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安盟草原灌丛植被潜在适生区分布模拟分析
1
作者 宋晴 付鸿莉 +6 位作者 王铁梅 宿逸然 梁留喜 通拉嘎 胥健 董昊野 邰塔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9-587,共9页
兴安盟位于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带,是一道重要的草原生态保护屏障,兴安盟草原对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十分敏感,灌丛作为其原生植被受到外界干扰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张。为了探究影响兴安盟草原灌丛植被的环境因子,本研究基于61个兴安盟... 兴安盟位于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带,是一道重要的草原生态保护屏障,兴安盟草原对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十分敏感,灌丛作为其原生植被受到外界干扰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张。为了探究影响兴安盟草原灌丛植被的环境因子,本研究基于61个兴安盟草原灌丛分布点和22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对兴安盟草原灌丛植被潜在适生区预测。结果表明,等温性、坡度、最干月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是影响兴安盟草原灌丛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兴安盟灌丛植被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于西部、西南部的科尔沁右翼前旗、中旗等地区;未来气候情境下,兴安盟草原灌丛总体分布将向高纬度地区延伸,灌木线向上爬升。当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加时可能会引起兴安盟地区水分匮缺,导致草原灌丛高适生区面积大幅降低,部分高适生区向中、低适生区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模型 灌丛植被 潜在适生区
下载PDF
人工灌-草群落建植初期草本对灌木幼苗的竞争及密度制约效应
2
作者 吕曦冉 李晓娜 +3 位作者 王超 侯彦会 史瑞双 巩闪闪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84-2890,共7页
在人工灌-草群落建植初期,灌木幼苗生长经常受到草本植物的抑制。为了明确草本植物及其种植密度对灌木幼苗生长特征的影响,为人工灌-草群落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荆条(Vitex negundo Var.H... 在人工灌-草群落建植初期,灌木幼苗生长经常受到草本植物的抑制。为了明确草本植物及其种植密度对灌木幼苗生长特征的影响,为人工灌-草群落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草本种植密度,分别比较3种灌木幼苗生长特征在4个草本种植密度处理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灌木幼苗都受到了草本的抑制和草本种植密度的影响,株高与灌木单一种植相比降低幅度达71%~87%;生物量降低达96%以上。此外,3种灌木幼苗在灌-草群落中竞争能力较弱,且在高密度草本植物种植处理中,出现灌木幼苗死亡现象。在构建人工灌-草群落时,以柠条为灌木物种的灌-草群落,草本植物种植密度建议小于200株·m^(-2);荆条和紫穗槐草本植物种植密度建议小于500株·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灌-草群落 密度制约 生物量 比叶面积
下载PDF
不同灌草组合与行数比对多花木蓝灌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张瑜 杜春林 +1 位作者 罗天琼 雷霞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68-77,共10页
[目的]探明灌草组合和行数比对灌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为贵州中低海拔喀斯特地区多花木蓝灌草地建植与饲草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黔南多花木蓝(I)、钻石T多花黑麦草(L)、宽叶雀稗(P)和WL525HQ紫花苜蓿(M)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 [目的]探明灌草组合和行数比对灌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为贵州中低海拔喀斯特地区多花木蓝灌草地建植与饲草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黔南多花木蓝(I)、钻石T多花黑麦草(L)、宽叶雀稗(P)和WL525HQ紫花苜蓿(M)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7种灌草组合(A1,I 13.50kg/hm^(2)+L 24.00 kg/hm^(2);A2,113.50 kg/hm^(2)+P 9.00 kg/hm^(2);A3,113.50 kg/hm^(2)+P 9.00 kg/hm^(2)+M 7.50 kg/hm^(2);A4,I 13.50 kg/hm^(2)+P 11.70 kg/hm^(2)+M 3.00 kg/hm^(2);A5,I 13.50 kg/hm^(2)+L 8.40 kg/hm^(2)+P 8.10 kg/hm^(2)+M 3.75 kg/hm^(2);A6,I 13.50 kg/hm^(2)+L 12.00 kg/hm^(2)+P 4.50 kg/hm^(2)+M 7.50 kg/hm^(2);A7,I 13.50 kg/hm^(2)+L 14.40 kg/hm^(2)+P 4.95kg/hm^(2)+M5.25 kg/hm^(2))和5种行数比(B_(1),1:3;B_(2),1:2;B_(3),1:1;B_(4),2:1;B_(5),3:1)处理,多花木蓝混播灌草地牧草产量的变化。[结果]灌草组合和行数比对灌草地的灌草产量构成和总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多花木蓝与3种草本混播灌草地的总产量较高,其中,以A6生产表现最好,为15.25 t/hm^(2)。多花木蓝与草本牧草以行数比B_(1)(1:3)或B_(2)(1:2)混播效果较好,牧草产量为13.33 t/hm^(2)和14.13 t/hm^(2)。不同建植模式以A6B_(1)的总产量最高,为16.66 t/hm^(2);A6B_(2)(15.94 t/hm^(2))和A6B_(3)(15.77 t/hm^(2))其次。[结论]牧草产量以灌草组合13.50 kg/hm^(2)多花木蓝+12.00 kg/hm^(2)多花黑麦草+4.50 kg/hm^(2)宽叶雀稗+7.50 kg/hm^(2)紫花苜蓿按灌草行数比1:3混播的最高,可作为贵州中低海拔喀斯特地区多花木蓝灌草地建植的适宜模式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木蓝 黔南多花木蓝 灌丛草地 灌草组合 行数比 牧草 产量 喀斯特地区
下载PDF
山西省太行山区和吕梁山区灌草生境昆虫种类及多样性研究
4
作者 霍履远 《山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24-27,共4页
于2022年7月,对山西省太行山区和吕梁山区典型灌草生境的昆虫种类进行调查,并开展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太行山区灌草生境中共采集到1702头昆虫,隶属于8目40科78种,优势目为直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优势科为叶蝉科、网翅蝗科和剑角蝗... 于2022年7月,对山西省太行山区和吕梁山区典型灌草生境的昆虫种类进行调查,并开展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太行山区灌草生境中共采集到1702头昆虫,隶属于8目40科78种,优势目为直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优势科为叶蝉科、网翅蝗科和剑角蝗科;在吕梁山区灌草生境中共采集到1958头昆虫,隶属于8目36科74种,优势目为直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优势科为网翅蝗科、斑翅蝗科和芫菁科。总体来看,吕梁山区昆虫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较高,表明吕梁山区的昆虫物种丰富,有较为稳定的群落结构。太行山区昆虫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较高,表明太行山区昆虫群落集中性较高,存在明显的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区 吕梁山区 灌草生境 昆虫种类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干旱荒漠区白刺灌丛沙堆土壤温度及水分养分变化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景瑞 孙涛 +4 位作者 韩福贵 张忠 张裕年 郭树江 段晓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52,共8页
以民勤沙区不同变化阶段白刺灌丛沙堆为研究对象,测定白刺灌丛沙堆高度、长短轴、迎风坡与背风坡植被株高、盖度、枯枝和结实等形态特征,分析不同变化阶段土壤温度及水分养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土层0~10 cm处的土壤温度随着时间推移... 以民勤沙区不同变化阶段白刺灌丛沙堆为研究对象,测定白刺灌丛沙堆高度、长短轴、迎风坡与背风坡植被株高、盖度、枯枝和结实等形态特征,分析不同变化阶段土壤温度及水分养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土层0~10 cm处的土壤温度随着时间推移地面温度呈现出先逐渐升高而后缓慢下降的趋势,日变化规律为发育阶段>雏形阶段>稳定阶段>衰退阶段。2)在不同发育阶段土壤含水率在40~60 cm土层中最高,0~5 cm最低,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水分含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3)不同变化阶段土层pH在5~10 cm最高,不同坡向pH均为迎风坡大于背风坡;衰退阶段背风坡中电导率最高,均大于其他发育阶段的坡向。4)土壤TN、速效磷平均含量发育阶段最高、有机质衰退阶段最高、稳定阶段均最低;土壤TN为雏形阶段、发育阶段和衰退阶段迎风坡中大于背风坡中,稳定阶段则相反;土壤有机质为雏形阶段和发育阶段背风坡中大于迎风坡中,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则相反;土壤速效磷为不同发育阶段迎风坡中大于背风坡中,土壤温度在0~10 cm处日动态呈现出先逐渐升高而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土壤含水率在40~60 cm土层中最高,0~5 cm最低;pH在5~10 cm最高;电导率在衰退阶段背风坡中最高;土壤TN、有机质和速效磷在发育阶段表面养分含量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几个阶段。研究结果为民勤荒漠区白刺群落植被恢复与保护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沙区 白刺灌丛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林火烧迹地的灌木群落特征
6
作者 赵安 周晓雷 +7 位作者 闫月娥 田青 史瑞锦 周旭姣 曹雪萍 杨富强 陆刚 贺万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共12页
【目的】探究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林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的灌木群落特征动态,阐明火烧迹地灌木群落多样性格局和维持机制的生态过程,为在火烧迹地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对植被进行合理干预、尽快恢复生态效益提供合理依据。... 【目的】探究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林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的灌木群落特征动态,阐明火烧迹地灌木群落多样性格局和维持机制的生态过程,为在火烧迹地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对植被进行合理干预、尽快恢复生态效益提供合理依据。【方法】以空间代时间方法,分析恢复5年和15年火烧迹地灌木群落和未过火林地林下灌木层物种组成特征、α物种多样性和β物种多样性。【结果】在5年、15年火烧迹地灌木群落与未过火林地林下灌木层之间,植物种类组成存在差异,5年火烧迹地共调查到11科17属24种,15年火烧迹地共调查到8科10属17种,未过火林地共调查到12科19属35种。5年、15年火烧迹地和未过火林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5年火烧迹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与Simpson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的相关性均不强(P<0.1或P>0.1),其他指数间的相关性均较强(P<0.001或P<0.01)。物种丰富度指数为5年火烧迹地>15年火烧迹地>未过火林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为15年火烧迹地>未过火林地>5年火烧迹地,Pielou均匀度指数为15年火烧迹地>未过火林地>5年火烧迹地。5年、15年火烧迹地灌木群落的物种组成最相似,未过火林地林下灌木层物种组成和15年火烧迹地灌木群落的相似度大于5年火烧迹地。【结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林经重度林火干扰后,在不同恢复时间梯度上的物种组成存在差异。火后短时间内局部生境范围内物种丰富度增加,火烧迹地的物种多样性和优势度较低,物种分布不均匀。随着演替进行,物种丰富度减小,物种多样性和优势度上升,物种分布较均匀。随着火烧迹地演替正常进行,火烧迹地与未过火林地物种组成相似度增加,火烧迹地灌木群落朝着正向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云杉-冷杉林火烧迹地 灌木群落特征
下载PDF
茂兰喀斯特区典型灌木枝系构型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文君 崔迎春 +3 位作者 刘娜 吴鹏 周华 周汀 《贵州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38-44,共7页
地形是导致植物构型异质性的重要因素,了解喀斯特区典型灌木枝系构型在不同地形部位的适应特征,对揭示喀斯特植物的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Harper构件理论,对喀斯特区不同地形部位5种典型灌木的枝系构型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 地形是导致植物构型异质性的重要因素,了解喀斯特区典型灌木枝系构型在不同地形部位的适应特征,对揭示喀斯特植物的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Harper构件理论,对喀斯特区不同地形部位5种典型灌木的枝系构型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地形,槽谷灌木种分枝数、分枝长度显著大于坡面,逐步分枝率、分枝角度小于坡面,分枝间距大于坡面,槽谷较坡面灌木生长旺盛。同一地形不同灌木种间,分枝数、分枝角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灌木种各级分枝长度有明显变化,随分枝级数的增加枝条伸展能力呈现出相对减弱的趋势。逐步分枝率趋势为SBR_(1∶2)<SBR_(2∶3)<SBR_(3∶4),通过低分枝率来增加有效光合作用面积。灌木种枝径比随着分枝级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说明高级枝之间水分和养分的运输状况对灌木的生长发育影响大。喀斯特灌木对空间资源的利用率高,在不同地形部位不同灌木树种枝系构型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反映了喀斯特灌木种对喀斯特环境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区 灌木 枝系构型 分枝格局
下载PDF
10%硅酸盐蜡块饵剂防治鼠害效果试验研究
8
作者 李硕枫 孙甜 +6 位作者 冶红燕 冯怡 马孟启 雷银山 林学芳 尚立艳 曹川健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4期35-38,共4页
采用人工投放10%硅酸盐蜡块饵剂对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木林害鼠进行适口性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投药5 d后,试验区害鼠对10%硅酸盐蜡块饵剂的取食率为44.69%;校正有效洞口减退率为62.76%,捕获率减退率为97.93%;投药190 d后,校正有... 采用人工投放10%硅酸盐蜡块饵剂对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木林害鼠进行适口性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投药5 d后,试验区害鼠对10%硅酸盐蜡块饵剂的取食率为44.69%;校正有效洞口减退率为62.76%,捕获率减退率为97.93%;投药190 d后,校正有效洞口减退率为81.98%,捕获率减退率为82.44%;未发现非靶标动物中毒死亡。10%硅酸盐蜡块饵剂适口性良好;在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木林区人工投放10%硅酸盐蜡块椭圆形饵剂防治害鼠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鼠 10%硅酸盐蜡块饵料 适口性 防治效果 灌木林
下载PDF
贺兰山矿区4种灌木树种造林对比试验
9
作者 李英武 杨洋 +2 位作者 朱嵬 全卓 贾国晶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6期15-18,53,共5页
适宜树种的筛选和使用是矿区生态修复的关键,为解决贺兰山露天矿区生态修复中因植物选择及客土缺乏导致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本研究以蒙古扁桃、长柄扁桃、红花多枝柽柳和甘蒙柽柳4种灌木为试验材料,在贺兰山清水沟和头鑫矿区开展试验... 适宜树种的筛选和使用是矿区生态修复的关键,为解决贺兰山露天矿区生态修复中因植物选择及客土缺乏导致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本研究以蒙古扁桃、长柄扁桃、红花多枝柽柳和甘蒙柽柳4种灌木为试验材料,在贺兰山清水沟和头鑫矿区开展试验,通过统计成活率、生长量及调查造林效果,筛选出适宜矿区栽植的灌木树种。结果表明,4种灌木2年生容器苗的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均高于1年生容器苗。2年生容器苗栽植第二年,红花多枝柽柳成活率最高,为87.8%~91.7%;长柄扁桃成活率最低,为75.5%;蒙古扁桃和长柄扁桃的成活率均以清水沟矿区最高,红花多枝柽柳和甘蒙柽柳成活率均以头鑫矿区最高。蒙古扁桃和长柄扁桃2年生容器苗栽植第二年,树穴覆盖黑色膜较对照可提高成活率8.0%、13.0%。因此,在清水沟矿区适宜客土栽植蒙古扁桃和长柄扁桃2年生容器苗,在头鑫矿区适宜栽植红花多枝柽柳和甘蒙柽柳2年生容器苗。贺兰山矿区4种灌木树种造林对比试验可为相近立地条件矿区生态修复苗木选择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矿区 生态修复 灌木 植树造林
下载PDF
三峡坝区下游河漫滩植物在淹水环境下存活率与适用性研究
10
作者 张定军 吴柳东 +2 位作者 李豪 杨兰芳 张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71,共4页
为研究三峡坝区下游河漫滩生态修复区植物在淹水环境下的生长适应性及工程适用性,选择种植中华蚊母、疏花水柏枝、秋华柳、野生蔷薇等4种灌木植物在三峡坝区下游同一水位河漫滩区域并观察生长情况。4种灌木植物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水淹期,... 为研究三峡坝区下游河漫滩生态修复区植物在淹水环境下的生长适应性及工程适用性,选择种植中华蚊母、疏花水柏枝、秋华柳、野生蔷薇等4种灌木植物在三峡坝区下游同一水位河漫滩区域并观察生长情况。4种灌木植物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水淹期,结果表明,4种灌木植物存活率在淹水条件下表现出差异,其植株保存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秋华柳、中华蚊母、疏花水柏枝、野生蔷薇。观察4种灌木植物的形态变化、株高生长和恢复生长情况可知,秋华柳、中华蚊母、疏花水柏枝在淹水胁迫作用下表现出较好的淹水适应性。采用加权评分法评价4种灌木植物的生态修复工程适用性,其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中华蚊母、秋华柳、野生蔷薇、疏花水柏枝,确定中华蚊母可作为河漫滩生态修复工程主要种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坝区 河漫滩 淹水胁迫 灌木植物 加权评分法 生态修复工程
下载PDF
宁夏六盘山几种典型水源涵养林林分结构与水文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7
11
作者 孙浩 杨民益 +8 位作者 余杨春 熊伟 王彦辉 曹恭祥 杜敏 王云霓 于澎涛 徐丽宏 左海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1期10-18,共9页
为量化水源涵养林林分结构与其水文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宁夏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内的4种典型结构林分(华北落叶松+灌木复层林、华北落叶松纯林、稀植乔木的天然灌丛林、天然灌丛林)为对象,在生长季内定位观测各林分的结构特征、冠层和枯落... 为量化水源涵养林林分结构与其水文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宁夏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内的4种典型结构林分(华北落叶松+灌木复层林、华北落叶松纯林、稀植乔木的天然灌丛林、天然灌丛林)为对象,在生长季内定位观测各林分的结构特征、冠层和枯落物截持及林下蒸散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林冠截留率的大小表现为天然灌丛林(25.92%)>华北落叶松纯林(23.38%)>华北落叶松+灌木复层林(22.81%)>稀植乔木的天然灌丛林(22.07%)。2)林下枯落物层的持水性能表现为华北落叶松+灌木复层林(26.49 t/hm2)>华北落叶松纯林(23.06 t/hm2)>稀植乔木的天然灌丛林(16.89 t/hm2)>天然灌丛林(14.45 t/hm2)。3)林下日均蒸散量以稀植乔木的天然灌丛林最大(1.09 mm/d),其次为华北落叶松+灌木复层林(0.96 mm/d),而华北落叶松纯林(0.88 mm/d)和天然灌丛林较小(0.69 mm/d)。4)回归分析表明:冠层截留量随着林分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除暴雨外),二者的关系可以很好地用指数函数来表达(P<0.01);在排除林外气象因子变化对林内环境的干扰外,林下蒸散量随着林分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呈对数函数的下降趋势(R2=0.639,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灌丛 叶面积指数 冠层截持 枯落物 土壤蒸发
下载PDF
干旱荒漠区不同灌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氮素的含量特征 被引量:50
12
作者 詹媛媛 薛梓瑜 +1 位作者 任伟 周志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6,共8页
选取广泛分布于阿拉善干旱荒漠区的白刺、霸王、红砂、沙冬青、沙木蓼、梭梭和驼绒藜7种不同的旱生灌木,研究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各种形态氮素、有机碳的含量特征及土壤pH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 选取广泛分布于阿拉善干旱荒漠区的白刺、霸王、红砂、沙冬青、沙木蓼、梭梭和驼绒藜7种不同的旱生灌木,研究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各种形态氮素、有机碳的含量特征及土壤pH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分别平均高24.9%、24.5%和65.1%,土壤有机碳平均高出18.5%,土壤pH值平均低0.14个单位。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全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机碳和pH之间都呈现出了极显著差异(p<0.01)。7种灌木根际土壤全氮、硝态氮和有机碳含量均比非根际土壤含量高。除沙冬青根际铵态氮含量较非根际低以外,其余6种灌木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梭梭的根际土壤pH高于非根际,其它6种灌木均是根际pH低于非根际土壤。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全氮之间均呈显著相关,二者表现为线性关系。而土壤全氮与铵态氮在根际与非根际则均无相关性,全氮与硝态氮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均显著相关,且二者也呈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区 灌木 根际土壤 氮素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人工灌木林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演变 被引量:46
13
作者 薛萐 刘国彬 +2 位作者 戴全厚 李小利 吴瑞俊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7-523,共7页
采用时空互代法,以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年限的人工柠条和沙棘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和天然侧柏林为对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呼吸强度、代谢商(qCO2)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生态恢复过程中... 采用时空互代法,以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年限的人工柠条和沙棘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和天然侧柏林为对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呼吸强度、代谢商(qCO2)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生态恢复过程中人工柠条林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微生物生物量随恢复年限的增加变化显著,柠条栽植7a后微生物生物量碳较坡耕地显著增加,随后每5~7a的变化均达到显著水平;微生物生物量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磷在前13a无显著变化,20~30a处于基本稳定期,较坡耕地显著增加,但明显低于天然侧柏林;呼吸强度随恢复年限的增加逐渐升高,20~25a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下降,30a时达到最低值;qCO2在恢复初期较坡耕地显著升高,随后迅速降低,30a后回落至坡耕地之下,但仍显著高于天然侧柏林;不同灌木林对土壤质量的改善作用不同,恢复年限相同的沙棘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呼吸强度明显高于柠条林,但qCO2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qCO2与土壤养分和恢复年限显著相关.黄土丘陵区人工灌木林可通过生物的自肥作用恢复土壤肥力和增加微生物生物量,但要恢复到破坏前该地区顶级群落时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理化指标,必须加强林地管理,促进植物群落的拓殖与更替,且此过程相对于生态破坏过程要漫长的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人工灌木林 生态恢复过程 微生物量
下载PDF
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97种植物的光合生理特征(英文) 被引量:60
14
作者 牛书丽 蒋高明 +2 位作者 高雷明 李永庚 刘美珍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8-324,共7页
报告了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不同生境下 97种不同科、属植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特征。结果表明 :猪毛菜 (Salsolacollina)、沙米 (Agriophyllumpungens)、黑沙蒿 (Artemisiaordosica)、狗尾草 (Setariaviridis)、柠条 (Ca... 报告了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不同生境下 97种不同科、属植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特征。结果表明 :猪毛菜 (Salsolacollina)、沙米 (Agriophyllumpungens)、黑沙蒿 (Artemisiaordosica)、狗尾草 (Setariaviridis)、柠条 (Caraganamicrophylla)等具有C4 光合碳同化途径或具固氮能力的植物种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 ,其净光合速率大于 30 μmolCO2 ·m- 2 ·s- 1 ,而大部分具C3途径和无固氮能力的植物种的净光合速率较低 ,为 1 .2 9~ 1 0 μmolCO2 ·m- 2 ·s- 1 ;71 %的植物种蒸腾速率集中在 2~ 1 0mmolH2 O·m- 2 ·s- 1 。所选出的高光效植物种在当地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应有很高利用价值。C4 植物种占所测植物种的 1 / 5左右 ,主要分布于固定沙丘上 ,且随着生境土壤湿度的增大其与C3植物种的光合速率差异逐渐缩小。在 3种生境条件下 ,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顺序为 :低湿地 >滩地 >固定沙丘 (p <0 .0 1 ) ,而乔木为固定沙丘 >滩地 (p <0 .0 1 )。不同功能型植物的气体交换特征随生境的不同而异 ,在固定沙丘上 ,草本的蒸腾速率最高 ,乔木的水分利用率最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 植物 光合生理 光合作用 生境 C4途径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山地灌木林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15
作者 孔亮 蒙宽宏 +1 位作者 陈宇 陈祥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46,共3页
对东部山地绣线菊灌丛、胡枝子灌丛、接骨木灌丛、珍珠梅灌丛和榛子灌丛几种次生演替灌木林的土壤水分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节内,大气降水是土壤含水量变化的重要控制因子,土壤含水量随大气降雨的分布而变化的趋势十... 对东部山地绣线菊灌丛、胡枝子灌丛、接骨木灌丛、珍珠梅灌丛和榛子灌丛几种次生演替灌木林的土壤水分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节内,大气降水是土壤含水量变化的重要控制因子,土壤含水量随大气降雨的分布而变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可分为土壤水分消耗期(5月~6月)、土壤水分积累期(7月~8月)、土壤水分稳定期(9月~10月)、土壤水分消退期(10月份以后);根据土壤深度及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各林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大体分为土壤水分速变层(0~20cm)、土壤水分活跃层(20~40cm)和土壤水分稳定层(40c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山地 灌木林 土壤水分动态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区灌木幼林根系护坡的时间效应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兴玲 胡夏嵩 +3 位作者 李国荣 朱海丽 毛小青 袁晓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6-141,共6页
为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地区植物护坡效应的可持续性,选取种植在自建试验区的四翅滨藜、柠条锦鸡儿、白刺、霸王4种灌木植物,分别对生长时间为1~4a的上述灌木进行了野外现场拉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种灌木植物在其1~4a的生长时间里... 为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地区植物护坡效应的可持续性,选取种植在自建试验区的四翅滨藜、柠条锦鸡儿、白刺、霸王4种灌木植物,分别对生长时间为1~4a的上述灌木进行了野外现场拉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种灌木植物在其1~4a的生长时间里,四翅滨藜的抗拔力和侧根数在4种灌木中表现最大,霸王的根径是4种灌木中最大的;生长时间为1a的4种灌木中霸王地径最大,其后的2~4a生长时间中,四翅滨藜的地径则在4种灌木植物中表现最大。霸王和白刺的平均根径与生长时间之间呈显著幂函数关系,四翅滨藜和柠条锦鸡儿两者之间均呈指数函数关系;四翅滨藜和白刺的平均侧根数与生长时间之间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霸王和柠条锦鸡儿的平均侧根数与生长时间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四翅滨藜和白刺的平均地径与生长时间之间呈幂函数关系,霸王和柠条锦鸡儿的平均地径与生长时间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四翅滨藜和柠条锦鸡儿的平均抗拔力与生长时间之间呈显著幂函数关系,霸王的平均抗拔力与生长时间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白刺的平均抗拔力与生长时间之间为指数函数关系。这种现象反映了4种灌木植物在试验区边坡防护中均表现出了较强的护坡可持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护坡 植物 青藏高原 黄土区 灌木植物 根系 时间效应
下载PDF
海南岛清澜港红树林次生灌丛生物量与叶面积指数测定 被引量:10
17
作者 廖宝文 郑德璋 郑松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80-685,共6页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沿海滩涂上的宝贵植物资源。它是海湾河口地区生态系统重要的第一性生产者之一,是调节海湾河口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滥伐和反复破坏,我国红树林面积锐减,且大面积红树林已演变成为次生灌丛。
关键词 红树林 生物量 叶面积指数
下载PDF
鄂尔多斯高原3种优势灌木幼苗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被引量:23
18
作者 肖春旺 张新时 +1 位作者 赵景柱 吴钢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7期736-741,共6页
鄂尔多斯高原是中国半干旱沙区典型沙地 ,这里的干旱生态系统对全球的水热分配格局具有灵敏的响应。随着未来全球变暖 ,将给这里的陆地生态系统分布格局和生产力带来巨大影响。选择鄂尔多斯高原优势灌木柠条(CaraganaintermediaKuangetH... 鄂尔多斯高原是中国半干旱沙区典型沙地 ,这里的干旱生态系统对全球的水热分配格局具有灵敏的响应。随着未来全球变暖 ,将给这里的陆地生态系统分布格局和生产力带来巨大影响。选择鄂尔多斯高原优势灌木柠条(CaraganaintermediaKuangetH .C .Fu)、杨柴 (HedysarummongolicumTurcz.)和油蒿 (ArtemisiaordosicaKraschen .)幼苗为研究对象 ,人为控制 2种温度水平来探讨它们的幼苗形态可塑性、生物量效应和光合生理特征对增温条件下的生态适应策略。研究结果表明 ,增温处理对 3种植物种类生长和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是不同的。增温对柠条和杨柴幼苗株高、叶数、叶面积、生物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特征有显著的增大作用。表明增温对柠条和杨柴幼苗生长具有显著正效应。增温对油蒿幼苗生长总体影响不显著 ,叶数、叶大小、叶面积、生物量、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随着温度增高没有显著增大 ,但树高和净光合速率随着温度增高而显著增大。柠条、杨柴和油蒿幼苗之间的种间生长差异显著 ,除叶大小外 ,其余 7个特征值均为柠条幼苗显著高于杨柴和油蒿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高原 优势灌木 半干旱区 全球变暖 生态适应 幼苗
下载PDF
半干旱区不同整地方式与灌草配置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程积民 万惠娥 +1 位作者 王静 雍绍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10-14,共5页
采用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在黄土丘陵半干旱区进行柠条灌木林的建设与土壤水分过耗及调控恢复的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调控最佳立体配置模式水平阶整地为柠条-披碱草、柠条-草木樨、柠条-芨芨草类型;水平沟整地为柠条-芨... 采用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在黄土丘陵半干旱区进行柠条灌木林的建设与土壤水分过耗及调控恢复的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调控最佳立体配置模式水平阶整地为柠条-披碱草、柠条-草木樨、柠条-芨芨草类型;水平沟整地为柠条-芨芨草、柠条-草木樨类型;鱼鳞坑整地为柠条-草木樨、柠条-芨芨草、柠条-本氏针茅类型。水平阶整地0~50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1.6%~5.0%;水平沟整地提高1.5%~3.0%;鱼鳞坑整地提高1.1%~2.7%。工程整地栽植5年、10年、15年的柠条灌木林0~500cm土层的土壤储水量年生长初期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2.84mm、56.63mm、210.66mm,年生长终期增加了15.96mm、67.64mm。50.36mm。灌、草生物量分别比对照提高97.09%~104.9%和320%~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整地方式 灌草配置 土壤水分 生物量 柠条
下载PDF
民勤荒漠区主要灌木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飞 郭树江 +3 位作者 张卫星 王方琳 韩福贵 李金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129,共9页
为探究不同灌木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季节变化规律,揭示荒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以民勤荒漠区4种主要灌木梭梭、沙拐枣、唐古特白刺、柠条锦鸡儿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荒漠植物在生长季内叶片的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变化特征。结果... 为探究不同灌木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季节变化规律,揭示荒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以民勤荒漠区4种主要灌木梭梭、沙拐枣、唐古特白刺、柠条锦鸡儿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荒漠植物在生长季内叶片的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沙拐枣、柠条锦鸡儿叶片C含量显著高于唐古特白刺、梭梭(P<0.05),且唐古特白刺显著高于梭梭,沙拐枣与柠条锦鸡儿差异不显著;唐古特白刺叶片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植物叶片;唐古特白刺叶片P含量最高,并显著高于柠条锦鸡儿,但两者均与梭梭和沙拐枣差异不显著。(2)4种荒漠植物叶片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各指标在生长季节内的变异系数表现为:P(28.34%)>C∶P(24.70%)>N∶P(19.07%)>N(17.49%)>C∶N(16.89%)>C(2.91%)。(3)C含量与N、P含量呈不显著正相关关系;除沙拐枣,其他叶片N含量与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4种荒漠植物叶片N∶P值的变化主要由P含量变化决定。(4)植物叶片C、N、C∶N、C∶P和N∶P含量的变异主要受植物种类影响,植物叶片P含量的变异主要受生长季节影响。研究发现,民勤荒漠4种灌木植物叶片C、N、P含量及C∶N、C∶P和N∶P在生长季内因物种而不同,它们在生长季内变异系数在植物种之间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荒漠区 灌木 化学计量比 季节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