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旅融合背景下蚌埠双墩视觉符号价值研究
1
作者 徐豪 郭云鹏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130-137,共8页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融合的文旅建设愈发重要。如何寻找有效的文化传播途径,从而带动地方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与知名度提升,已成为热门话题。蚌埠是双墩文化的发祥地,双墩视觉符号在该地区文旅建设和文化软实力...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融合的文旅建设愈发重要。如何寻找有效的文化传播途径,从而带动地方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与知名度提升,已成为热门话题。蚌埠是双墩文化的发祥地,双墩视觉符号在该地区文旅建设和文化软实力提升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双墩文化的时代价值出发,基于蚌埠双墩视觉符号在城市中的实际应用现状,深入探索双墩视觉符号的文旅价值,同时,就双墩视觉符号与文旅结合的实现路径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文化遗产 双墩视觉符号
下载PDF
设计学视角下的双墩刻划符号活态化传承研究
2
作者 陈奕静 范一鹏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3-116,122,共5页
在淮河流域双墩遗址出土的陶器中发现大量刻划符号,其美学内涵丰富,是新石器时期留下的重要文化遗产。基于我国新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方针,活态传承成为保护传统文化的主流选择,双墩刻划符号需要借助设计力量迸发新的生机。通过对双墩刻... 在淮河流域双墩遗址出土的陶器中发现大量刻划符号,其美学内涵丰富,是新石器时期留下的重要文化遗产。基于我国新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方针,活态传承成为保护传统文化的主流选择,双墩刻划符号需要借助设计力量迸发新的生机。通过对双墩刻划符号的内容梳理,分析其设计应用现状,继而从设计学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元素提取、设计内容传播等方向的研究。分析双墩刻划符号活态传承策略,将助推古老符号的现代设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双墩文化 双墩刻划符号 活态传承
下载PDF
双墩遗址刻画符号的视觉美学探析
3
作者 张慧光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44-151,共8页
双墩遗址刻画符号数量众多,内容多样,其丰富的造型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寓意承载着双墩先民特有的审美意趣和精神内涵,可谓同时期刻画符号的集大成者。这些生动形象美轮美奂的刻画符号,以写实模拟与抽象提炼为基本的“观物取象”方法,以几... 双墩遗址刻画符号数量众多,内容多样,其丰富的造型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寓意承载着双墩先民特有的审美意趣和精神内涵,可谓同时期刻画符号的集大成者。这些生动形象美轮美奂的刻画符号,以写实模拟与抽象提炼为基本的“观物取象”方法,以几何式、秩序化和情节性为主要造型结构,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物我同构为重要的造像方式,在生命认知和生计适应双向合璧中构筑出物我相融、物我共生的物质世界与精神家园,成为双墩先民自然观、生活观、审美观、宗教观的感性呈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墩遗址刻画符号 视觉要素 视觉美学 价值发现
下载PDF
蚌埠双墩刻划符号在玉器包装中的创新设计研究
4
作者 王磊 《蚌埠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7-121,共5页
以地方传统文化的视角展开玉器包装设计研究,对促进玉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玉器包装设计,将双墩刻划符号引入设计过程,从标志设计、辅助图形设计、包装色彩、包装材料、包装结构等方面提出一套玉器包装设计方案。由此可知... 以地方传统文化的视角展开玉器包装设计研究,对促进玉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玉器包装设计,将双墩刻划符号引入设计过程,从标志设计、辅助图形设计、包装色彩、包装材料、包装结构等方面提出一套玉器包装设计方案。由此可知,地方传统文化符号的解构与应用,是当下设计创新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墩刻划符号 玉器 包装设计
下载PDF
现代设计视角下双墩遗址刻画符号与视觉传达的融合
5
作者 张慧光 陈德琥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2-87,共6页
作为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的建设项目之一,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以象形性、几何性和放射性等为形构特征,类别丰富;具有年代早、数量多、形体规范、含义明显等特点,是双墩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充分发挥双墩... 作为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的建设项目之一,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以象形性、几何性和放射性等为形构特征,类别丰富;具有年代早、数量多、形体规范、含义明显等特点,是双墩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充分发挥双墩刻画符号价值,文章从现代设计视角提出了切实落实双墩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策略:在推进视觉传达整体性和系统性设计、创新刻画符号品牌视觉形象的同时,强化规划政策引导,加强设计人才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墩遗址刻画符号 大遗址保护利用 现代设计 视觉传达
下载PDF
安徽禹会村遗址双墩文化时期农业发展的植硅体证据 被引量:3
6
作者 顾纯光 罗武宏 +1 位作者 张东 杨玉璋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对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双墩文化时期44份土壤样品开展植物考古研究,重点关注典型农作物植硅体类型及其形态特征,以及敏感型与固定型植硅体组合特征等。结果显示,禹会村遗址大部分样品中皆发现有水稻特征型植硅体... 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对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双墩文化时期44份土壤样品开展植物考古研究,重点关注典型农作物植硅体类型及其形态特征,以及敏感型与固定型植硅体组合特征等。结果显示,禹会村遗址大部分样品中皆发现有水稻特征型植硅体,并未发现粟、黍等旱地作物遗存;水稻扇型及双峰型植硅体形态特征分析显示,水稻遗存为驯化程度较高的粳型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该遗址双墩文化时期的农业结构延续了顺山集文化时期以来种植粳型稻为主的传统。此外,通过水稻植硅体高密度样品中敏感型与固定型植硅体含量比值为0.7±0.2推测,该遗址水稻栽培环境属于“高地势-雨水供给”或“低地势-雨水供给”类型。本文研究结果为探讨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农业发展、水稻栽培与驯化以及人类适应策略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会村 双墩文化 水稻 植硅体 农业
下载PDF
双墩遗址、侯家寨遗址彩陶与红衣陶制作工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董俊卿 朱铁权 +5 位作者 毛振伟 张爱冰 阚绪杭 张茂林 黄宇营 何伟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30,共7页
双墩遗址、侯家寨遗址的彩陶和红衣陶,在制作风格和制作工艺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其文化特征。将双墩和侯家寨等相关遗址的彩陶和红衣陶的制作工艺作比较分析,明确了红彩和红衣的物相,并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它们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 双墩 侯家寨 彩陶和红衣陶 物相 制作工艺 文物考古
下载PDF
双墩彩陶颜料来源的测试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董俊卿 冯敏 +2 位作者 王昌燧 王洪敏 阚绪杭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3-16,共4页
利用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和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5片彩陶和两块红色矿料进行测试分析,明确了彩陶红彩的主要物相为赤铁矿、α-石英、白云石和方解石;黑彩未使用矿物颜料,而是利用渗碳工艺中炭黑的... 利用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和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5片彩陶和两块红色矿料进行测试分析,明确了彩陶红彩的主要物相为赤铁矿、α-石英、白云石和方解石;黑彩未使用矿物颜料,而是利用渗碳工艺中炭黑的自然效果。同时证明了综合利用这三种测试方法对于考古样品物相鉴定与成分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陶 物相分析 成分分析 颜料来源 双墩遗址
下载PDF
蚌埠双墩一号墓和三号墓出土玉器及玻璃器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董俊卿 李青会 +4 位作者 顾冬红 干福熹 阚绪杭 周群 承焕生 《南方文物》 2012年第2期164-173,共10页
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IXE)、X射线衍射(XRD)和显微拉曼光谱(Raman)三种无损分析方法对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和三号战国墓出土的玉器和玻璃器进行了综合研究。准确判定了玉器的材质和玻璃器的成分体系,并探讨了玉器的地质成因类型... 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IXE)、X射线衍射(XRD)和显微拉曼光谱(Raman)三种无损分析方法对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和三号战国墓出土的玉器和玻璃器进行了综合研究。准确判定了玉器的材质和玻璃器的成分体系,并探讨了玉器的地质成因类型和沁蚀原因等。首次在淮河流域发现天河石玉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墩 玉器 玻璃 无损分析
下载PDF
双墩符号的构成方式以及对文字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亚平 孙莹莹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56-61,共6页
依照《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对双墩符号的分类,即单体、重体、组合、其它等四类,从符号构成方式角度进行分析,从而探讨符号在双墩文化中的含义,并着重分析可能具有空间含义的部分符号,进一步对双墩符号在对汉字起源和... 依照《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对双墩符号的分类,即单体、重体、组合、其它等四类,从符号构成方式角度进行分析,从而探讨符号在双墩文化中的含义,并着重分析可能具有空间含义的部分符号,进一步对双墩符号在对汉字起源和演变过程中的可能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墩符号 构成方式 影响
下载PDF
试析双墩遗址植物类刻划符号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大立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72,共5页
重点介绍了蚌埠双墩遗址的自然环境、植物类刻划符号的类别与内容。并尝试解读这些刻划符号在双墩先民生产生活中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双墩遗址 植物类刻划符号 内容和意义试析
下载PDF
双墩史前身体教育: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个典型案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光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19,共7页
为探究史前体育文化现象,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考古学、民族学等方法,对史前双墩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遗存与遗物进行了实地考察与研究。研究发现:遗址中的刻划符号及遗物展示了7000多年前双墩先民们的生活图景,从中发现了能体现肢体运... 为探究史前体育文化现象,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考古学、民族学等方法,对史前双墩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遗存与遗物进行了实地考察与研究。研究发现:遗址中的刻划符号及遗物展示了7000多年前双墩先民们的生活图景,从中发现了能体现肢体运动文化以及能表现出身体教育特征的符号与遗物,这为研究史前体育文化提供了直接证据。研究结论:双墩史前文化具有显著的教育特征,其中的身体教育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体育文化的一个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双墩文化遗址 史前体育 身体教育 刻划符号
下载PDF
双墩符号的文化特征及其性质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蕴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67-69,共3页
双墩文化符号和黄河上中游的仰韶文化及马家窑文化符号、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符号、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符号、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符号渊源各不相同,富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双墩符号的结体比以往各地出土所见到的史前刻画符号更为复杂多样... 双墩文化符号和黄河上中游的仰韶文化及马家窑文化符号、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符号、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符号、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符号渊源各不相同,富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双墩符号的结体比以往各地出土所见到的史前刻画符号更为复杂多样,具备了构成文字的某些基本要素及其特征。就双墩符号的性质而言,它应该是一种地域性的具有表意功能的符号系统,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地域性的原始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墩文化 史前刻画符号 地域性的原始文字
下载PDF
蚌埠双墩遗址“■”形刻划符号释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大立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79,共3页
主要介绍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形刻划符号,并通过对含有"■"形组合符号的分析,认为"■"形符号除了具有网具功能外,还与远古时期的天文历法有关。
关键词 蚌埠双墩遗址 “□”形刻划符号
下载PDF
双墩文化遗址的3D建模技术与虚拟现实还原展示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万惠玲 《长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2-15,共4页
蚌埠双墩文化遗址为距今约73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其出土文物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史前文化信息,对探寻淮河流域史前文明以及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一方面,文化遗存亟需数字化保护;另一方面媒介传播、提升也亟需... 蚌埠双墩文化遗址为距今约73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其出土文物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史前文化信息,对探寻淮河流域史前文明以及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一方面,文化遗存亟需数字化保护;另一方面媒介传播、提升也亟需真实感的数字化展示技术。利用3DS Max和Con-verse3D等技术实现虚拟还原展示,重点研究双墩遗址的数字化获取、3D场景建模和3D虚拟展示等关键技术,以期为其它文化遗址的数字化复原及传播应用研究提供示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虚拟技术 蚌埠双墩遗址 三维测量 场景建模
下载PDF
从蚌埠双墩墓器物纹饰探古淮夷地区蛇图腾形成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彦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12-114,共3页
在蚌埠双墩春秋墓出土的青铜器和具有特殊的含义的金箔上,出现了大量繁复和突出的蛇的造型和纹样,从实物上证明了把蛇作为图腾崇拜的对象是上古时期淮河中游地区文化的独特现象,反映了古淮夷地区"夷"族氏族文化特征。其形成因... 在蚌埠双墩春秋墓出土的青铜器和具有特殊的含义的金箔上,出现了大量繁复和突出的蛇的造型和纹样,从实物上证明了把蛇作为图腾崇拜的对象是上古时期淮河中游地区文化的独特现象,反映了古淮夷地区"夷"族氏族文化特征。其形成因素,是环太平洋地区原始宗教及太阳崇拜的一种表现,是淮河中游地区原始生殖崇拜的物化表现,是本地区地理、自然环境造成的自然禁忌崇拜作用的结果。多种因素共同形成了古淮夷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蛇崇拜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墩墓 纹饰 淮夷 蛇图腾
下载PDF
周代钟离国综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金荣权 《蚌埠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研究指出:钟离国,嬴姓,周代以前曾在今天山东省枣庄市南一带活动,当在西周初年,伯禽打击东夷部族时而南迁至淮河之滨的,并在西周初年作为一个子爵诸侯国而存在。其地在今凤阳县板桥镇李二庄以北、望城岗以西的大东关附近。钟离国在春秋... 研究指出:钟离国,嬴姓,周代以前曾在今天山东省枣庄市南一带活动,当在西周初年,伯禽打击东夷部族时而南迁至淮河之滨的,并在西周初年作为一个子爵诸侯国而存在。其地在今凤阳县板桥镇李二庄以北、望城岗以西的大东关附近。钟离国在春秋后期已沦为楚的附属国,公元前518年为吴为所灭,其地后来又为楚人所有。钟离国文化保存了较多的东夷原始文化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离国 凤阳县 双墩一号墓 卞庄一号春秋墓
下载PDF
从蚌埠双墩遗址陶符看史前陶器刻划符号的性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晖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15,共11页
双墩遗址陶符中象形类的刻划符号以及"文字画"类陶符,可以证明文字性的图形或符号产生于裴李岗、青莲岗与仰韶文化时期,虽还不是成熟的汉字,但这些与后来汉字形体结构一脉相承,应该就是汉字的源头和孕育期,可称之为"文... 双墩遗址陶符中象形类的刻划符号以及"文字画"类陶符,可以证明文字性的图形或符号产生于裴李岗、青莲岗与仰韶文化时期,虽还不是成熟的汉字,但这些与后来汉字形体结构一脉相承,应该就是汉字的源头和孕育期,可称之为"文字性符号"和"文字画"。双墩遗址陶符中的几何类的刻划符号,可称之为"非文字性符号",与后来汉字没有什么关系。数量甚多的双墩遗址陶符对我们检视新石器时代陶器刻划符号的性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墩遗址 刻划符号 文字画 文字性符号 非文字性符号 史前
下载PDF
考窥古淮夷原始装饰与图腾符号 被引量:1
19
作者 万惠玲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3-25,共3页
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璜、陶泥塑、陶祖形支架等器物饰件,其中泥塑儿童像纹面形象以及仿动物造型的特殊器皿采用多种装饰纹样及塑造手法,装饰意识十分强烈,装饰造型已经有了一定的艺术性。在双墩器物装饰符号中有花、蚕、猪等动植物图腾,这... 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璜、陶泥塑、陶祖形支架等器物饰件,其中泥塑儿童像纹面形象以及仿动物造型的特殊器皿采用多种装饰纹样及塑造手法,装饰意识十分强烈,装饰造型已经有了一定的艺术性。在双墩器物装饰符号中有花、蚕、猪等动植物图腾,这些装饰符号说明双墩先民对图腾崇拜从真实模拟自然过渡到身体装饰再延伸到器物装饰上,无一例外地象征着某种特殊的神秘含义,以求得图腾对于氏族的庇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墩遗址 古淮夷 原始装饰 图腾 象征
下载PDF
宗教审美视阈中的六安双墩汉墓木俑造型风格研究
20
作者 刘澜汀 高春妍 《滁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1-53,70,共4页
从宗教审美视阈来认知六安双墩汉墓木俑造型风格特征,通过汉墓建设的宗教内容、墓葬形制、木俑题材承载的宗教思维、审美品格、宗教艺术的发展形态等来阐释造型艺术审美的嬗变轨迹,进一步寻找研究汉代造型艺术思想的有效途径,探究其艺... 从宗教审美视阈来认知六安双墩汉墓木俑造型风格特征,通过汉墓建设的宗教内容、墓葬形制、木俑题材承载的宗教思维、审美品格、宗教艺术的发展形态等来阐释造型艺术审美的嬗变轨迹,进一步寻找研究汉代造型艺术思想的有效途径,探究其艺术的宗教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墩汉墓 木俑 宗教思想 造型风格 宗教审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