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拉萨高原航线飘降和客舱释压问题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琳 张序 +3 位作者 刘雪涛 周冠宇 黄宇丰 徐驰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40-45,共6页
对中国民航的高原运行政策进行了介绍,提出了高原运行的基本方案和运行控制总纲。对成都双流和拉萨贡嘎机场的基本情况和特殊地形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成都—拉萨高原航线运行控制的特殊性,重点对航路相关问题和飘降程序进行了分析。参考A3... 对中国民航的高原运行政策进行了介绍,提出了高原运行的基本方案和运行控制总纲。对成都双流和拉萨贡嘎机场的基本情况和特殊地形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成都—拉萨高原航线运行控制的特殊性,重点对航路相关问题和飘降程序进行了分析。参考A319-115飞机,在双拉航线上,以实际运行的限制因素为变量,着重对该航线发动机单发后的飘降问题和客舱释压进行了分析,以进一步提高飞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双流机场 拉萨 贡嘎机场 高原运行 一发失效 客舱释压
下载PDF
基于灰色模型的成都双流机场物流预测 被引量:18
2
作者 林小平 袁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7年第3期457-459,共3页
准确进行机场物流预测是机场规划的重要前提.但从目前机场物流的预测现状看,许多机场都存在预测值高于实际值的情况.文中在分析现有机场物流预测模型不足的基础上,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成都双流机场货、邮吞吐量的预测模型.通过实际... 准确进行机场物流预测是机场规划的重要前提.但从目前机场物流的预测现状看,许多机场都存在预测值高于实际值的情况.文中在分析现有机场物流预测模型不足的基础上,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成都双流机场货、邮吞吐量的预测模型.通过实际数据与预测结果的比较,证明灰色模型对于双流机场货、邮吞吐量的预测具备可行性,同时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机场 灰色系统理论 物流 预测
下载PDF
成都双流机场高温天气事件下签派放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序 郝帅 +1 位作者 叶楠 陈琳 《航空计算技术》 2018年第4期46-49,共4页
为研究高温对签派放行的影响,利用性能分析软件对成都双流机场在-5℃~36℃条件下不同跑道飞机起飞全重的变化趋势展开研究,基于起飞增重方案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A320-214型飞机执行"成都-东京"航线为例开展研究。研究表明:随... 为研究高温对签派放行的影响,利用性能分析软件对成都双流机场在-5℃~36℃条件下不同跑道飞机起飞全重的变化趋势展开研究,基于起飞增重方案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A320-214型飞机执行"成都-东京"航线为例开展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飞机起飞全重逐渐减少,温度过高会造成航班减载情况的出现,建议航班班表时刻避开日最高温度时刻;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成都双流机场02L跑道采用起飞增重方案,A320系列机型可以增加1500 kg左右的起飞全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双流机场 温度事件 性能分析 起飞增重 签派放行 运行控制
下载PDF
成都-拉萨高原航线单发飘降程序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序 郝帅 +2 位作者 黄宇丰 杨承翌 徐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79-87,共9页
首先就高原运行总则进行介绍分析,提出了高原运行的基本方案和运行控制总纲,接着对成都双流和拉萨贡嘎机场的情况以及特殊地形特性进行介绍和分析,之后分析了成都-拉萨高原航线的运行控制的特殊性。其中详细着重对航路相关问题以及飘降... 首先就高原运行总则进行介绍分析,提出了高原运行的基本方案和运行控制总纲,接着对成都双流和拉萨贡嘎机场的情况以及特殊地形特性进行介绍和分析,之后分析了成都-拉萨高原航线的运行控制的特殊性。其中详细着重对航路相关问题以及飘降程序进行了综合分析,重点以B757-200机型执行成都—拉萨航线为例,综合考虑了实际运行中的各种限制因素,着重对高原航线航路中发动机失效后飘降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研究飞机的单发飘降性能和程序,对其通过性能分析提出优化的方法和程序,以进一步提高飞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双流机场 拉萨/贡嘎机场 高原运行 一发失效 飘降
下载PDF
从极端天气事件演变规律看双流机场低能见度运行安全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序 黄昕月 +1 位作者 兰梓洲 王玉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470-476,共7页
为了研究极端天气事件条件下可能形成低能见度天气以及对航班安全飞行的影响,采用回归分析法和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在成都双流机场运行的气象环境数据标本中,将机场1951-2003年这50余年对飞行有影响的降水和大风天气进行极端天气事... 为了研究极端天气事件条件下可能形成低能见度天气以及对航班安全飞行的影响,采用回归分析法和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在成都双流机场运行的气象环境数据标本中,将机场1951-2003年这50余年对飞行有影响的降水和大风天气进行极端天气事件指标的百分位阈值确定,得到了以下结论:成都双流机场的极端降水事件在1996年后呈下降趋势;极端大风事件在近50年呈上升趋势;秋冬两季易形成大雾这类影响飞行的低能见度天气;大雾造成的低能见度天气一般为辐射雾,随着温度的快速上升,消散的速度也很快;大雾天气对航班的安全飞行影响很大,这需要航空公司、空管部门和机场部门通力合作,这样才能为安全飞行、航班快速恢复和避免旅客群体事件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气候变化风险管理 极端天气事件 显著性检验 低能见度 成都双流机场 辐射雾 气象预报
下载PDF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鸟击风险与鸟类群落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琼悦 和梅香 +3 位作者 赵小英 何兴成 窦亮 冉江洪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6-586,共11页
2015年10月—2016年9月,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净空区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结合近5年(2012—2016年)机场对鸟击事件的统计资料,对机场的鸟类群落和鸟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共记录鸟类16目47科124种,繁殖鸟占优势(69.35%);(2)共... 2015年10月—2016年9月,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净空区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结合近5年(2012—2016年)机场对鸟击事件的统计资料,对机场的鸟类群落和鸟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共记录鸟类16目47科124种,繁殖鸟占优势(69.35%);(2)共统计鸟击事件408次,主要发生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其中,38起鸟击事件确认了19种肇事鸟种,以家燕Hirundo rustica、金腰燕Cecropis daurica、麻雀Passer montan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小云雀Alauda gulgula等广性分布的繁殖鸟为主;(3)机场围界内、外的优势种和常见种存在差异,一半以上的场内优势种和常见种是鸟击肇事鸟种;(4)半数以上的鸟击事件肇事鸟种是鸟击风险评估等级为严重危险等级的鸟类;(5)鸟击事件主要发生在鸟类繁殖季和秋季迁徙时段。根据调查结果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鸟击防范工作提出了综合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鸟击特点 风险评估 防范对策
下载PDF
打造双流临空经济区 构建成都经济新增长极
7
作者 肖李春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9-12,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生产制造业也在全球布局,人们对时间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零库存"的概念正在深入人心。通过探讨围绕机场乃至整个空港区所形成的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品质对空港城市的吸引能力,产业的布局、结构的调整和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生产制造业也在全球布局,人们对时间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零库存"的概念正在深入人心。通过探讨围绕机场乃至整个空港区所形成的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品质对空港城市的吸引能力,产业的布局、结构的调整和区内外人们就业创造的直接影响,得出高端的临空经济区将因机场而闻名,对提升区域经济影响力有积极作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空经济 增长极 成都 双流
下载PDF
双流机场一次低能见度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岳炼 段炼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0年第3期66-72,共7页
利用机场常规观测资料(METAR报文)、ERA-Interim(1°×1°)再分析资料和温江气象站一日两次的探空资料,对2016年12月7~8日双流机场一次持续性低能见度天气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500hPa环流背景与此次低能见度天气... 利用机场常规观测资料(METAR报文)、ERA-Interim(1°×1°)再分析资料和温江气象站一日两次的探空资料,对2016年12月7~8日双流机场一次持续性低能见度天气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500hPa环流背景与此次低能见度天气过程的变化密切相关;逆温层高度及厚度的变化对整个演变过程起主导作用,同时逆温层的长期存在直接导致此次天气过程持续时间较长;晴朗的夜空、逆温层、地面冷却辐射、水汽饱和以及近地面的微风状况,共同作用致使生成辐射雾导致7日15时能见度急剧下降;整个过程地面风场处于微风条件且气压逐渐降低,两者对能见度的变化未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低能见度 双流机场 辐射雾 高空环流 逆温层
下载PDF
全球网络关系视角下空港门户区域的尺度重构与跃迁——基于成都双流机场的实证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逸然 张京祥 耿磊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9-65,共7页
当前全球发展环境正经历巨变,全球化范围程度逐渐扩大,带来全球发展要素的重新配置与功能性城市区域的崛起。对我国而言,如何同时吸纳新一代全球网络发展要素和带动城市与区域内生发展成为未来国家与城市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以尺... 当前全球发展环境正经历巨变,全球化范围程度逐渐扩大,带来全球发展要素的重新配置与功能性城市区域的崛起。对我国而言,如何同时吸纳新一代全球网络发展要素和带动城市与区域内生发展成为未来国家与城市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以尺度重构理论为切入点,选取空港门户区域这类高度联通全球地方的功能性节点为对象,剖析全球网络关系下空港门户区域功能尺度跃迁的基础要素、角色转换与跃迁机制,并以成都双流机场等案例进行实证补充,构建空港门户区域的全球—地方发展模型,为未来全球地方网络节点的有效构建和城市区域的跃迁发展提供机制支撑与治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城市网络 尺度重构 尺度跃迁 空港门户 成都双流机场
下载PDF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设计竞赛回顾 被引量:1
10
作者 房萍 《新建筑》 2007年第2期59-64,共6页
航空业的迅速发展,预示着机场将是21世纪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市场。旅客航站楼是机场的核心建筑,航空交通的运营特点决定了航站楼的设计特点和需求。简要介绍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新航站区规划及T2航站楼建筑方案,分析了其发展演变过程,从... 航空业的迅速发展,预示着机场将是21世纪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市场。旅客航站楼是机场的核心建筑,航空交通的运营特点决定了航站楼的设计特点和需求。简要介绍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新航站区规划及T2航站楼建筑方案,分析了其发展演变过程,从总体规划、空侧布局、陆侧交通组织、航站楼构形、功能分区和旅客流线等方面总结了方案的设计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航站区布局 空侧规划 陆侧交通 航站楼
下载PDF
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特征及天气形势分类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典南 许东蓓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64-1176,共13页
利用双流机场2013-2018年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MICAPS常规气象资料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资料,从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的时空特征和分类特征两方面,对双流机场雷暴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8年双流... 利用双流机场2013-2018年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MICAPS常规气象资料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资料,从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的时空特征和分类特征两方面,对双流机场雷暴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8年双流机场发生的雷暴有77.03%伴有降水,夏季发生的雷暴次数占全年总次数的50%以上,并具有“夜雷多、日雷少”特征。持续时间在3 h以内的雷暴占比82.7%。雷暴在机场的偏东方向发展最为活跃。依据雷暴所处环境场的斜压锋生作用和热力条件的差异,将双流机场的雷暴天气分为冷平流强迫类、暖平流强迫类、斜压锋生类和弱平流类。冷平流强迫类雷暴是高空西北冷空气起主导作用。雷暴发生时双流机场多位于500 hPa槽后,对流层中上层风向随高度逆转,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能量较强,形成的雷暴常伴有大风、冰雹或局地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积状云和层状云混合性降水回波。暖平流强迫类雷暴是强盛的偏南暖湿气流起主导作用。雷暴发生时双流机场多位于500 hPa槽前,对流层中低层风向随高度顺转。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能量相对较弱,但大气层结整体湿润,易出现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以层状云为主的降水回波。斜压锋生类雷暴发生于中低层冷暖空气强烈交汇的背景下,锋生作用显著。雷暴发生时大气斜压性较强,动力条件较好,易形成多种天气现象相混合的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图上本场附近有由多个雷暴单体侧向排列、呈东北-西南向的弓形回波带。弱平流类雷暴发生于大气斜压性弱的背景下。雷暴发生时大气近似准正压状态,锋生函数小、温度平流不明显。大气水汽的水平分布较均匀,近地面为高温高湿,低层有不稳定能量积累,当配合适当的触发机制,可克服对流抑制形成伴有雷阵雨、阵性大风的雷暴天气。雷达回波图上本场周围分散着许多范围小、强度弱的回波,典型特征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机场 雷暴 冷平流强迫类 暖平流强迫类 斜压锋生类
下载PDF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与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2
作者 周子航 陆成伟 +2 位作者 谭钦文 邓也 白苑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83,共9页
基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和计算模型等,编制了机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完成了时空分配和不确定性分析,建立了高分辨率网格化排放清单。结果表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标准起飞着陆(LTO)循环数为2.4×10~5次/a... 基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和计算模型等,编制了机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完成了时空分配和不确定性分析,建立了高分辨率网格化排放清单。结果表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标准起飞着陆(LTO)循环数为2.4×10~5次/a,CO、VOCs、NO_x、PM_(10)、PM_(2.5)、SO_2排放量分别为1.2×10~3、1.3×10~2、2.1×10~3、2.8×10、2.7×10、2.5×10~2t/a,且主要由飞机发动机排放;活动水平数据仅包括LTO循环数和地面保障设备两部分;污染物排放分布和跑道类型相关性较高;排放清单活动水平数据可靠性较高,而排放因子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大气污染物 排放清单 时空分配
下载PDF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景观系统使用后评价
13
作者 文晨 陈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275-19277,共3页
运用凯文.林奇在《城市意向》中提出的"通道、边界、区域、节点、标志"五类意向,分析成都双流机场景观,评述其实际使用情况,将对其他机场景观的营造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双流机场 景观 城市意象分析 使用后评价
下载PDF
基于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对成都双流机场两次雷雨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静 傅文伶 周天煜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年第2期61-67,共7页
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比较了2017年7月成都双流机场的两次雷雨过程,根据天气形势分为"两高切变"和"东高西低"2类,在此基础上分析微波辐射计要素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0~10 km,以相对湿度达到80%来区分干... 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比较了2017年7月成都双流机场的两次雷雨过程,根据天气形势分为"两高切变"和"东高西低"2类,在此基础上分析微波辐射计要素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0~10 km,以相对湿度达到80%来区分干区和湿区,则两次过程前3 h,相对湿度在垂直方向均呈现"上下干、中间湿"三层结构,并早于近地层前2 h达到饱和状态;过程期间相对湿度呈现"上干、下湿"两层结构;过程结束后湿层抬高,低层变干。两次过程水汽含量充沛,保持在70 kg/m^2以上,峰值超过85 kg/m^2。每一次中阵雨发生后水汽含量都会短暂回落,但仍高于过程前的数值,不足2 h后再次发生中阵雨。由0℃线高度变化可知,降水过程中,暖区(温度≥0℃)内相对湿度≥90%;云中液态水含量主要分布于6 km以下,温度在0℃以上的液态水占比很高,故两次过程以暖云降水为主。雷雨前1 h左右有"低层气温上升,0℃层抬升,K指数、CAPE指数也明显增大"的典型特征。降水发生在相对湿度、水汽总含量、云中液态水含量和稳定度指数快速增长的波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探空资料 雷雨 暖云降水 双流机场
下载PDF
成都双流机场低跑道视程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晶轶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8年第2期90-95,共6页
本文利用成都双流机场2004~2015年逐时观测资料,分析了双流机场低跑道视程(RVR<550m)特征。双流机场低RVR主要出现在11~3月,05~10时出现最多,当出现低RVR时,维持在II类运行标准内的比率仅为25.9%,可实施II类运行的时间有限,低于起飞... 本文利用成都双流机场2004~2015年逐时观测资料,分析了双流机场低跑道视程(RVR<550m)特征。双流机场低RVR主要出现在11~3月,05~10时出现最多,当出现低RVR时,维持在II类运行标准内的比率仅为25.9%,可实施II类运行的时间有限,低于起飞最低标准的比率为49.8%。通过对出现低RVR时,能见度、风速、温度、相对湿度和修正海平面气压逐月分布的特征分析,提取预报依据,构建了双流机场低RVR预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机场 低跑道视程 气象要素 预报思路
下载PDF
成都双流机场能见度气候特征及气象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沈宏彬 宋静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672-676,共5页
能见度在气象学尤其是航空气象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找出能见度与局地气象要素甚至气候特征的关系,通过对成都双流机场1986~2010年的自动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双流机场能见度的统计变化规律:机场低能见度(如能见度< 1000m)的... 能见度在气象学尤其是航空气象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找出能见度与局地气象要素甚至气候特征的关系,通过对成都双流机场1986~2010年的自动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双流机场能见度的统计变化规律:机场低能见度(如能见度< 1000m)的日数呈逐年减少趋势;在温度、气压和湿度这些常规气象要素中,平均气温逐年递增,并且与低能见度天数呈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平均气压逐年减小,与低能见度天数基本呈正相关关系;而平均湿度逐年下降,并与低能见度天数保持一定的正相关特性.统计发生低能见度时的天气现象可知,雾尤其是辐射雾是造成双流机场低能见度的主要天气,其次是烟和强的降水.局地气温的升高是导致机场能见度变化的主要的直接因素,而导致局地变暖的原因可能是城市化的扩大,成都平原的气候变化,甚至东亚季风的改变也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航空气象 能见度 双流机场 城市化 气候
下载PDF
成都双流机场近十年初雷特征统计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晶轶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26期74-75,79,共3页
文章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高空资料和成都双流机场气象观测资料对2010~2019年发生在成都双流机场的初雷天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初雷多出现在4月,大都出现在下午到夜间,以夜间最多(20时~03时)。70%的初雷... 文章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高空资料和成都双流机场气象观测资料对2010~2019年发生在成都双流机场的初雷天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初雷多出现在4月,大都出现在下午到夜间,以夜间最多(20时~03时)。70%的初雷持续时间在2个小时以内,强度总体较弱,伴随的降水较少。影响初雷的天气系统主要为高空槽和中低层切变线。层结上总体呈现出"近地面干、中低层湿、高层干"的层结特征,850hPA、700hPA多在四川东部、南部出现水汽辐合区。K指数、假相当位温θse与初雷持续时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雷 统计分析 物理量 特征 双流机场
下载PDF
2020年成都双流机场系统性雷暴天气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润华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2年第4期82-87,共6页
利用2020年成都双流机场雷暴实况与航班运行数据,分析大面积航班延误响应机制(Massive Delay Response System,MDRS)下的系统性雷暴特征。结果表明:2020年成都双流机场启动MDRS响应共21次,黄色和橙色响应分别为17次和4次。MDRS响应下的... 利用2020年成都双流机场雷暴实况与航班运行数据,分析大面积航班延误响应机制(Massive Delay Response System,MDRS)下的系统性雷暴特征。结果表明:2020年成都双流机场启动MDRS响应共21次,黄色和橙色响应分别为17次和4次。MDRS响应下的大气环境具有显著的高湿高能特征,黄色和橙色雷暴天气过程中850 hPa比湿分别为16.23 g·kg^(-1)和17.59 g·kg^(-1),K指数分别为35.8℃和36.9℃。MDRS黄色响应下,成都双流机场常发生3 h以下的间断性雷暴,高空槽从四川盆地北部延伸至中部,副高位置偏东南,雷暴云团呈现带状或块状分布,35 dBZ以上的雷达强回波区小于终端区面积的1/2,移动方向多为偏东和偏北向。MDRS橙色响应下,双流机场雷暴通常在3 h以上,大气环流具有更显著的涡旋结构,高空槽从四川盆地中部延伸至南部,偏南气流较强,副高位置偏东,雷暴云团具有明显的连续长带状分布特征,强回波区覆盖面积大于终端区的1/2,系统持续时间长,移动速度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双流机场 大面积航班延误
下载PDF
双流机场雷暴天气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典南 徐海 许东蓓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1年第6期17-25,共9页
利用双流国际机场2013—2018年的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interim逐6 h再分析资料、成都市气象局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双流机场雷暴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并利用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双流机场雷暴天气预报因子... 利用双流国际机场2013—2018年的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interim逐6 h再分析资料、成都市气象局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双流机场雷暴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并利用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双流机场雷暴天气预报因子,在此基础上基于二级逻辑回归法建立潜势预报模型(预报方程和消空方程),最后进行数据的回代检验。结果表明:对流有效位能、K指数、850 hPa比湿、850与500 hPa假相当位温差、回波顶高、1.5°仰角基本反射率、3.4°仰角基本反射率、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为雷暴天气的主要预报因子,据此建立的潜势预报模型对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的预报具有一定指示性,且综合来看在夏季的预报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机场 雷暴 预报因子 预报方程
下载PDF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医疗救护中心急救病谱研究与分析(附6815例分析)
20
作者 朱祥胜 黄琴 《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8-31,共4页
目的:分析机场医救中心急诊室就诊患者的发病年龄、疾病类别和就诊规律,探讨机场急诊病谱的构成梯次及特点。方法:选择我中心2006--01--01到2008--12—31急诊室就诊共6815例患者病历记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排列出前十位急诊疾病... 目的:分析机场医救中心急诊室就诊患者的发病年龄、疾病类别和就诊规律,探讨机场急诊病谱的构成梯次及特点。方法:选择我中心2006--01--01到2008--12—31急诊室就诊共6815例患者病历记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排列出前十位急诊疾病的构成与顺位情况。经统计处理,摸索出机场急诊就诊患者的构成梯次与病谱规律。结果:急诊就诊病历主要集中在青年人群。位居前三位的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创伤。患者普遍男性多于女性。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我机场医救中心急诊室就诊病谱构成以及常见病种的分布特点。为做好急重病的预防,做好机场医疗急救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在疾病高峰到来之前做好相应的医疗设备及物资配备,提高救治的效率,提供了基本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疾病谱 就诊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