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g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abundance near the confluence of the Jialing and Yangtze Rivers and in Shuanglong Lake in Chongqing,P.R.China
1
作者 郭蔚华 贺栋才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8年第4期247-253,共7页
To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on the aquatic ecosystem after the damming of the Yangtze River,we studied the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temporal abundance distribution of algae in two... To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on the aquatic ecosystem after the damming of the Yangtze River,we studied the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temporal abundance distribution of algae in two types of water bodies:a segment of the Jialing River near its confluence with the Yangtze River as an example of the river-lake type,and Shuanglong Lake in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of the lake type.In total,107 species belonging to 58 genera of 7 phyla were identified in the study area of the Jialing River,dominated by three groups with 49.5% diatoms,29.0% chlorophytes,and 11.4% cyanobacteria in the community composition.There were 122 species belonging to 66 genera of 8 phyla in Shuanglong Lake,dominated by the same three groups with 19.7% diatoms,48.4% chlorophytes,and 22.2% cyanobacteria.The densities of total algae and individual dominant groups were all much higher in the lake.More species of diatoms were found in the river-lake segment;whereas more chlorophyte species and cyanobacteriaum species were in the lake.There were 17 dominant species including 8 diatoms,4 chlorophytes,3 cyanobacteria and 2 cryptophytes in the river-lake segment,and 21 species in the lake,including 2 diatoms,9 chlorophytes,6 cyanobacteria,3 cryptophytes and a dinoflagellate.In eutrophic conditions,chlorophytes and cyanobacteria may proliferate in a lake-type area and diatoms may cause algal bloom in a relatively faster-flow lake-river typ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三峡水库 生态系统 密度
下载PDF
Relations of Uranium Enrichment and Metal Sulfides within the Shuanglong Uranium Deposit,Southern Ordos Basin 被引量:2
2
作者 Yuhan Sun Yangquan Jiao +1 位作者 LiqunWu Hui Ro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2期395-408,共14页
Large quantities of metal sulfid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uranium ores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Zhiluo Formation of the Shuanglong uranium deposit,southern Ordos Basin,providing a convenient condition to study the ... Large quantities of metal sulfid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uranium ores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Zhiluo Formation of the Shuanglong uranium deposit,southern Ordos Basin,providing a convenient condition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l sulfides and uranium minerals.The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of uranium minerals and metal sulfides are illustrated to study uranium mineralization and mechanisms of metallogenesis.Uranium minerals can be broadly categorized as pitchblende,coffinite and brannerite.Metal sulfides associated with uranium minerals are pyrite,sphalerite,chalcopyrite and galena.Some assemblages of various metal sulfides and uranium minerals indicate that they are coeval,but the order of formation is different.Based on mineralogical observations,paragenetic sequences for mineral assemblages are discussed.Alteration of Fe-Ti oxides forms Ti oxides,brannerite and pyrite.The formation of chalcopyrite was later than that of pyrite.Clausthalite(Pb Se)replaces sphalerite or shows isomorphism with galena.There are three genetic types of galena,of which typeⅠis related to tectonic thermal events and can interact with uranyl ions to form uranium oxides and Pb;.When sulfur activity is relatively high,Pb;can form new anhedral galena,that is,typeⅡ.TypeⅢof galena is related to the decay of uranium minerals.The genetic order of the main minerals was determined as follows:Fe-Ti oxides>Ti oxides/sphalerite/pyrite>clausthalite/galenaⅠ/chalcopyrite>galenaⅡ/uranium minerals>galenaⅢduring the diagenetic stage.Hydrogen sulfide(H;S)is a decisive factor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etal sulfides and uranium.Metal ions can react with H;S,accompanied by precipitation and enrichment of uranium miner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anium mineralization metal sulfides hydrogen sulfide paragenetic sequences shuanglong uranium deposit ore deposit geology
原文传递
梨树断陷双龙次洼SW20井烃源岩生烃史
3
作者 彭勇 吴梦洁 谭学游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89-91,107,共4页
梨树断陷双龙次洼烃源岩生烃史模拟对研究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盆地模拟技术恢复研究区SW20井埋藏史、热史和烃源岩生烃史。研究证实:(1)梨树断陷双龙次洼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沙一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 梨树断陷双龙次洼烃源岩生烃史模拟对研究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盆地模拟技术恢复研究区SW20井埋藏史、热史和烃源岩生烃史。研究证实:(1)梨树断陷双龙次洼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沙一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TOC平均值达到6.39%,沙二段次之,TOC平均为1.98%,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营城组有机质丰度相对较低,TOC平均只有1.58%,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两套烃源岩热解Tmax值介于430~463℃,现今Ro介于0.58%至1.17%之间,整体处于低熟—成熟阶段。(2)SW20井沉积地层埋藏史、热史和烃源岩生烃史模拟结果显示,沙河子组烃源岩在113 Ma进入生油门限,进入中等成熟阶段的时间为103 Ma,93 Ma进入晚成熟阶段;营城组烃源岩则在110 Ma进入生油门限,大约在100 Ma进入中等成熟阶段,65 Ma进入晚成熟阶段。在65 Ma左右,盆地构造格局发生变化,地层抬升,地层温度转而持续下降,烃源岩热演化进程趋于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断陷 双龙次洼 烃源岩 盆地模拟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基于“城市针灸”理论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研究——以武汉任冬社区地块为例
4
作者 刘燕雯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7期164-166,共3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模式逐渐成为主流,为提升城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城市存量更新,老旧小区开始适老化改造。文章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入手,分析了老旧小区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城市针灸理论,从...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模式逐渐成为主流,为提升城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城市存量更新,老旧小区开始适老化改造。文章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入手,分析了老旧小区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城市针灸理论,从空间活化、道路组织、文化营造三个方面,对老旧小区的公共空间提出适老化更新改造策略,以期为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提供新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老旧小区 适老化改造 城市针灸 公共空间
下载PDF
基于城市更新和景观都市主义下的古文化街区改造——以双龙巷为例
5
作者 郝梦媛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6期170-172,共3页
文章以中国城市更新和景观都市主义为背景,选取河南开封的双龙巷古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在城市更新和景观都市主义框架下的改造方法,特别强调隐性文化中民俗文化和街区历史的保护。同时,文章基于数字景观技术,提出了一种旧街区... 文章以中国城市更新和景观都市主义为背景,选取河南开封的双龙巷古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在城市更新和景观都市主义框架下的改造方法,特别强调隐性文化中民俗文化和街区历史的保护。同时,文章基于数字景观技术,提出了一种旧街区虚拟新景观的构想,为城市更新注入新的活力,以实现古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案例研究法 双龙巷 隐性文化
下载PDF
双龙沟矸石治理过程中植物群落演替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理德 宋达成 +2 位作者 李广宇 赵赫然 郑克文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94-1303,共10页
为了探讨矸石治理过程中植物群落演替及物种多样性,本文运用时空替代法,选择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双龙沟矸石治理不同年限(2 a、5 a、10 a)和未治理的矸石作为对照(CK)样地,通过对植被调查,分析研究了植物群落演替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并... 为了探讨矸石治理过程中植物群落演替及物种多样性,本文运用时空替代法,选择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双龙沟矸石治理不同年限(2 a、5 a、10 a)和未治理的矸石作为对照(CK)样地,通过对植被调查,分析研究了植物群落演替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并揭示其随着矸石治理年限的增加呈现出的变化规律,为祁连山东段双龙沟及其相似地区矸石治理、生态系统修复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理论基础。研究表明:(1)双龙沟矸石治理过程中,4个样地共出现24科40属55种植物,其中有15科是单科、单属及单种,菊科、禾本科、蔷薇科植物种数达到28种,占总科数的12.5%,总物种数达到50.91%。物种构成表现为:多数种属于少数科,大部分植物种为单科、单属。(2)随着矸石治理年限的增加,群落优势种由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逐渐转化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及灌木植物,植物种由对照(CK)的11种,增加到矸石治理5 a时28种,再降到矸石治理10 a的18种,最后垂穗披碱草、早熟禾及沙棘成为该样地的优势种,这三种植物重要值的总和达到48.107。(3)随着矸石治理年限增加,物种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从CK到矸石治理5 a时逐渐增加,分别达到最大值28、3.506及2.877;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下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不大。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现出“上升-下降-再上升”变化趋势,矸石治理10 a时达到最大值0.359;(4)矸石治理年限对植物种群数量特征影响较大,株高从CK、2 a到10 a显著增高(P<0.05),盖度从CK到治理5 a、10 a显著增大(P<0.05),植物株数从CK到治理10 a显著增大(P<0.05)。综上所述,祁连山东段双龙沟矸石治理过程中,在人工干预下,矸石治理年限对植被演替及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大,植物群落逐渐变得单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沟 矸石治理 植物群落演替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滇池双龙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侵蚀与土壤养分分异 被引量:15
7
作者 牛晓音 王延华 +3 位作者 杨浩 郑家文 吴姗姗 谢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43-1050,共8页
在滇池双龙流域选取耕地、撂荒地、草地和林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分别取0~40 cm土壤样品,测定样品中的137Cs比活度及w(TN)、w(TP)、w(TOC),同时根据土壤有机质中δ13C(稳定性碳同位素丰度)的剖面分布特征,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该流域... 在滇池双龙流域选取耕地、撂荒地、草地和林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分别取0~40 cm土壤样品,测定样品中的137Cs比活度及w(TN)、w(TP)、w(TOC),同时根据土壤有机质中δ13C(稳定性碳同位素丰度)的剖面分布特征,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该流域土壤侵蚀程度、土壤养分分异及有机质来源和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耕地、撂荒地、草地和林地土壤的137Cs比活度分别为0.65、0.21、3.92和0.61 Bqkg,土壤侵蚀模数大小表现为耕地>撂荒地>林地>草地.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w(TOC)、w(TN)和w(TP)的平均值差异显著(P<0.001);w(TOC)表现为草地>林地>耕地>撂荒地,w(TN)表现为草地>耕地>林地>撂荒地,w(TP)表现为耕地>草地>林地>撂荒地;各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养分质量分数均随土壤深度增加呈降低趋势.3耕地、撂荒地、草地和林地土壤的δ13C平均值分别为-22.28‰±1.49‰、-23.29‰±0.24‰、-26.32‰±0.25‰和-25.94‰±0.22‰,推断该区域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生C3植物.土壤剖面δ13C的变幅差异反映了土壤有机质分解程度的强弱,δ13C变化规律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撂荒地.4土壤侵蚀模数越大,w(TOC)和w(TN)越低,草地和林地土壤侵蚀程度较低,土壤养分流失量较小,更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改善和流域水环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流域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侵蚀 土壤养分 稳定性碳同位素
下载PDF
双龙丸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血管新生的影响与分子学机制 被引量:48
8
作者 杨祖福 胡婉英 +2 位作者 秦志强 张明彩 付继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5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讨双龙丸对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和分子学机制。方法 63只Wistar大鼠参照Drexler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制成急性心肌梗死 (AMI)模型。随机分为双龙丸大剂量组 (6 72 g/kg)、双龙丸小剂量组 (3 36g/kg)、AMI对照组 (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双龙丸对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和分子学机制。方法 63只Wistar大鼠参照Drexler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制成急性心肌梗死 (AMI)模型。随机分为双龙丸大剂量组 (6 72 g/kg)、双龙丸小剂量组 (3 36g/kg)、AMI对照组 (生理盐水灌胃 ) ,另取 11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 (生理盐水灌胃 ) ,各组治疗观察半数至 2w、半数至 4w结束。应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AMI大鼠缺血心肌新生血管数量、免疫组化SP法检测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表达、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缺血心肌VEGFmRNA和bFGFmRNA的表达。结果双龙丸大、小剂量组各期的缺血心肌新生血管数均比AMI对照组增多 ,且第 4w比第 2w更显著 ;第 2w时 ,大剂量组VEGF较AMI对照组、bFGF较小剂量组和AMI对照组均增高 ,大剂量组 4w时VEGF较 2w降低 ;大、小剂量组各期VEGFmRNA的表达均比AMI对照组增高 ,其第 4w均较第 2w为低 ;而bFGFmRNA的表达则仅见大剂量组第 2w时高于其他组 ;以上各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结论双龙丸能够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 ;大剂量应用对VE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丸 心肌梗死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大鼠
下载PDF
双龙方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过程的蛋白表达 被引量:22
9
作者 叶能胜 赵艳峰 +3 位作者 张荣利 冯雪 王义明 罗国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双龙方(人参,丹参)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分化过程的蛋白表达;方法:采用双龙方含药血清对中国小型猪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过程进行人工干预。对分化前后细胞蛋白进行二维电泳分离,PDQuest软件分析...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双龙方(人参,丹参)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分化过程的蛋白表达;方法:采用双龙方含药血清对中国小型猪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过程进行人工干预。对分化前后细胞蛋白进行二维电泳分离,PDQuest软件分析蛋白点的表达情况;对差异蛋白进行质谱分析并加以鉴定。结果:成功鉴定16个蛋白,通过对成功鉴定的蛋白功能进行数据库检索,表明这些蛋白的差异表达可能与中药干预过程有关;结论:双龙方含药血清对MSCs体外定向分化过程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表明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应用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的机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千细胞 诱导分化 双龙方(人参 丹参) 含药血清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湖泊底泥释磷模型及其影响显著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智 刘亚丽 段秀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50,共6页
双龙湖是浅水型城市湖泊,一度为重富营养化湖泊,经综合治理其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内源污染可能成为湖泊营养物主要负荷。为研究释磷模型预测不同环境条件下底泥释磷规律,进而采取适宜措施抑制磷释放,通过底泥正交模拟试验测定分析方... 双龙湖是浅水型城市湖泊,一度为重富营养化湖泊,经综合治理其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内源污染可能成为湖泊营养物主要负荷。为研究释磷模型预测不同环境条件下底泥释磷规律,进而采取适宜措施抑制磷释放,通过底泥正交模拟试验测定分析方法,考察了环境因子(温度、pH值、溶解氧、水动力)对湖泊底泥中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溶解氧、pH值、水动力均是影响双龙湖底泥磷释放的显著因素,各因素水平间有显著差异,影响因素显著性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溶解氧、温度、pH值、水动力。用多元回归得出双龙湖底泥平均释磷强度模型:R=0.396+0.0184[T]+0.0589[pH]-0.176[DO]+0.122[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湖 富营养化 内源污染 底泥 释磷 模型
下载PDF
双龙方对大鼠心肌梗塞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连达 张荣利 +3 位作者 刘成源 吴理茂 宁可永 李贻奎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观察双龙方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塞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心肌梗塞模型,通过心肌梗塞面积的定量组织学测定、血管活性物质测定、心肌小血管密度等指标观测,评价给予双龙方14d后的双龙方治疗作用。结果双龙方给药14d后,心... 目的观察双龙方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塞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心肌梗塞模型,通过心肌梗塞面积的定量组织学测定、血管活性物质测定、心肌小血管密度等指标观测,评价给予双龙方14d后的双龙方治疗作用。结果双龙方给药14d后,心肌梗塞范围减小,6-keto-PGF1α/TXB2比值提高;心肌小血管的密度增加。结论双龙方对心肌梗塞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方 心肌梗塞 大鼠
下载PDF
湖泊底泥磷释放影响因素显著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智 刘亚丽 段秀举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19,共4页
通过底泥正交模拟实验分析认为,温度、溶解氧、pH值和水动力均是影响双龙湖底泥磷释放的显著因素,各因素水平间有显著差异;影响因素显著性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溶解氧、温度、pH值、水动力;提高双龙湖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是降低底泥磷释放的... 通过底泥正交模拟实验分析认为,温度、溶解氧、pH值和水动力均是影响双龙湖底泥磷释放的显著因素,各因素水平间有显著差异;影响因素显著性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溶解氧、温度、pH值、水动力;提高双龙湖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是降低底泥磷释放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湖 富营养化 内源污染 底泥 释磷
下载PDF
双龙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峰杰 李贻奎 +6 位作者 何萍 郝新梅 李超华 赵乐 郝伟 余丞浩 张金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3-588,共6页
目的探索双龙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将20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40只:模型组、假手术组、双龙方5 g生药/kg组、双龙方2.5 g生药/kg组、双龙方1.25 g生药/kg组。各组大鼠在造模前连续灌胃5 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 目的探索双龙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将20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40只:模型组、假手术组、双龙方5 g生药/kg组、双龙方2.5 g生药/kg组、双龙方1.25 g生药/kg组。各组大鼠在造模前连续灌胃5 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胃同体积蒸馏水。给药结束后,对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进行结扎,假手术动物只穿线不结扎。结扎后4 h,实施再灌注。再灌注4 h后,采用小动物高分辨率超声影像系统对各组大鼠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肌声学造影;超声检查结束后,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cTnT、CRP、CK、LDH水平;大鼠取血完毕后,取出心脏,切片,分别用硫磺素S和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评估心肌无复流面积和梗死面积。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双龙方组的心肌无复流面积和梗死面积均明显减小(P<0.01或P<0.05);心脏B超显示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左心室前壁缺血区厚度明显增加,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和容积明显降低,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明显提高(P<0.01或P<0.05);心肌声学造影显示心肌血液灌注明显改善,左心室前壁心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血流速和血液灌注量明显增加(P<0.01或P<0.05);心肌损伤相关的血液学指标未见明显改善,血清cTnT、CRP、CK、LDH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双龙方可以明显减小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和无复流面积,可明显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无复流,改善受损心肌组织的血液灌注,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方 大鼠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肌梗死 无复流 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肌声学造影
下载PDF
双龙方组分诱导大鼠BMSCs分化的差异基因筛选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雪梅 李雪 +3 位作者 梁琼麟 胡坪 王义明 罗国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29-1732,共4页
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双龙方有效组分(总人参皂苷及总丹酚酸)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类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在基因水平研究了双龙方组分对大鼠BMSCs分化的影响.对大鼠BMSCs进行分组培养,分别收集... 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双龙方有效组分(总人参皂苷及总丹酚酸)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类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在基因水平研究了双龙方组分对大鼠BMSCs分化的影响.对大鼠BMSCs进行分组培养,分别收集10,20,30及40d的细胞样本,提取tRNA,经基因芯片检测,筛选出BMSCs变化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通过差异表达基因对样本进行Hierarchical聚类分析.在BMSCs的分化过程中,筛选出179条差异表达基因,经分析发现它们与能量代谢和信号传导等多类基因密切相关.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其聚为两大类:10和20d的样本聚为一类,30和40d的样本聚为一类.说明BMSCs在20~30d之间可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方 基因芯片 差异表达基因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湖泊底泥释氮预测模型及释氮控制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亚丽 张智 段秀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03-1606,共4页
双龙湖是浅水型城市湖泊,一度为重富营养化湖泊,经综合治理其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内源污染可能成为湖泊营养物主要负荷。采用底泥释氮模拟试验方法,对双龙湖底泥释氮影响显著因子(温度、pH、溶解氧、水动力)进行了分析。经多元回归... 双龙湖是浅水型城市湖泊,一度为重富营养化湖泊,经综合治理其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内源污染可能成为湖泊营养物主要负荷。采用底泥释氮模拟试验方法,对双龙湖底泥释氮影响显著因子(温度、pH、溶解氧、水动力)进行了分析。经多元回归得到双龙湖底泥平均释氮强度模型r=12.931+0.103[T]-0.36[pH]-0.728[DO]+0.490[K];通过释氮模型可预测不同环境条件下释氮规律,采取适宜措施抑制氮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湖 富营养化 内源污染 底泥 释氮 模型
下载PDF
双龙方对犬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连达 李贻奎 +2 位作者 宁可永 张荣利 何君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93-395,共3页
目的 研究双龙方对麻醉开胸犬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探索其对心脏功能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麻醉犬冠状动脉血流量、心肌耗氧量和心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双龙方具有增加犬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率等作用。结论... 目的 研究双龙方对麻醉开胸犬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探索其对心脏功能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麻醉犬冠状动脉血流量、心肌耗氧量和心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双龙方具有增加犬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率等作用。结论 双龙方对犬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有调整和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方/药理学 血流动力学 心肌耗氧量
下载PDF
双龙接骨丸含药血清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秋辉 洪岸 +3 位作者 蒲含林 余榕捷 周晓东 汪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98-201,共4页
目的在体外研究骨伤药双龙接骨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活动的影响,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制备双龙接骨丸含药血清,MTT 法观察体外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株 HFOB 1.19的促增殖作用,cDNA 微阵列技术分析含药血清导致的基因表达... 目的在体外研究骨伤药双龙接骨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活动的影响,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制备双龙接骨丸含药血清,MTT 法观察体外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株 HFOB 1.19的促增殖作用,cDNA 微阵列技术分析含药血清导致的基因表达差异,寻找双龙接骨丸的可能作用途径。结果高、中、低剂量双龙接骨丸含药血清组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促进 HFOB 1.19增殖的作用(P<0.01),此过程中至少有8种基因的表达量发生明显变化,其中 cAMP 依赖的磷酸激酶Ⅰ型调节亚基β(PKAP Ⅰβ)表达量上调1.8倍,GC 盒结合蛋白表达降低73%。结论初步判定双龙接骨丸含药血清在体外有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并有可能是通过 cAMP 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接骨丸 成骨细胞 CDNA 微阵列 CAMP 依赖的磷酸激酶
下载PDF
基于UPLC/TOF-MS的双龙方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佩瑶 陈曦 +4 位作者 孟宪生 王勇 梁琼麟 王义明 罗国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89-1895,共7页
目的研究双龙方(人参、丹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方法利用UPLC/TOF-MS进行血清样品分析,考察了双龙方中人参皂苷、丹参酚酸两大类物质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主要包括房室模型,小分布容积、曲线下面积、达峰时间和峰浓度... 目的研究双龙方(人参、丹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方法利用UPLC/TOF-MS进行血清样品分析,考察了双龙方中人参皂苷、丹参酚酸两大类物质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主要包括房室模型,小分布容积、曲线下面积、达峰时间和峰浓度。结果除Rb2和M-Rb1符合二室模型外,双龙方中其它人参皂苷和丹参酚酸类化合物均满足一室模型;测定了双龙方中丹参素、丹参酚酸G、丹参酚酸K、丹参酚酸M、人参皂苷Rb1、Rb2、Rc、Rd、M-Rb1、M-Rd的小分布容积、曲线下面积、达峰时间、峰浓度等药代动力学参数,并绘制了药时曲线。结论明确了双龙方中人参皂苷、丹参酚酸两大类物质在大鼠体内的生物转化规律;丹参酚酸与人参皂苷协同作用,有助于维持药物的有效浓度,延长其有效作用时间;临床上使用双龙方时,每隔8 h服用一次即可维持所需药效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方 人参皂苷 丹参酚酸 药代动力学 UPLC/TOF-MS 大鼠
下载PDF
北秦岭双龙-夏馆地区大面积榴闪岩的发现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翟文建 郭君功 +5 位作者 杨俊峰 何凯 赵韵文 翟文芳 李兰兰 王小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2-1068,共17页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在北秦岭双龙-夏馆地区精确圈定出大面积榴闪岩,榴闪岩常以似层状、条带状、豆荚状和透镜状产于秦岭岩群郭庄岩组混合片麻岩内,空间上可划分三个带:南带与松树沟一带的麻粒岩构成一个较宽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在北秦岭双龙-夏馆地区精确圈定出大面积榴闪岩,榴闪岩常以似层状、条带状、豆荚状和透镜状产于秦岭岩群郭庄岩组混合片麻岩内,空间上可划分三个带:南带与松树沟一带的麻粒岩构成一个较宽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北带则与官坡-双槐树一带的榴辉岩构成一线,而中带向西可能延伸至丹凤大寺沟一带。区内榴闪岩主体受秦岭岩群郭庄岩组的展布形态控制,呈面状遍布于整个郭庄岩组内,而非局限于某一侧或两侧,暗示秦岭岩群可能整体卷入早古生代的俯冲和碰撞作用。野外宏观特征、岩相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榴闪岩原岩为辉长岩,成岩年龄为654.1±5.6Ma、656.1±6.7Ma,获得峰期高压麻粒岩相变质年龄为472.9±6.0Ma、485.0±33.0Ma,其后分别在455.4±9.0Ma、416.7±1.9Ma和401.1±6.2Ma遭受了多期次退变作用的叠加。结合区域研究成果,初步认为北秦岭高压-超高压基性岩石的原岩至少存在于新元古代中期和晚期,其成岩时代分别与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中、晚期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床群一致,并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而两者是否为同一大地构造背景下的同期侵位的产物,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秦岭 双龙-夏馆地区 榴闪岩 秦岭岩群 郭庄岩组 高压-超高压岩石 锆石U-PB测年
下载PDF
双龙接骨丸配合手法复位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太 唐浩琛 +4 位作者 程远东 胡锐 王标 尉迎丽 唐流刚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146-1149,共4页
【目的】观察双龙接骨丸配合手法复位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1例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8例。2组患者均采用郑氏手法复位,达到解剖或临床复位标准后用小夹板外固定,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观察双龙接骨丸配合手法复位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1例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8例。2组患者均采用郑氏手法复位,达到解剖或临床复位标准后用小夹板外固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龙接骨丸内服治疗,疗程1个月。比较2组患者外固定拆除时间、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和治疗的优良率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的外固定拆除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的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龙接骨丸配合手法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接骨丸 手法复位 中老年 桡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