和膨胀运算去除了噪声以更准确地提取目标,最后对检测出的运动目标用归一化积相关算法进行了跟踪。仿真试验及嵌入式平台下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算法在背景运动情况下依然能够非常有效地检测出运动目标,并且对目标能够稳定地跟踪。在PC上处理速度达到了34.1 f/s,嵌入式平台下为15.6 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tomasi角点检测 LK光流法 三帧差分法 运动补偿 目标检测 相关跟踪
下载PDF
微细对接焊缝初始点定位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孙农亮 崔红星 梁少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5-771,共7页
为了解决焊接机器人对薄板微细焊缝的自动定位和焊接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视觉的高精度微细对接焊缝初始点定位方法。提出一种局部范围内两步精确定位方法,第一步,获取工件在不同尺度及旋转角度下的图像,建立典型的模板匹配库,利用模板... 为了解决焊接机器人对薄板微细焊缝的自动定位和焊接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视觉的高精度微细对接焊缝初始点定位方法。提出一种局部范围内两步精确定位方法,第一步,获取工件在不同尺度及旋转角度下的图像,建立典型的模板匹配库,利用模板匹配方法提取出焊缝初始点位置区域;第二步,采用Shi-Tomasi算法在此局部范围内进行角点检测,计算亚像素级角点位置并进行初始点精确定位。通过对现场拍摄的50幅不同高度和旋转角度的图像进行初始点检测,实现了对所有图像的准确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两步定位方法鲁棒性强,可以精确定位出规则边界和不规则边界焊缝的初始点,解决了微细对接焊缝初始点定位问题,达到了期望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初始点 归一化相关系数 模板库 亚像素 shi-tomasi角点检测
下载PDF
面向无人机影像的目标特征跟踪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辰 赵红颖 钱旭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4-228,239,共6页
提出了一种面向无人机视频影像的目标特征跟踪模型,首先根据目标检测结果在目标感兴趣区域中采用Shi-Tomasi算法进行角点检测,提取目标特征角点并在跟踪过程中对特征角点进行实时更新以保证角点数量满足跟踪条件,最后通过金字塔Lucas-Ka... 提出了一种面向无人机视频影像的目标特征跟踪模型,首先根据目标检测结果在目标感兴趣区域中采用Shi-Tomasi算法进行角点检测,提取目标特征角点并在跟踪过程中对特征角点进行实时更新以保证角点数量满足跟踪条件,最后通过金字塔Lucas-Kanade算法对目标特征进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鲁棒性强且易于实现,在获得良好跟踪效果的同时可满足实时处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特征提取 shi-tomasi角点检测 Lucas-Kanade算法
下载PDF
一种稀疏光流计算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乃功 徐丽 阮晓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汇刊(中英文版)》 2013年第3期49-54,共6页
光流是图像序列中像素点运动的瞬时速度,在许多计算机视觉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光流的计算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但是,大多数光流算法需要计算每个像素点的光流,算法耗时,难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这大大阻碍了光流的应用。... 光流是图像序列中像素点运动的瞬时速度,在许多计算机视觉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光流的计算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但是,大多数光流算法需要计算每个像素点的光流,算法耗时,难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这大大阻碍了光流的应用。而且,在运动跟踪和机器人避障等具体任务中,计算全局光流场也是不必要的。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稀疏光流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用Shi-Tomasi角点检测算法寻找具有大特征值的角点,然后在寻找的角点处使用LK算法求得光流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运行时间大大减少,而且光流的精确度也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光流 shi-tomasi角点检测 LK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