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广府粤剧与华语小说的文体交融与变易——以《香港三部曲》为例
1
作者 曾令霞 《华文文学》 2023年第6期64-71,共8页
广府粤剧与华语小说文体交融在地域文学寻根、传统戏曲创造性转化、小说文体扩张等方面意义深远。从史料与实证的角度看,华语小说《香港三部曲》的广府粤剧书写虚实边界模糊,粤剧从现实具象走向文学意象,与粤剧史料的描述产生了抵牾,进... 广府粤剧与华语小说文体交融在地域文学寻根、传统戏曲创造性转化、小说文体扩张等方面意义深远。从史料与实证的角度看,华语小说《香港三部曲》的广府粤剧书写虚实边界模糊,粤剧从现实具象走向文学意象,与粤剧史料的描述产生了抵牾,进而在小说中产生不稳定的叙述,出现文体变易的倾向。本文以“优天影”、“神功戏”、“姜侠魂”三个粤剧符号为观察点,审视广府粤剧在华语小说中的虚实变易。广府粤剧与小说《香港三部曲》互文书写的意义体现在文化交融与文体渗透两方面: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粤剧作为地方性知识在香港地区的传播意义重大,其以华人地方文化对主流殖民文化与文化全球化进行了双重抵抗;从文体的角度来看,广府粤剧资源进入小说书写一方面参与了文本、文体的有效建设,另一面也存在着跨文体交融以及戏曲传承传播方面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叔青 《香港三部曲》 广府粤剧 华语小说 文体交融变易
下载PDF
夏仲康日食年代确定的研究史略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守贤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2000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夏仲康日食年代的确定工作,已经进行了1300余年,得出了14个完全不同的结果,相互间差异很大。文章介绍了每个结果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并逐个进行了评价,指出这个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文章提出了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的三个基... 夏仲康日食年代的确定工作,已经进行了1300余年,得出了14个完全不同的结果,相互间差异很大。文章介绍了每个结果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并逐个进行了评价,指出这个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文章提出了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的三个基本出发点:(1)认定它是夏代的一次日全食观察记录,至少它是大食分日食的观察记录;(2)必须利用现代的日月历表,对子公元前第20至22世纪之间300年,在洛阳可见日食重新全部计算出来,并逐个进行筛选;(3)考虑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变化和地月系加速取值对日食本影轨迹的影响,并讨论减少或消除这种影响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康日食 书经食 天文年代 天文学史
下载PDF
李树青生平与伊黎、魏尔万合著之《土地经济学》的中译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清勇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4-79,共6页
研究目的:探讨李树青的生平和他翻译伊黎与魏尔万合著之《土地经济学》一书的经过。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李树青将伊黎与魏尔万合著的《土地经济学》翻译成中文,是中国土地经济学界的一大盛事。研究结论:李树青在中国土地经... 研究目的:探讨李树青的生平和他翻译伊黎与魏尔万合著之《土地经济学》一书的经过。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李树青将伊黎与魏尔万合著的《土地经济学》翻译成中文,是中国土地经济学界的一大盛事。研究结论:李树青在中国土地经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树青 《土地经济学》 伊黎 魏尔万
下载PDF
王肃易学刍议
4
作者 乐胜奎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6-70,共5页
本文以王肃易学为中心,概述了魏晋之际经学大师王肃的易学之来源、性质、内容、作用及其发生、发展的内在和外在原因。认为王肃易学是郑玄易学和王粥易学的中间环节,对于义理派经学具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王肃 易学 义理
下载PDF
“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代文化科学观照下的易经
5
作者 李曙华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8,共7页
从当代文化科学发展的视野,对作为六经之首的易经起源及其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和解读。通过论证易经生成之三部曲:自然易→占筮易→人文易①,揭示了"易"之卦爻象数源于自然,易经之本在象数,其精髓乃"道法自然"。由... 从当代文化科学发展的视野,对作为六经之首的易经起源及其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和解读。通过论证易经生成之三部曲:自然易→占筮易→人文易①,揭示了"易"之卦爻象数源于自然,易经之本在象数,其精髓乃"道法自然"。由此不仅提升出中国自然哲学、生命哲学与人文教化,而且开出了中国古代生成整体论的"科学"和数学算法体系。文章揭示了易经作为中国文化总源头所蕴含的自然、占筮、哲学、"科学"等"多维立体结构",试图澄清其中相互关系与不同层次。主张从当今文化科学发展的高度,揭示与彰显易经象数本有的自然、数理与"科学"蕴含,赋卦爻辞以新意,开辟易学创新之道。并试图由此为厘清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线索,超越西方近代科学的机械构成论与主客二分之认识论,探索中国文化、科学的自主创新提供文化资源与思想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易” “占筮易” “人文易” 象数 “自然科学” 自然哲学
下载PDF
宋代“豪横”势力的司法认知和处置逻辑——以《名公书判清明集》判词为中心
6
作者 钱宁峰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1年第4期93-109,共17页
《名公书判清明集》关键词统计分析显示,"豪横"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与宋代社会各层面广泛接触,既涉及官方群体,也涉及民间群体,成为司法名公始终关注的对象。宋代"豪横"势力在本质上属于黑恶势力,具有普遍性,但是不... 《名公书判清明集》关键词统计分析显示,"豪横"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与宋代社会各层面广泛接触,既涉及官方群体,也涉及民间群体,成为司法名公始终关注的对象。宋代"豪横"势力在本质上属于黑恶势力,具有普遍性,但是不能和其他恶势力相混淆。从法律角度来看,宋代"豪横"势力具有核心人员、依附人员、交结人员等层次性,以及逐利性和不法性等基本特征。从《名公书判清明集》判词中引用的法律条文和司法明公对"豪横"行为性质的认定两个方面来看,宋代"豪横"势力的违法犯罪行为始终是与财产相关联的。宋代"豪横"势力常常借助官方权力和民间暴力两种权力,并伪托合法外衣行事,因而在行为方式上更为隐秘。由于"豪横"势力的违法犯罪活动具有集团性特点,因此司法名公在处理"豪横"问题时具有特殊的司法行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豪横”势力 司法认知 处置逻辑 《名公书判清明集》
下载PDF
后现代女性主义文本——读《香港三部曲》 被引量:3
7
作者 荒林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61,共5页
施叔青长篇巨制"香港三部曲",以妓女黄得云施展身体和商业头脑改变命运为主线,书写香港百年沧桑历史,借喻欲望关系中身份纠缠情景,象征香港百年殖民与被殖民的复杂捏塑,书写性政治/殖民政治的复杂话语,体现后现代女性主义文... 施叔青长篇巨制"香港三部曲",以妓女黄得云施展身体和商业头脑改变命运为主线,书写香港百年沧桑历史,借喻欲望关系中身份纠缠情景,象征香港百年殖民与被殖民的复杂捏塑,书写性政治/殖民政治的复杂话语,体现后现代女性主义文本的包容与开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叔青 香港三部曲 后现代女性主义 性政治/殖民政治
下载PDF
从《尚书》看周代思想中的天与王朝更迭
8
作者 聂培德(芬兰) 齐畅(译) 张继军(校)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4,共5页
周人的理论中,天是一个至上的神。《尚书》最频繁的涉及天的功能是赏与罚,而这种功用主要是针对夏、商、周三代的。君主顺应天意,任用有德行的臣子就会得到天的眷顾而获得天命,得到帝国的人民与领地;反之,天就会降与惩罚,将天命转给一... 周人的理论中,天是一个至上的神。《尚书》最频繁的涉及天的功能是赏与罚,而这种功用主要是针对夏、商、周三代的。君主顺应天意,任用有德行的臣子就会得到天的眷顾而获得天命,得到帝国的人民与领地;反之,天就会降与惩罚,将天命转给一个新的有德之君,一个新的王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王朝更迭
下载PDF
世纪末“女妖”图鉴——《世纪末的华丽》与《愫细怨》中的都市女性想象 被引量:1
9
作者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104,共9页
当代台港女性作家对于都市女性的想象与书写是对“五四”女性写作精神的继承与超越,她们致力于还原当代都市的生活图景,通过世俗图景中的个体生存经验与精神际遇,审视性道德与观念的迭代以及此间产生的伦理悖论,一方面解构父权抒情传统... 当代台港女性作家对于都市女性的想象与书写是对“五四”女性写作精神的继承与超越,她们致力于还原当代都市的生活图景,通过世俗图景中的个体生存经验与精神际遇,审视性道德与观念的迭代以及此间产生的伦理悖论,一方面解构父权抒情传统,一方面反省复杂暧昧的现代道德与生活原则,她们书写的终极旨归还是对女性生存的关照,和对现代人文精神的呼应。朱天文与施叔青分别以台北和香港为背景,以写实主义的清醒锐利和现代主义的先锋精神,从两种截然不同的角度呈现世纪末的繁华中都市女性的想象与经验,对照出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和背后都市文明的发展对女性精神际遇与生存状态的复杂影响,不乏省觉与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妖 原型 女性写作 朱天文 施叔青
下载PDF
充满张力的文化认同——《风前尘埃》中的殖民历史书写
10
作者 王璇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95,共7页
《风前尘埃》作为施叔青"台湾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描写了日据时期的一段历史。作品通过日本人的文化入侵、台湾人的认同转变、揭露"日台亲善"的虚伪面目,呈现出日本和中国台湾之间相互龃龉、充满张力的文化认同关系... 《风前尘埃》作为施叔青"台湾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描写了日据时期的一段历史。作品通过日本人的文化入侵、台湾人的认同转变、揭露"日台亲善"的虚伪面目,呈现出日本和中国台湾之间相互龃龉、充满张力的文化认同关系。施叔青对日本与中国台湾关系的书写,表现出日据时期日本对中国台湾的文化侵略和空间控制,从而揭露殖民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前尘埃》 施叔青 文化认同 日据历史书写 空间书写
下载PDF
“明理”与“明数”——清初陆世仪易学思想管见 被引量:1
11
作者 申祖胜 《衡水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83-88,共6页
陆世仪解《易》重理、阐理,其易学诠释中处处见“理”,这固然是他理学家的一贯思路,但他对“理”的突显其实也是一种重德的表现。陆世仪提倡躬行实践的实学思想,认为易道只有在人事中发用流行,才能使生命主体之人体悟天道。此种诠释显... 陆世仪解《易》重理、阐理,其易学诠释中处处见“理”,这固然是他理学家的一贯思路,但他对“理”的突显其实也是一种重德的表现。陆世仪提倡躬行实践的实学思想,认为易道只有在人事中发用流行,才能使生命主体之人体悟天道。此种诠释显见是出于对人文世界的重视,其能引人奋发向上,正是儒家的精神所在。在理与象数的关系问题上,陆世仪认为理尊于数,理比象数更为根本,象数本于理而立,是表达理的工具,理要通过象数才能显现出来。陆世仪虽未否定《易》本为卜筮之书的说法,但却淡化卜筮本身的吉凶祸福,主张道义配祸福,并在对卦爻辞的解释上,较少从卜筮方面进行阐释,而是加强以义理解《易》,更多强调《易》是道德性命之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易学 理尊于数 道德性命
下载PDF
舒巧“心理型人物观”下的舞剧“心理叙事”——以舞剧《玉卿嫂》为研究对象
12
作者 侯文靖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22年第3期51-59,共9页
文章通过对舒巧代表性舞剧作品《玉卿嫂》的研究,认为舒巧的舞剧创作由直面人性的出发,呈现出以主人公为绝对中心的人物系统设置、以心理为主导的叙事内驱力、以梦幻性情境建构与揭示性情节铺展配合心理写实的编舞技术,构成了她独特的... 文章通过对舒巧代表性舞剧作品《玉卿嫂》的研究,认为舒巧的舞剧创作由直面人性的出发,呈现出以主人公为绝对中心的人物系统设置、以心理为主导的叙事内驱力、以梦幻性情境建构与揭示性情节铺展配合心理写实的编舞技术,构成了她独特的舞剧样式,形成了以“心理型人物观”为核心的舞剧创作技术系统。这种创作方式不同于以故事的讲述作为主要驱动力,对外部世界进行镜像化展示的编创方法,而是通过强化揭示人物内在的心理状态,探索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在“心理型人物观”的支撑下,不仅实现舞剧的心理叙事,彰显舒巧个人的艺术表达,也最终完成创作者的主体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巧 心理型人物观 心理叙事 《玉卿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