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rocess of Cultivated Land and Water Resource Distribution Changing in Recent Decades in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in Shiyang Inland River Basin in Arid Area of Northwest China
1
作者 Huaidong Wei Ya Li +4 位作者 Cundong Xu Lanping Zhou Xiaoke Hu Feng Ding Fang Chen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6年第7期166-171,共7页
Last century 50 - 70 years, the dam construction of Shiyang Inland River Basin (SIRB)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rable land in the basin. Through data collection, field surveys and rem... Last century 50 - 70 years, the dam construction of Shiyang Inland River Basin (SIRB)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rable land in the basin. Through data collection, field surveys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 interpretation, we analysis the use of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change proces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SIRB in recent decades. The results show: (1) The cultivated area of SIRB has been an upward trend in recent decades, The whole basin cultivated area has increased total 229,000 hm<sup>2</sup> from 1973 to 2010 and mainly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Midstream increased by 149,700 hm<sup>2</sup> accounting for 65.36 percent of total, downstream increased by 70,000 hm<sup>2</sup> accounting for 30.70 percent of total. (2) The amount of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of downstream reduce significantly gradually since dam construction, and the water table sharp decline. While the volume of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come downstream from the 1950s accounted for 30 to 40 percent of the total gradually reduced to less than 10% in 2012;(3) since the arable land area of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SIRB basin substantial increase, so the surface water resource does not meet irrigation needs.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relies heavily on 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to supplement, resulting in Regional Groundwater Depth dropped rapidly, and forming several huge funnel groundwater settlements. 20 years from 1981 to 2001 the groundwater level of midstream dropped from around 5m to around 10m in Wuwei, and in Minqin dam-region of downstream along faster rate of decline in 20 years fell from 8.52 m to 22.68 m. Dam construction project has changed the pattern of the basin water cycle, the middle reaches closure a large number of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led to downstream sharp decline. Downstream continued 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formed a few huge funnel groundwater settlements, it caused serious ecological problems. The basin should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promote a virtuous cycle of water resourc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eek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ys conversion natural oasis to artificial oasis efficiency in arid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yang Inland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Cultivated area CHANGES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的湖泊有机质碳同位素记录——以石羊河流域三角城为例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成君 陈发虎 +2 位作者 施祺 孙维贞 唐富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3-97,共5页
对我国河西走廊东端西北内陆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交汇带的石羊河流域三角城古湖泊剖面进行了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有机碳和碳酸盐含量分析 ,重建了西北干旱区全新世古气候高分辨变化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能灵敏地反映该... 对我国河西走廊东端西北内陆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交汇带的石羊河流域三角城古湖泊剖面进行了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有机碳和碳酸盐含量分析 ,重建了西北干旱区全新世古气候高分辨变化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能灵敏地反映该区湖相地层记录的古气候特征 ,是一个较好的古气候替代指标。在温湿期 ,湖泊水体扩大 ,生产力高 ,沉积物中有机质主要是沉水植物供给 ,δ1 3Corg偏重 ;在干冷期 ,湖泊水体减小 ,沉积物中有机质以挺水植物为主 ,植被不发育 ,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低 ,δ1 3Corg偏轻。全新世气候演化主要分为 4个主要阶段 :暖湿期(约 10 0 0 0~ 5 0 0 0 a B.P.)、温湿期 (约 5 0 0 0~ 3 80 0 a B.P.)、凉湿期 (约 3 80 0~ 2 6 0 0 a B.P.)、干旱期 (约 2 6 0 0 a B.P.至今 ) ,各阶段中气候快速变化明显。该区的古气候演化与同处于我国东部季风西北边缘的相邻地区有一定的可比性 ,也具有自身的区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碳同位素 有机碳 碳酸盐 全新世 中国 西北地区 干旱区 古气候变化
下载PDF
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盐碱化土地修复与调控研究——以石羊河灌区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金荣 谢晓蓉 +1 位作者 金自学 秦嘉海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89-92,共4页
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石羊河灌区盐碱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加,盐碱化程度不断加深,严重影响到该区国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造成石羊河灌区盐碱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认为自然因素主要是:①... 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石羊河灌区盐碱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加,盐碱化程度不断加深,严重影响到该区国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造成石羊河灌区盐碱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认为自然因素主要是: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强烈;②.水资源量逐年减少;③.地势上位于我国现代地形的第二阶梯,为内陆河流;④.地下水质矿化度高。人为因素是:①.过度开荒,灌区大量超采地下水;②.植被大量减少,加剧了土地盐碱化;③.灌溉技术落后,有灌无排。同时从四个方面探索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石羊河灌区盐碱化土地综合调控措施:①.水资源合理配置;②.以水盐平衡理论为指导,调控地上水位和盐分的时空分布;③.加强以节水灌溉为核心的灌区配套建设,推广节水防盐的灌水技术;④.扩大牧草种植,逐步实现农业三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灌区 土地盐碱化 修复 综合调控措施 甘肃省 节水防盐灌溉技术
下载PDF
石羊河下游退耕区次生草地自然恢复过程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37
4
作者 王理德 姚拓 +4 位作者 何芳兰 韩福贵 郭春秀 王方琳 魏林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3-261,共9页
采用时空替代法,对石羊河下游不同年限(1,2,3,4,5,8,15,24和31a)退耕区次生草地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特征和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及分布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退耕31a的次生草地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9个样... 采用时空替代法,对石羊河下游不同年限(1,2,3,4,5,8,15,24和31a)退耕区次生草地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特征和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及分布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退耕31a的次生草地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9个样地的所有样方中出现34种植物,植被群落由一年生草本植物为建群种,多年生草本与个别灌木植物为伴生种,逐渐演替为单一的灌木群落,并表现出较强的连续性与递进性。此外,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0-10cm,10-20cm,20-30cm及30-40cm土层中土壤酶活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土壤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减小趋势,并且表层土壤酶活性在4个层次的总酶活性中占有较大比例。随着退耕区次生草地演替时间的增加,土壤酶活性总的趋势与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一样,随着退耕区次生草地植被的恢复呈波动式下降,土壤酶活性与植被的恢复是一个互动过程,它们之间存在着互相回馈的响应。另外,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的过程,并且与退耕最后一年种植的农作物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下游 退耕区 次生草地 植被自然恢复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区生态承载力时空格局动态评价 被引量:15
5
作者 汪玉琼 郭建军 +3 位作者 李凯 张佳静 杜军 岳东霞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6-172,共7页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从图斑和各支流汇水区2种不同空间尺度,分别对1985,2000,2009年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区生态承载力进行定量计算,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尺度上,24年间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区生...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从图斑和各支流汇水区2种不同空间尺度,分别对1985,2000,2009年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区生态承载力进行定量计算,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尺度上,24年间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区生态承载力总量呈缓慢增加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各类土地生态承载力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2000年以后林地、草地和耕地生态承载力变化较为突出,表明中国1999年后实施的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对其变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空间尺度上,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区生态承载力供给极不均匀,具有与流域地貌特征、环境禀赋和土地利用/覆被及其变化相关联的地理特性和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论可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实践表明应用GIS技术计算生态承载力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时空格局 可持续发展 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区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生态危机的综合治理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怀录 刘艳霞 +1 位作者 迟守乾 吴秉礼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86-890,共5页
综合治理石羊河流域生态危机的思路是:①用一定生活水平下的人均耕地面积阈值和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理论,确定的耕地面积和配套的防护林体系。②用生物群落类、湿地类及流域经济社会类3大用水阈值组成的生态用水阈值进行水资源配置... 综合治理石羊河流域生态危机的思路是:①用一定生活水平下的人均耕地面积阈值和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理论,确定的耕地面积和配套的防护林体系。②用生物群落类、湿地类及流域经济社会类3大用水阈值组成的生态用水阈值进行水资源配置或调控。调控过程中紧紧抓住人口的环境容量这个关键,用人口环境容量调控和耦合生产及经济规模基础上,通过调控流域内可利用水资源承载力各分量的方式,对水资源配置进行优化,达到遏制生态危机,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生态危机 人均耕地面积阈值 生态用水阈值 水资源承载力 调控与优化
下载PDF
干旱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丽娜 石培基 +1 位作者 董翰蓉 魏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0-284,共5页
水资源是干旱区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最重要的限制性因子和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和人口的迅速增长,石羊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不断占用生态环境用水,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已经超过了极限,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该文按照"产生的问题... 水资源是干旱区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最重要的限制性因子和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和人口的迅速增长,石羊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不断占用生态环境用水,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已经超过了极限,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该文按照"产生的问题—影响机制—过程模拟和情景预测—提出对策"这一思路总结了国内近30a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发现: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研究较少,在实践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今后的重点应以机制为基础,从流域的宏观角度,过程模拟和情景预测为突破口,综合开展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石羊河流域 水资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石羊河下游绿洲边缘次生草地自然恢复过程及微生物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理德 柴晓虹 +5 位作者 姚拓 王多泽 徐先英 孙广正 陈龙 张涛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4-21,共8页
采用时空替代法,对石羊河流域下游绿洲边缘1~31年退耕区次生草地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群落类型及土壤微生物特性(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进行调查、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石羊河下游绿洲边缘次生草地31年... 采用时空替代法,对石羊河流域下游绿洲边缘1~31年退耕区次生草地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群落类型及土壤微生物特性(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进行调查、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石羊河下游绿洲边缘次生草地31年的植被恢复过程中,9个样地的所有样方框共出现植物34种,且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植物种类逐渐减少,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微生物量磷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土壤微生物量氮呈先波动式下降后波动式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3大类微生物数量均为细菌最高,放线菌次之,真菌最低;植被演替速度比较缓慢;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物种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逐渐减小,均匀度指数逐渐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状态;土壤微生物特性总的变化规律与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相一致;土壤微生物量与3大类微生物数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下游 退耕区 次生草地 自然恢复 微生物
下载PDF
石羊河上游干旱草原阴山扁蓿豆群落土壤种子库 被引量:10
9
作者 董小刚 赵成章 +2 位作者 张起鹏 周伟 姚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45,63,共6页
土壤种子库是地上植被补充更新的源泉,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已成为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中相当活跃的领域。在石羊河上游干旱草原选择阴山扁蓿豆草地群落,研究了草地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多样性特征以及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种子库是地上植被补充更新的源泉,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已成为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中相当活跃的领域。在石羊河上游干旱草原选择阴山扁蓿豆草地群落,研究了草地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多样性特征以及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阴山扁蓿豆草地群落土壤种子库共有20个物种,分属12科。随阴山扁蓿豆分盖度减小,土壤种子库密度和种类在水平方向上增加,种子库密度垂直分布呈现O-5cm〉10—15cm〉5-10cm土层,物种数量随深度而减少;在阴山扁蓿豆分盖度〉60%的草地群落未发现其种子库的存在。土壤种子库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w均匀度指数随阴山扁蓿豆盖度减小呈上升趋势,生态优势度由0.46下降至0.24;各草地群落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系数在0.29~0.5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山扁蓿豆群落 退化草地 土壤种子库 石羊河上游
下载PDF
干旱区终闾湖泊孢粉记录的环境重建模式———以甘肃石羊河流域终闾湖泊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艳 陈发虎 冯兆东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9-275,共7页
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东段、石羊河终闾湖泊边缘的三角城剖面全新世早期至末次冰消期 2 92— 6 0 0cm处 15 5个样孢粉组合 ,显示云杉、圆柏属含量极高 ,两者之和达 40 %— 6 0 % ,且百分比互为消长。云杉百分比与孢粉浓度、植被分异度成... 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东段、石羊河终闾湖泊边缘的三角城剖面全新世早期至末次冰消期 2 92— 6 0 0cm处 15 5个样孢粉组合 ,显示云杉、圆柏属含量极高 ,两者之和达 40 %— 6 0 % ,且百分比互为消长。云杉百分比与孢粉浓度、植被分异度成正比。通过对云杉、圆柏属生态习性、传播性能、与其它组分关系、当地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分析 ,笔者认为剖面中高含量的云杉、圆柏属来自流域上游祁连山 ,是石羊河搬运的结果 ,孢粉组合中其它成分有当地的 ,也有来自山上的。剖面附近表土花粉分析支持这种观点。云杉、圆柏属是判断流域环境变化的主要因子 ,孢粉组合中其它成分可辅助判断环境变化的细节。流域环境重建模式和具体的变化过程是 :孢粉组合中的主要成分指示流域山上的植被状况 ;云杉花粉含量高时 ,流域有效湿度大 ,山上云杉林范围扩大 ,终闾区湖泊发育 ,整个流域生物分异度、密度 ,孢粉浓度都大 ;圆柏属花粉含量高 ,流域干旱 ,山上云杉林范围急剧减少 ,整个流域生物分异度、密度减小 ,孢粉浓度降低。圆柏属受干旱影响较小 ,数量有所减少 ,但因补偿递减率的作用 ,百分比增加。这可为重建我国西部干旱区湖泊孢粉记录的古环境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终闾湖泊 孢粉组合 环境变化模式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居民地空间分布类型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秀丽 刘占波 赵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97-101,共5页
本文采用最近邻点指数计算方法,运用G 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对石羊河流域居民地分布类型的研究,划分了适合于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居民地空间分布的5种类型,并对该流域居民地分布类型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揭示其一般规律。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居民地 空间分布 最近邻点指数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治理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国宁 杨小梅 +1 位作者 杨林 白千千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144-147,共4页
通过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研究,分析了该流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生态问题 治理对策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北部平原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小娟 邓建伟 +3 位作者 张新民 胡想全 李元红 王军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25,共3页
尝试根据石羊河流域北部平原区的不同地质地貌、气候、农业、生物土壤及人类经济活动等特征及流域承担的生态功能状况,按照主导性和综合性原则,在生态环境主导因素区划的基础上,利用ArcGIS的多层面叠加功能,将石羊河流域北部平原区划分... 尝试根据石羊河流域北部平原区的不同地质地貌、气候、农业、生物土壤及人类经济活动等特征及流域承担的生态功能状况,按照主导性和综合性原则,在生态环境主导因素区划的基础上,利用ArcGIS的多层面叠加功能,将石羊河流域北部平原区划分为2个生态功能区及6个亚区。该区划将为进行生态安全评价及生态需水计算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北部平原区 生态功能区划
下载PDF
有机管理对民勤绿洲土壤质量和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娜 代春艳 +4 位作者 韩国君 方春媛 陈年来 张正 黄海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81,共6页
通过测定不同年限有机管理田小麦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研究有机管理对石羊河下游土壤质量和小麦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连续实施有机管理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 通过测定不同年限有机管理田小麦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研究有机管理对石羊河下游土壤质量和小麦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连续实施有机管理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三年有机管理农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相比传统管理农田分别提高了49.70%、28.63%、190.08%、122.89%;连续三年有机管理使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了20.98%、赖氨酸含量提高了41.86%,产量提高了7.25%。可见,在民勤绿洲区实施有机管理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能稳定小麦产量,并显著提高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管理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小麦产量 品质 石羊河下游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井灌区管道灌溉系统优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斌 王以兵 丁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4,共3页
为了探求石羊河流域井灌区管道灌溉系统优化模式,对喷灌、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技术与变频调速技术进行配套,采用"恒压变量"研究方案对各灌溉技术间流量与压力协调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水泵的转速大于最低合理转速1 710 r/mi... 为了探求石羊河流域井灌区管道灌溉系统优化模式,对喷灌、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技术与变频调速技术进行配套,采用"恒压变量"研究方案对各灌溉技术间流量与压力协调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水泵的转速大于最低合理转速1 710 r/min时,在喷灌、滴灌、管灌3种工作条件下,水泵效率均较高,基本在高效区运行,同时也说明"恒压变量"一整套水泵调速工况点参数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正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灌溉 系统优化 高效混合灌溉 恒压变量 井灌区 石羊河流域
下载PDF
石羊河上游退耕区紫花苜蓿草地群落动态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小刚 赵成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8-232,共5页
以石羊河上游旱泉沟流域紫花苜蓿人工草地为例,采用常规群落学调查,并结合2003-2009年连续7a的定位观测资料,研究了紫花苜蓿草地退化过程和群落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建植以来,群落盖度逐年下降,群落密度逐年增大,地上... 以石羊河上游旱泉沟流域紫花苜蓿人工草地为例,采用常规群落学调查,并结合2003-2009年连续7a的定位观测资料,研究了紫花苜蓿草地退化过程和群落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建植以来,群落盖度逐年下降,群落密度逐年增大,地上部分生物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随着紫花苜蓿草地的退化,杂类草侵入群落,物种数由7种增加到17种,且以菊科植物占据优势;建植第5年,草地裸斑增加、质量下降,紫花苜蓿的优势地位明显下降,而赖草成为群落的优势种群。紫花苜蓿退化草地群落动态可分为3个阶段:即紫花苜蓿草地阶段、紫花苜蓿草地向天然草地演替的过渡阶段和禾本科次生草地阶段,人工草地向地带性天然草地的演化迹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退耕地 群落动态 功能群 石羊河上游
下载PDF
石羊河灌区几种制种玉米节水高效栽培模式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永德 刘兴成 吴科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3期76-77,共2页
对石羊河灌区制种玉米节水高效栽培模式应用情况和制种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前期调研,并就不同模式在技术参数、灌水效果、经济及节水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 制种玉米 节水模式 比较 石羊河灌区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县生态需水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小娟 李元红 +1 位作者 张新民 王军德 《中国水利》 2008年第13期7-9,共3页
以石羊河下游的民勤县为研究区,在TM遥感影像资料的基础上,借助EARDAS,ARCINFO和ARC View等GIS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对民勤地区1987年和2000年两个时段的1∶10万遥感图像进行解译,采用"面积定额法"对其生态需水量进行了计算,最... 以石羊河下游的民勤县为研究区,在TM遥感影像资料的基础上,借助EARDAS,ARCINFO和ARC View等GIS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对民勤地区1987年和2000年两个时段的1∶10万遥感图像进行解译,采用"面积定额法"对其生态需水量进行了计算,最终估算出该区的生态需水量,再结合北部平原区的水资源利用现状,为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开发和流域景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面积定额法 生态恢复 石羊河流域 民勤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灌区水效率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录仓 陈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692-3704,共13页
石羊河流域灌区是人-地-水矛盾高度集结之地,也是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地区,其用水效率的高低深刻影响着绿洲的稳定性和三生系统(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发展状态。选择DEA模型,测度了《石羊河流域治理规划》实施前后13个灌区农业用水效率... 石羊河流域灌区是人-地-水矛盾高度集结之地,也是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地区,其用水效率的高低深刻影响着绿洲的稳定性和三生系统(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发展状态。选择DEA模型,测度了《石羊河流域治理规划》实施前后13个灌区农业用水效率变化。结果表明:综合治理前后各灌区用水效率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以2007年为拐点,总体呈现前期波动下降、后期稳定提升的发展历程。用水效率中游井泉灌区>中游山水灌区>下游山水井泉混合灌区,映射出流域治理的强大影响力。重点治理区域高于非重点区域,但下游红崖山水库灌区用水效率仍很低。各灌区水土冗余是影响用水效率的共性因素。水冗余井泉灌区<山水灌区,但冗余度和松弛变量均在减少,说明水资源节约程度在加强。治理前井泉灌区和混合灌区土冗余最多;治理后山水灌区和下游红崖山水库灌区土地在减少冗余度,说明"关井压田"对井泉灌区起到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农业用水效率 DEA模型 石羊河流域 综合治理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上游水源涵养区保护与流域供水安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东 《中国水利》 2013年第5期45-47,共3页
针对石羊河流域上游水源涵养区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天然植被破坏、生态功能下降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保护治理统一管理机制、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打击乱采乱开活动、开展"下山分流"生态移民工程、开展人工增雨增雪... 针对石羊河流域上游水源涵养区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天然植被破坏、生态功能下降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保护治理统一管理机制、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打击乱采乱开活动、开展"下山分流"生态移民工程、开展人工增雨增雪、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强科学研究为流域生态安全把脉、完善水资源保障工程、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持之以恒开展人工生态建设等十大保护与利用措施,推动流域生态好转,保障经济社会用水安全,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 水源涵养区 保护 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