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单穴、多穴对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镇痛效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玉侠 李昭凤 +1 位作者 李春静 高树中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比较针刺单穴、多穴对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的镇痛效应。方法:选取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78例,随机分为单穴(十七椎穴)组34例和多穴(十七椎、次髎、地机、三阴交穴)组44例。观察针刺前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随时间的变化,并比较... 目的:比较针刺单穴、多穴对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的镇痛效应。方法:选取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78例,随机分为单穴(十七椎穴)组34例和多穴(十七椎、次髎、地机、三阴交穴)组44例。观察针刺前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随时间的变化,并比较之间的差异。结果:针刺5 min后,两组VAS读数均开始明显降低;两组3个月经周期针刺前即时VAS读数均逐渐下降,与第1月经周期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1月经周期起针后60 min,在第2月经周期起针后120 min多穴组与单穴组比较,VAS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时间点VAS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单穴和多穴治疗重度原发性痛经都有明显的即刻镇痛效应,且该效应具有临床意义。针刺单穴、多穴治疗重度原发性痛经,均具有累积镇痛效应。针刺治疗重度原发性痛经可单取十七椎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原发性痛经 镇痛效应 十七椎穴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原发性痛经针刺十七椎穴不同留针时间对SF-MPQ量表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柳春梅 马玉侠 +1 位作者 郭之平 公春荣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第5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针刺十七椎穴留针时间的长短对疼痛性质的改变及疼痛程度的减轻与否有无相关性,为临床确定最佳留针时间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留针20 min组、留... 目的: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针刺十七椎穴留针时间的长短对疼痛性质的改变及疼痛程度的减轻与否有无相关性,为临床确定最佳留针时间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留针20 min组、留针30 min组及空白等待组,每组各30例。应用SF-MPQ(Mc Gill简化量表)观察治疗前后随时间变化情况,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在改善患者疼痛的强度及疼痛的性质上,针刺组均能明显改善SF-MPQ中各项指标的评分,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十七椎穴可以明显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不同性质的疼痛及其程度,且留针30 min优于留针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针刺疗法 十七椎穴 留针时间 SF-MPQ量表
下载PDF
不同介入时机针刺十七椎穴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于岩瀑 马玉侠 +2 位作者 高树中 杜冬青 孙玉国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5期416-417,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介入时机针刺十七椎穴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比较其差异。方法将2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均针刺十七椎穴,治疗组在经前第5天开始治疗,对照组在疼痛发作第1天开始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 目的观察不同介入时机针刺十七椎穴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比较其差异。方法将2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均针刺十七椎穴,治疗组在经前第5天开始治疗,对照组在疼痛发作第1天开始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分别记录两组简明McGill疼痛评分表(SF-MPQ)的变化,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SF-MPQ各项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SF-MPQ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前针刺十七椎穴与疼痛即刻针刺十七椎穴对原发性痛经均有疗效,经前针刺十七椎穴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痛经 十七椎 简明McGill疼痛评分表
下载PDF
Observation on immediate analges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Shiqizhui (十七椎 EX-B 8) only or multi-acupoints in patients with dysmenorrhe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艳梅 卜彦青 +2 位作者 侯文静 陈少宗 高树中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11年第2期20-25,共6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acupuncture at Shiqizhui (十七椎 EX-B 8) only and multi-acupoints on dysmenorrhea. Methods Thirty-eight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single acupoin...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acupuncture at Shiqizhui (十七椎 EX-B 8) only and multi-acupoints on dysmenorrhea. Methods Thirty-eight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single acupoint group and a multi-acupoints group, 1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single acupoint group was treated by acupuncture at Shfqizhui (十七椎EX-B 8) only, and the multi-acupoints group by acupuncture at Shlqizhui (十七椎EX-B 8), Sanyinjiao (三阴交SP 6), Diji (地机 SP 8), Ciliao (次髎 BL 32). They were all treated from the first day when sudden intense pain occured, one time each day, for 3 days in each menstrual cycle, the treatment of three menstrual cycle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were compared and the scores of general frequency and severity of dysmenorrhea by using 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 (CMS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cured rate was 68.4% (13/19) 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31.6% (6/19) in the single acupoint group, being similar to 78.9% (15/19) and 21.1% (4/19) in the muhi-acupoints group (P〉0.05). VAS and the scores of general frequency and severity of dysmenorrhea were al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all P〈0.001),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t Shiqizhui (十七椎 EX-B 8) only can be as effective as selecting multi-acupoints to cure primary dysmenorrh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SMENORRHEA Acupunture Therapy point Selection point EX-B 8 shiqizhui
原文传递
针刺不同穴位对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镇痛效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德友 马玉侠 李昭凤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9期736-737,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和多穴对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镇痛效应的差异。方法将75例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十七椎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多穴(三阴交、次髎、地机、十七椎)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和多穴对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镇痛效应的差异。方法将75例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十七椎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多穴(三阴交、次髎、地机、十七椎)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随时间的变化,并比较两组镇痛效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3个月经周期针刺5 min后VAS读数均开始明显降低(均P<0.01)。两组治疗前后VAS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时针刺十七椎及多穴均对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有镇痛效应,针刺治疗中度原发性痛经可单取十七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痛经 镇痛效应 十七椎
下载PDF
痛经患者关元、十七椎穴伏安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史菊霞 毛慧娟 +2 位作者 张璐 沈雪勇 魏建子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痛经患者月经周期关元、十七椎穴位伏安特性的变化规律,为临床选穴及穴位特异性研究提供试验证据。方法检测痛经组50例痛经患者非经期、经期、经后关元和十七椎的伏安曲线,分析痛经患者穴位伏安特性,并与对照组51例健康女性进... 目的观察痛经患者月经周期关元、十七椎穴位伏安特性的变化规律,为临床选穴及穴位特异性研究提供试验证据。方法检测痛经组50例痛经患者非经期、经期、经后关元和十七椎的伏安曲线,分析痛经患者穴位伏安特性,并与对照组51例健康女性进行比较。结果痛经组非经期十七椎穴的增程伏安面积和惯性面积小于对照点(P<0.05),经期十七椎穴惯性面积小于对照点(P<0.05),经后十七椎穴增程伏安面积、惯性面积均小于对照点(P<0.05);痛经组非经期关元穴的减程伏安面积大于对照点(P<0.05)。对照组经后十七椎穴的增程伏安面积、惯性面积小于对照点(P<0.05)。非经期,痛经组关元穴增程伏安面积、减程伏安面积及惯性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经后,痛经组关元穴增程伏安面积、惯性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元、十七椎穴具有明显的穴位特异性,并随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与健康女性比较,痛经患者关元、十七椎穴伏安特性在非经期和经后发生了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元 十七椎 痛经 月经周期 穴位特异性 伏安特性
下载PDF
隔附子灸配合雷火灸十七椎治疗肾气亏损型痛经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陈丹姗 邓慧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35-239,共5页
【目的】观察隔附子灸配合雷火灸十七椎(经外奇穴,位于第5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俯卧取穴)治疗肾气亏损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采用隔附子灸配合雷火灸十七椎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针刺十七椎治疗。... 【目的】观察隔附子灸配合雷火灸十七椎(经外奇穴,位于第5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俯卧取穴)治疗肾气亏损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采用隔附子灸配合雷火灸十七椎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针刺十七椎治疗。每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进行疼痛评分,并在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为7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NRS总评分和病情程度N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半年后随访,治疗组的疗效及对NRS总评分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改善肾气亏损型痛经NRS总评分、病情水平NRS评分方面,隔附子灸配合雷火灸十七椎效果更佳,且远期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隔附子灸 雷火灸 十七椎 肾气亏损
下载PDF
十七椎与多穴对痛经患者即时止痛作用的观察: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李艳梅 卜彦青 +2 位作者 侯文静 陈少宗 高树中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比较痛经时针刺单穴十七椎和多穴针刺治疗痛经的疗效差别,为取穴提供依据。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穴组和多穴组,每组19例。单穴组取穴十七椎,多穴组取十七椎、三阴交、地机、次髎,两组分别在疼痛发作第1天开始针灸治疗,每天针... 目的:比较痛经时针刺单穴十七椎和多穴针刺治疗痛经的疗效差别,为取穴提供依据。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穴组和多穴组,每组19例。单穴组取穴十七椎,多穴组取十七椎、三阴交、地机、次髎,两组分别在疼痛发作第1天开始针灸治疗,每天针灸1次,1个月经周期连续治疗3天,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采用Cox痛经症状量表(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CMSS)对患者痛经总频率、痛经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单穴组痊愈率为68.4%(13/19),有效率为31.6%(6/19),多穴组分别为78.9%(15/19)、21.1%(4/19),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疼痛总频率评分、痛经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01),但两组间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在疼痛时进行针刺,只取一个穴位十七椎即可达到与选取多穴相同的止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针刺 取穴 十七椎
原文传递
不同时机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21
9
作者 卜彦青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寻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最佳治疗时机。方法:8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经前针刺十七椎组(A组)20例、疼痛时针刺十七椎组(B组)20例、空白组(C组)40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两针刺组随访3个月经周期,采用Cox痛经症状量表(C... 目的:探寻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最佳治疗时机。方法:8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经前针刺十七椎组(A组)20例、疼痛时针刺十七椎组(B组)20例、空白组(C组)40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两针刺组随访3个月经周期,采用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进行痛经临床症状评分,比较两针刺组之间及与空白组同期疗效的差异。结果:两针刺组各治疗期及随访期同期痛经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针刺组较空白组同期痛经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经前及即时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皆有显著疗效,不同时机针刺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治疗时机 十七椎 期疗效 针刺 临床症状评分 月经周期 连续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