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诗品》对颜延之、鲍照诗的评价
1
作者 王春雨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7-21,共5页
《诗品》评颜延之诗“喜用古事”,对这一观点后世基本认同。用典繁密其实与钟嵘的审美理念相悖,但在钟嵘心中颜延之是雅正的典范,所以还是把他列于中品。《诗品》评鲍照诗“危仄”“险俗”,针对这一观点则存在较多争议。理清其背后的涵... 《诗品》评颜延之诗“喜用古事”,对这一观点后世基本认同。用典繁密其实与钟嵘的审美理念相悖,但在钟嵘心中颜延之是雅正的典范,所以还是把他列于中品。《诗品》评鲍照诗“危仄”“险俗”,针对这一观点则存在较多争议。理清其背后的涵义还需结合《诗品》原文以及《文心雕龙》等对“危仄”“险俗”的解读。钟嵘将鲍照列于中品也有他自己的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嵘 《诗品》 颜延之 鲍照
下载PDF
论《诗品》的叙事性
2
作者 马思婕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5-49,79,共6页
《诗品》的叙事性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评点内容。有对笔记小说的摘录转引,叙事性较为显著。②行文笔法。一是“俯瞰式”叙事,多用顺叙;二是对事情进行概述或省略,贯穿使用补叙、插叙等手法,结尾还有作者本人及他人的评论之言,流露出叙事... 《诗品》的叙事性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评点内容。有对笔记小说的摘录转引,叙事性较为显著。②行文笔法。一是“俯瞰式”叙事,多用顺叙;二是对事情进行概述或省略,贯穿使用补叙、插叙等手法,结尾还有作者本人及他人的评论之言,流露出叙事性特征。③人物形象。继承《史记》的旁出侧见法,一个人物多处出现,或引人物对话,共同建构人物形象。《诗品》的叙事性与六朝的笔记小说兴盛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史传文学的影响。《诗品》叙事性特征并非钟嵘本身创作意图所在,但客观上展现了中国古代诗论作品中的叙事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 叙事性 笔记小说 史传文学 叙事传统
下载PDF
论《史记》对钟嵘《诗品》写作体例的影响
3
作者 郭令原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2-18,共7页
钟嵘《诗品》作为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其写作体例受到了《史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关于作家历史传承关系的梳理、对作家和作品关系的讨论、三品升降及作家合组等几个方面。当然,作者的借鉴或者是自觉的,或者是不自觉的,由于史料阙如... 钟嵘《诗品》作为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其写作体例受到了《史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关于作家历史传承关系的梳理、对作家和作品关系的讨论、三品升降及作家合组等几个方面。当然,作者的借鉴或者是自觉的,或者是不自觉的,由于史料阙如,不能遽下结论。另外,对个别作家的品评很难成为共识,其同组安排也比较随意,远不及《史记》严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 《史记》 写作体例
下载PDF
“妙善公主”模式的观音信仰的“中国化”探讨
4
作者 黄夏年 《普陀学刊》 2023年第1期76-93,299-300,共20页
中国佛教要在现代期内平稳发展,必须要在“佛教中国化”和“观音信仰”这两个基本维度下功夫。进入中国的宗教必须能够保证与当地的宗教或文化进行对接,或相互发生影响,从而促进两个异质的宗教与文化发生强烈的互动,同时又在一个内体中... 中国佛教要在现代期内平稳发展,必须要在“佛教中国化”和“观音信仰”这两个基本维度下功夫。进入中国的宗教必须能够保证与当地的宗教或文化进行对接,或相互发生影响,从而促进两个异质的宗教与文化发生强烈的互动,同时又在一个内体中共同成长,也不排除最后形成一种特质的宗教与文化。对“妙善公主”类的观音信仰,应看到它的背后存在的民间信仰主因,这是中国佛教徒创作的,是地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互结合之后而出现的结果。隋唐之前的观音信仰主要分布在以黄河与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地区,宋代以后观音信仰的地方化元素则呈现全面开花的势态。观音信仰证明,中国佛教界始终自觉地走在中国化的道路上,尽可能将外来信仰改进为民族性信仰,完成“在地化”转换。印度传来的“妙善公主”之观音信仰母本《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部分元素被当地中国佛教界接受,创造新的“妙善公主”观音故事,再经过历代佛教徒不断地增衍,故事内容日益丰满,并且不断地扩编,最后成型变成中国佛教界自己的故事。观音信仰“在地化”表现,得到当地文化认可,受到当地文化尊重,影响了当地文化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点的“佛教中国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信仰 妙善公主 佛教中国化 《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
下载PDF
钟嵘诗歌功能说的新变——兼与孔子“兴观群怨”说、《毛诗序》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芳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9-22,共4页
在诗歌功能上,孔子教育弟子时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说法,汉代《毛诗序》指出,“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钟嵘在《诗品》中借用了两者的言说话语,却置换了... 在诗歌功能上,孔子教育弟子时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说法,汉代《毛诗序》指出,“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钟嵘在《诗品》中借用了两者的言说话语,却置换了言辞背后的涵义。此外,钟嵘提出诗歌可以陶冶性灵的新观点。钟嵘的诗歌功能说反映了从先秦、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新变——文学不再是政治、人伦教化的载体,而是拉近人与自然、现实关系,促进人与人交流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 诗歌功能 兴观群怨 《毛诗序》 性灵
下载PDF
论《诗品》之“兴”
6
作者 唐晓恬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9-33,共5页
钟嵘在《诗品·序》中直言“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有别于此前多位学者对“兴”的解读,他一方面丰富了“兴”的内涵,使其独立于赋、比之外,拥有独特定义;另一方面将“兴”作为一种诗歌审美理想的诉求,一定程度上提升“兴”的地位,... 钟嵘在《诗品·序》中直言“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有别于此前多位学者对“兴”的解读,他一方面丰富了“兴”的内涵,使其独立于赋、比之外,拥有独特定义;另一方面将“兴”作为一种诗歌审美理想的诉求,一定程度上提升“兴”的地位,对后世兴味、兴象说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对“兴”的解读和应用,是钟嵘在《诗品》中针对诗歌品评的一个新视角,学者亦可以从这一维度考量钟嵘为一百余位诗人划分品级的标准。以钟嵘“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的理解作为切入点,亦可以窥见钟嵘本人的诗歌审美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 “兴” 兴味 兴象
下载PDF
《唐诗解》之成书与《唐诗品汇》的渊源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雷恩海 薛宝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01-107,共7页
高棅《唐诗品汇》是明代最有影响力的唐诗选本,对明代之诗歌创作和唐诗选本影响巨大。唐汝询自幼目盲,借助父兄子侄而"听读"至于博学,编选《唐诗解》一书。文章从编选体例、唐诗分期、作品选录等方面,以详明的数据和具体的分... 高棅《唐诗品汇》是明代最有影响力的唐诗选本,对明代之诗歌创作和唐诗选本影响巨大。唐汝询自幼目盲,借助父兄子侄而"听读"至于博学,编选《唐诗解》一书。文章从编选体例、唐诗分期、作品选录等方面,以详明的数据和具体的分析,比较深入细致地论析《唐诗解》一书与《唐诗品汇》之间的传承与创变。《唐诗解》以《唐诗品汇》为选录渊薮,参酌《唐诗正声》、李攀龙《唐诗选》,而勒成体现唐汝询自身选录眼光的诗歌选本,在唐诗学史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解 体例 分期 选录 唐诗品汇 渊源
下载PDF
从《诗品序》看钟嵘的文学观念及诗美理想 被引量:5
8
作者 胡红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6-40,共5页
 作为我国齐梁时代第一部诗论著作,钟嵘的《诗品》以其"思深意远"、"深从六艺溯流别"而与同时代的《文心雕龙》堪称六朝文学批评史上的双璧。其中《诗品序》所反映的诗歌发生论、诗歌本质论、诗歌创作论、诗歌美...  作为我国齐梁时代第一部诗论著作,钟嵘的《诗品》以其"思深意远"、"深从六艺溯流别"而与同时代的《文心雕龙》堪称六朝文学批评史上的双璧。其中《诗品序》所反映的诗歌发生论、诗歌本质论、诗歌创作论、诗歌美感论等都足以垂远后世,沾溉后人,并对我国文学理论,特别是诗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诗品 钟嵘 诗论 诗美 文学观念 齐梁 重大 中国 时代
下载PDF
《唐诗品汇》的美学范式及其诗学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查清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5,共7页
明代诗坛"举世宗唐",《唐诗品汇》为当朝第一个唐诗学范本。它所确立的审美范式,成为有明一代的诗学风标。它以胸怀全唐的历史大视野、大格局,集选、论、评为一体,注目于诗歌本体的美学质性,考察其流衍变化,区分其品格高下。... 明代诗坛"举世宗唐",《唐诗品汇》为当朝第一个唐诗学范本。它所确立的审美范式,成为有明一代的诗学风标。它以胸怀全唐的历史大视野、大格局,集选、论、评为一体,注目于诗歌本体的美学质性,考察其流衍变化,区分其品格高下。于每一诗体都溯源别流,展示诗之起源、发展与流变轨迹,同时对各时期诗人的艺术品格予以界分,既有清醒的诗歌发展史意识,又有明确的审美追求。选诗执著于体格声调的审美宗趣,开明代格调论先河。将"四唐"说扩展成一个完整系统,使唐诗分期至此进入圆熟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品汇 美学范式 明代 诗学 “四唐”说
下载PDF
试论古直《钟记室诗品笺》文本诠释的自洽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闵定庆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44,共8页
古直《钟记室诗品笺》以《历代诗话》本《诗品》为底本,整理出一个新的文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所笺注的内容林林总总,涵盖面广,举凡史实考证、字词解释、文意阐释、诗作鉴赏、理论申说等等,都不轻易放过,创获甚多。古笺站在"理... 古直《钟记室诗品笺》以《历代诗话》本《诗品》为底本,整理出一个新的文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所笺注的内容林林总总,涵盖面广,举凡史实考证、字词解释、文意阐释、诗作鉴赏、理论申说等等,都不轻易放过,创获甚多。古笺站在"理解之同情"的立场上,尽可能贴近原文,从引申钟说出发,最终走向了反驳钟嵘某些说法的一极,在钟说的基础上有所辨析、有所提高、有所升华,形成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思维结构,进而成为一个阐释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嵘 古直 《诗品》 文本阐释
下载PDF
味"在三部《诗品》中的演变及其原因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顺娣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5-100,共6页
"味"是中国诗论中的重要范畴,它在钟嵘《诗品》中是指"滋味",在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是指"韵味",在袁枚《续诗品》中又是指"鲜味",可见,"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 "味"是中国诗论中的重要范畴,它在钟嵘《诗品》中是指"滋味",在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是指"韵味",在袁枚《续诗品》中又是指"鲜味",可见,"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这是由特定时期的社会思潮和文论家的生活所决定的。考察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和特征及其演变的原因,对于构建我国古代文论史不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 《诗品》 《二十四诗品》 《续诗品》 文论 钟嵘 司空图 刘勰 袁枚
下载PDF
钟嵘“诗味”论的再检讨——兼与日本清水凯夫先生商榷 被引量:3
12
作者 陶礼天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73-80,共8页
分析了《诗品》中的诗“味”范畴的美学涵义 ,对日本学者清水凯夫《〈诗品〉是否以“滋味说”为中心》一文中的观点进行商榷 ,并说明应该如何正确地理解钟嵘提出的“诗味”论。
关键词 诗味 诗品 美感
下载PDF
钟嵘《诗品》注释辨证 被引量:4
13
作者 邬国平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30-34,共5页
本文对《诗品》某些语源出处等比诸家注本提供了更早的资料 。
关键词 钟嵘《诗品》 注释 新解
下载PDF
关于《诗品序》与《诗品》价值取向的差异问题——兼辨“子卿双凫”与“谢客山泉”无误 被引量:1
14
作者 力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73,共6页
同一作者在同一书的正文与序文中 ,对同一研究对象若所取的角度有异 ,其价值取向便随之而或有差异。《诗品序》与《诗品》之间的情形即如此。以品文不列而序文及之为非 ,虽极合我们之理 ,却未必符仲伟之“规”。“子卿”之本为“子卿” ... 同一作者在同一书的正文与序文中 ,对同一研究对象若所取的角度有异 ,其价值取向便随之而或有差异。《诗品序》与《诗品》之间的情形即如此。以品文不列而序文及之为非 ,虽极合我们之理 ,却未必符仲伟之“规”。“子卿”之本为“子卿” ,要比原作“少卿”有据可信。“谢客”与“灵运”重出 ,虽不好理解 ,但至少 ,“谢客”之为“谢客” ,比以为这是“谢朓”或“谢庄”或“谢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序 诗品 价值取向 "子卿双凫" "谢客山泉"
下载PDF
江淹“才尽”时间考辨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军红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78-80,共3页
“江郎才尽”是一个有意味的话题。搞清楚江淹“才尽”的时间对探讨江淹“才尽”的原因十分重要。江淹在永明前或永明初已经“才尽”,至永明中有“才尽”之恶谥,到建武年间江淹方以托梦之说来解释自己“才尽”的原因。
关键词 时间 考辨 原因
下载PDF
《诗品》研究不应轻视隋唐时代的文献价值——以《梁书·钟嵘传》所录《诗品序》为中心 被引量:3
16
作者 邬国平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36-40,共5页
刘善经《四声指归》、《梁书.钟嵘传》、《南史》、《钟嵘传》和《丘迟传》所录钟嵘《诗品》资料与宋元以后刊行的《诗品》相比,有其无可比拟的文献价值,尤其是《梁书.钟嵘传》所录为完整的一篇《诗品序》,研究价值尤高。然而在实际的... 刘善经《四声指归》、《梁书.钟嵘传》、《南史》、《钟嵘传》和《丘迟传》所录钟嵘《诗品》资料与宋元以后刊行的《诗品》相比,有其无可比拟的文献价值,尤其是《梁书.钟嵘传》所录为完整的一篇《诗品序》,研究价值尤高。然而在实际的《诗品》研究中,往往存在用后来版本的文字判定隋、唐初人所录为讹误的颠倒是非的情况。这应引起人们对隋、唐初人所录《诗品》资料的足够重视,希望能够在更加接近《诗品》原来文献面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这一中国古代诗歌批评名著的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嵘 《诗品》 隋唐文献 《梁书·钟嵘传》
下载PDF
“文约意广”与“文繁意少”——从钟嵘五言诗的诗美标准反观其对四言诗的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亚男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87-89,95,共4页
分析钟嵘在《诗品》中对五言诗作品及作家的评价,认为钟嵘《诗品》主要是以"文质"为诗美标准来品评五言诗歌的,通过对其五言诗的文质观可反观其对四言诗"文约意广"和"文繁意少"的评论。
关键词 《诗品》 文质观 文约意广 文繁意少
下载PDF
钟嵘《诗品序》“赏究天人”、“学究天人”辨析——兼论六朝之际“赏”这一美学范畴的确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树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62,共6页
钟嵘《诗品序》中有“赏究天人”之说,一些学者认为是“学究天人”之误。事实上这并不是失误,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说明第一,“赏究天人”不仅可通,而且更能体现六朝文人的审美倾向;第二,从校勘依据上看也有可商榷之处;第三,如果以... 钟嵘《诗品序》中有“赏究天人”之说,一些学者认为是“学究天人”之误。事实上这并不是失误,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说明第一,“赏究天人”不仅可通,而且更能体现六朝文人的审美倾向;第二,从校勘依据上看也有可商榷之处;第三,如果以“赏究天人”为误,而改为“学究天人”,则与钟嵘在《诗品》中体现的反对以学为诗、倡导直寻的一贯思想不合;第四,与序言中的语境不合;第五,与当时的玄学审美思潮不合;而“赏究天人”说法的出现,正可说明“赏”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在当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序 辨正 审美范畴
下载PDF
论《诗品》之评谢灵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雁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41,共6页
钟嵘认为谢灵运与陆机均源出曹植 ,但谢之才气灵性与陆之才力学识大不相同。陆机主要致力于师法曹植诗所表现出的那种文人化、雅正化倾向 ,而谢诗则更多地发扬了个性化倾向。钟嵘又是第一个全面综合地考察谢诗艺术特征的人。《诗品》把... 钟嵘认为谢灵运与陆机均源出曹植 ,但谢之才气灵性与陆之才力学识大不相同。陆机主要致力于师法曹植诗所表现出的那种文人化、雅正化倾向 ,而谢诗则更多地发扬了个性化倾向。钟嵘又是第一个全面综合地考察谢诗艺术特征的人。《诗品》把曹植、陆机、谢灵运列为自五言诗产生以来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嵘 <诗品> 谢灵运
下载PDF
论三部《诗品》中的“雅”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顺娣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4-127,共4页
在三部《诗品》中 ,“雅”范畴的共同点体现在以古为雅、追求闲雅和雅俗对立三方面 ,其不同点体现在雅的内涵、雅俗关系和“雅”侧重点的不同三方面。共同点表现“雅”范畴具有传承性 ,不同点反映“雅”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富有极... 在三部《诗品》中 ,“雅”范畴的共同点体现在以古为雅、追求闲雅和雅俗对立三方面 ,其不同点体现在雅的内涵、雅俗关系和“雅”侧重点的不同三方面。共同点表现“雅”范畴具有传承性 ,不同点反映“雅”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富有极大的包融性和极强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 《二十四诗品》 《续诗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