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蜡梅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慧珍 张剑飞 +4 位作者 伍一炜 张韵寒 朱寅荻 范欣荣 徐暾海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1期1989-2001,共13页
蜡梅科蜡梅属(Chimonanthus)植物是中国特有的药用植物,包括柳叶蜡梅、浙江蜡梅、山蜡梅和突托蜡梅,其根、茎、叶、花蕾和果实均可入药;其中柳叶蜡梅的茎、叶可作为新资源食品,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蜡梅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 蜡梅科蜡梅属(Chimonanthus)植物是中国特有的药用植物,包括柳叶蜡梅、浙江蜡梅、山蜡梅和突托蜡梅,其根、茎、叶、花蕾和果实均可入药;其中柳叶蜡梅的茎、叶可作为新资源食品,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蜡梅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和倍半萜类等,其不同部位的提取物和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等药理活性,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综述近年来蜡梅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以期为后续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属 食凉茶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十两茶提取物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礼军 杜万红 +3 位作者 刘小阳 张勇 郭赛 罗昔金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十两茶提取物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衰老细胞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株于含有10%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使用ox-LDL孵育建立衰老细胞模型,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评... 目的:探讨十两茶提取物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衰老细胞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株于含有10%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使用ox-LDL孵育建立衰老细胞模型,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评价内皮细胞的衰老状态,分别予以不同剂量十两茶提取物及辛伐他汀预处理,检测培养液中活性氧(ROS)、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以及端粒酶活性水平。结果 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模型中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的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细胞内ROS水平、ADMA水平增强,DDAH和端粒酶活性降低,而十两茶提取物预处理可明显抑制这一过程(P<0.05)。结论十两茶提取物在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进程中起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ROS、ADMA水平以及提高DDAH水平和端粒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两茶提取物 内皮细胞 衰老 抑制
下载PDF
基于DPPH-HPLC的食凉茶抗氧化组分的快速筛选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许平翠 张晓芹 +1 位作者 陈礼平 王娜妮 《分析仪器》 CAS 2021年第1期128-131,共4页
建立DPPH-HPLC方法快速筛选、鉴别和测定食凉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食凉茶提取物与80μg/mL DPPH自由基室温避光孵育30min后,1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以峰强度减少大于80%的成分,认定为潜在的抗氧化活性物质,... 建立DPPH-HPLC方法快速筛选、鉴别和测定食凉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食凉茶提取物与80μg/mL DPPH自由基室温避光孵育30min后,1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以峰强度减少大于80%的成分,认定为潜在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结合对照品对照,确定抗氧化活性成分为东莨菪内酯、槲皮素、山奈酚。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3个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含量,并评价其抗氧化能力。利用DPPH-HPLC方法可快速、灵敏、准确筛选食凉茶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并对其进行测定和评价,为开发利用食凉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凉茶 DPPH-HPLC方法 抗氧化
下载PDF
基于HPLC-QAMS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联合多元统计分析及加权TOPSIS法的食凉茶综合质量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丹 徐俊燕 +1 位作者 张乐怡 张晓芹 《中国药师》 CAS 2023年第12期499-509,共11页
目的高效液相一测多评(HPLC-QAMS)法测定食凉茶中10种成分,并联合多元统计分析和加权优劣解距离(E-TOPSIS)法评价其综合质量。方法色谱柱为COSMOSIL5 C_(18)-MS-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 目的高效液相一测多评(HPLC-QAMS)法测定食凉茶中10种成分,并联合多元统计分析和加权优劣解距离(E-TOPSIS)法评价其综合质量。方法色谱柱为COSMOSIL5 C_(18)-MS-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和222 nm。以芦丁为参照,结合QAMS法,对18批食凉茶中东莨菪苷、东莨菪内酯、异嗪皮啶、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滨蒿内酯、槲皮素、山柰酚和夏蜡梅碱的含量进行测定。运用统计软件对18批食凉茶的含量数据进行化学计量分析;用E-TOPSIS法对食凉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0个成分均实现良好分离,并在各自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8%~100.12%,RSD<2.0%(n=9)。芦丁与其他9个成分的平均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2.1157、2.5924、0.5531、0.8976、0.7807、1.1593、0.6936、1.4583和0.6017,RSD<2.0%(n=6),QAMS法和常规外标法的定量结果显示两者无显著差异。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886%,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大于1的为山柰酚-3-O-芸香糖苷、芦丁和紫云英苷。E-TOPSIS分析结果显示,最优解的欧氏贴近度在0.1804~0.7394之间。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且经济实用,可全面反映食凉茶的质量差异性,能较好地控制该品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凉茶 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 多元统计分析 加权优劣解距离法
下载PDF
基于UHPLC-MS/MS的食凉茶2种基原植物不同部位中26个成分的含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毛菊华 潘俊杰 +3 位作者 陈张金 吴查青 王伟影 程科军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9-495,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法测定和对比食凉茶2种基原植物(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 S.Y.Hu和浙江蜡梅Chimonanthus zhejiangensis M.C.Liu)不同部位根、茎、叶中26个成分的含量,以筛选不同部位的质... 目的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法测定和对比食凉茶2种基原植物(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 S.Y.Hu和浙江蜡梅Chimonanthus zhejiangensis M.C.Liu)不同部位根、茎、叶中26个成分的含量,以筛选不同部位的质量标志物。方法UHPLC采用Agilent RRHD Eclipse Plus C_(18)(2.1 mm×50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5℃,进样量0.5μL;三重四级杆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通过多重反应监测模式对柳叶蜡梅和浙江蜡梅不同部位中26个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26个成分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8.5%~111.7%,RSD为3.4%~9.8%。食凉茶2种基原植物中各成分的含量无明显差异,聚类分析将叶和根、茎分为两大类,表明两者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叶均以黄酮类成分为主,以山柰酚-3-O-芸香糖苷含量最高,达12.902 mg·g^(-1);茎和根均以香豆素类成分为主,根的生物碱含量相对更高;经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出山柰酚-3-O-芸香糖苷、山蜡梅碱、芦丁、秦皮苷、异秦皮啶-7-O-β-D-葡萄糖苷、东莨菪苷、新绿原酸7个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本研究阐明了食凉茶2种基原植物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柳叶蜡梅和浙江蜡梅药效物质基础奠定了依据,同时为其全资源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凉茶 柳叶蜡梅 浙江蜡梅 不同部位 聚类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基于一测多评法研究畲药食凉茶黄酮类物质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伟影 毛菊华 +1 位作者 王发英 陈卫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32-2537,共6页
目的一测多评(QAMS)法测定畲药食凉茶中4种黄酮类成分,并以其研究食凉茶黄酮类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芦丁为参照物,分别建立其与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山柰素的相对校正因子(f),并计算食凉茶中各成分量,实现QAMS。同时采... 目的一测多评(QAMS)法测定畲药食凉茶中4种黄酮类成分,并以其研究食凉茶黄酮类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芦丁为参照物,分别建立其与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山柰素的相对校正因子(f),并计算食凉茶中各成分量,实现QAMS。同时采用外标法验证QAMS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芦丁与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和山柰素的f分别为1.158、0.475 6、0.431 9,RSD分别为0.73%、1.55%、1.58%;QAMS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不同月份食凉茶中黄酮类成分质量分数差异明显,2个来源食凉茶之间的量差异亦较明显。结论以芦丁为参照物同时测定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山柰素的QAMS法可用于畲药食凉茶的定量分析。以黄酮类物质为指标,食凉茶的最佳采收期为7月和8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法 相对校正因子 畲药 食凉茶 芦丁 山柰酚-3-O-芸香糖苷 槲皮素 山柰素 采收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