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study of warm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assage in treatment of periathritis of shoulder
1
作者 He-Xing Yu Bao-Long Li Jie Zh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0年第2期30-35,共6页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warm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manip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Methods: In this study, 120 patients with periarthritis of shou...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warm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manip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Methods: In this study, 120 patients with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f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were select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warm acupuncture group, massage group,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a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arm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group received 4 weeks of warm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massage group received 4 weeks of massage treatment, patients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4 weeks of warm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4 weeks of ultrashort wave combined plaster treatment. The use of ibuprofen, VAS score, Melle score, TCM syndrome score and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in each group of patient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shoulder joint pain and activity limit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each group, VAS score, Melle score, TCM syndrome score and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and the improvement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other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Warm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anipul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improve the mobility of shoulder joint, and inhibit the internal inflammatory response, which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using warm acupuncture or manipulation alone and conventional physical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rm acupuncture MASSAGE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Inflammatory Factors Ultrashort Wave Therapy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肩三针温针灸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李明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5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肩三针温针灸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赤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后SHS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肩三针温针灸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赤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后SHS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联合肩三针温针灸。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情况、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FMA)量表、巴氏量表(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肩部疼痛、屈伸不利、偏身麻木、手指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肩三针温针灸可减轻中风后SHS患者患肢疼痛,加快运动功能恢复,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中药熏蒸 肩三针 温针灸 患肢肿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瘀血痹片联合温针灸对肩周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郭瑞歆 高浩哲 高香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2期2021-2025,共5页
目的评估瘀血痹片联合温针灸治疗对肩周炎患者肩部功能恢复和疼痛缓解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理疗科收治的83例肩周炎患者,按信封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评估瘀血痹片联合温针灸治疗对肩周炎患者肩部功能恢复和疼痛缓解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理疗科收治的83例肩周炎患者,按信封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55.84±5.21)岁;病程(7.91±0.91)个月;肩周炎位置:左侧17例,右侧24例;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55.88±5.15)岁;病程(7.94±0.93)个月;肩周炎位置:左侧15例,右侧27例;采用瘀血痹片(口服)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的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量表(ROM)]、疼痛介质水平[血清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PGE2)、P物质(SP)]及中医症候积分(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畏寒、关节沉重)。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39/42)]高于对照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OM中前屈[(127.97±13.54)°]、外展[(101.60±10.43)°]、后伸[(36.26±3.67)°]、内旋[(52.78±4.99)°]、外旋[(54.78±5.06)°]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118.14±12.52)°、(90.18±9.58)°、(28.84±3.59)°、(43.82±4.76)°、(45.82±4.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5-HT[(5.96±0.63)ng/L]、PGE2[(148.06±15.43)ng/L]、SP[(232.91±23.66)m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9.52±0.94)ng/L、(184.18±18.50)ng/L、(280.95±28.50)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中关节肿胀[(0.51±0.05)分]、关节疼痛[(0.65±0.07)分]、关节畏寒[(0.49±0.05)分]、关节沉重[(0.89±0.08)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33±0.16)分、(1.72±0.14)分、(1.08±0.10)分、(1.79±0.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瘀血痹片联合温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及中医症候积分,降低其疼痛介质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瘀血痹片 温针灸 肩关节功能 疼痛介质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激痛点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对肩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白庆庆 苏同生 贺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激痛点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对肩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同时...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激痛点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对肩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激痛点推拿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激痛点推拿疗法不仅能够提高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肩功能,还能抑制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激痛点推拿疗法 肩周炎 肩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苟平平 魏小利 潘慧滢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556-1559,共4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单双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单双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温针灸联合镜像疗法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患肢手部肿胀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患肢手部肿胀程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FMA评分、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患肢手部肿胀程度分别为(1.83±0.36)分、(50.46±8.07)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7±0.63)分、(67.83±9.22)mL,FMA、MBI评分分别为(42.23±8.76)分、(66.71±13.0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84±6.09)分、(48.66±10.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手部肿胀程度,有效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温针灸 镜像疗法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不同的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士淇 王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5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的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CS)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4例CS后S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电针组和温针组,各57例。全部患者均给予...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的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CS)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4例CS后S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电针组和温针组,各57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与康复治疗,电针组增加电针疗法,温针组增加温针灸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炎症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SF-MPQ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全血黏度高切(WBV-H)、全血黏度低切(WBV-L)、纤维蛋白原(Fbg)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组经治疗后的SF-MPQ评分、hs-CRP、TNF-α、IL-6低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经治疗后的WBV-H、WBV-L、Fbg低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FMA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电针组经治疗后的FMA评分高于温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经治疗后的临床痊愈例数少于温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针疗法或温针灸疗法的治疗方式,更符合CS后合并SHS患者迫切需要快速治疗的目的,且电针疗法在患者缓解活动度与肿胀程度方面更具治疗优势,温针灸疗法在缓解患者的疼痛方面更具治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温针灸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下载PDF
温针灸肩三针联合寒痹散穴位贴敷对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思奇 刘路 罗瑜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8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肩三针联合寒痹散穴位贴敷对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90例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讨温针灸肩三针联合寒痹散穴位贴敷对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90例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和寒痹散穴位贴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肩三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_(2)(PGE_(2))、P物质(S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肩三针联合寒痹散穴位贴敷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效果满意,可改善肩关节功能,降低疼痛介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肩三针 寒痹散穴位贴敷 风寒湿痹型肩周炎 肩关节功能 疼痛介质
下载PDF
肩痛穴平衡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左传兵 郭爽 +1 位作者 刘永富 邱志伟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10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肩痛穴平衡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0月来本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联合肩痛穴平衡针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肩痛穴平衡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0月来本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联合肩痛穴平衡针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评分、VAS评分和MB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TGF-β1和PGE 2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较高(P<0.01);治疗前两组压痛、活动受限和疼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降低更多(P<0.01);治疗前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升高更多(P<0.01);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和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前肩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外展、后伸和前屈活动度均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前血清TGF-β1和PGE 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GF-β1和PGE 2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肩周炎采用肩痛穴平衡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痛穴平衡针法 温针灸 寒湿痹阻型肩周炎
下载PDF
磁圆梅针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克锋 梁旭英 +2 位作者 武沛欣 陈文鑫 高山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1期140-143,共4页
目的:研究磁圆梅针配合温针灸在肩周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2月山西省针灸医院针灸二科收治的138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研究磁圆梅针配合温针灸在肩周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2月山西省针灸医院针灸二科收治的138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磁圆梅针配合温针灸疗法。比较两组疗效、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内旋、外旋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评分、肩关节内旋、外旋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VAS评分,CRP、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圆梅针配合温针灸能够提高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疼痛程度及炎症水平,改善肩关节功能和肩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圆梅针 温针灸 肩周炎 肩关节功能 炎症水平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子晶 高锋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8期106-110,共5页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肩周疼痛、活动障碍、肌肉萎缩等,其病程长,复发率高,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严重时还会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又称“冻结肩”“五十肩”等。西医治疗以...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肩周疼痛、活动障碍、肌肉萎缩等,其病程长,复发率高,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严重时还会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又称“冻结肩”“五十肩”等。西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药物治疗、康复理疗及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疼痛,但无法改善患者肩部功能障碍,而且长期服用药物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康复理疗为绿色疗法,对肩周炎治疗效果也显著,但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行主动及被动运动,会使患者产生反抗和消极的心理,反而延误治疗。手术治疗也常常作为肩周炎患者的选择,但具有费用高、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临床经验发现温针灸疗法可以改善肩周炎的症状,且创性小、接受度高、绿色安全、治疗费用低。但同时发现单纯的温针灸疗法治疗肩周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病程较长或对单纯温针灸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患者,可根据个体化差异联合其他疗法治疗本病,如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推拿、刺络放血拔罐、小针刀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采用温针灸及温针灸联合疗法治疗肩周炎,故文章对近年来用单纯温针灸和温针灸结合其他疗法治疗肩周炎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温针灸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药披肩联合温针灸在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娟 魏玲 +2 位作者 马依兰 朱梦娟 吕妮妮 《中国临床护理》 2023年第10期627-630,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披肩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就诊于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的60例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温针灸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披肩联合温针灸治疗,... 目的探讨中药披肩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就诊于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的60例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温针灸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披肩联合温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肩部疼痛情况、肩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Z=-2.045,P=0.041),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4.892,P<0.001),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4.531,P<0.001)。结论中药披肩联合温针灸能有效缓解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疼痛症状,并能明显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披肩 温针灸 风寒湿型 肩周炎 疼痛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眼针熥疗止痛技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17
12
作者 邵妍 刘建平 +7 位作者 鞠庆波 崔聪 康健 于丽华 关威 富作平 李茜 王鹏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5-49,共5页
目的观察眼针熥疗止痛技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6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试验1组120例,试验2组122例,对照组1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试验1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熥疗治疗... 目的观察眼针熥疗止痛技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6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试验1组120例,试验2组122例,对照组1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试验1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熥疗治疗,试验2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眼针结合熥疗进行治疗。比较3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在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GEPI评分、疼痛评分与GEPI相关性评价、首次疼痛起效时间。结果治疗前,3组之间VAS的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2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3组治疗前后比较都有差异(P<0.001);试验1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1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2组与试验1组比较,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2组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01)。3组治疗前后比较都存在差异(P<0.001);3组肩关节活动度变化,比较治疗前(访视1)和治疗第2周后(访视2),3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4周后(访视3)及治疗第6周随访(访视4),共评分4次,3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首次止痛起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眼针熥疗止痛技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期止痛效果明显、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效果显著,随着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度范围增加,止痛疗效眼针结合熥疗方法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熥疗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针刺疗法 止痛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
下载PDF
温针灸结合平衡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3
作者 彭晓燕 张锦玉 +1 位作者 吴家民 李敏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9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平衡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温针灸结合平衡罐疗法,对照组予温针灸结合刮痧疗法。治疗2个疗程后记录疼痛视觉评分(VAS)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平衡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温针灸结合平衡罐疗法,对照组予温针灸结合刮痧疗法。治疗2个疗程后记录疼痛视觉评分(VAS)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更能够降低VAS评分(P<0.05)。治疗组痊愈13例,总有效率达到93.33%;对照组痊愈8例,总有效率为76.67%。结论:两种疗法对治疗肩背肌筋膜炎均有效果,但温针灸结合平衡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更优于温针灸结合刮痧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平衡罐 肩背肌筋膜炎
下载PDF
关刺加温针灸对肩周炎患者临床疗效的量化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幼平 刁骧 +1 位作者 尹重 王友军 《上海针灸杂志》 2009年第6期336-338,共3页
目的观察关刺加温针灸对改善肩周炎患者疼痛和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将6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关刺加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温针灸治疗用简式Mcgill疼痛量表(MPQ)... 目的观察关刺加温针灸对改善肩周炎患者疼痛和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将6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关刺加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温针灸治疗用简式Mcgill疼痛量表(MPQ)和肩周炎康复体疗功能评定方案分别从疼痛和运动功能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方面,两组疼痛情绪(PRI-A)和疼痛总分(PRI-T)有统计学差异(P<0.05),疼痛感觉(PRI-S)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功能方面,肩关节内旋摸背摸耳及运动功能总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旋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凝症 针灸疗法 温针疗法 关刺
下载PDF
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5
作者 史佳 唐南淋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8期2541-2543,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临床疗效、患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肿胀程度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及肿胀评分分别为(3.37±1.54)分、(0.77±0.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5±1.36)分、(1.13±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为(41.87±15.8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36±16.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21.88%和5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3%和1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均能明显地缓解患肢的疼痛,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减轻患肢肿胀,但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温针灸 刺络拔罐 疗效
下载PDF
中医定向透药配合温针治疗首次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 被引量:14
16
作者 姚丽梅 倪春初 沈志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764-766,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配合温针治疗首次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首次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定向透药配合温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温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0...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配合温针治疗首次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首次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定向透药配合温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温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0天采用口述分级评分法(VRS)对2组患者患肢疼痛进行评定,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患肢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配合温针治疗和单用温针治疗都能明显地缓解首次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患者患肢的疼痛程度,但中医定向透药配合温针疗效优于单用温针治疗,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疼痛 中医定向透药 温针
下载PDF
放血疗法结合温针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詹桂玉 赵明华 于海龙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11期36-37,共2页
目的:对放血疗法结合温针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针刺加电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放血疗法结合温针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 目的:对放血疗法结合温针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针刺加电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放血疗法结合温针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简化Fugl-Meyer量表、ROM测量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放血疗法结合温针对改善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血疗法 温针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下载PDF
温通针法治疗颈肩臂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宏涛 方晓丽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第10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以颈夹脊穴为主,并根据不同兼症配以局部和远端的腧穴,运用温通针法治疗颈肩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简单随机法(投币法)随机分为温通针法组(治疗组)40例;常规针刺组(对照组)40例。两组均在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 目的:观察以颈夹脊穴为主,并根据不同兼症配以局部和远端的腧穴,运用温通针法治疗颈肩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简单随机法(投币法)随机分为温通针法组(治疗组)40例;常规针刺组(对照组)40例。两组均在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在第1次治疗后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对疼痛的即时止痛效果,从治疗频次上对两组治愈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治疗后即时止痛效果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疗程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针法治疗颈肩臂综合征的疗效及即时止痛效果均优于常规针刺治疗,且治愈疗程明显缩短、频次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通针法 颈肩臂综合征 针灸疗法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瑞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以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并进行远期随访。结果:治疗组治疗...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以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并进行远期随访。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有效率为78.3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肩关节周围炎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寒凝筋脉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20
作者 吴薇薇 李莹莹 石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3369-3372,3377,共5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功能锻炼对肩周炎(寒凝筋脉证)患者疼痛缓解、肩关节活动度、血清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肩周炎(寒凝筋脉证)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功能锻炼对肩周炎(寒凝筋脉证)患者疼痛缓解、肩关节活动度、血清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肩周炎(寒凝筋脉证)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联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为疗程。比较临床治疗的有效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价患侧肩部疼痛,用肩关节活动度(ROM)评价肩关节功能,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统计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达90.63%,相比于对照组的76.56%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均有所改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同一时间点比较,以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改善更明显,肩功能活动相关的前屈、外展、外旋、内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反应状态改善更明显,血清中TNF-α、GM-CSF、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5.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功能锻炼利于缓解肩周炎(寒凝筋脉证)患者的痛感,提高肩关节功能活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中TNF-α、GM-CSF、IL-10水平以减轻局部炎性反应损伤有关,且不易于复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寒凝筋脉证 温针灸 功能锻炼 疼痛缓解 肩关节活动度 血清炎性反应因子 中医内外合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