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发性脊柱侧弯合并胸廓发育不良综合征幼猪模型肺组织学及超微结构
1
作者 李啟堂 代兴飞 +6 位作者 张清东 严荣爽 潘呈 费德锐 马裕俭 徐世鑫 张颖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3-28,共6页
目的探究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EOS)合并胸廓发育不良综合征(thoracic insufficiency syndrome,TIS)幼猪在生长友好技术治疗前后肺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选择6周龄幼猪,随机分为对照组(n=3)、模型组(n=5)和治疗组(... 目的探究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EOS)合并胸廓发育不良综合征(thoracic insufficiency syndrome,TIS)幼猪在生长友好技术治疗前后肺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选择6周龄幼猪,随机分为对照组(n=3)、模型组(n=5)和治疗组(n=5),在6周龄时构建EOS+TIS幼猪模型。在14周龄时解除拴系的同时行矫正治疗。18周龄时对幼猪实施安乐死,取肺组织行HE染色、Masson染色,对3组肺组织的肺实质、肺血管发育进行病理学观察;通过量化放射状肺泡计数(RAC)、肺泡壁厚度(AWT)、肺泡腔面积比(ASDR)、呼吸膜厚度(RFT)、平均胶原纤维量(ACFV)、肺毛细血管密度(PCD)、肺动脉壁厚度比值(WT%)和肺动脉壁横截面积比值(WA%)指标评价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纤维化表现;同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幼猪模型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3组幼猪模型病理学观察: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表现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肺纤维化,治疗组上述表现获得缓解。3组幼猪RAC、AWT、ASDR、RFT、ACFV、PC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T%、WA%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下模型组细胞结构受到破坏、完整性差,治疗组细胞结构得到改善。结论EOS+TIS幼猪肺组织表现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肺纤维化的特征;运用生长友好技术治疗EOS+TIS幼猪,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肺纤维化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脊柱侧凸 胸廓发育不良综合征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肺组织病理学 透射电镜
下载PDF
Poland综合征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分析及鉴别 被引量:2
2
作者 叶茜 彭洋 +3 位作者 唐广磊 叶州 李瑞希 关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Poland综合征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MSCT)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2014年10月至2022年1月9例Poland综合征患者(男8例、女1例)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其CT特征。患者年龄18~83岁,中位年龄37(27,56)... 目的探讨Poland综合征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MSCT)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2014年10月至2022年1月9例Poland综合征患者(男8例、女1例)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其CT特征。患者年龄18~83岁,中位年龄37(27,56)岁,平均(42±20)岁;1例因明显胸廓异常就诊,余8例为胸部CT检查时偶然发现。结果9例均为单侧发病(右侧5例、左侧4例),均有患侧胸小肌缺如,胸壁软组织变薄、塌陷,均无同侧短指或/和并指畸形;胸大肌发育不良7例,完全缺如2例。MSCT表现为原胸肌区域未见正常的肌肉组织密度灶,仅有轻度下陷的均匀低密度脂肪组织,胸壁皮肤连续。重组图像表现为患侧胸部稍下陷,两侧乳头位置不对称,对侧胸壁形态正常。其中1例复杂胸廓畸形CT表现为胸壁多重畸形,包括左侧胸大肌发育不良、胸小肌与前锯肌缺如、骨性胸廓塌陷以及第3、4肋与乳头发育不良,胸壁皮下软组织变薄,心右偏。结论Poland综合征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可通过MSCT横轴位图像结合重组图像逐层观察胸壁肌肉及骨的发育解剖,明确诊断该病并作出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ND综合征 先天畸形 胸壁异常 胸大肌发育不良 MSCT
下载PDF
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湘义 刘铁峰 +2 位作者 张俊萍 王小兰 包丽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8期1230-1230,共1页
关键词 胸廓发育不良 畸形
下载PDF
全外显子家系测序在WDR35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导致SRPS-5胎儿产前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旭亮 田瑞霞 +3 位作者 施友文 俞敏 焦鎏鎏 朱复希 《检验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928-933,共6页
目的探讨全外显子家系测序(Trio-WES)在诊断WDR35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导致短肋-多指综合征5型(SRPS-5)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例引产儿产前诊断的临床资料,采用Trio-WES对引产儿皮肤组织及其父母外周血进行基因测序,采用SIFT、PolyPhen-2... 目的探讨全外显子家系测序(Trio-WES)在诊断WDR35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导致短肋-多指综合征5型(SRPS-5)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例引产儿产前诊断的临床资料,采用Trio-WES对引产儿皮肤组织及其父母外周血进行基因测序,采用SIFT、PolyPhen-2及Mutation Taster软件对筛选出的可疑变异进行生物危害性分析,并建立模型预测变异可能导致的蛋白结构变化。结果引产儿母亲孕22^(+3)周时的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胎儿四肢长骨发育水平明显滞后,伴双侧肱骨、股骨弯曲,胸围小且胸腔狭窄,肋骨短且双肺受压变小。基因测序提示胎儿WDR35基因存在复合杂合变异,分别为父亲携带的c.799G>A/p.Val267Met杂合变异与母亲携带的chr2:20151176-20151245杂合缺失变异。检索Pubmed和HGMD数据库均未发现该变异相关报道,属WDR35基因的新变异,其中变异位点c.799G>A/p.Val267Met在多物种间高度保守,蛋白结构预测提示可能改变局部空间稳定性。结论WDR35基因缺陷可能是患儿长骨明显短且弯曲,短肋伴肺发育不良等症状的致病因素。Trio-WES可精确诊断胎儿期SRPS-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DR35基因 短肋-多指综合征 短肋-多指综合征5型 全外显子家系测序 产前诊断
下载PDF
DYNC2H1基因纯合突变致短肋-胸廓发育不良3型一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曾婧 谢建生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70-472,共3页
本文对1例短肋-胸廓发育不良3型(SRTD3)进行遗传学分析,以了解其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该患者超声提示为短肋、胸廓狭小、长骨短小的胎儿,采集胎儿脐带和父母外周血进行外显子组测序,Sanger验证。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出胎儿为DYNC2H1基因纯... 本文对1例短肋-胸廓发育不良3型(SRTD3)进行遗传学分析,以了解其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该患者超声提示为短肋、胸廓狭小、长骨短小的胎儿,采集胎儿脐带和父母外周血进行外显子组测序,Sanger验证。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出胎儿为DYNC2H1基因纯合突变,为c.4267C>T(p.Arg1423Cys),基因及表型均符合SRTD3的诊断,通过Sanger验证,均遗传于表型正常父母亲。该研究结果提示了DYNC2H1基因的c.4267C>T纯合突变是导致该SRTD3病例的致病原因,属于隐性遗传,孕前应加强优生优育门诊咨询,必要时采用辅助生殖获得健康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肋多指(趾)畸形综合征 基因 突变 纯合子 病例报告 短胁-胸廓发育不良
下载PDF
短肋胸廓发育不良3型两个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6
作者 管鑫 米欢 +4 位作者 李闪 曹一璇 高劲松 朱小辉 赵秀丽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350-1355,共6页
目的对2例疑似短肋胸廓发育不良的胎儿进行致病变异鉴定和临床分型。方法在获取知情同意后,对引产胎儿进行全面检查,记录其临床表型。用常规酚-氯仿法提取胎儿皮肤组织及其父母外周血样的基因组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其进行检测... 目的对2例疑似短肋胸廓发育不良的胎儿进行致病变异鉴定和临床分型。方法在获取知情同意后,对引产胎儿进行全面检查,记录其临床表型。用常规酚-氯仿法提取胎儿皮肤组织及其父母外周血样的基因组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其进行检测,对候选致病性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用VarCards在线软件分析变异的致病性,结合Swiss-PdbViewer预测变异对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影响。结果两例胎儿均携带DYNC2H1基因的复合杂合变异。胎儿1为c.515C>A(p.Pro172Gln)和c.5983G>A(p.Ala1995Thr),胎儿2为c.5920G>T(p.Gly1974*)和c.9908T>C(p.Ile3303Thr)。两例胎儿的亲代均携带杂合变异。结论DYNC2H1基因的复合杂合变异很可能是两例胎儿的遗传学病因,二者均被确诊为SRTD3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肋胸廓发育不良 DYNC2H1基因 变异分析
原文传递
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多层螺旋CT和X线表现 被引量:18
7
作者 赵绍宏 赵红 +1 位作者 蔡祖龙 杨立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CT和X线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对11例支气管闭锁患者进行了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其中3例经手术证实,6例有支气管镜结果,2例随诊1年以上。肺部常规10mm层厚扫描,在16层螺旋CT机进行1.25mm后... 目的分析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CT和X线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对11例支气管闭锁患者进行了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其中3例经手术证实,6例有支气管镜结果,2例随诊1年以上。肺部常规10mm层厚扫描,在16层螺旋CT机进行1.25mm后处理重组,获得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最小密度投影(MinIP)图像,记录病变的部位和周围肺组织改变。结果11例病变CT均能显示黏液栓和周围气肿改变,其中3例黏液栓内含气体;X线平片亦能显示全部黏液栓,但仅显示8例气肿改变和2例黏液栓内的气液平。3例支气管闭锁位于左侧,8例位于右侧;发生于段支气管者10例,亚段1例;6例位于肺门旁,5例远离肺门。结论黏液栓和周围肺气肿改变是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典型表现,在先天性支气管闭锁诊断和鉴别诊断上,多层面螺旋CT能提供比X线平片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胸部
原文传递
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治疗幼儿先天性多发半椎体畸形伴脊柱侧凸 被引量:2
8
作者 毛赛虎 李松 +8 位作者 朱泽章 马彦宇 刘臻 史本龙 孙旭 乔军 王斌 俞杨 邱勇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673-1682,共10页
目的评估一期单纯后路跳跃式半椎体(hemivertebra,HV)切除、跳跃式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多发性HV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并行一期后路跳跃式HV切除、短节... 目的评估一期单纯后路跳跃式半椎体(hemivertebra,HV)切除、跳跃式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多发性HV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并行一期后路跳跃式HV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治疗多发HV所致CS患儿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3.7±1.2)岁(范围1.4~4.9岁)。选择导致局部侧凸、侧后凸畸形或冠状面偏移的责任半椎体作为切除的目标,先远端后近端分别切除半椎体并水平化固定椎。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近端和远端侧凸Cobb角、冠状面平衡、局部后凸Cobb角及脊柱生长高度(近端和远端内固定长度、T1~S1长度)的改善情况;同时记录近、远期并发症,包括生长过程中脊柱冠状面(失代偿定义为术后侧凸进展>20°)、矢状面(后凸进展定义为上、下内固定间后凸加重>40°)的再进展情况,以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螺钉切割、螺钉误置)。结果每例患儿均切除2个HV,8例(61.5%)半椎体位于脊柱两侧,5例(38.5%)位于脊柱同侧。术后随访时间为(6.2±3.3)年(范围2.0~10.5年)。术前近端侧凸Cobb角和远端侧凸Cobb角分别为36.7°±11.8°和35.2°±7.8°,术后分别矫正至9.7°±6.6°和6.1°±4.1°,末次随访时维持在14.3°±5.4°和8.0°±4.6°,差异圴有统计学意义(F_(近端)=31.249,F_(远端)=93.830,P<0.001),术后改善率分别为73.6%±19.6%和82.4%±11.7%(t_(近端)=6.888,t_(远端)=10.954,P<0.001),末次随访时丢失率为15.8%±26.9%和6.9%±7.0%。冠状面平衡术前为(17.2±14.8)mm,术后改善至(-0.2±15.7)mm,末次随访时维持在(0±18.4)mm(F=4.137,P=0.024)。T1~S1长度术前为(256.3±24.0)mm,术后(273.8±27.3)mm,末次随访时增加至(333.2±3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04,P=0.003),术后较术前略有增加(t=0.680,P=0.527),末次随访时较术后明显增加(t=2.986,P<0.001)。7例患儿术前存在局部后凸畸形,由术前32.2°±13.6°明显改善至术后的6.1°±9.8°,末次随访时为5.4°±10.4°无明显矫形丢失(F=11.187,P=0.002),术后改善率为93.4%±27.0%(t=3.355,P=0.004)。6例患儿(46.2%)术后出现冠状面失代偿(21.7°±1.9°),支具治疗后末次随访改善至14.7°±8.9°;2例(15.4%)患儿术后3个月胸椎区域内固定间后凸加重,分别为68°和58°,经过支具治疗后末次随访时分别改善至55°和46°。结论后路一期跳跃式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术安全且有效,可明显改善幼儿脊柱生长不平衡和局部畸形。中期随访结果显示生长期内冠状面侧凸进展较为常见,补充性支具治疗可进一步控制侧后凸畸形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躯干发育异常 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文林 龙伟光 +5 位作者 陈春梅 王文杰 刘洋 蔡斌 罗娟 陈凯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84-989,共6页
目的总结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Jeune综合征)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5例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1~25(8.87±6.71)岁。采用特制钢板纠正病变肋骨与肋软骨生... 目的总结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Jeune综合征)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5例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1~25(8.87±6.71)岁。采用特制钢板纠正病变肋骨与肋软骨生长方向,同时对两侧胸壁凹陷与前胸壁前凸畸形进行矫形,增加胸腔容积,矫正胸廓畸形。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廓外观发生改变,形状接近正常,缺氧症状得到改善。手术时间(147.73±59.78)min,术中出血量(105.67±91.90)mL,ICU监护时间(14.20±13.54)d,住院时间(26.00±17.87)d。15例患者中,11例术后直接拔除气管插管,4例术后气管切开并行辅助呼吸,辅助呼吸时间分别为19 d、13 d、22 d、12 d。术后胸围明显增大,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5例术后出现心功能不全,3例经强心处理得到改善,2例因心功能衰竭分别于术后第2 d和第31 d死亡。术后10例出现腹胀,其中5例较为顽固,经综合治疗消除。术后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CT复查胸廓外观明显改善,肺部无压迫征象。1例13岁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呼吸不适,自行吸氧后症状缓解。1例25岁患者出院后半个月出现心功能不全,强心治疗后症状消失。4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3个月、13个月、15个月、17个月取出钢板,术后胸廓外观保持良好,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性结构位置正常,肺野清晰,无慢性炎症征象。结论本方法是一种安全简单的手术方法,不仅可消除胸壁畸形,而且能明显增加胸腔容积,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 手术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