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性体验与文学现代性分期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一川 《河北学刊》 2003年第4期108-113,共6页
当前有关中国现代性的研究 ,忽略了它的基础问题 ,现在应当回到现代性的地面。人的现实生存体验正构成中国现代性的地面。现代性归根结底是人的生存体验 ,其基调是怨羡情结 ,含惊羡体验、感愤体验、回瞥体验和断零体验四种类型。从现代... 当前有关中国现代性的研究 ,忽略了它的基础问题 ,现在应当回到现代性的地面。人的现实生存体验正构成中国现代性的地面。现代性归根结底是人的生存体验 ,其基调是怨羡情结 ,含惊羡体验、感愤体验、回瞥体验和断零体验四种类型。从现代性体验可以对文学现代性提出一种新的分期 ,看到现代 1和现代 2两种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地面 现代性体验 怨羡情结 文学现代性分期 现代1 现代2
下载PDF
现代性怨(恨)羡的嬗递——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的主情主义
2
作者 廖斌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8-33,共6页
本文以怨恨理论和群众心理学为切入点,借助"身份认同""想象的共同体"等理论,认为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存在一条从"大我"到"小我"再到"私我",由"强烈"到"普泛"再... 本文以怨恨理论和群众心理学为切入点,借助"身份认同""想象的共同体"等理论,认为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存在一条从"大我"到"小我"再到"私我",由"强烈"到"普泛"再到"稳秘"的嬗递可辨的怨(恨)羡的情感基调。怨、恨、羡三者缘起不同、形态各异地展示了三代留学生文学的起源语境,并沉潜入中国人尤其是知识者的人格、情感结构中,成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最特殊的现代性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留学生文学 怨恨 羡慕 现代性体验
下载PDF
朱熹和孟子解读舜之“怨慕”的不同逻辑
3
作者 潘澈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对于舜之“怨慕”,朱熹作出了不同于孟子的解读。这是基于心学、理学内在逻辑的不同。孟子作为私学之儒,和孔子一样,是主张士君子的阳刚人格的,并且从性向善的人性论出发,协调义与利、公与私的关系,而以君臣父子关系都属对待关系;依此,... 对于舜之“怨慕”,朱熹作出了不同于孟子的解读。这是基于心学、理学内在逻辑的不同。孟子作为私学之儒,和孔子一样,是主张士君子的阳刚人格的,并且从性向善的人性论出发,协调义与利、公与私的关系,而以君臣父子关系都属对待关系;依此,将舜之“怨慕”解读为舜对父母的既怨又慕。朱熹则作为官学之儒,以所谓“气质之性”协调理学先驱荀子的性向恶论,以二歧化思维把天地之性、天理绝对化,以公去私,视君臣父子关系则为下对上的绝对服从关系;依此解读,舜之“怨”只能是自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荀子 朱熹 舜之“怨慕” 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