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泾阳蒋刘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及相关问题分析
1
作者 田多 邵晶 +1 位作者 裴学松 李静波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8,共8页
陕西泾阳蒋刘遗址是一处仰韶晚期聚落遗址。202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开展了抢救性发掘,出土遗物丰富,遗迹尤以袋状灰坑最为显著。本研究对该遗址植物考古浮选样品进行分类、鉴定和统计,发现炭化农作物主要以粟和黍为主,并有少... 陕西泾阳蒋刘遗址是一处仰韶晚期聚落遗址。202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开展了抢救性发掘,出土遗物丰富,遗迹尤以袋状灰坑最为显著。本研究对该遗址植物考古浮选样品进行分类、鉴定和统计,发现炭化农作物主要以粟和黍为主,并有少量稻米,同时还有适生于湿地和盐碱地的杂草。本文分析了袋状灰坑的功能和埋藏过程,并通过伴生农田杂草遗存种类、环境状况、历史记载等方面讨论了关中地区史前时期稻米种植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刘遗址 植物遗存 仰韶晚期 泾河流域
下载PDF
郑州仰韶文化遗址繁荣度相关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开广 巴明廷 +2 位作者 宋广星 兰社云 王家耀 《河南科学》 2012年第6期783-788,共6页
利用郑州市考古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对郑州地区仰韶文化时期遗址文化层厚度的标准化,扣除自然因素,对郑州地区遗址的繁荣程度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郑州地区仰韶文化时期大河村遗址、古城寨遗址、伏羲台遗址和喂庄遗址、纸房遗址,分别是贾鲁... 利用郑州市考古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对郑州地区仰韶文化时期遗址文化层厚度的标准化,扣除自然因素,对郑州地区遗址的繁荣程度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郑州地区仰韶文化时期大河村遗址、古城寨遗址、伏羲台遗址和喂庄遗址、纸房遗址,分别是贾鲁河流域、双洎河流域、伊洛河流域和颍河流域的区域中心;大河村遗址为仰韶文化时期郑州地区的区域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地理信息系统(AGIS) 仰韶文化 文化层 文化遗址 文化遗存 可疑遗址 空间分析
下载PDF
试论水北遗址仰韶文化遗存的分期 被引量:3
3
作者 翟霖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92,共6页
水北遗址位于陕西省彬县炭店乡水北村(图一),面积为12万平方米。195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发现有钵、盆、罐、尖底瓶、缸、瓮等遗物[1][2]。
关键词 水北遗址 仰韶文化遗存 分期研究
下载PDF
河南仰韶村文化遗迹点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查理思 吴克宁 冯力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6-781,共6页
针对小尺度遗址区内遗迹点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较少的问题,以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为研究区,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提取遗迹点的环境参数,统计分析得出其主要特征,并计算得出遗迹点的分布结构和地理集中度。结果显示,遗迹点高程一般为590~650... 针对小尺度遗址区内遗迹点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较少的问题,以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为研究区,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提取遗迹点的环境参数,统计分析得出其主要特征,并计算得出遗迹点的分布结构和地理集中度。结果显示,遗迹点高程一般为590~650 m,坡度为1.7°~5.1°,坡向值为112.5°~202.5°,距河流距离为250~350 m。这表明古人类选择生产生活地址时,通常选择坡度平缓、坡向以东南和南朝向为主、地势具有一定高度且距离河流稍近的区域。遗迹点空间分布结构类型为凝聚型,且地理集中度高,这表明古人类倾向于群居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韶村遗址 遗迹点 环境参数 空间分布
下载PDF
鱼化寨遗址仰韶文化遗存分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邸楠 翟霖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4,38,共7页
本文利用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的方法,将鱼化寨遗址的仰韶文化遗存分为三期六段,分属于仰韶文化的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遗存较为丰富,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小的发展阶段。其中的一期一段遗存,过去曾有不同认识,在本遗址中,内涵丰富、地层... 本文利用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的方法,将鱼化寨遗址的仰韶文化遗存分为三期六段,分属于仰韶文化的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遗存较为丰富,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小的发展阶段。其中的一期一段遗存,过去曾有不同认识,在本遗址中,内涵丰富、地层关系明确,通过分析其文化面貌,本文认为其仍未超出仰韶文化的范围,当属仰韶文化的最早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化寨遗址 仰韶文化 分期研究
下载PDF
湖北郧西张家坪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
6
作者 郭长江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9,共17页
2009年11月到2010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郧西张家坪遗址进行了发掘。遗址文化内涵较单纯,层位较清晰,主要以仰韶文化和东周文化遗存为主,少量唐宋的遗存,出土了丰富的陶器、石器、及少量的瓷器、铁器、铜钱... 2009年11月到2010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郧西张家坪遗址进行了发掘。遗址文化内涵较单纯,层位较清晰,主要以仰韶文化和东周文化遗存为主,少量唐宋的遗存,出土了丰富的陶器、石器、及少量的瓷器、铁器、铜钱等。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汉水中上游同时期的区域文化以及南北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坪遗址 仰韶遗存 东周遗存 唐宋遗存
下载PDF
2014年内蒙古托克托县海生不浪遗址发掘简报
7
作者 谭玉华 杨涵毓 +13 位作者 谢绪晴 李长圆 鲜晶 刘騻 王笑寒 杨荣佳 文安琪 梁陈美景 张萧 郭治中 翁进有 董少清 许永杰 朱雪菲 《草原文物》 2016年第1期19-39,共21页
海生不浪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双河镇海生不浪村北500米的沙丘上,东经111°16’01”,北纬40°10’32”,海拔1030米。遗址坐落于黄河北岸,南距黄河1800米,属于河岸三级台地,高于河床70余米,东西两侧为冲沟和沙丘... 海生不浪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双河镇海生不浪村北500米的沙丘上,东经111°16’01”,北纬40°10’32”,海拔1030米。遗址坐落于黄河北岸,南距黄河1800米,属于河岸三级台地,高于河床70余米,东西两侧为冲沟和沙丘,构成了遗址天然的界限(图一)。遗址东西宽约340米,南北长约340米,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①。遗址地表为20世纪90年代人工播种的防风固沙的沙棘类灌木丛覆盖,部分为近现代墓地所破坏,因开挖墓葬和水土流失,地表可见大量不同时期的陶片等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生不浪遗址 海生不浪文化 朱开沟文化 仰韶时代 房址 灰坑
下载PDF
碾子坡遗址仰韶文化遗存的初步分析
8
作者 翟霖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2,共6页
通过对碾子坡遗址地层关系的分析,并将出土器物与关中地区已知的典型遗址进行比较,认为遗址地层中的仰韶文化遗存并不单纯,而是包含了属于早期、中期等不同时期的遗存。原报告将碾子坡遗址仰韶文化遗存笼统地确定为"东庄村类型晚期... 通过对碾子坡遗址地层关系的分析,并将出土器物与关中地区已知的典型遗址进行比较,认为遗址地层中的仰韶文化遗存并不单纯,而是包含了属于早期、中期等不同时期的遗存。原报告将碾子坡遗址仰韶文化遗存笼统地确定为"东庄村类型晚期"的结论,不符合关中地区已经建立的年代序列,因而也是难以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子坡遗址 仰韶文化遗存 分期研究
下载PDF
陕西横山县大古界遗址动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胡松梅 杨利平 +2 位作者 康宁武 杨苗苗 李小强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6-112,I0008,F0003,共9页
大古界遗址位于陕西榆林市横山县雷龙湾乡沙峁村张油坊组,2010年发掘时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遗存。按照出土单位对所有的动物骨骼进行了科学的收集以及分类、测量和鉴定。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研究表明至少代表12个属种,包括蚌类、喜鹊、鹤、草... 大古界遗址位于陕西榆林市横山县雷龙湾乡沙峁村张油坊组,2010年发掘时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遗存。按照出土单位对所有的动物骨骼进行了科学的收集以及分类、测量和鉴定。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研究表明至少代表12个属种,包括蚌类、喜鹊、鹤、草兔、狗、貉、狗獾、黄鼬、猪、鹿科、狍、绵羊等。根据对出土动物骨骼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时遗址周围的环境以草原为主,不远处有一定面积的疏林、灌丛,草原、疏林间分布着一定面积的水域。家养动物猪和狗占的比例较少,主要以捕猎野生动物野兔和狍子为肉食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大古界遗址 仰韶晚期 动物遗存
下载PDF
湖北省郧县胡家窝遗址发掘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俊 余西云 龚鑫炳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7,共15页
胡家窝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青山镇胡家窝村一个临汉江的土台上,中心位置为东经110°57′53″,北纬32°46′00″。2006年10月~12月,武汉大学考古与博物馆系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出后冈一期文化、朱家台文化和战国时期... 胡家窝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青山镇胡家窝村一个临汉江的土台上,中心位置为东经110°57′53″,北纬32°46′00″。2006年10月~12月,武汉大学考古与博物馆系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出后冈一期文化、朱家台文化和战国时期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家窝 后冈一期文化 仰韶晚期遗存 楚文化遗存
下载PDF
陕西靖边五庄果墚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24
11
作者 孙周勇 徐雍初 +1 位作者 李文海 史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63,共11页
五庄果墚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黄蒿界乡小界村西北部,距离县城约30公里,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中心位于五个连绵的山峁上,相传该处曾有五户人家居住,因而得名"五庄果墚"。五庄果墚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以上,
关键词 靖边 五庄果墚 仰韶晚期 龙山早期 文化遗存
下载PDF
甘肃华池大梁峁遗址2017年试掘简报
12
作者 阎渭清 周静 +1 位作者 李文 景小庆(绘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25,共10页
2017年9至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对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大梁峁遗址进行试掘,清理龙山文化早期窑址1座、灰坑17个,出土陶器、玉石器、骨角器和贝类等各类不同质地遗物共94件。该遗址是近年来陇东地区为数... 2017年9至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对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大梁峁遗址进行试掘,清理龙山文化早期窑址1座、灰坑17个,出土陶器、玉石器、骨角器和贝类等各类不同质地遗物共94件。该遗址是近年来陇东地区为数不多的经科学发掘的龙山时代早期聚落址,尤其是发现的排水管等重要遗存对于揭示陇东地区在龙山时代早期聚落形态演进和文化发展演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庆阳 华池县 大梁峁遗址 仰韶文化中期 龙山文化早期
下载PDF
山西临汾桃园遗址T0534发掘简报 被引量:4
13
作者 薛新明 +20 位作者 郑媛 武卓卓 周翔 张立强(整理) 赵潇雅(整理/绘图) 王俊蓉 景雅琴 次鹏翔 韩婧 温卓尔 王子涵 王飞虎 李德金 侯帅辉 高肖肖 吴悠 李典 崔雅竹(整理) 石吉彤(整理) 刘泽鹏(绘图) 王乐(摄影) 《文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1,F0003,共10页
山西临汾桃园遗址是位于山西省南部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2016年进行第一次考古发掘,发现一批史前庙底沟文化、西王村类型、东下冯类型,以及东周时期的灰坑、房址、墓葬等遗迹及其遗物,其中以庙底沟文化时期和东周时期更为丰富。T0534... 山西临汾桃园遗址是位于山西省南部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2016年进行第一次考古发掘,发现一批史前庙底沟文化、西王村类型、东下冯类型,以及东周时期的灰坑、房址、墓葬等遗迹及其遗物,其中以庙底沟文化时期和东周时期更为丰富。T0534是布设的100个探方其中之一,内含9个灰坑单位,除H359时代为庙底沟文化时期外,其余均属于东周。灰坑内出土的遗物都较为典型,基本能侧面反映该遗址的时代和文化特征。其中,H359器类完整,出土的大型彩陶器,造型规整,纹饰华丽,是庙底沟文化时期的彩陶精品,为了解史前社会的彩陶艺术、制陶技术、文化信仰等内容提供了难得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园遗址 庙底沟文化 彩陶 东周遗存
下载PDF
试析北首岭遗址早期遗存
14
作者 曹歌鸿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9-24,共6页
北首岭遗址早期遗存的发现是北首岭遗址发掘最大的收获。对其进行的讨论和研究持续至今。通过对北首岭早期遗存的文化特征和属性进行梳理,与周边地区前仰韶文化遗存对比分析,能认识前仰韶文化的发展脉络。将北首岭早期遗存与北首岭仰韶... 北首岭遗址早期遗存的发现是北首岭遗址发掘最大的收获。对其进行的讨论和研究持续至今。通过对北首岭早期遗存的文化特征和属性进行梳理,与周边地区前仰韶文化遗存对比分析,能认识前仰韶文化的发展脉络。将北首岭早期遗存与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存进行对比分析,能进一步认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起源。北首岭早期遗存属于前仰韶文化北首岭类型,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主要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首岭遗址早期遗存 前仰韶文化 北首岭类型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下载PDF
从东石寺遗址看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晚期的动物利用
15
作者 戴玲玲 袁广阔 +2 位作者 韩长松 李晓敏 尤悦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4-240,共7页
进入仰韶文化晚期,中原地区的聚落分化逐渐加强,稻米、大豆数量的增加,为多种农作物种植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以河南省焦作市东石寺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分析为基础,探讨仰韶文化晚期对动物资源的利用。东石寺遗址出土动物遗... 进入仰韶文化晚期,中原地区的聚落分化逐渐加强,稻米、大豆数量的增加,为多种农作物种植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以河南省焦作市东石寺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分析为基础,探讨仰韶文化晚期对动物资源的利用。东石寺遗址出土动物遗存378件,以哺乳类动物为主。量化统计显示,鹿科动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最多,其次为猪,牛及其他野生动物的骨骼较少。猪的M3尺寸及死亡年龄分析表明猪群以家猪为主,包含少量野猪。除作为重要的肉食来源外,获取鹿角用于制作骨角器也是人们猎获鹿科动物的重要原因。结合西山等遗址已有研究可知,仰韶文化晚期,中原地区延续并发展了饲养家猪以获取肉食资源的传统,但不同遗址间在家猪的饲养和依赖上存在一定差异,这或许与遗址的规模和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石寺遗址 仰韶文化晚期 动物考古
原文传递
东龙山遗址商代遗存分期与年代的再认识及相关问题
16
作者 祁翔 赵丛苍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66,共11页
东龙山遗址商代遗存为探讨商势力在关中东部及丹江上游的经略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遗存可分为四期五段。二里岗下层一期阶段,其文化面貌呈现一定过渡特征,或与商洛一带此前为二里头文化属域,被商人占据后文化特质形成相对滞后有关。... 东龙山遗址商代遗存为探讨商势力在关中东部及丹江上游的经略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遗存可分为四期五段。二里岗下层一期阶段,其文化面貌呈现一定过渡特征,或与商洛一带此前为二里头文化属域,被商人占据后文化特质形成相对滞后有关。这里作为商人战略要地兴盛于二里岗上层期,约于洹北花园庄早期明显衰败。其兴衰与商前期商文化中心区的发展节奏相近,当密切联系于商王朝在西土势力扩张及资源获取而关联的交通网络、防御体系的构建和瓦解。而陕东南等地商后期沉寂所暗示的商人经略模式的改变,还需在更大时空范围中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龙山遗址 商代遗存 分期与年代 文化因素 经略模式
原文传递
河南灵宝市北阳平遗址试掘简报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卫东 王明辉 +11 位作者 史智民 张居中 杨肇清 陈星灿 宁建民 赵来昆 孙辉 任伟肖 冯林杰 贾长有 毕道全 张亚斌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19,共17页
The Beiyangping site lies in the northwest of Lingbao, Henan, 20km west of the city proper, in the middle and south of the small Yangping plateau, and west of Beiyangping village. It occupies an area of 900,000 sq m. ... The Beiyangping site lies in the northwest of Lingbao, Henan, 20km west of the city proper, in the middle and south of the small Yangping plateau, and west of Beiyangping village. It occupies an area of 900,000 sq m. On the site are remains of the Miaodigou Ⅰ phase of Yangshao culture and the Eastern Zhou culture. The former include house-foundations, ash-pits and tombs. Among the unearthed objects are the pottery ding tripod, fu cauldron, stove, urn, vat, pot, cup, dish, turntable,stand, cover, ball, ring, spindle-whorl and human head, the stone axe, knife, arrowhead, ball, pearl and microblade, bone hairpin, spoon and awl, and horn awl. The remains of the Eastern Zhou culture comprise ash-pits and tombs, as well as the pottery jar, dou stemmed vessel and li tripod, bronze and iron belt-hook, crystal ring, and shell orna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掘 遗址 简报
原文传递
河南偃师市灰嘴遗址2006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永强 陈星灿 刘莉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3,97-100,共15页
2006年对灰嘴遗址进行第四次发掘。发掘情况显示,该遗址在仰韶文化时期生产石器的规模很小,原料多是采自附近浏涧河的河卵石,这与龙山和二里头文化时期主要用采自嵩山的鲕状白云岩、以生产石铲为目的的专业石器加工业形成鲜明对比,表明... 2006年对灰嘴遗址进行第四次发掘。发掘情况显示,该遗址在仰韶文化时期生产石器的规模很小,原料多是采自附近浏涧河的河卵石,这与龙山和二里头文化时期主要用采自嵩山的鲕状白云岩、以生产石铲为目的的专业石器加工业形成鲜明对比,表明后两者的社会形态可能发生了某种不同于仰韶时代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偃师市 灰嘴遗址 仰韶文化遗存 石器生产
原文传递
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南壕沟发掘简报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新伟 杨海青 +8 位作者 郭志委 张艺苑 王勇 权鑫 姜涛 赵云峰 侯彦峰 任潇 叶健美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3,共15页
2013年对西坡遗址的南部壕沟进行了发掘。壕沟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口部较宽,两侧斜收,近底部折收为小平台。壕沟内填满不同形状和性质的堆积,还发现灰坑、完整猪骨等遗迹,堆积年代应始于西坡遗址庙底沟类型遗存早、中期,延续至晚期。... 2013年对西坡遗址的南部壕沟进行了发掘。壕沟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口部较宽,两侧斜收,近底部折收为小平台。壕沟内填满不同形状和性质的堆积,还发现灰坑、完整猪骨等遗迹,堆积年代应始于西坡遗址庙底沟类型遗存早、中期,延续至晚期。壕沟的堆积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基本上与西坡聚落形态的演变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西坡遗址 南部壕沟 堆积过程 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
原文传递
从平底瓶到尖底瓶--黄河中游新石器时期酿酒器的演化和酿酒方法的传承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莉 王佳静 邸楠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106,共13页
根据以往的类型学分析,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是从小口平底瓶发展而来,而后者的前身是小口鼓腹罐。近年来多项研究已经证明尖底瓶和鼓腹罐都是酒器,但不清楚平底瓶是否也具有酿酒功能。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对陕西临潼零口遗址出土的20... 根据以往的类型学分析,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是从小口平底瓶发展而来,而后者的前身是小口鼓腹罐。近年来多项研究已经证明尖底瓶和鼓腹罐都是酒器,但不清楚平底瓶是否也具有酿酒功能。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对陕西临潼零口遗址出土的20件零口期平底瓶和半坡期尖底瓶陶片进行了残留物分析,发现具有酿酒发酵特征的淀粉粒、谷物颖壳和植物茎叶及花序的植硅体,以及酵母细胞,证明这两种器物都是酒器。酿酒方法是以发芽的黍、稻谷和野生小麦族作为糖化剂来酿造谷芽酒;最主要的原料是黍,同时也包括粟、薏苡、水稻、小麦族、野豌豆、栝楼根、芡实及姜;另外还加入一些植物茎叶及花序。加入植物块根、茎叶和花序的目的,也许是利用其药用功能。使用芦苇吸管咂酒可能是当时饮酒的方法之一。零口陶器的分析结果有助于研究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酒器器形的演化以及酿酒方法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口遗址 零口期文化 仰韶文化 谷芽酒 酿酒方法 酒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