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hu Road and the Silk Road:Re-verifying the Diffusion Route of Indian Buddhism in Central China
1
作者 Zhang Lihua Hou Shixin Li Li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1年第4期122-130,共9页
The Shu Roa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ilk Road.As the transfer station for connecting the Maritime Silk Road with the Overland Silk Road and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Southwestern Silk Road,Shu Yuandu Dao Route(Si... The Shu Roa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ilk Road.As the transfer station for connecting the Maritime Silk Road with the Overland Silk Road and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Southwestern Silk Road,Shu Yuandu Dao Route(Sichuan-India Road)-the predecessor of the Southwestern Silk Road,was the cultural exchange passage for China and its overseas neighbors before the opening of the famous Overland Silk Road.According to many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and materials,Buddhism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Central Plains along the Silk Road during the first century BC.Meanwhile,it was introduced into Bashu(the Sichuan Basi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along the Southwest Silk Road during the Eastern Han Dynasty(25-220)and was integrated into local cultures,which lead to the creation of the brilliant Buddhist culture and ar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ilk road shu road BUDDHISM diffusion routes
下载PDF
清代蜀道文献的特点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2
作者 马强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5-113,共9页
清代蜀道文献主要由行旅文献、诗歌文献及碑刻文献构成。蜀道行旅文献之多超过前代总合,多糅合日记、诗歌于一体,其中不乏有重要史料的佳作,是清代行旅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蜀道诗歌文献浩繁庞杂,多见于清人别集稿本,作者群体庞大,其中... 清代蜀道文献主要由行旅文献、诗歌文献及碑刻文献构成。蜀道行旅文献之多超过前代总合,多糅合日记、诗歌于一体,其中不乏有重要史料的佳作,是清代行旅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蜀道诗歌文献浩繁庞杂,多见于清人别集稿本,作者群体庞大,其中既有名家巨擘,更多为非知名士人,具有写真纪实的风格特点,感叹自然奇险、忧患战乱与民生是其重要主题;碑刻文献主要是清代学者对蜀道沿线汉魏两宋碑石书法的史事考证、碑刻释文及转录。清代蜀道文献在反映蜀道交通历史变迁、蜀道地带生态环境及其社会风貌方面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与清代川陕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息息相关。大量的清代蜀道诗不仅承载了清代士大夫艰难的人生行迹,也是山地生命体验的典型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行旅文献 蜀道诗歌 蜀道碑石 文化价值
下载PDF
蜀道陕南段传统聚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张定青 李霂芝 王宇鹏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1期31-40,共10页
蜀道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历史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蜀道陕南段地理位置特殊、7条主线汇集,沿线传统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线路密切相关。本文以历史地理学研究视角,结合文献研究、地图分析、统... 蜀道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历史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蜀道陕南段地理位置特殊、7条主线汇集,沿线传统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线路密切相关。本文以历史地理学研究视角,结合文献研究、地图分析、统计分析及田野调查,梳理传统聚落的时空分布信息;对传统聚落历史职能进行类型分析,从具体线路和地理空间2个维度探究其分布特征。通过蜀道线路历史变迁及地理环境层面的归因分析,揭示了蜀道线路功能特点与历史演进及地形地貌、农业耕作条件等影响传统聚落时空分布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道 传统聚落 时空分布 类型分析 陕南
下载PDF
文化线路视角下陕南蜀道沿线传统聚落遗产特征及价值研究
4
作者 张定青 李霂芝 +2 位作者 李莎 王岭 王宇鹏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9期44-51,共8页
蜀道是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线路遗产,其线路沟通川陕并汇聚于陕南地区,沿线传统聚落记录了蜀道的历史演变,留存了见证蜀道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遗产要素。本研究运用历史地理学、田野调查、类型学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陕南蜀道沿线传... 蜀道是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线路遗产,其线路沟通川陕并汇聚于陕南地区,沿线传统聚落记录了蜀道的历史演变,留存了见证蜀道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遗产要素。本研究运用历史地理学、田野调查、类型学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陕南蜀道沿线传统聚落的基本信息,从聚落选址与空间形态、街巷院落与传统建筑等有形要素层面,以及民俗民艺等无形要素层面分析聚落遗产特征,从蜀道文化与地域特征的视角挖掘其遗产价值,为后续沿线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道 文化线路 传统聚落 遗产特征 遗产价值
下载PDF
茕茕蜀游子白首再临栈:论彭端淑蜀道诗的意蕴
5
作者 万力睿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9-115,共7页
乾隆十四年,彭端淑自京返川奔丧,又于乾隆十七年返京,两次历经蜀道,留下了多首纪行诗。其乾隆十四年返川时期的蜀道诗集中表现他的乡愁情结与重归故地得到的精神解脱,而再次出仕途中的蜀道诗则偏重于表达对前途未知的迷茫与由仕途之路... 乾隆十四年,彭端淑自京返川奔丧,又于乾隆十七年返京,两次历经蜀道,留下了多首纪行诗。其乾隆十四年返川时期的蜀道诗集中表现他的乡愁情结与重归故地得到的精神解脱,而再次出仕途中的蜀道诗则偏重于表达对前途未知的迷茫与由仕途之路实现自身经世理想的决心。在浓烈的个人情怀之外,彭端淑的蜀道诗也体现出了清前中期蜀道的真实面貌与历史文化内涵,寄寓着彭端淑的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端淑 蜀道 乡愁书写 入仕诗 怀古诗
下载PDF
广元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
6
作者 杨永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02-510,共9页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具有潜在经济价值和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可再生珍稀资源。基于蜀道核心区广元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采用定量分析、平均最近邻和GIS空间分析法,对研究区域音乐类非物...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具有潜在经济价值和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可再生珍稀资源。基于蜀道核心区广元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采用定量分析、平均最近邻和GIS空间分析法,对研究区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地理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结果表明:(1)广元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共43项,占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的46.74%,区域密度分布极不均衡;(2)研究区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空间上形成2个相对连片的聚集区,具体包含1个极核区、3个高度密度区、2个带状区和4个零星分布区;(3)空间分布的特点与海拔高度、河流分布存在强相关性,现代交通对音乐类非遗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于分析结果,以推进古蜀道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古蜀道申遗为契机,提出建设蜀道国家文化公园,设立文化遗产廊道,助力打造富有特色的蜀道文化旅游品牌,与山地全季全域旅游紧密融合等分类别、有重点的开发利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元市 古蜀道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分布特征 开发利用
下载PDF
秦蜀交通与唐代蜀道诗路的发展
7
作者 黄英 张娟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学术研究》 2024年第3期63-66,20,共5页
秦蜀交通与唐代蜀道诗路的发展紧密相连,这一现象涉及了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展现了复杂而多维的历史画卷。秦蜀交通对唐代蜀道诗路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秦蜀交通的演变及其地理特点,了解唐代蜀道诗路的形... 秦蜀交通与唐代蜀道诗路的发展紧密相连,这一现象涉及了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展现了复杂而多维的历史画卷。秦蜀交通对唐代蜀道诗路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秦蜀交通的演变及其地理特点,了解唐代蜀道诗路的形成和发展,在析唐代蜀道诗歌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的同时,把握蜀道诗路与巴蜀文学生态的关系,确立蜀道诗路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与影响,从而明确秦蜀之间的交通变迁与唐代蜀道诗路的繁荣,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交织着地理、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多元脉络。秦蜀交通的发展对唐代蜀道诗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历代的努力,尤其是唐代的国力强盛和驿道发达,使得秦蜀之间的交通更加便利,从而促进了蜀道诗路的形成、繁荣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蜀交通 蜀道诗路 蜀道
下载PDF
On the Link Between Ancient Sichuan and the Maritime Silk 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ng Poetry
8
作者 Hou Shuiping Wen Yi(译) Deng Maoying(译)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Shu(now Sichuan Province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was famous for silk production.Many poets of the Tang Dynasty praised the magnificence of Shu brocade and embroidery.They also meticulously recorded the good sales a... Shu(now Sichuan Province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was famous for silk production.Many poets of the Tang Dynasty praised the magnificence of Shu brocade and embroidery.They also meticulously recorded the good sales and popularity of Shu's mulberry silk fabrics in Jinling(now Nanjing) and Yangzhou through shipment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and further to Southeast and South Asian countries.Tang poetry provides evidence for the significant role the Shu area played in the trade and commerce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G POETRY Maritime SILK road shu BROCADE and EMBROIDERY
下载PDF
清代咏藏诗视域下的茶马古道文化谱系:和而不同
9
作者 王军涛 张建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84,共9页
茶马古道文化如同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一样,它是和而不同的。清代咏藏诗证明:北、中、南茶马古道文化丛是涵化了的唐、蜀和藏文化丛。循文化地理学阐释,形成三种文化丛的缘由大致可归纳为民族类聚、区域方位、主地标、区域... 茶马古道文化如同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一样,它是和而不同的。清代咏藏诗证明:北、中、南茶马古道文化丛是涵化了的唐、蜀和藏文化丛。循文化地理学阐释,形成三种文化丛的缘由大致可归纳为民族类聚、区域方位、主地标、区域政治文化主阵地四大因子。清代咏藏诗的纪行游踪特征与茶马古道文化线性特征趋于一致,说明两者之间渊源颇深,这为着力打造“茶马古道文化长廊”提供了除地理学、考古学等传统方法之外的另一种视角,即文学路径。底蕴丰厚的清代咏藏诗,无疑会令茶马古道陡增几分书香气息,为茶马古道文化赋予诗书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咏藏诗 茶马古道文化 和而不同 唐、蜀、藏文化丛
下载PDF
汉代丝绸之路的敦煌枢纽
10
作者 王子今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7-118,共12页
汉武帝时代置河西四郡,西域之路得以畅通。悬泉置遗址出土汉简资料,可以说明东西交通干线上敦煌的作用。敦煌在河西交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敦煌西通西域有玉门关、阳关两条路径,这里又是隔绝南北“羌胡”军事交通的重心,在丝绸之路交... 汉武帝时代置河西四郡,西域之路得以畅通。悬泉置遗址出土汉简资料,可以说明东西交通干线上敦煌的作用。敦煌在河西交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敦煌西通西域有玉门关、阳关两条路径,这里又是隔绝南北“羌胡”军事交通的重心,在丝绸之路交通体系中于是具有枢纽的意义。就南行“之蜀”通道的运输组织而言,敦煌汉简资料提供了宝贵的实证。赵充国经营河湟及鲜水地方的交通建设,是以敦煌为策应方位的。敦煌市场较长时段的高度繁荣,体现了汉胡羌多民族共同营造交通便利条件的历史文化作用。敦煌汉简所见来自各国“客”的活跃,也可以看作体现交通文化面貌的现象。敦煌人才群体的跨地域影响,敦煌与“高原丝绸之路”的关联,都可以通过交通史考察予以理解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汉代 丝绸之路 天马 悬泉置 之蜀 交通
下载PDF
张澍陇右诗歌中的丝路文化精神阐释
11
作者 何春阳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7-92,共6页
张澍以本籍文人的独特视角创作了大量的陇右诗歌,全面书写了清代陇右地区的地域文化、商贸文化和信仰文化。通过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诗歌中所呈现出来的丝路文化空间和文化格局,阐释了诗歌中蕴含的和平、包容、友善的丝路精神传... 张澍以本籍文人的独特视角创作了大量的陇右诗歌,全面书写了清代陇右地区的地域文化、商贸文化和信仰文化。通过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诗歌中所呈现出来的丝路文化空间和文化格局,阐释了诗歌中蕴含的和平、包容、友善的丝路精神传承,对当今丝路文化建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澍 陇右诗 丝路文化
下载PDF
网络视角下旅游产业集群差异及成因——基于多案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姚云浩 高启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2-107,共6页
旅游产业集群具有网络属性,从网络角度研究产业集群已成为当前研究的趋势。但学术界大部分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都是移植产业集群的理论成果,鲜有比较视野下的旅游产业集群差异及其成因分析。从旅游产业集群的网络化特征出发,以产业... 旅游产业集群具有网络属性,从网络角度研究产业集群已成为当前研究的趋势。但学术界大部分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都是移植产业集群的理论成果,鲜有比较视野下的旅游产业集群差异及其成因分析。从旅游产业集群的网络化特征出发,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为分析框架,选择平遥古城旅游产业集群、剑门蜀道旅游产业集群、黄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杭州西湖国际旅游综合体4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分析归纳法得出不同类型旅游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网络行为和网络绩效间的关系和差异,并解释了造成集群绩效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群 网络特征 SCP范式 案例比较 平遥古城 剑门蜀道 黄陂乡村 杭州西湖
下载PDF
论滇僰古道的形成及其文化传播地位——茶马古道早期形态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保亚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5-116,共12页
滇僰古道始于僰道(今宜宾),经昭通、曲靖到滇池,沿途保留了比其他川滇古道更多的遗迹和文物,是古代连接四川和云南的第一通道。中原商周青铜器和四川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多采用滇僰古道上今永善、昭阳、巧家的铜矿,证明滇僰古道最早形成... 滇僰古道始于僰道(今宜宾),经昭通、曲靖到滇池,沿途保留了比其他川滇古道更多的遗迹和文物,是古代连接四川和云南的第一通道。中原商周青铜器和四川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多采用滇僰古道上今永善、昭阳、巧家的铜矿,证明滇僰古道最早形成于殷商时期。滇僰古道和公元前2世纪横贯云南东西的铜鼓分布线路的衔接,证明了滇僰古道是蜀身毒道最重要的必经之路,是古代中国沟通西域的重要路段,也是茶马古道早期形态的一条主干道。秦开五尺道、汉开南夷道、汉魏晋以来的墓和碑刻、唐袁滋的出行路线、西南官话的渗透,证明滇僰古道一直繁荣到近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僰古道 蜀身毒道 茶马古道 滇川文化传播
下载PDF
论南宋蜀道经济带的衰落 被引量:8
14
作者 何玉红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8,共6页
蜀道经济带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经济发展区。南宋与金、蒙长期对峙,战争不断。其中蜀道经济带成为边防前沿,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军队长期驻守防御。战争以及供给军队钱粮物资,给当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破坏和影响,直接导致蜀道... 蜀道经济带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经济发展区。南宋与金、蒙长期对峙,战争不断。其中蜀道经济带成为边防前沿,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军队长期驻守防御。战争以及供给军队钱粮物资,给当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破坏和影响,直接导致蜀道经济带的衰落。南宋蜀道经济带的衰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战争、物资供应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典型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蜀道 衰落 物资供应 战争破坏
下载PDF
宋代蜀道城市与区域经济述论 被引量:9
15
作者 梁中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5-100,共6页
宋代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第二高峰时期,在城市的地域结构上出现了四大城市带,其中的蜀道城市带因其不同于汉、唐时期的自然人文环境而迅速崛起;蜀道畅达的交通,开放的交通网,为商品流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茶马、茶盐贸易为龙头的商品流... 宋代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第二高峰时期,在城市的地域结构上出现了四大城市带,其中的蜀道城市带因其不同于汉、唐时期的自然人文环境而迅速崛起;蜀道畅达的交通,开放的交通网,为商品流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茶马、茶盐贸易为龙头的商品流通潮,使西北秦陇市场和西南川蜀市场相互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强大的经济辐射力,促进了以蜀道为轴线,以成都府、梓州、兴元府、洋州、京兆府、秦州等三府三州为支点的蜀道城市带的繁荣发达;蜀道城市带的崛起,是汉唐时期不可想象的,也是元明清时期无法企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蜀道城市带 茶马 茶盐贸易 统一市场
下载PDF
丝绸之路青泥古道交通碑刻的文学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邵郁 安建军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93-97,共5页
青泥古道作为宋以来丝绸之路由秦陇入蜀的重要通道,在今徽县大河店乡、水阳乡和虞关乡沿线遗留下来好几处官方与民间修路的碑刻,为研究青泥古蜀道的兴废变迁及古丝绸之路交通运输的状况提供了实物参照,是古蜀道上的珍贵遗迹。从文学的... 青泥古道作为宋以来丝绸之路由秦陇入蜀的重要通道,在今徽县大河店乡、水阳乡和虞关乡沿线遗留下来好几处官方与民间修路的碑刻,为研究青泥古蜀道的兴废变迁及古丝绸之路交通运输的状况提供了实物参照,是古蜀道上的珍贵遗迹。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几通交通碑刻,记载了青泥古道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历次重大事件,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是"蜀道难"文学主题的现实演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泥古道 交通碑刻 文学意义 “蜀道难”文学主题
下载PDF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蜀道(四川段)研究现状及思路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晓宁 郭颖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32-39,共8页
蜀道作为"秦蜀古道"的专有名词,是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厚的语汇。蜀道跨越川陕甘三省,四川境内的蜀道,因线路上遗存分布密集、类型多样、文化价值高等原因,具有典型的研究意义。文化线路是当今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的新类型和新理... 蜀道作为"秦蜀古道"的专有名词,是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厚的语汇。蜀道跨越川陕甘三省,四川境内的蜀道,因线路上遗存分布密集、类型多样、文化价值高等原因,具有典型的研究意义。文化线路是当今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的新类型和新理念,可以借助这一视角为蜀道(四川段)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即构建蜀道(四川段)文化线路遗产谱系,梳理线路的遗产特征及价值,重视蜀道形成及演变的背景环境,并以"真实性"和"完整性"标准作为研究依据,推动蜀道(四川段)文化线路的有效展示,为未来联合陕甘两省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蜀道(四川段) 秦蜀古道 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下载PDF
古蜀道旅游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明义 唐光辉 +2 位作者 李巧义 邓小兰 林永坚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61-364,共4页
古蜀道是古代蜀国和秦国之间进行政治、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同时它也是联系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在沟通四川盆地和中原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蜀道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价值巨大... 古蜀道是古代蜀国和秦国之间进行政治、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同时它也是联系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在沟通四川盆地和中原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蜀道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价值巨大,其旅游价值集中表现在三国文化旅游价值、宗教朝觐旅游价值、饮食文化旅游价值、军事文化旅游价值和科学考察及生态旅游价值等方面.深入开展古蜀道旅游价值研究,有助于促进蜀道沿线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道 旅游价值 研究
下载PDF
十年来蜀道研究综述(2004-2014)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龙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7-73,共7页
蜀道是沟通关中地区和巴蜀地区的战略要道,是北出蜀地最重要的交通线路。从西安跨越秦岭抵达汉中,再由汉中越过大巴山、米仓山等进入四川的古道都被称为蜀道。十年来,专家学者在蜀道释名、蜀道路线、石门摩崖石刻、蜀道旅游价值等方面... 蜀道是沟通关中地区和巴蜀地区的战略要道,是北出蜀地最重要的交通线路。从西安跨越秦岭抵达汉中,再由汉中越过大巴山、米仓山等进入四川的古道都被称为蜀道。十年来,专家学者在蜀道释名、蜀道路线、石门摩崖石刻、蜀道旅游价值等方面研究用力颇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有大量的专著和论文相继问世,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年 蜀道研究 综述
下载PDF
蜀道遗产初论——年代、路线和遗产类型 被引量:11
20
作者 孙华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年第2期1-9,共9页
蜀道是连接古代中国关中腹地与西南区域中心的国家官道,因其穿越了秦岭和巴山山地而素有艰险难行之名。蜀道的年代范围是战国至民国,经历了2个发展时期和5个发展阶段。在蜀道的北四道和南三道中,只有西安-宝鸡-凤州-褒城/略阳-广元-剑阁... 蜀道是连接古代中国关中腹地与西南区域中心的国家官道,因其穿越了秦岭和巴山山地而素有艰险难行之名。蜀道的年代范围是战国至民国,经历了2个发展时期和5个发展阶段。在蜀道的北四道和南三道中,只有西安-宝鸡-凤州-褒城/略阳-广元-剑阁/阆中-广汉-成都的连云栈接金牛道完整延续了2个发展时期,始终是蜀道的主要干线。蜀道的保护、管理和"申遗"的对象应该首先考虑这条主干道的线状遗产和沿线的点状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道 驿道 线性遗产 古代交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