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子论“智”与上博《诗论》简以“智”论诗 被引量:6
1
作者 曹建国 张玖青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3-88,47,共7页
上博《孔子诗论》简以“智”论诗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内涵?它与孔子“智”的思想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本文写作所关注的焦点。通过比较,我们认为二者之间关系密切,上博《孔子诗论》简以“智”论诗反映了孔子“智”的思想。
关键词 上博简 《诗论》 孔子 《诗经》
下载PDF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解诂(二) 被引量:11
2
作者 董莲池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年第2期8-18,共11页
本文是2002年发表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二期上面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解诂(一)》的续篇。体例一仍其前。解诂主要针对疑难字词。
关键词 诗论 解诂 上海博物馆 《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
下载PDF
上海博物馆藏楚简《诗论》第2简的释读问题 被引量:6
3
作者 范毓周 《东南文化》 2002年第7期71-73,共3页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出版后,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已有不少学者从各个角度撰文进行探讨。本文拟就其中《诗论》第二简的释读问题略谈几点看法,以供学者深入讨论时参考。
关键词 上海博物馆 战国楚简 《诗论》 释读
下载PDF
《文选》“史论”“史述赞”二体发微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明峰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82,共6页
《文选》37体中的"史论"、"史述赞"是"论"、"赞"二体在辨史时的产物,或说是"论"、"史述赞"下的一个品类。《文选》将两者单列,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文选》编者自我的主体意... 《文选》37体中的"史论"、"史述赞"是"论"、"赞"二体在辨史时的产物,或说是"论"、"史述赞"下的一个品类。《文选》将两者单列,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文选》编者自我的主体意识;二是源于前人对有关文体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史论 史述赞
下载PDF
楚简《诗论》释文校补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信芳 刘国胜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8-80,84,共4页
本文认为楚简《诗论》的整理者对1号简“文”字、4号简“豫”等字、4号简“戚眷”、8号简“危”字、8号简“閒”字、9号简“病”字、9号简“华”字、16号简“独”字、16号简“萭”字、16号简“其”字、20号简“触”字的考释不准确,并提... 本文认为楚简《诗论》的整理者对1号简“文”字、4号简“豫”等字、4号简“戚眷”、8号简“危”字、8号简“閒”字、9号简“病”字、9号简“华”字、16号简“独”字、16号简“萭”字、16号简“其”字、20号简“触”字的考释不准确,并提出了新的解释。对这些字的正确理解将有助于《诗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楚简 《诗论》
下载PDF
从《左传》“赋诗”和上博《诗论》看先秦两大《诗》学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房瑞丽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82-85,共4页
通过分析《左传》“赋诗”、“引诗”的《诗》用状况,结合《论语》“论诗”和孟子、荀子的“引诗证理”,利用上博《诗论》所传递的评诗信息,可再现先秦时期的两大《诗》学系统——“赋诗”系统和“评诗”系统,补充载籍之缺,有助于我们... 通过分析《左传》“赋诗”、“引诗”的《诗》用状况,结合《论语》“论诗”和孟子、荀子的“引诗证理”,利用上博《诗论》所传递的评诗信息,可再现先秦时期的两大《诗》学系统——“赋诗”系统和“评诗”系统,补充载籍之缺,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诗经》早期的流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诗歌 《诗论》 先秦 “赋诗”系统 上博 《诗》学系统 “评诗”系统
下载PDF
从上博简《诗论》“天保”看周代分封的理论依据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利军 《古代文明》 CSSCI 2009年第2期43-46,共4页
上博简《诗论》“天保”是讨论“德”与分封制关系的新材料,《诗论》所言“顺颁惠”在周代的具体政治表现就是分封制度。从《天保》诗文和诗旨及周代青铜器铭文中的“顺颁惠”情况,得见“顺颁惠”实为周人分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诗论》 《天保》德 分封 理论依据
下载PDF
《上博馆藏楚竹书·诗论》在《诗》学批评史上意义三题 被引量:2
8
作者 房瑞丽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55-59,共5页
上博《诗论》的发现,对整个先秦《诗》学批评的产生具有重大意义:一、在从孔门《诗》教到《毛诗序》的流传过程中,上博《诗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二、上博《诗论》对后世《诗》评具有指导性;三、上博《诗论》在文学批评史上有着深远... 上博《诗论》的发现,对整个先秦《诗》学批评的产生具有重大意义:一、在从孔门《诗》教到《毛诗序》的流传过程中,上博《诗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二、上博《诗论》对后世《诗》评具有指导性;三、上博《诗论》在文学批评史上有着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论》 文学批评 《诗经》研究史 《上博馆藏楚竹书·诗论》
下载PDF
上博藏楚竹书《诗论》第三简释读 被引量:1
9
作者 周丙华 《天中学刊》 201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上博藏楚竹书《诗论》第三简"内勿"释读为"纳物",从《左传》有关材料来看,应是春秋以来的成语,其内涵渊源有自。结合儒家的诗教传统,《诗论》谓《邦风》"纳物",就是说其风物可以"纳民于物(轨)"... 上博藏楚竹书《诗论》第三简"内勿"释读为"纳物",从《左传》有关材料来看,应是春秋以来的成语,其内涵渊源有自。结合儒家的诗教传统,《诗论》谓《邦风》"纳物",就是说其风物可以"纳民于物(轨)"而可施教化,也就是说可以"设教",因而则可"溥观(示)人欲"。"敛材"应是"取材以章物采"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论》 纳物 观人欲 敛材
下载PDF
方孔炤“《崇祯历书》约”来源新证
10
作者 徐光台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4-420,共17页
在《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中,方孔炤(1591—1655年)记载他对《崇祯历书》"故约其概",使后人误认为"《崇祯历书》约"是《崇祯历书》的约略或概要。研究发现它大量引用或改写王英明《重刻历体略》内容,与《崇祯历... 在《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中,方孔炤(1591—1655年)记载他对《崇祯历书》"故约其概",使后人误认为"《崇祯历书》约"是《崇祯历书》的约略或概要。研究发现它大量引用或改写王英明《重刻历体略》内容,与《崇祯历书》无关。王英明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撰《历体略》,两年后病逝。崇祯十二年(1639年)次子王□初刊《历体略》。顺治三年(1646年)汲古阁重刻时,增订的补注中提到《崇祯历书》,因而误导方孔炤,误认他采用的《重刻历体略》内容来自《崇祯历书》的概要,而名为"《崇祯历书》约"。基于此一发现,我们得重新评估方孔炤对西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方孔炤 《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 《崇祯历书》约 西学 王英明 《重刻历体略》
下载PDF
《诗论》竹简编联原则与文本复原
11
作者 康少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22-26,共5页
上博《诗论》竹简编联和文本复原处于混乱状态的原因很多,但由竹简"留白"所引发的简制之争是其关键。我们认为《诗论》"留白简"与"满写简"之间不存在"简制"上的根本差异,《诗论》竹简编联和文... 上博《诗论》竹简编联和文本复原处于混乱状态的原因很多,但由竹简"留白"所引发的简制之争是其关键。我们认为《诗论》"留白简"与"满写简"之间不存在"简制"上的根本差异,《诗论》竹简编联和文本复原工作应该在依据"文义"及《诗论》作者"评《诗》思想"的大原则之下进行,同时需要充分兼顾"句式"、"文例"、"篇名组合"、"竹简残断类型"等具体因素,不断认识和把握其思想脉络,这是《诗论》更深层次研究展开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论》 竹简形制 编联原则 文本复原
下载PDF
论王禹偁的论体文
12
作者 陈为兵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41-43,共3页
作为北宋初期重要的作家,王禹偁的论体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史论主要是就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阐发自己的看法,政论主要就政治问题发表见解。不管史论还是政论,驳论是其主要特点。
关键词 王禹偁 政论 史论 驳论
下载PDF
唐代服饰图形“陵阳公样”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剑平 《设计》 2016年第17期16-18,共3页
在唐代,中国丝绸的发展可与其封建社会制度比肩,一度达到鼎盛的巅峰。唐朝人民繁荣奢靡的生活通过丝绸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唐代特殊的社会制度影响下,促使魏晋南北朝以来受到波斯萨珊王朝刺激的联珠纹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唐代设计师窦师... 在唐代,中国丝绸的发展可与其封建社会制度比肩,一度达到鼎盛的巅峰。唐朝人民繁荣奢靡的生活通过丝绸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唐代特殊的社会制度影响下,促使魏晋南北朝以来受到波斯萨珊王朝刺激的联珠纹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唐代设计师窦师纶对联珠纹的发展变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结合外来的联珠纹与唐代固有的设计风格,设计出"陵阳公样",其迎合了当时唐代人民的审美需求,得到了人民的喜爱,一度成为唐代典型的装饰纹样,直至晚唐时期仍有余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师纶 陵阳公样 蜀锦 联珠纹
下载PDF
安多藏传佛教寺院中的时轮学院与天文历算教育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士勤 唐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31-834,共4页
目的探讨安多藏传佛教寺院中时轮学院创立的背景、制度、影响和意义。方法参阅相关文献结合实地考察。结果对安多藏传佛教寺院中时轮学院,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以及与自然科学相关者进行阐述和分析评价。结论安多藏区寺院中以时轮学院为... 目的探讨安多藏传佛教寺院中时轮学院创立的背景、制度、影响和意义。方法参阅相关文献结合实地考察。结果对安多藏传佛教寺院中时轮学院,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以及与自然科学相关者进行阐述和分析评价。结论安多藏区寺院中以时轮学院为中心的天文历算教育在整个藏族科技教育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轮学院 天文历算 寺院 科学教育
下载PDF
“《关雎》之改”与“四家诗”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宝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7,共3页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第十简有“《关雎》之改”句,关于“改”,各家释说不一,李学勤释为“改”,学者们多从之。本文在儒家诗教的前提下,对《诗论》关于《关雎》的评说和汉以来“三家诗”关于《关雎》的评说进行了比较分析,认...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第十简有“《关雎》之改”句,关于“改”,各家释说不一,李学勤释为“改”,学者们多从之。本文在儒家诗教的前提下,对《诗论》关于《关雎》的评说和汉以来“三家诗”关于《关雎》的评说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该字释为“改”,完全符合“三家诗”对《关雎》的理解,从而对李学勤的释说,又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论 关雎 新证
下载PDF
南宋科场文体典范——陈傅良试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丽萍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1-66,60,共7页
试论是宋代科举取士的主要文体之一,在科举导向下出现了大量的试论文章。其中著名理学家陈傅良的试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文学技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可以称得上是试论这种科场文体的典范,在南宋产生了很大影响,可惜此前很少引起研究者... 试论是宋代科举取士的主要文体之一,在科举导向下出现了大量的试论文章。其中著名理学家陈傅良的试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文学技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可以称得上是试论这种科场文体的典范,在南宋产生了很大影响,可惜此前很少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其试论进行个案研究,希望起抛砖引玉之效,以丰富对南宋散文和科举文体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傅良 试论 科举
下载PDF
冯世纶教授应用大青龙汤经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丁红平 吴亚平 刘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715-717,共3页
冯世纶教授擅长应用大青龙汤,主张依据六经八纲理论解读大青龙汤。认为灵活应用此方,可拓展使用范围。指出该方应用指征为太阳阳明合病并见鼻塞、流涕,或发热、无汗,或体表浮肿;应用时需足量煎煮、适量服用,对表证无汗者,应覆被取汗。... 冯世纶教授擅长应用大青龙汤,主张依据六经八纲理论解读大青龙汤。认为灵活应用此方,可拓展使用范围。指出该方应用指征为太阳阳明合病并见鼻塞、流涕,或发热、无汗,或体表浮肿;应用时需足量煎煮、适量服用,对表证无汗者,应覆被取汗。并运用该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肺炎、肾炎、脑炎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龙汤 经方 名医经验 冯世纶
下载PDF
冯世纶应用外台茯苓饮临床经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丁红平 《山东中医杂志》 2016年第11期981-982,共2页
从方证角度认识外台茯苓饮,冯世纶教授提出通过辨太阴、识方证来应用该方。不囿仲景原方,注重根据方证、药证进行合方与增损药味。常用该方治疗胃炎、肠炎等属中医学痞满、泄泻范畴的疾病。
关键词 外台茯苓饮 经方 临床经验 冯世纶
下载PDF
“孔子诗论”文本性质与“今文”解诗传统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瀚墨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5-154,共10页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书“孔子诗论”一篇是大家认识这批竹书的开始,也是这批竹书中学者讨论最多的一篇,为研究先秦解诗传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但这篇文献并不完整,也不像之前大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篇结构和逻辑都很严密的论文,而是论...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书“孔子诗论”一篇是大家认识这批竹书的开始,也是这批竹书中学者讨论最多的一篇,为研究先秦解诗传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但这篇文献并不完整,也不像之前大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篇结构和逻辑都很严密的论文,而是论诗材料的汇编。这批材料不同于《毛诗》序,缺失类似于《毛诗》序中关于诗歌分类以及解诗历史框架之类的信息,反映的是一种不见于传世文献的“今文”解诗模式:“孔子诗论”之于《毛诗故训传》和《毛诗》序,类似于《春秋公羊传》或《春秋穀梁传》与《春秋左氏传》的关系,是通过单个字词构成的语义链条,来探求诗背后所隐藏的圣人思想和微言大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诗论” 微言大义 文本性质 毛诗序 解诗传统
下载PDF
基于胡希恕教授下利治验探溃疡性结肠炎六经方证 被引量:3
20
作者 臧海洋 顾庆华 +1 位作者 葛桂萍 杨晓慧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13期73-76,共4页
胡希恕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经方理论家、临床实践家,运用经方强调先辨六经,继辨方证,对《伤寒论》研究形成独特的辨治思维体系。胡希恕教授对《伤寒杂病论》下利方证注释,及对下利辨治实践的总结,使得临床上运用经方论治下利思路清晰,疗效... 胡希恕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经方理论家、临床实践家,运用经方强调先辨六经,继辨方证,对《伤寒论》研究形成独特的辨治思维体系。胡希恕教授对《伤寒杂病论》下利方证注释,及对下利辨治实践的总结,使得临床上运用经方论治下利思路清晰,疗效显著。笔者基于胡希恕教授对下利治验的研究,总结溃疡性结肠炎的六经方证要点,以期精准辨证,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希恕 冯世纶 伤寒论 六经辨证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