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旅游开发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鄢和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6-191,共6页
阐述了生态学中的动力学Butler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式 ,并将它用于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开发中 ,对蜀南竹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预测和评价 .
关键词 Butler模型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蜀南竹海旅游生态足迹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长秀 李翠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2期5433-5437,共5页
从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观光、购物、娱乐6个方面对2011年蜀南竹海景区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蜀南竹海景区旅游生态足迹为24 909.870 0 hm2,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19 9 hm2。其中,旅游交通生态足迹为18 172.450 0 hm2,生态占... 从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观光、购物、娱乐6个方面对2011年蜀南竹海景区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蜀南竹海景区旅游生态足迹为24 909.870 0 hm2,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19 9 hm2。其中,旅游交通生态足迹为18 172.450 0 hm2,生态占用比重最大,达72.95%。6种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化石能源地、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水域地)中,化石能源地类型占用最多,为19 279.160 0hm2,所占比例为77.40%。蜀南竹海景区的生态承载力为12 844.320 0 hm2,扣除12.00%用于生态多样性保护的面积后,景区的生态承载力为11 303.000 0 hm2,生态赤字达13 605.190 0 hm2,这表明人类应合理使用生态资源以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足迹 蜀南竹海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蜀南竹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综合整治 被引量:7
3
作者 鄢和琳 《四川环境》 2000年第1期56-58,共3页
蜀南竹海开发旅游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给环境和资源带来若干弊端。本文提出 ,以生态学有关理论作为指导 ,重新构思竹海旅游发展基本框架 ,拟定适宜竹海生境和资源的旅游项目 ,对竹海生态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 ,使之生态平衡良性循... 蜀南竹海开发旅游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给环境和资源带来若干弊端。本文提出 ,以生态学有关理论作为指导 ,重新构思竹海旅游发展基本框架 ,拟定适宜竹海生境和资源的旅游项目 ,对竹海生态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 ,使之生态平衡良性循环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南竹海 生态环境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蜀南竹海旅游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鄢和琳 《重庆环境科学》 2000年第1期7-8,38,共3页
针对蜀南竹海旅游业中出现的问题 ,以生态学有关理论为指导 ,重新构思蜀南竹海旅游发展基本框架 ,拟定生态旅游发展原则、生态旅游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措施 ,使之生态平衡良性循环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蜀南竹海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环境植物
下载PDF
蜀南竹海设市与塑造蜀南竹海——旅游品牌之构想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设华 张云霞 唐讯 《宜宾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2-55,共4页
地名也是无形资产 ,一个好的地名对旅游业来说就是一个良好的旅游品牌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改革开放以来 ,许多风景名胜区的行政区域名称进行了变更 ,并使之与风景名胜区的名称相同。这样不仅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 ,塑造了一个知... 地名也是无形资产 ,一个好的地名对旅游业来说就是一个良好的旅游品牌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改革开放以来 ,许多风景名胜区的行政区域名称进行了变更 ,并使之与风景名胜区的名称相同。这样不仅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 ,塑造了一个知名的旅游品牌 ,而且也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文笔者建议在已拥有六块旅游金字招牌的蜀南竹海所在地的长宁县和江安县进行行政区划合并 ,设立县级蜀南竹海市。以提高蜀南竹海的知名度 ,推动四川宜宾市乃至川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蜀南竹海市 旅游品牌 长宁县 江安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