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年来国内《楞严经》研究综述
1
作者 申婷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学界《楞严经》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著述和论文,本文对近二十年以来国内相关学术成果进行综述。主要涉及围绕《楞严经》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思想义理、真伪问题、历代注疏等研究。
关键词 《楞严经》 注疏 综述
下载PDF
佛教心灵哲学的“发现”与探索:基于《楞严经》的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新民 张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7-83,共7页
相对于世间的心理学、心灵哲学来说,乃至相对于得到了极大发展、成就卓著的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来说,佛教的心灵哲学确有自己超越和殊胜的一面。它既涉及了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广泛论题,如心的本质、现象学性质等,又提出了独特的问题,... 相对于世间的心理学、心灵哲学来说,乃至相对于得到了极大发展、成就卓著的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来说,佛教的心灵哲学确有自己超越和殊胜的一面。它既涉及了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广泛论题,如心的本质、现象学性质等,又提出了独特的问题,如心与解脱的关系、真心与妄心的关系等,并建构了自己的话语和理论体系。就特点而言,它有两个维度和三大发现,两个维度即不可说的维度和可说的维度,三大发现分别是,第一,发现了常见的心理现象后还隐藏着一种"真心",第二,在人们注意到的表层心理现象之外又发现了许多没有为人们注意到的深层心理,如第八识、无明、第九识等,第三,除了自在的心理现象之外,认识到世界上还存在着以现象学真心和妄心表现出来的高阶心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心 妄心 《楞严经》
下载PDF
《楞严经》与晚明北宗禅 被引量:1
3
作者 夏志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2-97,154,共6页
在中国禅宗史的"经典叙事"中,北宗禅在宋代以来似乎只是中国禅宗史的一个注脚,甚至几近消失。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考察了楞严学背景下晚明时期北宗禅的历史图景,并由此指出:北宗禅在历经千百年之后,终... 在中国禅宗史的"经典叙事"中,北宗禅在宋代以来似乎只是中国禅宗史的一个注脚,甚至几近消失。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考察了楞严学背景下晚明时期北宗禅的历史图景,并由此指出:北宗禅在历经千百年之后,终于在《楞严经》的流行的背景之中获得了合法性和话语权;楞严学背景之下的北宗禅,在晚明时期成为禅学思潮讨论的一个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佛教对自身传统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楞严经》 晚明 北宗禅
下载PDF
憨山德清的老子观
4
作者 闫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57-63,共7页
憨山德清在诠解老庄思想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老子观。晚明佛教三教圆融的思想特质、判释老庄学说重振佛教、与研老士人的交流互动成为憨山解老注庄的重要原因。立足于大乘佛教的五乘教法,憨山于境界与工夫两个层面将老子判入天乘位阶... 憨山德清在诠解老庄思想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老子观。晚明佛教三教圆融的思想特质、判释老庄学说重振佛教、与研老士人的交流互动成为憨山解老注庄的重要原因。立足于大乘佛教的五乘教法,憨山于境界与工夫两个层面将老子判入天乘位阶。《楞严经》与《老子》的思想会通是憨山以佛释老的重要方面,主要体现为“识”与“道”在宇宙本体与内在特征上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憨山德清 老子观 天乘 《楞严经》
下载PDF
宋代《楞严经》注疏“释经方法”考
5
作者 申婷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53-60,共8页
佛教于东汉传入中国以后,一直在走着解经之路。可以说佛经诠释是伴随着佛教中国化的道路的。也正是在解经的过程中,中国本土佛教研究者创造了中国化的解经体例。而《楞严经》自唐代译出之后,便以其丰富的义理与独特的宗趣,成为中国佛教... 佛教于东汉传入中国以后,一直在走着解经之路。可以说佛经诠释是伴随着佛教中国化的道路的。也正是在解经的过程中,中国本土佛教研究者创造了中国化的解经体例。而《楞严经》自唐代译出之后,便以其丰富的义理与独特的宗趣,成为中国佛教释经者关注的对象。查看宋代《楞严经》诸家注疏之释经,既有以台家“五重玄义”释经,又有以华严“十门分别”解经者。但毕竟是对一经的疏释,在科判等方面,也有相通之处。本文即对宋代《楞严经》注疏的释经模式予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楞严经》 注疏 五重玄义 十门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