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Si-Fe添加量与氮气压强对BN/SiC/Si_(3)N_(4)复相陶瓷材料的影响
1
作者 李立倍 张锦化 +6 位作者 冯邻江 张祖力 龙图 陈祥惠 周寻 徐晟 李灵转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5-583,共9页
以BN粉、Si粉、SiC粉、Ti-Si-Fe合金、助烧剂B_(2)O_(3)及外加结合剂酚醛树脂(PFF)为原料,采用原位氮化反应烧结制备BN/SiC/Si_(3)N_(4)复相陶瓷材料。探讨了在氮气气氛中添加不同含量Ti-Si-Fe合金部分替代硅粉及不同的气压下制得试样... 以BN粉、Si粉、SiC粉、Ti-Si-Fe合金、助烧剂B_(2)O_(3)及外加结合剂酚醛树脂(PFF)为原料,采用原位氮化反应烧结制备BN/SiC/Si_(3)N_(4)复相陶瓷材料。探讨了在氮气气氛中添加不同含量Ti-Si-Fe合金部分替代硅粉及不同的气压下制得试样的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Ti-Si-Fe合金中的Fe、Mn等元素促进了硅粉的氮化和氮化硅晶须的生长,所有的氮化产物均可以更好地填充气孔并提高试样的致密化程度以及调控材料的力学性能。当Ti-Si-Fe合金添加量为1.5 wt.%时,常压下试样的显气孔率最低为25.3%、体积密度最高为1.97 g·cm^(-3),常温抗弯强度最高为33.8 MPa;气压下试样的显气孔率最低为20.8%,体积密度最高为2.15 g·cm^(-3),常温抗弯强度最高为43.4 MPa。与常压相比,2 MPa气氛压力烧成的试样,纤维状的Si_(3)N_(4)晶须明显偏少,柱状的Si_(3)N_(4)晶须明显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Ti-si-fe合金 反应烧结 显微结构 物相组成
下载PDF
面向高频应用的Fe-Si-Al软磁粉芯制备工艺改进及性能表征
2
作者 张学斌 熊汉武 +4 位作者 吴鹏 曾旭东 杨富尧 邹中秋 苏海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7-493,共7页
为了提升Fe-Si-Al软磁粉芯的抗饱和性能,解决高频下产生较大的磁损耗等问题,本研究利用Al3+水解法制备了氧化铝包覆小粒径Fe-Si-Al粉末制备软磁粉芯工艺,探究了铝源液中氧化铝含量和成型压强对软磁粉芯高频磁性能的影响。运用扫描电子... 为了提升Fe-Si-Al软磁粉芯的抗饱和性能,解决高频下产生较大的磁损耗等问题,本研究利用Al3+水解法制备了氧化铝包覆小粒径Fe-Si-Al粉末制备软磁粉芯工艺,探究了铝源液中氧化铝含量和成型压强对软磁粉芯高频磁性能的影响。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经不同氧化铝含量的铝源液水解物包覆处理的Fe-Si-Al粉末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包覆层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铝含量增加,由包覆层引起的结构退磁场逐渐增大,软磁粉芯的有效磁导率减小,抗磁饱和性能改善;成型压强主要通过影响粉芯内部的气隙率和包覆层的质量来影响粉芯磁性能,压强越大,气隙率越小,有效磁导率越大,但压强过大会破坏粉末表面包覆层,恶化磁性能。经测定氧化铝含量为2.0 wt%、成型压强为1 860 MPa时获得的软磁粉芯的有效磁导率约为60;外加直流磁场强为8 000 A/m时,粉芯的有效磁导率百分比(%μe)高达63.84%;200 kHz/50 mT条件下磁损耗为235.7 mW/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i-Al软磁粉芯 高频 绝缘包覆 磁损耗 抗磁饱和性能
下载PDF
包覆混料对镀铜混合尺寸SiCp/Fe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跃波 金剑锋 +1 位作者 曹新建 宗亚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9,共7页
为探索提高SiCp/Fe力学性能的途径,采用包覆混料工艺,研究了该工艺对镀铜SiCp/Fe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该工艺下增强粒子混合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覆混料相比于普通混料,可显著改善SiC粒子在基体中分散的均匀性,而镀铜的作用是显著消除... 为探索提高SiCp/Fe力学性能的途径,采用包覆混料工艺,研究了该工艺对镀铜SiCp/Fe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该工艺下增强粒子混合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覆混料相比于普通混料,可显著改善SiC粒子在基体中分散的均匀性,而镀铜的作用是显著消除界面缺陷;性能的改善是包覆混料改善粒子分散性和镀铜改善界面结合的综合结果.对于体积分数30%SiCp/Fe的抗拉强度,通过包覆改善均匀性的贡献可提高7.2%,通过镀铜消除界面缺陷的贡献可提高12.5%,因此减少界面缺陷对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更重要.混合尺寸粒子对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明显高于其对应单一尺寸,这是由于小尺寸粒子能有效地提高基体的强度,而大尺寸颗粒更有效地承担载荷传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sicp/fe复合材料 包覆混料 化学镀铜 混合强化
下载PDF
Al-Fe-V-Si合金以及Al-Fe-V-Si/SiCp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邹利华 肖伯律 +2 位作者 樊建中 左涛 韩静涛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1-594,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Al-Fe-V-Si合金及Al-Fe-V-Si/SiCp复合材料,对该合金及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测试了合金棒材与其SiC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常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得到Al-Fe-V-Si合金的主要析出相和强化相是弥...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Al-Fe-V-Si合金及Al-Fe-V-Si/SiCp复合材料,对该合金及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测试了合金棒材与其SiC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常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得到Al-Fe-V-Si合金的主要析出相和强化相是弥散分布的球状-αAl13相;加入SiC颗粒后,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抗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V-si合金 析出相 复合材料
下载PDF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Nanocrystalline Nd_(4.5)Fe_(75)Co_1Si_1B_(18.5) Composite Magnets
5
作者 Wenli PEI, Fazeng LIAN and Guiqin ZHOU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6, China) Jinguo LI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5, Chin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1-122,共2页
In this article, the quenched Nd_4.5Fe_75Co_1Si_l B_18.5 ribbons were prepared, and th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 of structures of Nd_4.5 Fe_75 Co_1 Si_1 B_18.5 qu... In this article, the quenched Nd_4.5Fe_75Co_1Si_l B_18.5 ribbons were prepared, and th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 of structures of Nd_4.5 Fe_75 Co_1 Si_1 B_18.5 quenched amorphous ribbons is Am→Am'+Fe_3B+Nd_2Fe_23B_3+Nd_2Fe_14B→Nd_2- Fe_14B when it is heated. The effect of crystallizing treatment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quenched alloy was studied.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16 m/s quenched ribbons for 710℃×1200 s crystallizing treatment reach _iH_c=238.6 hA/m, B_r=0.8987 T and (BH)max=51.39 kJ/m^3. The grain size is about DFe3=32 nm and DNd2Fe14B=22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Magnets f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Nanocrystalline Nd si
下载PDF
High Temperature Creep behaviour of a Si_3N_4 Whisker Reinforced Al-Fe-V-Si Composite
6
作者 Liangming PENG Shijie ZHU Haoran CHEN and Fugang WANG(Dept.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China)Zongyi MA and Jing BI(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5, Chin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27-532,共6页
The creep behaviour of β-Si3N4 whisker reinforced Al-8.5Fe-1.3V-1.7Si composite has been investigated at the temperature 773 and 823 K. The result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stress exponent and high apparent creep ac... The creep behaviour of β-Si3N4 whisker reinforced Al-8.5Fe-1.3V-1.7Si composite has been investigated at the temperature 773 and 823 K. The result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stress exponent and high apparent creep activation energy The creep data can be interpreted based on the incorporation of a threshold Stress and a load transfer coefficient into the power-law creep equation.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ormalized creep rate and normalized effective stress is available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creep behaviour of both the alloy and the composite is controlled by the matrix lattice self-diffusion in AI. EXamination on microstructure shows that edge dislocations exist at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wo adjacent whiskers and the intedeces emit edge dislocations in parallel paired-colum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 Al fe High Temperature Creep behaviour of a si3N4 Whisker Reinforced Al-fe-V-si composite
下载PDF
Crystallization of Fe_(78)Si_9B_(13) Bulk Crystaline/ Amorphous(c/a) Composite
7
作者 金士锋 王伟民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8年第5期595-599,共5页
A metallic crystalline/amorphous (c/a) bulk 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the slow cooling method after remelting the amorphous Fe78Si9B13 ribbon.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 A metallic crystalline/amorphous (c/a) bulk 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the slow cooling method after remelting the amorphous Fe78Si9B13 ribbon.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composite consists of the primary dendrite α-Ee (without Si) as well as the amorphous matrix. After being anneal at 800 K, the uniform spheroid particles are formed in the c/a composite, which does not form in the amorphous ribbon under the various annealing process. Energy dispersive analysis of X-rays (EDAX), SEM and XRD were applied to give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particle may stimulate the possible application of the Fe-matrix amorphous 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stalline/amorphous composite fe-si-B CRYSTALLIZATION
下载PDF
SiC颗粒增强Al-Fe-V-Si复合材料的SiC/Al界面形貌 被引量:14
8
作者 贺毅强 王娜 +3 位作者 乔斌 冯立超 陈志钢 陈振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02-1308,共7页
采用喷射沉积工艺制备SiCp/Al-Fe-V-Si复合材料,并通过热压和热轧工艺对沉积坯进行致密化;通过高分辨电镜观察其SiC/Al界面形貌,并对比热暴露后的界面形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主要存在两种SiC/Al界面,一种是厚度为3nm左右的晶态Si界面层... 采用喷射沉积工艺制备SiCp/Al-Fe-V-Si复合材料,并通过热压和热轧工艺对沉积坯进行致密化;通过高分辨电镜观察其SiC/Al界面形貌,并对比热暴露后的界面形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主要存在两种SiC/Al界面,一种是厚度为3nm左右的晶态Si界面层,且在界面附近的基体中生成细小的Al4C3相;另一种是厚度为5nm的非晶态SiO2界面层,部分溶解的SiC颗粒向附近Al基体中注入游离态的Si,在界面附近形成Si的浓度梯度;两种界面都具有良好的润湿性,界面结合强度高;经640℃热暴露10h后,SiC/Al界面处生成的粗大Al4C3脆性相降低界面结合强度,从而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铝合金 Al-fe-V-si复合材料 siC颗粒 喷射沉积 界面
下载PDF
Fe/Ti/Si复合微粒的表面结构与催化活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余锡宾 王桂华 +1 位作者 罗衍庆 李和兴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48-553,共6页
利用UV-vis,FT-IR,XRD,XPS,Raman等手段研究了Ti/Si,Fe/Ti,Fe/Ti/Si复合微粒的表面结构与催化活性.研究表明:Ti/Si复合微粒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TiO_2微粒,TiO_2微粒以晶化度较低的锐钛矿相高度分散在SiO_2网络中,粒径约为10nm;并与SiO_... 利用UV-vis,FT-IR,XRD,XPS,Raman等手段研究了Ti/Si,Fe/Ti,Fe/Ti/Si复合微粒的表面结构与催化活性.研究表明:Ti/Si复合微粒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TiO_2微粒,TiO_2微粒以晶化度较低的锐钛矿相高度分散在SiO_2网络中,粒径约为10nm;并与SiO_2形成Si—O—Ti桥氧结构;提高了TiO_2微晶的热稳定性、比表面积和表面缺陷;有利于吸附降解有机污染物、半导体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及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Fe/Ti复合微粒具有Ti—O—Fe网络结构,粒径约为12nm,样品呈晶化度较低的锐钛矿和金红石混晶形式,这种结构有利于促进半导体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与活性·OH基团的生成;并能在半导体TiO_2中形成杂质中间能级,扩大光响应范围及提高半导体的光催化活性.但是,杂质Fe^(3+)的掺入促进了TiO_2微粒的晶格畸变,晶粒增大.所研究的复合微粒中,Fe/Ti/Si体系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这种体系兼有Ti/Si,Fe/Ti复合微粒的优点,包含Si—O—Si,Si—O—Ti,Ti—O—Ti,Ti—O—Fe多种网络结构和Fe_2O_3,Fe_3O_4,FeO多种物种,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缺陷;大大提高了半导体的光催化活性.是一种极具有实用价值的新型光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粒 掺杂 光催化剂 二氧化钛半导体
下载PDF
渗硅制备6.5%Si硅钢表面Fe-Si过渡梯度层的特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运刚 梁精龙 +2 位作者 李慧 唐国章 田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4-719,共6页
在KCl-NaCl-NaF-(SiO2)熔盐体系中,以含硅3%(质量分数)的硅钢为阴极,石墨为阳极,将电沉积硅和在硅钢基体上渗硅同时进行,制备了Fe-Si梯度层,并对梯度层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梯度层中硅含量呈3种不同的变化规律,在靠近试样表面的... 在KCl-NaCl-NaF-(SiO2)熔盐体系中,以含硅3%(质量分数)的硅钢为阴极,石墨为阳极,将电沉积硅和在硅钢基体上渗硅同时进行,制备了Fe-Si梯度层,并对梯度层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梯度层中硅含量呈3种不同的变化规律,在靠近试样表面的部分,硅含量沿深度下降率较大;在梯度层中间部分,硅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在梯度层靠近基体一侧,硅含量的下降率介于前两者之间;梯度层中,以Fe3Si、FeSi、Fe5Si3和Fe构成的厚度占整个梯度层厚度的比率最大;梯度层沿基体一侧向表面的物质组成变化规律为Fe3Si+FeSi+Fe→Fe3Si+FeSi+Fe5Si3+Fe→FeSi,且各物质的量随硅含量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对梯度层中各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i梯度材料 梯度层特性 物质组成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包覆Fe_(85)Si_(9.6)Al_(5.4)软磁复合粉末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爱坤 李丽娅 +1 位作者 吴隆文 易健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65-1072,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控制正硅酸乙酯(TEOS)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偶联剂的加入量,在Fe85Si9.6Al5.4粉末表面包覆Si02绝缘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氏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控制正硅酸乙酯(TEOS)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偶联剂的加入量,在Fe85Si9.6Al5.4粉末表面包覆Si02绝缘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氏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和磁力显微镜(MFM)对粉末的微观结构及成分进行表征,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粉末的磁性能。结果表明:利用硅烷偶联剂对Fe85Si9.6Al5.4粉末表面改性后再加入TEOS,能在Fe85Si9.6Al5.4粉末表面包覆一层约1~2μm厚的絮状非晶SiO2;随着TEOS和APTES添加量的增多,Si02包覆层的厚度也随之增加,饱和磁化强度聪在0.86~0.90T之间变化,鼠i基本不变;当添加6mLTEOS、1mLAPTES时,得到的包覆粉末包覆效果及性能最佳,饱和磁化强度M达到O.90T,矫顽力Hci为1114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i-Al粉末 软磁复合粉末 溶胶凝胶法 siO2绝缘包覆层
下载PDF
新型工艺制备Fe/Cr/Si复合薄膜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宏霞 马学虎 +1 位作者 陈嘉宾 白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6-1058,共3页
采用改进的水热法和新型工艺在SUS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Fe/Cr掺杂SiO2薄膜,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EPMA)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深度分析(XPS)等检测手段对薄膜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膜层主要分为两层:表层为共溶... 采用改进的水热法和新型工艺在SUS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Fe/Cr掺杂SiO2薄膜,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EPMA)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深度分析(XPS)等检测手段对薄膜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膜层主要分为两层:表层为共溶氧化物层;底层为Cr、Fe的氧化物,主要为尖晶石结构和Si网状结构。通过XPS检测结果得知,Si元素的加入不是简单的物理混合,而是与金属元素生成了Si—Fe键,进一步提高了膜层的结合力和耐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水热法 fe/Cr/si 复合膜 sife
下载PDF
机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Fe-Cr-Si-B-C涂层的显微组织及界面分布形态 被引量:22
13
作者 刘洪喜 陶喜德 +1 位作者 张晓伟 杨昕恬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92-2202,共11页
采用机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复合改性新工艺,在45钢表面制备了单道Fe-Cr-Si-B-C合金涂层。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量分散谱(EDS)分析了熔覆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元素分布,通过HVS-1000型显微硬度计测试了熔覆层... 采用机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复合改性新工艺,在45钢表面制备了单道Fe-Cr-Si-B-C合金涂层。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量分散谱(EDS)分析了熔覆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元素分布,通过HVS-1000型显微硬度计测试了熔覆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熔覆层主要由α-(Fe,Cr)固溶体、M7C3(M=Fe、Cr)碳化物、Fe2B硼化物和少量Fe0.9Si0.1组成。在机械振动辅助作用下,熔覆层结合界面组织由平面晶向带状和柱状晶转变,振幅为0.13-0.18mm时的晶粒细化效果最为明显;熔覆层中增强相形态随着频率的增加由短杆状向颗粒状、层状、条状转变,分布形态由杂乱分布向弥散分布和网状分布转变。相比未加机械振动的熔覆层,机械振动下的熔覆层中气孔、裂纹减少,显微硬度提高了约13.9%。这些结果显示熔覆层中显微组织形态及其分布主要受振幅和频率协同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激光熔覆 fe-Cr-si-B-C涂层 复合涂层 显微组织 界面分布
下载PDF
稳恒磁场对循环电镀液Fe-Si复合电沉积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咏梅 龙琼 钟云波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1-336,共6页
研究了以Fe-50%Si合金颗粒及纯Si颗粒为原料,在稳恒磁场中用循环镀液复合电沉积制备Fe-Si复合镀层,考察了磁场方向、磁感应强度对Fe-Si复合镀层形貌及硅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磁场后,随磁感应强度增大,采用Fe-50%Si颗粒和纯Si... 研究了以Fe-50%Si合金颗粒及纯Si颗粒为原料,在稳恒磁场中用循环镀液复合电沉积制备Fe-Si复合镀层,考察了磁场方向、磁感应强度对Fe-Si复合镀层形貌及硅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磁场后,随磁感应强度增大,采用Fe-50%Si颗粒和纯Si颗粒获得的镀层硅质量分数显著增加;同时,在梯度磁场力和磁流体力学效应(MHD效应)协同作用下,镀层硅质量分数从边沿至中心呈"平底锅"状分布;电流密度为2A/dm^2、磁感应强度为0.5T时,用Fe-50%Si颗粒电镀获得的镀层硅质量分数达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沉积 稳恒磁场 fe-si镀层 梯度磁场 MHD效应
下载PDF
稳恒平行磁场对循环电镀液Fe-Si复合电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龙琼 钟云波 +1 位作者 路坊海 伍玉娇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84,共6页
以不同硅含量的Fe-Si合金颗粒及纯Si颗粒为原料,在稳恒平行磁场下采用循环镀液复合电沉积法制备Fe-Si复合镀层,考察了磁场强度、颗粒硅含量、电流密度对Fe-Si复合镀层形貌及镀层中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磁场情况下,随着颗粒硅含... 以不同硅含量的Fe-Si合金颗粒及纯Si颗粒为原料,在稳恒平行磁场下采用循环镀液复合电沉积法制备Fe-Si复合镀层,考察了磁场强度、颗粒硅含量、电流密度对Fe-Si复合镀层形貌及镀层中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磁场情况下,随着颗粒硅含量的增加,镀层中硅含量显著下降;施加平行磁场后,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Fe-50%Si(质量分数,下同)、Fe-70%Si和纯Si颗粒获得的镀层硅含量显著增加,而采用Fe-30%Si颗粒在磁场强度高于0.3 T后获得的镀层硅含量呈下降趋势。同时,在梯度磁场力和磁流体力学效应(MHD效应)协同作用下,Fe-Si颗粒在镀层表面呈圆丘状分布。当电流密度为2 A/dm^2、磁场强度为0.5 T时,采用Fe-50%Si颗粒电镀获得的镀层硅质量分数可达2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沉积 平行磁场 fe-si颗粒 fe-si镀层 MHD效应 梯度磁场力
下载PDF
Sm5Fe80Cu1Zr3.5Si5B3C2.5非晶合金晶化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良辅 葛洪良 +1 位作者 张朋越 卢艳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75-979,共5页
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和差热分析研究了非晶Sm5Fe80Cu1Zr3.5Si5B3C2.5合金中α-Fe/Sm2(Fe,Si)17Cx复合纳米相结构的形成过程、磁性及其晶化动力学。XRD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Sm5Fe80Cu1Zr3.5Si5B3C2.5非晶合... 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和差热分析研究了非晶Sm5Fe80Cu1Zr3.5Si5B3C2.5合金中α-Fe/Sm2(Fe,Si)17Cx复合纳米相结构的形成过程、磁性及其晶化动力学。XRD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Sm5Fe80Cu1Zr3.5Si5B3C2.5非晶合金先后析出软磁相α-Fe和硬磁相Sm2(Fe,Si)17Cx;当经高温750℃晶化退火后,经Scherrer计算得到合金中α-Fe相和Sm2(Fe,Si)17Cx的晶粒尺寸分别为65.5和22.1nm,其矫顽力增加到58.11kA/m,剩磁为0.967T。晶化动力学分析发现,这种具有较低初始晶化激活能和阶段生长激活能的晶化行为是导致α-Fe相晶粒生长过于粗大和合金中α-Fe和Sm2(Fe,Si)17Cx复合纳米磁体磁耦合性能较差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晶化动力学 α-fe/Sm2(fe si)17Cx
下载PDF
Fe-Mn-Si合金水泥约束下的应力诱发马氏体逆相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林林 林成新 +1 位作者 孙德平 周超玉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57,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金相观察等对Fe-17Mn-5Si-10Cr-5Ni形状记忆合金在水泥基体约束状态下的应力诱发ε马氏体逆相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非约束状态相比,试验合金在水泥基体约束下的逆相变的终止温度Af升高,而且预应变越大,Af越...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金相观察等对Fe-17Mn-5Si-10Cr-5Ni形状记忆合金在水泥基体约束状态下的应力诱发ε马氏体逆相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非约束状态相比,试验合金在水泥基体约束下的逆相变的终止温度Af升高,而且预应变越大,Af越高。水泥基体约束限制Fe-Mn-Si合金变形协调是造成其逆相变困难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si形状记忆合金 水泥复合材料 马氏体逆相变 约束
下载PDF
Co(-Fe)-B-Si-Nb块体非晶合金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春雷 王清 +4 位作者 王秀敏 李艳辉 吴江 羌建兵 董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4期773-777,共5页
利用团簇线方法和微合金化原理研究了Co基Co(-Fe)-B-Si-Nb多组元合金体系中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首先,确定Co-B-Si三元体系为基础体系,利用团簇线(体现在三元体系中为二元特殊团簇与第三组元的连线)在Co-B-Si体系中确定基础合金成分;然... 利用团簇线方法和微合金化原理研究了Co基Co(-Fe)-B-Si-Nb多组元合金体系中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首先,确定Co-B-Si三元体系为基础体系,利用团簇线(体现在三元体系中为二元特殊团簇与第三组元的连线)在Co-B-Si体系中确定基础合金成分;然后添加少量的Nb对基础三元成分进行合金化以提高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利用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为3mm的合金棒,结果表明能够形成块体非晶的合金成分为(Co8B3-Si)100-xNbx(x=4~5at%),其中,Co8B3为密堆附半八面体的阿基米德反棱柱团簇结构。并且这些非晶成分可近似地用(团簇)1(胶粘原子)1模型表达,为(Co8B3)1M1(M=(Si,Nb)),即非晶成分由一个团簇连接一个胶粘原子组成,其中胶粘原子M为Si和Nb原子的组合。最后用Fe替代部分Co可进一步提高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得到的Co-Fe-B-Si-Nb五元块体非晶合金具有很好的软磁性能,其饱和磁化强度(Ms)最大可达0.98T,矫顽力(Hc)低于6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 Co(-fe)-B-si-Nb合金 团簇结构 成分设计 软磁性能
下载PDF
形貌对羰基铁/Fe-Si-Cr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丹 杜雨果 杨晓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104,共10页
为有效提升吸波材料的电磁吸收强度和有效吸收带宽,采用球磨法对球状Fe-Si-Cr进行扁平化处理,通过机械共混法将不同形貌Fe-Si-Cr和羰基铁粉(Carbonyl iron powder,CIP)复合,研究不同质量比对复合材料电磁参数和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实... 为有效提升吸波材料的电磁吸收强度和有效吸收带宽,采用球磨法对球状Fe-Si-Cr进行扁平化处理,通过机械共混法将不同形貌Fe-Si-Cr和羰基铁粉(Carbonyl iron powder,CIP)复合,研究不同质量比对复合材料电磁参数和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长径比可以提高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并使反射率峰值向低频移动。片状Fe-Si-Cr和CIP的低频吸波性能优于球形粒子。实验制备的复合材料中,样品I的最大反射损耗为-45.92 dB,有效吸收带宽为1.5 GHz。样品L的最大反射损耗为-22.11 dB,有效吸收带宽大于6.2 GHz。吸波剂的形貌对材料的电磁吸收性能有显著影响。将不同形貌的CIP和Fe-Si-Cr按不同配比复合后,可以得到不同频率下性能优良的吸波体。利用阻抗匹配函数可以从理论上预测出反射损耗峰值对应的吸波剂厚度和频率。双层吸波材料相比于单层吸波材料,其有效吸收带宽更大,可以通过改变匹配层、吸收层的厚度来获得不同频率下吸波性能优良的吸波体,更易满足新型吸波材料“薄、轻、宽、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fe-si-Cr 羰基铁 双层 吸波性能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的具有塑性变形性的Fe-6.5%(质量)Si复合材料
20
作者 张翔 张东明 张联盟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8年第6期7-9,共3页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具有塑性变形性能的Fe-6.5%(质量)Si复合材料。首先利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具有包覆结构的Fe-Si复合粉,然后将这种复合粉在400-700℃下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用电子探针对烧结块体及轧制后的片材进行微...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具有塑性变形性能的Fe-6.5%(质量)Si复合材料。首先利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具有包覆结构的Fe-Si复合粉,然后将这种复合粉在400-700℃下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用电子探针对烧结块体及轧制后的片材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6.5%(质量)Si复合材料保持了复合粉的原始特性,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性能。这种复合材料可以在室温轧制成片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i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 塑性变形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