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西汉中期贤良文学的经济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申艳婷 秦学颀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0-135,共6页
At the Salt Iron meeting,the econimic thoughts of Xian Liang Literature is the system expression of the Confucian economic thoughts of middle and late Western Han Danasty,the origin of Xian Liang Literature’s economi... At the Salt Iron meeting,the econimic thoughts of Xian Liang Literature is the system expression of the Confucian economic thoughts of middle and late Western Han Danasty,the origin of Xian Liang Literature’s economic thoughts was Kong Meng,and it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former Western Han period.The main aspect of the former Confucian economic thoughts was combined Confuncianism and Buddhism,and it belonged to Xun school in academic origin,it emphasized the critism to Buddhist,so it belonged to Si Meng school in academic origin.Before the Salt Iron meeting,’Gong Yang Chun Qiu’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tide of thoughts,which maintained to strengthen co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After it,with the modifaction of rulling policy,a group of confucianism Si Meng school came out,and maintained :Humanity,Government by virtue,people rank the hightest in a state,and occupied the thoughts gradually after Emperor Han Xuan period.The change inside confucianism manifested changes in classics from ’Gong Yang Chun Qiu’to ’Gu Liang Chun Qiu’and also from Qi Xue to Lu X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贤良文学 经济思想 荀学 孟子学派
下载PDF
荀学与郭店楚简儒家文献关系新探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延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7-14,共8页
传统观点认为,郭店儒简是思孟学派的著作,是先秦儒学"孔子→子思→孟子"谱系传承中的重要一环。根据文献比对及理论分析可以看出,荀子不仅大量征引儒简中的文句,而且将其运用到自身理论的建构中,继承并发展了儒简"天人之... 传统观点认为,郭店儒简是思孟学派的著作,是先秦儒学"孔子→子思→孟子"谱系传承中的重要一环。根据文献比对及理论分析可以看出,荀子不仅大量征引儒简中的文句,而且将其运用到自身理论的建构中,继承并发展了儒简"天人之分"的天人观,以人道为主的"道"论,"以生为性"的人性质朴论,以情论乐的诗乐发生论及"美情"、"生德"的诗乐功用理论。因此可以说荀子对儒简文字上的借鉴与思想上的继承已远远超过其前辈孟子,从荀子与郭店儒简的密切关系中亦可清晰地看出"孔子→儒简→荀子"的儒学传承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郭店儒简 郭店楚简 思孟学派 天人观 人道论 人性论 诗乐观
下载PDF
论思孟学派的“天人之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正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93-98,共6页
孔子的天人关系中虽然还有一定神秘色彩,但是人文德性的认识乃是其中主流。子思学派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天人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尤其通过“天命之谓性”等观念实现了天道性命的贯通。但子思学派在心性和工夫的论述方面比较粗糙,无法将天... 孔子的天人关系中虽然还有一定神秘色彩,但是人文德性的认识乃是其中主流。子思学派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天人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尤其通过“天命之谓性”等观念实现了天道性命的贯通。但子思学派在心性和工夫的论述方面比较粗糙,无法将天人的贯通完美实现。孟子则在此基础上“十字打开”,一方面通过积极和消极两面的天人关系更好的证成了天人之道的贯通,另一方面完善了内在的德行修养功夫,从而将思孟学派的天人之辨予以了真正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孟学派 天人之辨 天命 人性
下载PDF
思孟学派——因新材料而逐渐浮现出来的学派
4
作者 王珺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83-84,共2页
思孟学派在儒学流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颇具争议的一派,人们在讨论思孟学派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子思和孟子等量齐观,随着一批新材料的显现,思孟学派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从五行说、心性说、礼智考三个方面提出了自... 思孟学派在儒学流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颇具争议的一派,人们在讨论思孟学派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子思和孟子等量齐观,随着一批新材料的显现,思孟学派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从五行说、心性说、礼智考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孟学派 五行说 心性说 礼智考
下载PDF
荀子未作《非十二子》篇贬抑思孟段新证 被引量:2
5
作者 代秋彬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1-66,共6页
迄今为止,大多数学者仍持《非十二子》篇中贬抑思孟的部分为荀子亲作的观点,只有周炽成等少数学者证得并主张其为伪作。然而,周先生的考证尚有不足甚至疏漏之处,本文主要对这几点不足进一步考证,力求以更完善合理的推论进一步对该部分... 迄今为止,大多数学者仍持《非十二子》篇中贬抑思孟的部分为荀子亲作的观点,只有周炽成等少数学者证得并主张其为伪作。然而,周先生的考证尚有不足甚至疏漏之处,本文主要对这几点不足进一步考证,力求以更完善合理的推论进一步对该部分证伪。本文首先对该部分的写作意图进行考察,由该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的行文矛盾证明其伪;并重新考证该部分的作者,主张该部分为子游氏后学所作,而由荀子后学引入荀文。希望以此番考证使人们更准确地理解荀子的思想,进而倡导以学理争鸣并拒绝门户之见的为学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非十二子》 思孟学派 门户之见 考证
下载PDF
从圣化到神化:先秦至汉儒家精神哲学的流变 被引量:2
6
作者 文厚泓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72-76,共5页
孔子以"圣化"之道开启内圣之学,建立了"仁者爱人""自强弘毅"的"仁者"精神哲学;随后思孟学派进一步推出了平治天下、浩然无畏的"达者"精神哲学;荀子则以"天人相分"原则建... 孔子以"圣化"之道开启内圣之学,建立了"仁者爱人""自强弘毅"的"仁者"精神哲学;随后思孟学派进一步推出了平治天下、浩然无畏的"达者"精神哲学;荀子则以"天人相分"原则建构了坚韧不屈、"制天命而用之"的"实者"精神哲学。西汉儒家精神哲学为拓展政治空间开始发生转向,主要表现为董仲舒吸纳阴阳家思想与谶纬之学,将先秦儒家以"成圣"为目的的人本精神哲学推演成"人由天化""人副天数"的天本神化哲学,人沦为天道的附庸与神权的工具。此后在神化专制思想的挤压下,先秦儒家的精神哲学日渐消解,儒家高昂刚健的人格力量最终陨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精神哲学 孔子 思孟学派 荀子 董仲舒
下载PDF
郭店儒简:思孟学派的“教科书”
7
作者 张志伟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0-54,共5页
郭店儒商是孔子到孟子过渡时期的学术史料,同时又是楚太子学习的教材,因此可以将其称为思孟学派的"教科书"。思孟"教科书"的特点在于:以《诗》、《书》为教材,来教书育人,申明为人、从政之道;以礼乐教化为手段,来... 郭店儒商是孔子到孟子过渡时期的学术史料,同时又是楚太子学习的教材,因此可以将其称为思孟学派的"教科书"。思孟"教科书"的特点在于:以《诗》、《书》为教材,来教书育人,申明为人、从政之道;以礼乐教化为手段,来规范人的言行举止;以明德、有德为最高培养目标,来统率诗书礼之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儒简 思孟学派 乐教 诗教
下载PDF
思孟学派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中的现实价值
8
作者 赖思平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72-75,共4页
结合各种文献对先秦时期思孟学派的考证论述,对思孟学派的含义及其教育思想作了概述和解读,并从教育过程和教学原则角度,简析了其在当代职业教育中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 思孟学派 职业教育 意义 价值
下载PDF
《性自命出》的性情论——兼论其与孟子性善论的关系
9
作者 张伯宇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75-79,共5页
《性自命出》与“思孟学派”的关系,在学界未成定论,仍有待从人性论、修养论进行更深刻细腻的较论。心、性、情的相关论述,是儒家哲理作为“生命学问”的意义基础,也是朱子建立孔、孟学统的依据。《性自命出》以丰富、细致的概念,撑起... 《性自命出》与“思孟学派”的关系,在学界未成定论,仍有待从人性论、修养论进行更深刻细腻的较论。心、性、情的相关论述,是儒家哲理作为“生命学问”的意义基础,也是朱子建立孔、孟学统的依据。《性自命出》以丰富、细致的概念,撑起了早于孟子学说的儒家性情论架构;但孟子性善论明确的人文抉择与宣示,却是《性自命出》付之阙如的大义。就思想观念发展来说,孟子性善论可说是《性自命出》性情论的进一步发展。但二者在具体工夫修养论的差异,显示了在没有其他有力考证的情况下,不能直接肯定彼此的传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自命出 性善论 思孟学派 儒学 乐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