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斯弄多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Ag-Pb-Zn矿床:Si-H-O同位素的示踪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付燕刚 胡古月 +2 位作者 唐菊兴 刘秋平 王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6-848,共13页
拉萨地块南木林盆地林子宗群火山机构内发育有斯弄多隐爆角砾岩型、热液脉型Ag-Pb-Zn矿床,该矿床金属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少量黄铜矿和辉银矿,蚀变矿物为绢云母、伊利石、玉髓、蒙脱石、碧玉、方解石、菱锰矿和菱铁矿,符合低硫型浅成... 拉萨地块南木林盆地林子宗群火山机构内发育有斯弄多隐爆角砾岩型、热液脉型Ag-Pb-Zn矿床,该矿床金属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少量黄铜矿和辉银矿,蚀变矿物为绢云母、伊利石、玉髓、蒙脱石、碧玉、方解石、菱锰矿和菱铁矿,符合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基本特征。本次研究对陆相火山岩中热泉喷口的硅质条带及穿切矿体石英脉进行了Si、H、O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1)硅质条带的石英单矿物δ^(30)Si_(NBS-28)为-1.2‰^-0.4‰,记录有热水沉积Si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为古热泉硅华成因;(2)受后期火山热液作用改造的热水沉积硅质条带全岩δ^(30)Si_(NBS-28)为-0.2‰^+0.3‰,显示火山岩与热水沉积岩混合特征;(3)穿切矿体石英脉δ^(30) Si_(NBS-28)值为-0.8‰^-0.1‰,与热水沉积硅质条带石英单矿物Si同位素组成一致,显示低温成因高Δ30Si同位素分馏值特征;(4)石英脉和硅质条带全岩的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大气水与火山岩发生了水-岩交换作用的"氧同位素漂移"现象,说明成矿流体在火山岩地层中经历了长期的循环作用。因此,Si-H-O稳定同位素指示:矿区内仍保留有古热泉喷口,表明矿区自古新世火山岩喷发和成矿后,剥蚀程度低,"缺位"寻找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Au-Ag矿床的勘查潜力较大,低δ^(30)Si_(NBS-28)值石英脉和硅化是重要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子宗群陆相火山岩 Ag-Pb-Zn矿 si-h-O同位素 古热泉喷口 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Au-Ag矿
下载PDF
醇类在Si-H表面形成单分子膜的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孙乔玉 黄吉儿 +2 位作者 C.Henry de Villeneuve 力虎林 P.Allongue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7-561,共5页
以界面电容分析法为主并结合XPS、AFM技术研究了醇类分子在Si(111) H表面上形成的有机单分子膜的特性。并探讨了嫁接反应中影响单分子膜特性的某些因素和单分子膜的稳定性及其对硅表面氧化的钝化作用。在所选择的反应条件下 ,不同链长... 以界面电容分析法为主并结合XPS、AFM技术研究了醇类分子在Si(111) H表面上形成的有机单分子膜的特性。并探讨了嫁接反应中影响单分子膜特性的某些因素和单分子膜的稳定性及其对硅表面氧化的钝化作用。在所选择的反应条件下 ,不同链长醇分子修饰的硅表面上 ,嫁接分子所占体积分数约为 80 % ,平带电位约为 - 1 0 0V(vs .SSE)。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111)-H表面 单分子膜 醇类
下载PDF
Electronic band transformation from indirect gap to direct gap in Si-H compound
3
作者 丁建宁 王君雄 +2 位作者 袁宁一 坎标 陈效双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7期491-496,共6页
The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s of periodic models for S^H compounds are investigated by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 H compound changes from indirect-gap semiconductor to direct-gap semi... The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s of periodic models for S^H compounds are investigated by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 H compound changes from indirect-gap semiconductor to direct-gap semiconductor with the increase of H content. The density of states, the partial density of states and the atomic charge population are examined in detail to explore the origin of this phenomenon. It is found that the Si-Si bonds are affected by H atoms, which results in the electronic band transformation from indirect gap to direct gap. This is confirmed by the nearest neighbour semi-empirical tight-binding (TB)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h compounds band structur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ight-binding calculation
下载PDF
HCl浓度对多孔硅微结构及Si-H键合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安红章 吴开均 +2 位作者 肖婷 展长勇 任丁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17-720,共4页
采用电化学湿法刻蚀制备了P型多孔硅,通过改变HCl溶液浓度来调整刻蚀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制备出的多孔硅孔径相同,孔深随着氢离子浓度的提高呈线性增大直至恒定。基于电流突发模型阐述了结构参数的变化:孔径的形成开始于刻蚀的初始阶段,... 采用电化学湿法刻蚀制备了P型多孔硅,通过改变HCl溶液浓度来调整刻蚀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制备出的多孔硅孔径相同,孔深随着氢离子浓度的提高呈线性增大直至恒定。基于电流突发模型阐述了结构参数的变化:孔径的形成开始于刻蚀的初始阶段,空穴主导了初始阶段的腐蚀,空穴的迁移与消耗过程就是孔径扩张和孔壁形成的过程,该过程与硅片本身的性能密切相关,与氢离子浓度无关,故孔径基本恒定;氢离子浓度的提高加快氢的置换反应直至平衡,从而使反应总速率提高直至恒定,因此孔深先线性增大然后保持恒定;Si-H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孔深的变化吻合呈现上升趋势,且键合形式以Si-H2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HCL 多孔硅 微结构 si-h 电流突发模型
原文传递
用157nm激光直接打开Si-H表面键
5
作者 俞晓梅 陈建文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2期28-29,39,共3页
关键词 激光 si-h表面键 解吸模型
原文传递
硅量子点结合能的尺寸和形状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栾相森 闫晓丽 李慧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0-1075,共6页
【目的】分析硅量子点的尺寸和形状对其结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的方法,计算了不同尺寸、形状的硅量子点结合能。【结果】随着体系内原子数的增多,硅量子点结合能基本上呈现增大的趋势,这与纳米材料结合能的... 【目的】分析硅量子点的尺寸和形状对其结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的方法,计算了不同尺寸、形状的硅量子点结合能。【结果】随着体系内原子数的增多,硅量子点结合能基本上呈现增大的趋势,这与纳米材料结合能的尺寸效应一致。然而,这种尺寸效应也会受到形状的影响。引入形状因子λ,研究发现在等尺寸的情况下,四面体形状(TH)的硅量子点结合能总是小于中心四面体对称(TC)的硅量子点,二者的结合能也都小于八面体形状(OT)的硅量子点。在一些硅量子点上出现原子数小的硅量子点其结合能反而大于原子数大的硅量子点,其原因是因为原子数小的硅量子点具有较大的形状因子。另外,硅量子点体系中氢硅比(氢原子与硅原子的比值),即n(H)/n(Si),能够同时反映硅量子点的尺寸、形状参数,硅量子点结合能与氢硅比的线性关系进一步证明了硅量子点的尺寸、形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晶体 结合能 尺寸效应 形状效应 氢硅比
下载PDF
SiC(Al)陶瓷纤维先驱体聚铝碳硅烷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余煜玺 李效东 +2 位作者 陈国明 曹峰 冯春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5-88,共4页
利用聚二甲基硅烷(PDMS)热解聚合的液相产物聚硅碳硅烷(PSCS)与乙酰丙酮铝(Al(AcAc)3)反应制备了SiC(Al)陶瓷纤维的先驱体聚铝碳硅烷(PACS)。选用PSCS为原料消除了Al(AcAc)3在合成反应过程中出现的升华现象。合成的PACS化学式为:SiC2.0H... 利用聚二甲基硅烷(PDMS)热解聚合的液相产物聚硅碳硅烷(PSCS)与乙酰丙酮铝(Al(AcAc)3)反应制备了SiC(Al)陶瓷纤维的先驱体聚铝碳硅烷(PACS)。选用PSCS为原料消除了Al(AcAc)3在合成反应过程中出现的升华现象。合成的PACS化学式为:SiC2.0H7.6O0.13Al0.018,数均分子量Mn=2265。研究反应过程发现PSCS发生裂解重排反应,Si-H键在反应中显示出巨大的活性,反应时伴随有乙酰丙酮气相副产物产生。反应机理研究表明,PACS分子量的增加是PSCS形成的Si-H键与Al(AcAc)3的配位基发生交联反应形成Si-Al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驱体 聚铝碳硅烷 陶瓷纤维 SIC Si-Al键 聚硅碳硅烷 乙酰丙酮铝 裂解 si-h
下载PDF
西藏斯弄多银-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和稳定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海峰 唐菊兴 +6 位作者 丁帅 李壮 胡古月 谢富伟 周会林 杨宗耀 施硕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0-686,共17页
斯弄多银铅锌(金)矿床位于拉萨地体隆格尔—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南侧上,是冈底斯北缘Pb-Zn-Ag成矿带中段上发现的首例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矿体赋存在林子宗群火山岩中,受火山活动形成的近南北向次级断裂控制。成矿过程可划分为伊... 斯弄多银铅锌(金)矿床位于拉萨地体隆格尔—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南侧上,是冈底斯北缘Pb-Zn-Ag成矿带中段上发现的首例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矿体赋存在林子宗群火山岩中,受火山活动形成的近南北向次级断裂控制。成矿过程可划分为伊利石-绢云母-玉髓-碧玉±铁锰碳酸盐(Ⅰ),石英-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Ⅱ),方铅矿-闪锌矿-石英-黄铁矿-绢云母±银矿物±碳酸盐(Ⅲ),辉银矿-硫砷铜银矿-方铅矿±深红银矿±自然银±闪锌矿±黄铜矿(Ⅳ),以及石英±碳酸盐±绢云母(Ⅴ)等五个阶段。本次选取了34件Ⅲ阶段和12件V阶段样品进行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包裹体的气相及离子色谱和Si-H-O同位素研究,探讨了斯弄多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来源和成矿沉淀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斯弄多矿床主成矿期石英和闪锌矿中发育纯液相型(PL)、富液相水溶液型(WL)和富气相水溶液型(WG)三种类型的包裹体,后期无矿石英脉中仅发育PL和WL两种类型。其中Ⅲ阶段石英均一温度为185.6~290.7℃,盐度介于1.57%~5.71%,密度为0.76~0.92 g/cm^3;闪锌矿均一温度为197.2~280.8℃,盐度介于1.22%~5.71%,密度为0.75~0.99 g/cm^3;Ⅴ阶段石英均一温度147.6~218.7℃,盐度介于2.07%~8.94%;密度为0.88~0.98 g/cm^3。成矿流体均具有低温、低压、低密度的特点。Ⅲ阶段石英包裹体中气相成分主要以H_2O和CO_2为主;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Ca^(2+)、K^+为主,阴离子以SO_4^(2–)、Cl~–和F~–为主。Ⅱ阶段成矿流体的δ^(30)Si分布范围为–0.2‰~0.1‰,δD值介于–151‰~–177‰,计算获得的δ^(18)O H_2O值介于–5.02‰~–0.63‰。Si-H-O同位素结果表明,斯弄多矿床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包裹体中大量CO_2和SO_4^(2–)、F~–等酸性气体和离子成分表明流体中仍保留微弱岩浆水的特征。斯弄多矿床Ⅲ阶段流体为不混溶流体,流体沸腾、气体逃逸、热液隐爆是金属物质快速沉淀富集成矿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si-h-O同位素 银铅锌矿床 斯弄多 冈底斯 西藏
下载PDF
^(29)Si NMR测定含氢硅油中Si—H键含量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家增 叶鸿伟 +1 位作者 胡耿源 胡兴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1062-1064,共3页
聚二甲基甲基氢化硅氧烷(简称含氢硅油)是一类反应性有机硅聚合物。这类聚合物中含有的si—H键十分活泼,其化学性质在有机硅工业中十分有用,如合成不同类型的硅油、有机硅树脂、硅橡胶、改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等。
关键词 si-h含量 含氢硅油 ^29SiNMR
下载PDF
不同Si—H含量的交联剂对有机硅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亚凯 孟凡成 +1 位作者 赵敬棋 申景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3-769,共7页
以乙烯基硅油为基础聚合物,以含氢硅油为交联剂,在Karstedt’s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出加成型有机硅弹性体,并对体系的凝胶时间、固化反应历程、弹性体的交联密度和形成的交联网络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同时,探究了不同Si—H含量的交联剂对固... 以乙烯基硅油为基础聚合物,以含氢硅油为交联剂,在Karstedt’s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出加成型有机硅弹性体,并对体系的凝胶时间、固化反应历程、弹性体的交联密度和形成的交联网络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同时,探究了不同Si—H含量的交联剂对固化后弹性体的渗油量、表面黏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体系的固化反应历程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来评价,交联密度通过测试弹性体在甲苯中的溶胀度得出,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样品中可溶性物质,弹性体的渗油量通过析出失重法来表征,表面黏性通过测试样品与离型膜的剥离强度来评价.结果表明,以低Si—H含量的含氢硅油为交联剂时,体系的凝胶时间较长,交联密度低,形成的交联网络更加完善,进而导致弹性体的渗油量明显降低,表面黏性和断裂伸长率显著增大,但其力学强度较差,从而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采用高、低Si—H含量的含氢硅油并用的方式,通过调节两种交联剂的摩尔比例,制备得到了不同表面黏性的弹性体,并且可以调控弹性体的渗油量和力学性能,使其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剂 si-h含量 渗油 表面黏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硅/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11
作者 胡耐根 刘洪波 +2 位作者 何月德 杨丽 简志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4-167,共4页
采用银盐和经氢氟酸处理的高纯度晶体硅粉反应的方法在晶体硅表面沉积银,制备了Si/Ag复合材料,用XRD、TEM、HRTEM确定了这种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结构,发现银是以晶体的形式沉积在晶体硅表面,绝大部分银晶体粒子的大小在30 nm以下,EDAX... 采用银盐和经氢氟酸处理的高纯度晶体硅粉反应的方法在晶体硅表面沉积银,制备了Si/Ag复合材料,用XRD、TEM、HRTEM确定了这种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结构,发现银是以晶体的形式沉积在晶体硅表面,绝大部分银晶体粒子的大小在30 nm以下,EDAX分析得出复合材料表面不同位置Si与Ag质量比有比较大的差别。首次提出了将这种Si/Ag复合材料用酚醛树脂或沥青树脂包覆,经裂解得到Si/Ag/无定性C复合核壳结构材料,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银复合材料 si-h 结构表征
下载PDF
不熔化炉结构对聚碳硅烷纤维不熔化处理均匀性的影响
12
作者 汪萍 姜勇刚 +2 位作者 王军 王亦菲 雷绍增 《有机硅材料》 CAS 2007年第6期345-348,共4页
比较了聚碳硅烷(PCS)纤维在三种不熔化炉中进行不熔化处理的Si-H反应程度及均匀性。结果表明,采用侧风式不熔化炉得到的PCS纤维的不熔化程度的变异系数较采用垂直炉、隧道炉时降低了66.4%以上;采用侧风式不熔化炉对聚碳硅烷纤维... 比较了聚碳硅烷(PCS)纤维在三种不熔化炉中进行不熔化处理的Si-H反应程度及均匀性。结果表明,采用侧风式不熔化炉得到的PCS纤维的不熔化程度的变异系数较采用垂直炉、隧道炉时降低了66.4%以上;采用侧风式不熔化炉对聚碳硅烷纤维进行不熔化处理时,随着不熔化处理均匀性的增加,PCS纤维整体引入的氧含量也相应下降;制备的连续SiC纤维的氧含量降低到11.8%~14.3%,且连续SiC纤维的力学性能由原来的2.0GPa上升至2.3GPa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熔化炉 聚碳硅垸纤维 si-h反应程度 均匀性
下载PDF
Si—H官能化高间规聚苯乙烯的合成
13
作者 于辉 牛慧 +1 位作者 杨珂 李杨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研究了单茂钪催化剂分别催化3种Si-H官能化苯乙烯(FSt)与苯乙烯(St)共聚合的性能,并对所制聚合物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单茂钪催化剂能够高活性、高间规选择性地催化FSt与St共聚合,共聚合活性大于113 kg/(mol·h);通... 研究了单茂钪催化剂分别催化3种Si-H官能化苯乙烯(FSt)与苯乙烯(St)共聚合的性能,并对所制聚合物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单茂钪催化剂能够高活性、高间规选择性地催化FSt与St共聚合,共聚合活性大于113 kg/(mol·h);通过调整单体与催化剂摩尔比,可制备一系列组成可调(Si-H摩尔分数为4%~50%),相对分子质量可控(数均分子量为1.9×10^4~4.1×10^4)的FSt-St共聚物;当共聚物中FSt摩尔分数小于10%时,可获得具有高熔点的FSt-St共聚物;FSt-St共聚物均为序列无规共聚物。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可制备环氧官能化高间规聚苯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h官能化聚苯乙烯 钪系催化剂 间规聚合物 硅氢加成
下载PDF
反应条件对硅烷均相热解产物形态和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解忠伟 刘思思 +1 位作者 阎建民 肖文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03-1210,共8页
在垂直的空管反应器内,采用硅烷热解法得到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均相热解非晶硅粉末产物,利用红外漫反射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所得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述了反应温度、操作气速和硅烷体积分数对非晶硅产物微观形态、粒度分布和Si—H结构组成... 在垂直的空管反应器内,采用硅烷热解法得到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均相热解非晶硅粉末产物,利用红外漫反射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所得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述了反应温度、操作气速和硅烷体积分数对非晶硅产物微观形态、粒度分布和Si—H结构组成等性质的影响;采用红外漫反射方法分析Si—H结构,将SiH2和SiH结构的吸收峰量化,能够有效地由非晶硅的结构角度帮助理解硅烷均相热解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反应温度越高(550℃)、操作气量越低(600 mL/min)、硅烷体积分数越高(5%)时,产物的粒度越大,但其粒度分布范围仅受反应温度影响;对于产物的Si—H结构,反应温度影响最强,硅烷体积分数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 热解 非晶硅 形态学 粒度分布 si-h结构 功能材料
下载PDF
颗粒细化过程中Si粉的微观结构变化对其在KOH水溶液中制氢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健 吴朝玲 +3 位作者 陈云贵 钟爽 廖虔诚 崔立尧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55-1565,共11页
研究了高能球磨对Si粉微观结构和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球磨过程中,颗粒尺寸不断减小,非晶转变发生,晶界、内应力、位错以及晶格变形等微观缺陷不断增加,有利于提高Si粉的制氢性能;但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颗粒团聚趋于严重,粉末氧化不断加... 研究了高能球磨对Si粉微观结构和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球磨过程中,颗粒尺寸不断减小,非晶转变发生,晶界、内应力、位错以及晶格变形等微观缺陷不断增加,有利于提高Si粉的制氢性能;但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颗粒团聚趋于严重,粉末氧化不断加剧,降低了Si粉的制氢性能。当球磨时间为1 h,Si粉具有最优的制氢性能,70℃水解时其放氢量为1 484.2 m L·g^(-1)Si,但由于水解副产物SiO_2包覆在Si表面导致其转化率为94%,无法继续完全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水解 颗粒细化 si-h2O反应
下载PDF
聚(苯基硅烷-芳炔)树脂合成及耐高温结构形成机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列微 朱亚平 +1 位作者 王帆 齐会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5-210,215,共7页
含硅芳炔树脂(PSAs)因其突出的耐热性能,在诸多领域具有应用价值。为满足高速发展的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耐高温树脂材料性能亟待提升。本研究以1,3-二乙炔基苯和苯基二氯硅烷为原料,通过格氏试剂法合成线型聚(苯基硅烷-芳... 含硅芳炔树脂(PSAs)因其突出的耐热性能,在诸多领域具有应用价值。为满足高速发展的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耐高温树脂材料性能亟待提升。本研究以1,3-二乙炔基苯和苯基二氯硅烷为原料,通过格氏试剂法合成线型聚(苯基硅烷-芳炔)树脂(PPSA),对其交联固化形成耐高温结构的机理进行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与热重分析(TGA)对其热固化行为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裂解气质联用(Py-GC-MS)对PPSA树脂耐高温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实验证明,PPSA树脂在热固化过程中通过环三聚反应、Diels-Alder反应和硅氢加成反应生成苯环、萘环和菲环等类芳环结构,赋予了PPSA固化物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其热分解温度(T_(d5))为742-755℃,1000℃热解残留率大于92%。因此,PPSA对拓宽含硅芳炔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芳炔 si-h基团 耐热性能
下载PDF
江西金山金矿成矿过程流体作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7
17
作者 华仁民 李晓峰 +2 位作者 张开平 邱德同 杨风根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8-417,共10页
金山金矿位于赣东北矿集区内 ,是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大型金矿床 .该矿床不同类型蚀变变形岩石与围岩千枚岩在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方面具有相同的地球化学特点 ,Co/Ni,U/Th ,Th/Sc ,Th/Co比值较为一致 .超糜棱岩和含金石英脉中Au/Ag比... 金山金矿位于赣东北矿集区内 ,是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大型金矿床 .该矿床不同类型蚀变变形岩石与围岩千枚岩在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方面具有相同的地球化学特点 ,Co/Ni,U/Th ,Th/Sc ,Th/Co比值较为一致 .超糜棱岩和含金石英脉中Au/Ag比值较高 ,反映了金矿化的特征 .千枚岩、糜棱岩、超糜棱岩和含金石英脉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十分相似 ,具有明显向右缓倾的特点 ,铕亏损较明显 (δEu =0 .6 2~ 0 .71) ,而铈基本没有明显的富集或亏损 (δCe =0 .97~1.0 1) .这些都说明它们具有相同的来源 .金山金矿成矿流体以富H2 O、CO2 ,富Na+、K+为特征 ,并具有较高含量的N2 、Ar组分 ,反映了成矿流体的来源较深 .硅同位素研究表明 ,超糜棱岩和含金石英脉中的石英为变质成因 ;钻孔全岩氧同位素测试结果则显示成矿流体作用过程中有大气降水的加入 .金山金矿流体作用过程中 ,SiO2 、CaO为带入组分 ,Al2 O3、TiO2 、TFe、MgO、K2 O为带出组分 .研究表明金山金矿成矿流体为深部来源的变质水 ,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 ,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中等盐度、弱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成矿过程 流体作用 地球化学特征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下载PDF
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廖乃镘 李伟 +3 位作者 蒋亚东 匡跃军 李世彬 吴志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24,共4页
氢化非晶硅(a-Si∶H)是一种重要的光敏感薄膜材料,其稳定性的好坏是决定能否应用于器件的重要因素之一。介绍了a-Si∶H薄膜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论述了a-Si∶H薄膜的稳定性与Si-Si弱键的关系,分析了光致衰退效应(S-W效应)产生的几种机理,... 氢化非晶硅(a-Si∶H)是一种重要的光敏感薄膜材料,其稳定性的好坏是决定能否应用于器件的重要因素之一。介绍了a-Si∶H薄膜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论述了a-Si∶H薄膜的稳定性与Si-Si弱键的关系,分析了光致衰退效应(S-W效应)产生的几种机理,提出了在薄膜制备和后处理过程中消除或减少Si-Si弱键以提高a-Si∶H薄膜稳定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非晶硅 稳定性 光致衰退效应 物理模型 稳定化处理
下载PDF
低温制备高质量多晶硅薄膜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黄创君 林璇英 +2 位作者 林揆训 余楚迎 姚若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1-563,共3页
多晶硅薄膜是集晶体硅材料和非晶硅氢合金薄膜优点于一体 ,在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微电子技术中有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本文综述低温 ( <6 0 0℃ )制备高质量多晶硅薄膜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着重讨论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 多晶硅薄膜是集晶体硅材料和非晶硅氢合金薄膜优点于一体 ,在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微电子技术中有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本文综述低温 ( <6 0 0℃ )制备高质量多晶硅薄膜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着重讨论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PECVD)硅基薄膜固相晶化制备多晶硅技术及其在薄膜硅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 固相晶化 非晶硅氢合金薄膜 薄膜硅太阳能电池
下载PDF
纳米硅薄膜制备及HIT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心强 张维佳 +3 位作者 武美伶 贾士亮 刘浩 李国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41-1744,共4页
在较高工作气压(332.5-399Pa)下,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工艺制备了优质的本征纳米硅薄膜及掺磷的纳米硅薄膜,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散射(Raman)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硅薄膜的XRD谱中存... 在较高工作气压(332.5-399Pa)下,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工艺制备了优质的本征纳米硅薄膜及掺磷的纳米硅薄膜,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散射(Raman)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硅薄膜的XRD谱中存在(111)(、220)和(331)峰位;Raman谱中显示出其薄膜中的晶粒的大小(2-5nm)符合纳米晶的要求。将制备的纳米硅薄膜初步用于栅极/ITO/n-nc-Si∶H/i-nc-Si∶H/p-c-Si/Al/Ag结构的异质结(HIT)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Voc)达404mV,短路电流密度(Jsc)可达到34.2mA/cm^2(AM1.5,100mW/cm^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 薄膜 PECVD HIT 太阳能电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