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书故》运用钟鼎文考释文字评议 被引量:5
1
作者 党怀兴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6-140,共5页
在中国文字学史上宋元之际戴侗的《六书故》较早地使用钟鼎文考证文字 ,校补《说文》 ,向来学者毁誉不一。从《六书故》运用铭文考释文字的 2 0个例字结合甲金文及其他材料来看 ,发现《六书故》的考释大部分是可信的 ,而这正基于戴侗所... 在中国文字学史上宋元之际戴侗的《六书故》较早地使用钟鼎文考证文字 ,校补《说文》 ,向来学者毁誉不一。从《六书故》运用铭文考释文字的 2 0个例字结合甲金文及其他材料来看 ,发现《六书故》的考释大部分是可信的 ,而这正基于戴侗所具有的正确的文字发展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六书故》 戴侗 钟鼎文 文字考释 《说文解字》
下载PDF
“六书”理论研究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宝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76-78,共3页
为了研究汉字的产生、发展和基本特点,通过对"六书"理论及其发展过程的分析与评介,明确"六书"理论,特别是许慎的《说文解字》,在汉字发展和应用中的作用、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当代"六书"理论的研究,对... 为了研究汉字的产生、发展和基本特点,通过对"六书"理论及其发展过程的分析与评介,明确"六书"理论,特别是许慎的《说文解字》,在汉字发展和应用中的作用、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当代"六书"理论的研究,对汉字形体学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启迪意义,"六书"理论具有普遍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书”理论 《说文解字》 汉字 文字学
下载PDF
西南大学图书馆藏《说文解字六书论正》版本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宪荣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2年第6期91-96,共6页
《说文解字六书论正》是明末清初太仓学者王育所撰的一部文字学著作,存世共三个版本。文章从版面、批校语及具体内容三个方面具体探讨了西南大学图书馆所藏之本的版本问题,认为其并不具备稿本的特征,而是一部抄本,版本应该著录为“清初... 《说文解字六书论正》是明末清初太仓学者王育所撰的一部文字学著作,存世共三个版本。文章从版面、批校语及具体内容三个方面具体探讨了西南大学图书馆所藏之本的版本问题,认为其并不具备稿本的特征,而是一部抄本,版本应该著录为“清初抄本,清宋宾王校”。它是上海图书馆所藏宋宾王抄本的底本,但抄录并不精审,讹字、脱文随处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六书论正》 版本 抄本
下载PDF
刘宝楠《论语正义》对《说文解字》征引论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黑学静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08-111,共4页
《论语正义》是清代扬州派学者刘宝楠父子一身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该作不仅体现了清代考据学的重要成果,对《论语》学的发展亦贡献卓著。运用统计、归纳、比较等方法对《论语正义》中释词时引用《说文解字》及其他字书、传注类训诂著作... 《论语正义》是清代扬州派学者刘宝楠父子一身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该作不仅体现了清代考据学的重要成果,对《论语》学的发展亦贡献卓著。运用统计、归纳、比较等方法对《论语正义》中释词时引用《说文解字》及其他字书、传注类训诂著作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有清一代虽然说文学昌明,但扬州派秉承皖派学者之优长,尊汉但不迷信汉,从而在《论语》诠释方面为后人留下了一部集大成之作。也印证了经过清一代学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的训诂、文字、音韵等学术已经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宝楠 论语正义 说文解字
下载PDF
《六书本义》与《说文解字》析正
5
作者 张治东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41-46,共6页
《六书本义》是一部由我国明代文字学学者赵撝谦所著,以阐释"六书"理论为导向的字书。赵撝谦是明代文字学研究的第一人,《六书本义》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六书"学思想。本文把《六书本义》与《说文》作比较研究,... 《六书本义》是一部由我国明代文字学学者赵撝谦所著,以阐释"六书"理论为导向的字书。赵撝谦是明代文字学研究的第一人,《六书本义》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六书"学思想。本文把《六书本义》与《说文》作比较研究,综合考察宋元时期文字学理论研究成果对赵撝谦《六书本义》的影响,以期探寻赵撝谦《六书本义》关于文字学研究的规律特点和优劣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六书本义 说文解字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对六书研究的贡献
6
作者 白举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5-36,共2页
南唐徐锴在《说文解字系传》中提出了关于六书理论一些新的见解,他的六书理论对六书的研究有很大贡献,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将以"六书三耦"为主线,兼谈徐锴的六书观和六书次序。
关键词 徐锴 《说文解字系传》 六书三耦
下载PDF
《说文解字注》《广雅疏证》中的地名说解
7
作者 萧红 曾妮 《长江学术》 CSSCI 2019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中都有比较丰富的地名及其它地理类名词说解,内容涉及地名来源、地名的发展演变及其原因、《说文解字》和《广雅》收录地理类字词的体例等等。段、王治学态度严谨,精通古音,注重词义引申,对词...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中都有比较丰富的地名及其它地理类名词说解,内容涉及地名来源、地名的发展演变及其原因、《说文解字》和《广雅》收录地理类字词的体例等等。段、王治学态度严谨,精通古音,注重词义引申,对词语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有深入的了解,做到了形音义通解,且都具有历史发展眼光,在探究语言文字问题时注重考察其社会因素、时代发展、地域差异。个性亦鲜明,段注考字,以字为研究对象,字形为抓手,兼及音、义及搭配;王氏考词语,以词为研究对象,词义为抓手,关注词的各种聚合关系。了解段、王相关研究成果和方法,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近代地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广雅疏证》地名研究 语言学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