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诵律》中的两个语法形式 被引量:2
1
作者 龙国富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5-97,共3页
姚秦汉译佛经《十诵律》中有两个新产生的语法形式:一是方所指代词普遍双音节化而形成的“指代语素+方所语素”形式;二是表示事物等同的“如+名词+许”形式。
关键词 指代语素+方所语素 如+名词+许
下载PDF
敦煌六朝写本与《十诵律》的翻译与校定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4-95,共12页
S. 797、S. 6661、BD03375三件六朝《十诵律》写本,其文本结构和内容与唐宋之后的藏经本均有很大的不同。结合《十诵律》的翻译史,这几种六朝写本为我们展示了鸠摩罗什译本的原貌,而现存诸藏经本则是经卑摩罗叉校改的新版本。罗叉在校... S. 797、S. 6661、BD03375三件六朝《十诵律》写本,其文本结构和内容与唐宋之后的藏经本均有很大的不同。结合《十诵律》的翻译史,这几种六朝写本为我们展示了鸠摩罗什译本的原貌,而现存诸藏经本则是经卑摩罗叉校改的新版本。罗叉在校改时根据自己所熟习的戒律胡(梵)语原本,对罗什译稿做了多方面的改动。敦煌六朝写本的发现对我们了解鸠摩罗什及六朝时期的佛经翻译有更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六朝写本 佛经翻译 鸠摩罗什
下载PDF
《十诵律》之慧琳“音义”考校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庆刚 《天中学刊》 2017年第4期116-119,共4页
《十诵律》之慧琳"音义"存在讹、脱、衍、倒等文字问题。今以《中华大藏经》为底本,结合《高丽大藏经》《碛砂大藏经》以及相关典籍对《十诵律》之慧琳"音义"进行校勘,以期对佛经音义及汉语言史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慧琳 《一切经音义》 校勘
下载PDF
敦煌《十诵律》写本缀合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丹 王勇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72,共12页
《十诵律》是第一部系统译为汉文的佛教广律。该律翻译过程曲折、文本层次复杂,异本异文众多,亟待深入研究。敦煌文献中目前已发现《十诵律》写本共57号,其中不少残卷或残片原本属于同一写卷,后经撕裂而分离为数号,可以缀合。本文在前... 《十诵律》是第一部系统译为汉文的佛教广律。该律翻译过程曲折、文本层次复杂,异本异文众多,亟待深入研究。敦煌文献中目前已发现《十诵律》写本共57号,其中不少残卷或残片原本属于同一写卷,后经撕裂而分离为数号,可以缀合。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边缘的拼合、书风字迹与行款格式的比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将其中的20号缀合为8组;另有一组存有缀合的可能性,暂无图片,存疑待考。缀合后的写卷形态完整,揭示了写本时代《十诵律》修订与流传的全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缀合 未修本
下载PDF
佛陀耶舍,还是卑摩罗叉?——鸠摩罗什《十诵律》受学师从考述
5
作者 姚胜 《佛学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113-128,共16页
关于鸠摩罗什《十诵律》受学于何人,最早的两部文献《出三藏记集》和《高僧传》有着截然不同的记载,前者说是佛陀耶舍,而后者则认为是卑摩罗叉,学界对此也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两部文献各自《鸠摩罗什传》的相关文本、佛陀耶舍与... 关于鸠摩罗什《十诵律》受学于何人,最早的两部文献《出三藏记集》和《高僧传》有着截然不同的记载,前者说是佛陀耶舍,而后者则认为是卑摩罗叉,学界对此也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两部文献各自《鸠摩罗什传》的相关文本、佛陀耶舍与卑摩罗叉二人的译经活动以及鸠摩罗什与二人的心性异同,对鸠摩罗什《十诵律》师从人物进行考述,并做出了可靠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鸠摩罗什 佛陀耶舍 卑摩罗叉
下载PDF
《十诵律》词语例释七则
6
作者 王冰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69-75,共7页
文章利用梵汉对勘、排比归纳、异文互证等方法,对“磨”“火向”“䭉饼”“㞇㞂”“头光”“支夷”“具醯”等词语进行考释,不仅有利于《十诵律》文本的阅读校理,也有利于律部文献词汇的研究。
关键词 词语 佛经
下载PDF
中国律学源流 被引量:3
7
作者 温金玉 《五台山研究》 1993年第4期5-13,共9页
释加牟尼成道以后,四方游行,弘扬佛法,弟子日渐增多,形成庞大的僧团。为了和合僧团,约束僧众,便有了制定戒律的必要。不过释加牟尼住世时的戒律仅仅是因种种机缘,随境点化,约束弟子的各种规约,也是在随犯随止中产生的。
关键词 四分 僧团 法砺 戒体 弘扬佛法 行事钞 南山宗 昙无德部 见月
下载PDF
中古写本时期《十诵律》文本结构之演变
8
作者 王磊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40,共15页
根据宋代以后的刊本藏经、日本所藏的古写本一切经以及中古时期的佛经音义等多种文献,可观察到整个中古时期《十诵律》的文本结构在不断变化。首先是“毗尼序”在整体文本中位置的游离;其次由于第七诵尼律部分分卷的不同,导致不同系统... 根据宋代以后的刊本藏经、日本所藏的古写本一切经以及中古时期的佛经音义等多种文献,可观察到整个中古时期《十诵律》的文本结构在不断变化。首先是“毗尼序”在整体文本中位置的游离;其次由于第七诵尼律部分分卷的不同,导致不同系统的藏经本在十诵部分的卷数上产生歧异;又因为不同的藏经本在整体卷数上有六十一和六十两种不同规格,导致一些经本部分卷帙的合并与压缩。从不同系统的藏经本可以窥见中古写本时期《十诵律》在文本结构上的多样性,这些多样的文本形态在宋代刊本藏经出现和流行之后渐趋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经本 中古时期 文本结构
原文传递
从所出原经《十诵律》看《〈经律异相〉校注》句读商榷
9
作者 邬丽娟 《汉字文化》 2019年第17期81-83,共3页
句读在文献整理与校勘中具有重大价值。以目前最完整的《经律异相》校注本——《〈经律异相〉校注》一书为底本,将类书《经律异相》与原经《十诵律》进行比较,辨析两者在句读上的差异,有助于完善两书的校订,为中古汉语研究提供较好的语料。
关键词 《经异相》校注 句读
原文传递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敦煌高昌汉文写经叙录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伙根 彭冰 杨婧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96,共11页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有一批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和高昌的汉文写经,共有23卷。经初步整理发现,这批写经经文内容丰富,涉及13种佛经,包括罕见的《十诵律义记》,部分写经内容或对现存经卷有所增补,如《佛说救急经》等,且大多来源明确...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有一批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和高昌的汉文写经,共有23卷。经初步整理发现,这批写经经文内容丰富,涉及13种佛经,包括罕见的《十诵律义记》,部分写经内容或对现存经卷有所增补,如《佛说救急经》等,且大多来源明确、流传有序,其中多有民国时期著名收藏家的题跋,整体价值甚高,值得详细公布以供学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莫高窟藏经洞 高昌 汉文写经 义记
下载PDF
戒学讲座之十四 戒律的传承与弘扬
11
作者 净慧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11-17,共7页
为什么要有戒律有关戒律概念的一些问题,我们在前几讲中已经大致都讲到了;这一讲谈谈有关戒律的脉络。因为,凡是一种学问及其所赋的使命,唯有从它的来龙去脉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它的精神,可以确定它的未来的展望。俗话说:“钢刀虽利,不斩... 为什么要有戒律有关戒律概念的一些问题,我们在前几讲中已经大致都讲到了;这一讲谈谈有关戒律的脉络。因为,凡是一种学问及其所赋的使命,唯有从它的来龙去脉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它的精神,可以确定它的未来的展望。俗话说:“钢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国家的法律,对于守法的公民,根本是不起作用的。但要维护守法者的安全和利益,又不得不有法律的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分 道宣 五分 持戒 大众部 僧团 戒相 了生脱死
原文传递
传播丝绸之路文化的杰出人物
12
作者 本刊编辑部 Zhao Dengming 《丝绸之路》 2014年第11期14-27,共14页
鸠摩罗什,出生于古代西域的龟兹国,是东晋时后秦的一位高僧,译经家。 他7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经典。9岁随母赴罽宾(今克什米尔地区)从盘头达多诵读杂藏、阿含等经。12岁与母返龟兹途中,在疏勒驻留年余,修习阿毗昙及六足论,从... 鸠摩罗什,出生于古代西域的龟兹国,是东晋时后秦的一位高僧,译经家。 他7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经典。9岁随母赴罽宾(今克什米尔地区)从盘头达多诵读杂藏、阿含等经。12岁与母返龟兹途中,在疏勒驻留年余,修习阿毗昙及六足论,从大乘僧人﹑莎车王子须利耶苏摩诵读《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复从佛陀耶舍授读《十诵律》等。后佛陀耶舍一直和他合作翻译佛经。鸠摩罗什为人开朗,秉性坦率,虚己善诱,专以大乘教人,而善于辨析义理,应机领会,独具神解。罗什回龟兹后,广习大乘经论,讲经说法,成为中观大师,名声大震西域,在汉地也有传闻。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坚遣吕光攻伐焉耆,继灭龟兹,劫鸠摩罗什至凉州。三年后,姚苌杀苻坚,灭前秦,吕光遂割据凉州,自立为凉主,鸠摩罗什随吕光滞留凉州近17年。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攻伐后凉,亲迎鸠摩罗什入长安,入逍遥园西明阁,鸠摩罗什(344~413) 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鸠摩罗什主持译经事业。此后10多年间,鸠摩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出人物 丝绸之路 鸠摩罗什 文化 传播 克什米尔地区 《中论》
下载PDF
从《高僧传》看汉僧之出家受具及其律制问题
13
作者 屈大成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0-115,共6页
有关中国古代僧人的研究,多着重他们在义理、宗教、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建树,而对一般僧众之出家、拜师、受具、住锡、游化、衣食、舍世等生活片段,文献记载零碎,也较少受学者注意。其实,出家等皆为僧众宗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本文以... 有关中国古代僧人的研究,多着重他们在义理、宗教、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建树,而对一般僧众之出家、拜师、受具、住锡、游化、衣食、舍世等生活片段,文献记载零碎,也较少受学者注意。其实,出家等皆为僧众宗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本文以慧皎《高僧传》有关数百汉僧出家受戒的记载为研究对象,归纳他们的出家因由,及带出相关律制问题的讨论,期望能对古代僧人的生涯,以及印度律制于中土的施行有更多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僧传 出家 具足戒
原文传递
大众与大乘——法显与《摩诃僧癨律》的翻译辨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释湛如 《法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1-46,共6页
引言《法显传》中,开篇即言“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阙”,标明其西行求法之目的。至于其回国后所译经典影响深远,其中《大般泥洹经》中的佛性说,更对当时思潮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汤用彤在《魏晋南北朝佛教史》中评价说:“开中国佛理之一... 引言《法显传》中,开篇即言“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阙”,标明其西行求法之目的。至于其回国后所译经典影响深远,其中《大般泥洹经》中的佛性说,更对当时思潮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汤用彤在《魏晋南北朝佛教史》中评价说:“开中国佛理之一派,至为重要。”法显求法本来目的,乃为律藏残阙,求补律藏,共携带回国三部律典,分别是《摩诃僧癨律》(以下简称僧癨律)、《萨婆多众律抄》、《弥沙塞五分律》(以下简称五分律),他为何会选择翻译《僧祗律》,这与部派佛教思想特色是否有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沙塞五分 佛教史 慧远 四分 大众部 佛理 佛性 大般泥洹经
原文传递
清净之音 佛教音乐漫谈
15
作者 李美群 胡远慧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8-69,共2页
一佛教音乐起源于梵呗,意为用清净的声音(梵)来赞咏(呗)。作为最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形式,音乐会扰乱佛教修行者的平静,这与佛教追求解脱的宗旨是违背的。比如,在《十诵律》和《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之中,佛陀就一再说,佛弟子不要接... 一佛教音乐起源于梵呗,意为用清净的声音(梵)来赞咏(呗)。作为最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形式,音乐会扰乱佛教修行者的平静,这与佛教追求解脱的宗旨是违背的。比如,在《十诵律》和《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之中,佛陀就一再说,佛弟子不要接近世俗的音乐者。不过,佛陀对此也有开许:如果将经典中特定的文句,加上曲调演唱出来,因此能够对听众产生更大的说服力,从而有助于人们修行,这是得到佛陀赞许的。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音乐 音乐起源 艺术形式 大乘佛教 音乐会 佛陀 说服力
原文传递
名山千古仰 弥勒万家朝 新昌大佛寺文化构成的现代解读
16
作者 温金玉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44,共3页
新昌是浙东地区闻名遐迩的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古称剡东、剡中,又名南明、石城,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古迹众多,素有“东南眉目”之称。境内大佛寺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以拥有江南第一大佛——石窟弥勒大佛和1075尊小石佛而名扬海内外。从“东... 新昌是浙东地区闻名遐迩的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古称剡东、剡中,又名南明、石城,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古迹众多,素有“东南眉目”之称。境内大佛寺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以拥有江南第一大佛——石窟弥勒大佛和1075尊小石佛而名扬海内外。从“东南佛国”文化圈来溯源其文化资源,大致可以切割为三大版块,一是拥有典型的江南佛教义理型色彩,即六家七宗中的“支竺遗风”;二是南朝律学中的“十诵律学”;三是民众信仰中的“弥勒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古城 六家七宗 大佛寺 新昌 现代解读 民众信仰 人文古迹
原文传递
说“嚏喷” 被引量:2
17
作者 季羡林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2-55,共4页
在中国民间,小孩子一打嚏喷,有点古风的大人往往说:'长命百岁.'我原以为,这不过是中国一个地方,甚至只是中国北方的风俗。后来到了德国,在那里,大人或者小孩一打嚏喷,旁边的人就连忙说:'Gesundheit(健康).'
关键词 世尊 咒愿 突吉罗 毗奈耶 四分 优婆夷 善礼 巴利文三藏 一切众生
原文传递
锡杖 被引量:1
18
作者 段演权 《法音》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31-32,共2页
在参观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出土的金银法器和供养时,听到讲解员介绍法器中的锡杖说:“锡杖又名禅杖……”此解释有误, 锡杖,梵语叫吃弃罗,是鸣声之义。古人译为锡杖者,音取锡作声。佛学词典载:锡杖,一日声杖、鸣杖。僧所持者。杖头安环,... 在参观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出土的金银法器和供养时,听到讲解员介绍法器中的锡杖说:“锡杖又名禅杖……”此解释有误, 锡杖,梵语叫吃弃罗,是鸣声之义。古人译为锡杖者,音取锡作声。佛学词典载:锡杖,一日声杖、鸣杖。僧所持者。杖头安环,圆如盏,口安小环子,摇动作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杖头 鸣声 所持 二因缘 三衣 丛林制度 大寂禅师 四分 头突
原文传递
五戒及其内容——戒学讲座之三 被引量:1
19
作者 净慧 《法音》 1988年第7期4-11,共8页
什么是五戒凡是一个有组织有理想的团体,有其组成的人员,也必有其组织的规章;组织的健全与否,但看其规章的内容而定。此一组织是否有其卓越的成绩表现,也由其规章中所含的理想而定。一切的社会组织,都是依其理想而制定规章,再由规章产... 什么是五戒凡是一个有组织有理想的团体,有其组成的人员,也必有其组织的规章;组织的健全与否,但看其规章的内容而定。此一组织是否有其卓越的成绩表现,也由其规章中所含的理想而定。一切的社会组织,都是依其理想而制定规章,再由规章产生力量。不过规章的能否产生力量,尚视其组成人员的能否一致对其规章的拥护与遵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切众生 持戒 戒体 净戒 邪淫 四分 宗教徒 受持 法身
原文传递
宗四分比丘随门要略行仪
20
作者 蕭基平 《藏外佛教文献》 CSSCI 2011年第1期257-288,共32页
[题解]《宗四分比丘随门要略行仪》,又称《宗四比丘随门要仪》、《宗四分比丘随门要行仪》。中国人编著的佛教戒律著作。著者不详。一卷。本文献基本以道宣《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和《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为基础,并参考有关《十诵律... [题解]《宗四分比丘随门要略行仪》,又称《宗四比丘随门要仪》、《宗四分比丘随门要行仪》。中国人编著的佛教戒律著作。著者不详。一卷。本文献基本以道宣《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和《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为基础,并参考有关《十诵律》、《摩诃僧只律》以及《五分律》的注疏、戒本等,抄集编撰而成。内容包括了结界场法含戒场图、戒场羯磨文、结大界羯磨文、解界法、解大界羯磨文、解戒场羯磨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分 佛教文献 三衣 波逸提 僧伽梨 受持 四分 大界 戒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