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Elbow Position on Short-segment Nerve Conduction Study in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1
作者 Zhu Liu Zhi-Rong Jia +2 位作者 Ting-Ting Wang Xin Shi Wei Li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028-1035,共8页
Background: The appropriate elbow position of short-segment nerve conduction study (SSNCS) to diagnose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CubTS) is still controversial.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Background: The appropriate elbow position of short-segment nerve conduction study (SSNCS) to diagnose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CubTS) is still controversial.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elbow positions at full extension and 70° flexion on SSNCS in CubTS. Methods: In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the clinical data of seventy elbows from 59 CubTS patients between September, 2011 and December, 2014 in the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were included as CubTS group. Moreover, thirty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included as the healthy group. SSNCS were conducted in all subjects at elbow fhll extension and 70° elbow flexion. Paired nonparametric test, bivariate correlation, Bland-Altman, and Chi-squared test analysi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effectiveness of elbow full extension and 70° flexion elbow positions on SSNCS in CubTS patients. Results: Data of upper limit was calculated from healthy group, and abnormal latency was judged accordingly. CubTS group's latency and 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 (CMAP) of each segment at 70° elbow flexion by SSNCS was compared with lull extension position,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ere found (all P 〉 0.05). Latency and CMAP of each segment at elbow full extension and 70° flexion were correlated (all P 〈 0 elbow (P - 0.43), and the latency (P = 0.15) and the CMAP (P = 01), except the latency of segment of 4 cm to 6 cm above 0.06) of segment of 2 cm to 4 cm below elbow. Bivariate correlation and Bland-Altman analysis prov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lbow full extension and 70° flexion. Especially in segments across the elbow (2 cm above the elbow and 2 cm below it), latency at elbow full extension and 70° flexion were strong direct associated(r=0.83, P〈0.01;r=0.55, P〈0.01),andsodidtheCMAP(r 0.49, P〈0.01;r=0.72, P〈0.01).Therewas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bnormality of each segment at full extension as measured by SSNCS compared with that at 70° flexion (P 〉 0.0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agnosis of CubTS with the elbow at full extension compared with that at 70° flexion during SSNCS. We suggest that elbow positon at full extension can also be used during SSN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Elbow Position Inching test short-segment nerve conduction Study Ulnar nerve
原文传递
肝癌腹腔镜根治术后PCIA并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效果
2
作者 王晓东 周翼 +3 位作者 靳涛 王建华 兰基山 齐少霞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565-569,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腹腔镜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并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腹腔镜肝癌根治术治疗的84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阿片类药物静脉镇... 目的探讨肝癌腹腔镜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并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腹腔镜肝癌根治术治疗的84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阿片类药物静脉镇痛,观察组采用PCIA并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Ramsay镇静评分、炎症因子、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2、24、72h静息状态下疼痛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2.930~13.850,P<0.05)。观察组术后72h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6.139~8.961,P<0.05)。观察组术后72h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3.845~5.21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14%)虽低于对照组(14.29%),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0,P>0.05)。结论肝癌腹腔镜根治术后应用PCIA并胸椎旁神经阻滞能显著提升镇痛和镇静效果,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肝功能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病人控制 神经传导阻滞 肝细胞 腹腔镜检查 肝功能试验 治疗结果
下载PDF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Lesion Location and Prognosis of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by Motor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被引量:6
3
作者 Zhu Liu Zhi-Rong Jia Ting-Ting Wang Xin Shi Wei Li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165-1170,共6页
Background:To study lesions' location and prognosis of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CubTS) by routine motor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MNCSs) and short-segment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SSNCSs,inching test).Methods... Background:To study lesions' location and prognosis of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CubTS) by routine motor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MNCSs) and short-segment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SSNCSs,inching test).Methods:Thirty healthy subjects were included and 60 ulnar nerves were studied by inching studies for normal values.Sixty-six patients who diagnosed CubTS clinically were performed bilaterally by routine MNCSs and SSNCSs.Follow-up for 1-year,the information of brief complaints,clinical symptoms,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collected.Results:Sixty-six patients were included,88 of nerves was abnormal by MNCS,while 105 was abnormal by the inching studies.Medial epicondyle to 2 cm above medial epicondyle is the most common segment to be detected abnormally (59.09%),P < 0.01.Twenty-two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17 patients' symptoms were improved.Most of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drugs and modification of bad habits.Conclusions:(1) SSNCSs can detect lesions of compressive neuropathy in CubTS more precisely than the routine motor conduction studies.(2) SSNCSs can diagnose CubTS more sensitively than routine motor conduction studies.(3) In this study,we found that medial epicondyle to 2 cm above the medial epicondyle is the most vulnerable place that the ulnar nerve compressed.(4) The patients had a better prognosis who were abnormal in motor nerve conduction time only,but not amplitude in compressed lesions than those who were abnormal both in velocity and amplitude.Our study suggests that SSNCSs is a practical method in detecting ulnar nerve compressed neuropathy,and sensitive in diagnosing CubTS.The 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s by SSNCSs may predict prognosis of Cub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ELECTROPHYSIOLOGY short-segment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Ulnar nerve
原文传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定量感觉检查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的相关性和临床选择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侯瑞芳 汤正义 +7 位作者 张炜 凌丹芸 吴景程 张连珍 毛羽丰 王卫庆 李小英 宁光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3-326,共4页
目的分析定量感觉检查(QST)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相关性及差异,探讨临床应用选择。方法根据有或无DPN症状将434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每个患者进行双侧正中、尺、胫神经运... 目的分析定量感觉检查(QST)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相关性及差异,探讨临床应用选择。方法根据有或无DPN症状将434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每个患者进行双侧正中、尺、胫神经运动支的NCV及正中、腓肠神经感觉支的NCV和冷感觉、热感觉及振动觉的测定,分析比较QST与NCV检查的相关性及不同情况下两种检查的一致性。结果QST与NCV检查结果有显著相关性(P均<0.001);温度觉的异常率均显著大于NCV及振动觉(P均<0.05);在NCV检查正常的患者中,冷、热感觉的异常率分别为45.6%和36.8%,在QST正常的患者中,正中、尺、胫神经运动支及正中、腓肠神经感觉支的NCV的异常率分别为21.8%、20.9%、29.1%、24.5%和30.9%。结论在DPN诊断中,QST与NCV检查显著相关,但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全面了解DPN病情还需要结合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定量感觉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定量感觉检查联合交感皮肤反应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效巍 王洪志 +4 位作者 许晶 高淑敏 宋春莉 周丽娜 李秀敏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讨定量感觉检查联合交感皮肤反应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症状组(有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主要表现者)13例,无症状组29例,进行定量感觉检查(QST)[包括温度觉阈值检查(QTT)和振动觉阈... [目的]探讨定量感觉检查联合交感皮肤反应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症状组(有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主要表现者)13例,无症状组29例,进行定量感觉检查(QST)[包括温度觉阈值检查(QTT)和振动觉阈值检查(QVT)]及交感皮肤反应(SSR)检测,同时检查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无论是有症状组、无症状组,还是全部病例组,糖尿病患者QTT的异常率(分别为92.30%、72.41%及78.57%)均高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异常率(分别为76.92%、37.93%及50.0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2)无论是有症状组、无症状组,还是全部病例组,糖尿病患者QTT的异常率(分别为78.57%、92.30%及72.41%)均高于QVT的异常率(分别为42.86%、46.15%及41.4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3)无论是无症状组,还是全部病例组,QST联合SSR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96.55%及92.85%)明显高于单独使用QST(分别为72.14%及78.57%)、SSR(分别为48.27%及51.72%)或SNCV(分别为37.93%及50.0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QST联合SSR技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检出率最高,可用于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筛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定量感觉检查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下载PDF
定量感觉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春利 王德生 +1 位作者 侯晓华 张希荣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定量感觉检查(QST)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糖尿病 患者神经传导速度(NCV)和QST进行检测,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46例糖尿病患者中NCV异常 率为72.8%(35/46),NCV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32例(69.... 目的 探讨定量感觉检查(QST)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糖尿病 患者神经传导速度(NCV)和QST进行检测,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46例糖尿病患者中NCV异常 率为72.8%(35/46),NCV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32例(69.6%);QST异常率为91.3%(42/46),QST诊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40例(86.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QST较NCV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变的诊断敏感性高;糖尿病患者温度觉异常率显著高于振动觉和NCV;提示其小神经纤维受损比大神经纤维 受损更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 神经传导速度 定量感觉检查
下载PDF
腕管综合征病人定量感觉测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许春伶 崔丽英 +3 位作者 王得新 陈葵 李本红 杜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对腕管综合征病人(CTS)进行定量感觉测试(QST)研究,了解CTS病人是否存在小神经纤维的损害并客观评价其感觉障碍的程度。方法对19例临床及常规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证实的CTS病人(共34只手)检测其第2指、3指、5指的温度觉及振动... 目的对腕管综合征病人(CTS)进行定量感觉测试(QST)研究,了解CTS病人是否存在小神经纤维的损害并客观评价其感觉障碍的程度。方法对19例临床及常规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证实的CTS病人(共34只手)检测其第2指、3指、5指的温度觉及振动觉。结果患者组第2指、3指、5指的温度觉及振动觉阈值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第2指、3指温度觉异常率在12%~35%之间,振动觉的异常率分别为26%和24%。振动觉的测试结果与神经传导速度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应用QST测试可以发现CTS病人存在小神经纤维的损害。QST对于CTS的早期诊断价值不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EMG^NCV)敏感,但可较客观的评价小纤维损害的程度,两者结合,可以对周围神经病变作出全面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感觉测试 腕管综合征 神经传导速度 振动觉测试
下载PDF
定量感觉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随访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英 李素荣 +2 位作者 邹艺 羊洁 胥勋成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5期89-91,共3页
目的分析定量感觉检查(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QST)及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随访中的意义。方法采用QST测定60例DPN患者四肢冷觉(CS)、温... 目的分析定量感觉检查(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QST)及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随访中的意义。方法采用QST测定60例DPN患者四肢冷觉(CS)、温觉(WS)、冷痛觉(CP)、热痛觉(HP)的感觉阈值;用NCV测定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下肢的胫神经、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复合运动神经动作电位(CMAP)、运动末梢潜伏期(DML)和感觉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并随访观察,对治疗前后各QST及NCV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QST各感觉阈值、SCV、SNAP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CMAP、DML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 QST在DPN随访中更有意义,可作为DPN随访中的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定量感觉测定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综合分析法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其临床特点和发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汤正义 侯瑞芳 +6 位作者 龚慧 杨洋 张连珍 张炜 王卫庆 李小英 宁光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和仪器等检查,综合分析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探讨其临床特点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筛选4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其一般临床数据,如病史、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空腹血浆胰岛素(... 目的:通过临床和仪器等检查,综合分析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探讨其临床特点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筛选4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其一般临床数据,如病史、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水平和血脂指标等,结合神经传导速度(NCV)、定量感觉检查(QST)(包括温度觉、振动觉、触觉和痛觉)结果,将其分为有或非糖尿病神经病变组,统计分析神经病变发病情况以及与这些指标的关系。结果:入选糖尿病患者的NCV检查异常率为52.3%,QST异常为62.9%,综合分析结果异常为63.6%,随着年龄和糖尿病病程的增长,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增加;神经病变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身高、体重指数、收缩压、PPG、FIns水平、尿微量蛋白、血肌酐(Scr)等数据明显高于非神经病变组,并与神经病变发病相关(P<0.05),这些指标中年龄、身高、糖尿病病程、PPG、FIns水平、Scr是神经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合临床和仪器检查综合分析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符合疾病的实际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漏诊;分析后的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与其他诊断方法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诊断方法 神经传导速度 定量感觉检查
下载PDF
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定量感觉检查检测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昆林 毛小川 +2 位作者 刘江 马莎 丁里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9年第11期18-20,共3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分别对175例无周围神经损害的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人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及末梢感觉定量检查(QST)检测,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5例糖尿病患者中,NCV异常率为7%... 目的 探讨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分别对175例无周围神经损害的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人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及末梢感觉定量检查(QST)检测,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5例糖尿病患者中,NCV异常率为7%(13,175),QST异常率为45%(79/1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比较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QST阈值中的冷觉、温觉、热痛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QST较NCV的诊断敏感性高,提示其早期以小神经纤维受损更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传导速度 定量感觉检查
下载PDF
局部振动对周围神经与血管机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立 聂继池 +2 位作者 张春之 曾晓立 王林 《中国职业医学》 CAS 2000年第4期9-10,共2页
目的 探讨局部振动对作业工人周围神经、周围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振动作业工人进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波幅的测试 ,并通过 10℃、10min的冷水试验对作业工人手部皮肤温度的恢复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 白指组正中神经的感... 目的 探讨局部振动对作业工人周围神经、周围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振动作业工人进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波幅的测试 ,并通过 10℃、10min的冷水试验对作业工人手部皮肤温度的恢复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 白指组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冷水试验前后白指组的手部温度均显著低于接振组和对照组 (P <0 0 1) ,冷水试验后白指组、接振组的复温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接振工龄与神经传导速度、冷试后复温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P <0 0 5 )。结论 手臂振动可造成作业工人外周神经和外周血管功能的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振动 神经传导速度 周围神经 血管机能
下载PDF
感觉功能评价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黎群 何翠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135-136,共2页
目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评估10g单尼龙丝、128Hz分级音叉、振动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s,VPT)测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其中有症状组116例,无症状组64例... 目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评估10g单尼龙丝、128Hz分级音叉、振动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s,VPT)测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其中有症状组116例,无症状组64例。所有对象用上述检查方法进行感觉功能评价,同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比较各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神经传导速度(NCV)作为标准,比较3种简易方法与NCV检查的相关性,并计算各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有症状和无症状糖尿病患者中,各种检查方法都出现了一定的阳性检出率,尤其是VPT在无症状患者中的阳性率较高(47.7%);3种简易方法都与NCV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且与NCV阳性结果相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感觉功能评价在早期发现糖尿病病人周围神经损害方面具有很好的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定量感觉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听觉神经系统检查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影响糖尿病患者听力损伤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晓梅 刘香军 +3 位作者 刘学芳 杨俐 陈艳丽 付竟云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921-1924,共4页
目的:探讨听觉神经系统检查在糖尿病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及影响患者听力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70例入住廊坊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听觉脑干反应(ABR)、DPOAE、5.07/10 g 尼龙丝、12... 目的:探讨听觉神经系统检查在糖尿病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及影响患者听力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70例入住廊坊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听觉脑干反应(ABR)、DPOAE、5.07/10 g 尼龙丝、128 Hz 音叉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的结果。基于 Pearson 与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患者听力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ABR、DPOAE、128 Hz 音叉及5.07/10 g 尼龙丝检查与 NCV 检查的一致性κ值分别为0.562、0.513、0.429及0.352;(2)听力正常组(n =38)与听力损伤组(n =32)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甘油三酯(TG)、高胆固醇(CHO)水平及病程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经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HbA1 C(β=0.419,S.E =0.192,Wald =8.293,P <0.05,OR =1.827,95%CI 1.362~2.209)及病程(β=0.753,S.E =0.368,Wald =9.091,P <0.05,OR=2.238,95%CI 1.827~3.114)为影响糖尿病患者听力损伤的因素。结论ABR 及 DPOAE 与 NCV 检查的一致性较好,其在DPN 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影响糖尿病患者听力损伤的因素为 HbAlc 及病程,应注意对其进行仔细观察,以采取强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听力损伤 听觉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下载PDF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定量感觉检查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玉强 邹宏丽 +2 位作者 阎文静 李培媛 李成乾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7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定量感觉检查(QST)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QST仪检测118名正常人与136例DPN病人的冷觉(CS)、热觉(WS)和振动觉(VS)阈值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DPN组和单纯糖尿病(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讨定量感觉检查(QST)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QST仪检测118名正常人与136例DPN病人的冷觉(CS)、热觉(WS)和振动觉(VS)阈值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DPN组和单纯糖尿病(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手指和足背QST的CS、WS、VS阈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和单纯DM组之间比较,手指和足背CS、WS、VS阈值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和单纯DM组之间比较手指和足背不同部位的CS、WS、VS阈值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DPN组CS、WS、VS的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异常率(P<0.05),CS、WS的异常率高于VS的异常率(P<0.05); DPN组患者的MCV、SCV.CS、WS和VS异常牢均高于单纯DM组的异常率,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1);病程>5年组的MCV、SCV、CS、WS和VS的异常率均高于病程≤5年组的异常率,其间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1);HbAIC正常组和HBAIC异常组MCV、SCV、CS、WS和VS异常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ST能为DPN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是常规NCV检查的必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DM) 周围神经病(PNP)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 定量感觉测定(QST) 神经传导速度(NCV)
下载PDF
定量感觉检查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燕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9-270,共2页
目的探讨定量感觉检查(QST)及其联合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对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多发性神经病患者进行QST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并比较各项检查的异常率。结果 QST的异常率(83.3%)显... 目的探讨定量感觉检查(QST)及其联合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对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多发性神经病患者进行QST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并比较各项检查的异常率。结果 QST的异常率(83.3%)显著高于SCV和MCV(50.0%,26.7%)(均P<0.05);SCV的异常率显著高于MCV(P<0.05)。QST联合SCV的异常率为95.0%,显著高于MCV的异常率(P<0.05)。结论 QST对多发性神经病的检出率较高,QST联合SCV对多发性神经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神经病 定量感觉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神经传导测试在神经肌肉检测中的作用
16
作者 刘洪广 周琳 +1 位作者 沈强 蒋大宗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3-7,13,共6页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发展迅速的神经传导测试技术,分析了神经传导测试在运动医学领域应用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 神经传导 测试 运动性神经 感觉性神经 混合性神经
下载PDF
定量感觉及神经传导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英 邹艺 +2 位作者 羊洁 胥勋成 李素荣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分析定量感觉检查(QST)及神经传导检测(NCS)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QST对100例2型糖尿病(T2DM)组和5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四肢的冷觉(CS)、温觉(ws)、冷痛觉(cP)、热痛觉(HP)的感觉阈值测定并进行比... 目的:分析定量感觉检查(QST)及神经传导检测(NCS)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QST对100例2型糖尿病(T2DM)组和5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四肢的冷觉(CS)、温觉(ws)、冷痛觉(cP)、热痛觉(HP)的感觉阈值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并对T2DM患者进行上肢的正中神经、尺神经,下肢的胫神经、腓神经运动和感觉支的NCS、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以及运动末梢潜伏期(DML)进行测定并分析。T2DM患者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分别对QST及NCS的异常率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T2DM组QST和NCS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QST与NCS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QST的异常率均显著大于NCS;提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中周围神经小纤维受损比大纤维更明显,T2DM患者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各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QST对DPN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QST对DPN的诊断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需与NCS结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状况进行评价更为完善。QST和NCS不能相互替代,全面了解DPN病情需QST和NCS结合,并密切结合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 定量感觉测定(QST) 神经传导检测(NCS)
下载PDF
低能量氦-氖激光对周围神经再生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研究
18
作者 徐新智 吕荣 +1 位作者 王军 张慧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4期3651-3652,共2页
目的该研究通过对兔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等多项目的观察,探索低能量氦-氖激光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用44只体重2.5kg左右的家兔随机分为4,8,12及16周4个观察组,照射组各用兔6只,对照组各用5只。麻醉后,均切断左侧腓总神经,用9/0尼龙... 目的该研究通过对兔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等多项目的观察,探索低能量氦-氖激光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用44只体重2.5kg左右的家兔随机分为4,8,12及16周4个观察组,照射组各用兔6只,对照组各用5只。麻醉后,均切断左侧腓总神经,用9/0尼龙单丝对端吻合神经外膜。照射组在术后1天开始用8318-B型低能量氦-氖激光仪经皮肤照射L5~6脊髓节段,每天照射15min,共照射14d。对照组不照射,均按期观察。结果术后4周,可在照射组看到细小而稀少的再生轴突,对照组直到术后8周才能看到(P<0.01)。照射组的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动作电位波幅照射组也优于对照组。胫前肌肌纤维横纹,照射组16周时很清楚,对照组不甚清楚。展趾功能到术后16周时,照射组与健侧相同,对照组才恢复到照射组12周的水平。结论低能量氦-氖激光促进了脊髓运动神经细胞功能,加速了轴突再生,促进神经修复后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氖激光 轴突再生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展趾反射 周围神经再生
下载PDF
养筋解毒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
19
作者 王慧 缑鸿达 邱晓堂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8年第2期27-30,共4页
目的通过糖尿病大鼠灌胃养筋解毒颗粒,观察该供试品对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指标的疗效。方法将模型大鼠分为高(12 g/kg)、中(6g/kg)、低(3 g/kg)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另取1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给药8周,测定空腹血糖... 目的通过糖尿病大鼠灌胃养筋解毒颗粒,观察该供试品对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指标的疗效。方法将模型大鼠分为高(12 g/kg)、中(6g/kg)、低(3 g/kg)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另取1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给药8周,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神经传导速度、血流变指标。结果给药后2~8周高中低剂量均能显著降低空腹血糖(P<0.01或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在血脂、胰岛素水平、血流变、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低剂量组在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全血黏度试验中,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试品显著改善血糖、血脂、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流变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血脂 胰岛素 神经传导速度 血流变指标
下载PDF
桡神经超声结合神经传导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彩虹 黄霄云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6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桡神经的超声特征及电生理表现,企为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35例及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35例,同时选择健康...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桡神经的超声特征及电生理表现,企为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35例及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35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5例作对照,所有受检者行桡神经超声检查及神经传导检测。结果: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桡神经超声表现为神经束回声减低,平行线状低回声结构消失,神经外膜增厚分界不清;神经传导检测提示桡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均有异常。且SCV更为敏感,异常率更高;糖尿病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超声及神经传导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与神经传导检查两者结合,可以从功能及形态学两方面更明确地为临床提供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的依据和判断病变程度,有助于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桡神经 超声检查 神经传导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