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小说话”与《红楼梦》文学经典的建构
1
作者 温庆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59,共8页
现代“小说话”不仅关注《红楼梦》的文化典范价值,而且将《红楼梦》当作重要的文学经典作品;不仅从小说类型归纳与小说史定位来强调《红楼梦》的文学经典性,而且基于现代文化语境发掘出《红楼梦》新的审美意义。这是现代“小说话”批... 现代“小说话”不仅关注《红楼梦》的文化典范价值,而且将《红楼梦》当作重要的文学经典作品;不仅从小说类型归纳与小说史定位来强调《红楼梦》的文学经典性,而且基于现代文化语境发掘出《红楼梦》新的审美意义。这是现代“小说话”批评者对《红楼梦》阅读“体验”后,意图与文本进行怡然自得交流的体现。作为一种批评与阅读媒介,现代“小说话”不仅对传统小说的现代接受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而且能够揭示彼时小说批评的新原则与新意义导向的文化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话” 《红楼梦》 阅读史 经典建构
下载PDF
言说类标记式“说句X(的)话”的语义类型与情感倾向
2
作者 武蕾旭 刘波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分析了言说类标记式“说句X(的)话”的语义类型和情感倾向。研究认为,语篇中的“说句X(的)话”系列语用标记承载着“话语预示”的核心语义,围绕此核心语义,该系列语用标记衍生出示警型、示直型等8个语义类型及其若干次类型。从词典静态... 分析了言说类标记式“说句X(的)话”的语义类型和情感倾向。研究认为,语篇中的“说句X(的)话”系列语用标记承载着“话语预示”的核心语义,围绕此核心语义,该系列语用标记衍生出示警型、示直型等8个语义类型及其若干次类型。从词典静态语义看,“说句X(的)话”系列语用标记更多地体现出负向情感,在动态使用中主要表达说话人的“惧”“哀”“恶”等负向情感,少数能够表达说话人确信、肯定的正向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句X(的)话 核心语义 语义类型 情感倾向 言说类 标记式
下载PDF
江淮方言间接引语标记“说的”向语气词的词汇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爱玲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1-64,共4页
江淮方言中"说的"是后置型间接引语标记,标记相关信息是言者从他人那里道听途说而来。在道听途说来的信息的真值的不确定性受到质疑的特定语境下,后置型间接引语标记"说的"词汇化为表示反预期意义的句末语气词。从... 江淮方言中"说的"是后置型间接引语标记,标记相关信息是言者从他人那里道听途说而来。在道听途说来的信息的真值的不确定性受到质疑的特定语境下,后置型间接引语标记"说的"词汇化为表示反预期意义的句末语气词。从间接引语标记向反预期标记的演变还见于上海话"伊讲"、台湾闽南话"讲"和日语って(tte)。所不同的是,演变出的反预期标记是句末语气词,还是句中语气副词,抑或句末语气助词。这取决于演变前的间接引语标记是前置型还是后置型,是孤立型还是黏着型。江淮方言"说的"的历时演变可以从该方言中"说的(话)"的共时多功能性中窥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引语标记 传信标记 反预期 说的 (伊)讲 说的(话)
下载PDF
英雄传奇与妖术小说——论《三遂平妖传》在长篇小说类型演变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苏焘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61-64,共4页
《三遂平妖传》在"王则起义"的历史框架下,填充了大量灵怪片段,使小说主题显得模糊不清。这种组合"妖术"、"灵怪"等短篇"小说"话本的写作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小说的"讲史"框架性质... 《三遂平妖传》在"王则起义"的历史框架下,填充了大量灵怪片段,使小说主题显得模糊不清。这种组合"妖术"、"灵怪"等短篇"小说"话本的写作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小说的"讲史"框架性质,使《三遂平妖传》成为早期讲史小说向其它类型小说转变的过渡作品。由此可以看出,自《水浒传》之后,神怪类话本故事的组合,客观上对小说的"纯讲史"主题有了进一步的改变,并为神怪小说以及其它类型小说的最终出现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遂平妖传 讲史小说 “说话” 神怪小说
下载PDF
成化《花关索传》与《三国志演义》版本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丽媛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36-41,共6页
刊刻于明清两代的《三国志演义》传世版本众多,然而学术界对其版本的研究明显不足。《三国志演义》各版本中(花)关索故事的有无与叙述内容之异同是其主要差异。明成化《花关索传》的出土,为中外学者以(花)关索故事为切入点对《三国志演... 刊刻于明清两代的《三国志演义》传世版本众多,然而学术界对其版本的研究明显不足。《三国志演义》各版本中(花)关索故事的有无与叙述内容之异同是其主要差异。明成化《花关索传》的出土,为中外学者以(花)关索故事为切入点对《三国志演义》版本进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文献依据,为从版本的源流演变和历史演义小说对民间文学的吸收改编两方面对《三国志演义》进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成化说唱词话《花关索传》 文学史 《三国志演义》 版本研究
下载PDF
话语标记“话说回来”的语用功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福雄 《怀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6-103,共8页
话语标记“话说回来”的语用功能主要包括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主要体现在对话语标记前后话语信息的关联和前后项语义关系的衔接上,话语标记“话说回来”通过“语义上把话往回说”“形式上把话往回说”和“拉回话题把话往回说... 话语标记“话说回来”的语用功能主要包括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主要体现在对话语标记前后话语信息的关联和前后项语义关系的衔接上,话语标记“话说回来”通过“语义上把话往回说”“形式上把话往回说”和“拉回话题把话往回说”三种基本模式建立了话语标记前后信息的关联,保持了前后项之间“转折”“递进”等语义关系的连贯,帮助受话人准确理解其前后话语。该话语标记没有转折功能,也不能标明或显示其前后话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更不能与副词“当然”及连词“但是”“而且”等互相替换。其人际功能主要体现在预示提醒引导会话、周全语义表明立场、舒缓语气实现礼貌合作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标记 “话说回来” 语用功能 语篇功能 人际功能
下载PDF
从《世说新语》看张华的人格理想
7
作者 秦跃宇 龙延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3-17,共5页
魏晋时代玄风炽盛,虽然《世说新语》涉及张华条目记录的言行思想体现了作者"性好老庄"的主观倾向,但是张华并不热衷组织清谈或以名士高自标置。结合《晋书》以及文学作品对比分析《世说新语》相关条目,具体指向存在的矛盾,尤... 魏晋时代玄风炽盛,虽然《世说新语》涉及张华条目记录的言行思想体现了作者"性好老庄"的主观倾向,但是张华并不热衷组织清谈或以名士高自标置。结合《晋书》以及文学作品对比分析《世说新语》相关条目,具体指向存在的矛盾,尤其《品藻》第8条记载刘令言始入洛评价"张茂先(华)我所不解"之处,可以发现,张华人格理想应是西晋著名作家和玄儒并蓄的入世名士。相较于袁宏《名士传》记载中朝名士群体结合名教与自然的入世人生态度,张华是当时能够比较好地会通儒学、玄理于政治生活实践的代表人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华 《世说新语》 人格理想
下载PDF
“变史家为说家”——《世说新语》中的张华条目研究
8
作者 秦跃宇 龙延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42-46,共5页
《世说新语》中涉及张华的七则条目,都是专注发扬他具有名士风度的风流雅事。不过,表面风雅之事实际更多呈现为当时文坛文士之间正常的文学活动,张华并非热衷清谈的狂热名士。刘义庆等人编纂"《世说》以玄韵为宗",所以收入子... 《世说新语》中涉及张华的七则条目,都是专注发扬他具有名士风度的风流雅事。不过,表面风雅之事实际更多呈现为当时文坛文士之间正常的文学活动,张华并非热衷清谈的狂热名士。刘义庆等人编纂"《世说》以玄韵为宗",所以收入子部的《世说新语》史料价值往往附着于小说家言,不过其所记载的片言只语仍然是我们展开研究张华会通儒学、玄理于政治生活实践颇有价值的线索。通过对比分析《世说新语》具体条目内容实际指向存在矛盾与令人不解之处,我们可以发现张华基本形象应是西晋著名作家和玄儒并蓄的入世名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华 《世说新语》 文学 玄学
下载PDF
“说话”源起新探
9
作者 宁登国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39-41,共3页
“说话”作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在宋代始成为一种独具规模的商业化娱乐活动。关于“说话”这一体裁的源起,鲁迅先生将其溯源至唐代。此后,学者从之,少有创获。事实上,春秋时代瞽乐师们通过说唱“乐语”,讽诵“世系”进行教化的这一方式... “说话”作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在宋代始成为一种独具规模的商业化娱乐活动。关于“说话”这一体裁的源起,鲁迅先生将其溯源至唐代。此后,学者从之,少有创获。事实上,春秋时代瞽乐师们通过说唱“乐语”,讽诵“世系”进行教化的这一方式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已具备了宋代话本(尤其是讲史话本)讲唱艺术的某些特点,如说唱的传播方式,内容韵散结合的特征,且多寓鉴戒之意,此外还有全视角的叙述方式等,实已开说唱艺术之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 源起 瞽矇
下载PDF
《离骚》词语解诂四则
10
作者 杨新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61-167,共7页
《离骚》是楚辞中最重要的一篇,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奇葩,但其中仍有不少地方难以确解。“修能”当即“修态”,指美好的外貌,与装饰、打扮、修饬正相对应。“日月忽其不淹兮”的“淹”是停留的意思,表现的是诗人对时光的珍惜。“伤... 《离骚》是楚辞中最重要的一篇,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奇葩,但其中仍有不少地方难以确解。“修能”当即“修态”,指美好的外貌,与装饰、打扮、修饬正相对应。“日月忽其不淹兮”的“淹”是停留的意思,表现的是诗人对时光的珍惜。“伤灵修之数化”的“数化”是指灵修疾速转变了态度和做法,诗人对此痛心欲绝,《离骚》的创作与此相关。“虽萎绝其亦何伤兮”“长顑颔亦何伤”的“何伤”应解为“有什么妨碍”,这对于理解诗人的思想和行为甚有帮助。准确解诂这些词语对于深入、正确认识《离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能 数化 何伤
下载PDF
试论焦循的“扬花抑雅” 被引量:1
11
作者 裴雪莱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17-20,共4页
焦循被阮元誉为"扬州通儒",在经、史、子、集等研究方面均有建树,其《剧说》、《花部农谭》等曲学论述,是清代戏曲评论的力作。对焦循戏曲理论主张和价值的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中国古典戏曲,尤其是花部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焦循 花部农谭 剧说 清代 戏曲评论
下载PDF
何良俊著述辨疑
12
作者 翟勇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5-60,共6页
《四友斋丛说》是当今学者研究明代中后期江南社会的必备参考书,然而该书中存在的讹误至今尚无人注意、指出。讹误主要是:所述事件发生时间错误,转引或脱文和刊刻之误。《书画铭心录》因无单行本存世,因而学者只知有其作,对所载内容不... 《四友斋丛说》是当今学者研究明代中后期江南社会的必备参考书,然而该书中存在的讹误至今尚无人注意、指出。讹误主要是:所述事件发生时间错误,转引或脱文和刊刻之误。《书画铭心录》因无单行本存世,因而学者只知有其作,对所载内容不甚了解。尤其是书中所载几位藏家的真实身份,今人至今无人考证。何良俊诗文集,今仅见《何翰林集》二十八卷。然据明清藏书目录所记,何良俊尚有《柘湖集》、《清森阁集》二集。考证得知,《柘湖集》与《何翰林集》为一书二名,《清森阁集》所收诗文虽与《何翰林集》多有重复,但应为何良俊早年另一诗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 《书画铭心录》 《何翰林集》
下载PDF
何良俊著述辨疑
13
作者 翟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5期28-32,共5页
《四友斋丛说》是当今学者研究明代中后期江南社会的必备参考书,然而该书中存在的讹误至今尚无人注意、指出。讹误主要分为三类:一、所述事件发生时间错误,二、转引或脱文,三、刊刻之误。《书画铭心录》因无单行本存世,因而学者只知有其... 《四友斋丛说》是当今学者研究明代中后期江南社会的必备参考书,然而该书中存在的讹误至今尚无人注意、指出。讹误主要分为三类:一、所述事件发生时间错误,二、转引或脱文,三、刊刻之误。《书画铭心录》因无单行本存世,因而学者只知有其作,对所载内容不甚了解,尤其是书中所载几位藏家的真实身份,至今无人考证。何良俊诗文集,今仅见《何翰林集》二十八卷。然据明清藏书目录所记,何良俊尚有《柘湖集》、《清森阁集》二集。考证得知,《柘湖集》与《何翰林集》为一书二名,《清森阁集》所收诗文虽与《何翰林集》多有重复,但应为何良俊早年另一诗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 《书画铭心录》 《何翰林集》 辨疑
下载PDF
化生说与中国传统生命观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云鲜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5年第4期366-373,共8页
该文通过对大量史料进行分析研究,论述了古代化生说产生的根源、发展过程及其内涵;指出古人对生物现象的认识特点,以及气论思想对化生说的影响;认为近代生物学实验科学体系取代传统哲学思辨体系,是化生说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化生说 认识特点 气论 生命观 中国
下载PDF
话语标记“说实话”的形成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娟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6-41,共6页
文章讨论了"说实话"由动宾短语到话语标记的演变过程、变体形式以及话语标记"说实话"的解说、总结、衔接等三种篇章功能和主观评价、人际互动两种人际功能。另外,我们通过分析得出"说实话"虚化为话语标... 文章讨论了"说实话"由动宾短语到话语标记的演变过程、变体形式以及话语标记"说实话"的解说、总结、衔接等三种篇章功能和主观评价、人际互动两种人际功能。另外,我们通过分析得出"说实话"虚化为话语标记的动因是主观化和交互主观化,机制是重新分析和语用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标记 “说实话” 主观化 交互主观化 重新分析 语用推理
下载PDF
《文心雕龙·辨骚》“奇贞(正)”辨——兼谈童庆炳先生的“‘奇正华实’说”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伯河 《语文学刊》 2018年第6期1-7,共7页
《文心雕龙·辨骚》中有"酌奇而不失其贞(正),玩华而不坠其实"一组对偶句,各家解读有歧异,或以为这是对后来作者效法楚辞时毋忘以"雅颂"即《诗经》为根本的忠告,或以为这是对楚辞艺术经验的总结。这一差异绝非... 《文心雕龙·辨骚》中有"酌奇而不失其贞(正),玩华而不坠其实"一组对偶句,各家解读有歧异,或以为这是对后来作者效法楚辞时毋忘以"雅颂"即《诗经》为根本的忠告,或以为这是对楚辞艺术经验的总结。这一差异绝非无关宏旨,而是关涉刘勰对楚辞的评价,乃至其宗经思想在全书中的贯彻。童庆炳的《〈文心雕龙〉"奇正华实"说》,建基于对《辨骚》这一关键语句的误读之上,立论并不坚实,因而有予以辨析之必要。而类似的解读歧异,多与骈文特殊的表达方式有关;这一现象启示我们,阅读《文心雕龙》,应该注意研究其骈文语言特点,首先突破其语言障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奇正华实说 刘勰 童庆炳
下载PDF
话语标记“话是这么说”语用功能探析
17
作者 李宏宇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07-111,共5页
“话是这么说”已经由一个完整小句习语化为一个话语标记,其语法化的机制有句法、语义及语用等方面,其主观化诱因是语用推理。话语标记“话是这么说”在语句关联上具有话轮转接功能和让步衔接功能,在人际功能上具有主观评价功能和自我... “话是这么说”已经由一个完整小句习语化为一个话语标记,其语法化的机制有句法、语义及语用等方面,其主观化诱因是语用推理。话语标记“话是这么说”在语句关联上具有话轮转接功能和让步衔接功能,在人际功能上具有主观评价功能和自我推测功能。“话是这么说”和“话是那么说”存在不对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是这么说” 话语标记 语用推理 语用功能 语用价值
下载PDF
《世说新语》刘孝标注诗话拾沈
18
作者 李湛渠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746-749,共4页
刘孝标注是《世说新语》最早、最好的注释之一。刘注中保存着大量的诗话资料,内容十分丰富。刘注中所引诸书多已亡佚,梁以前的诗话资料藉此得以保存,为中国诗话史提供了珍贵的文献。
关键词 《世说新语》 刘孝标 诗话
下载PDF
委婉性话语标记“说句不中听的话”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彬彬 《现代语文》 2019年第6期42-46,共5页
“说句不中听的话”是个委婉性的话语标记,在具体语句中删去它不会影响句子的真值意义。不过,使用这一话语标记能使前后语句连贯,同时使句子在表达上更具委婉性。从语用环境上看,该话语标记主要用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用于言谈双方权势... “说句不中听的话”是个委婉性的话语标记,在具体语句中删去它不会影响句子的真值意义。不过,使用这一话语标记能使前后语句连贯,同时使句子在表达上更具委婉性。从语用环境上看,该话语标记主要用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用于言谈双方权势相当的对话;二是用于低权势者对高权势者的对话;三是用于言谈双方社会距离较远的对话。从语用功能上看,该话语标记有婉言批评、委婉建议、推断消极信息的人际功能。“说句不中听的话”的形式与新意义相互匹配并固化后,其委婉义能自动浮现,毋需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句不中听的话” 话语标记 委婉性
下载PDF
试论李重华“诗有三要”说
20
作者 郁薇薇 吴建民 《皖西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09-112,共4页
李重华在清代诗坛别树一帜。他提出"诗有三要"的诗学观点,即发窍于音、征色于象、运神于意,对诗歌音韵声律、设色构象和立意内蕴及其间相互关系有独到的见解。对于诗歌的音韵声律,他崇尚"天籁",主张初学者从悟音入... 李重华在清代诗坛别树一帜。他提出"诗有三要"的诗学观点,即发窍于音、征色于象、运神于意,对诗歌音韵声律、设色构象和立意内蕴及其间相互关系有独到的见解。对于诗歌的音韵声律,他崇尚"天籁",主张初学者从悟音入手,而又不拘泥于音律的规律。对于诗歌的设色构象,他重视写景在赋比兴手法中的作用。对于诗歌的立意内蕴,他追求以"神"运意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重华 《贞一斋诗说》 “诗有三要”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