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铌基超高温合金表面包埋Si-Y共渗涂层的显微组织 被引量:11
1
作者 田晓东 郭喜平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5-588,共4页
通过在1050和1150℃包埋Si-Y共渗5—20 h的方法在铌基超高温合金上制备抗氧化涂层,对涂层结构、相组成和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涂层主体为(Nb,X)Si_2(X=Ti,Cr,Hf),向内依次为(Nb,X)_5Si_3过渡层和富Al扩散区;不同共渗条件下制备... 通过在1050和1150℃包埋Si-Y共渗5—20 h的方法在铌基超高温合金上制备抗氧化涂层,对涂层结构、相组成和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涂层主体为(Nb,X)Si_2(X=Ti,Cr,Hf),向内依次为(Nb,X)_5Si_3过渡层和富Al扩散区;不同共渗条件下制备的涂层具有相似的结构,涂层生长的动力学曲线符合抛物线规律.能谱的半定量分析表明,渗层中的Y含量随共渗温度的升高增加显著,而随共渗时间的延长增加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基超高温合金 si-y共渗涂层 组织形成
下载PDF
铌硅化物基合金Si-Y_2O_3共渗涂层的组织形成 被引量:9
2
作者 齐涛 郭喜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22-1828,共7页
采用Si-Y2O3包埋共渗工艺在铌硅化物基超高温合金表面制备Y改性的硅化物涂层,共渗温度分别为1050、1150和1250℃,共渗时间分别为5、10、15和20h。利用SEM、EDS和XRD等方法分析涂层的结构、元素分布及相组成,并对涂层形成机理及Y2O3催渗... 采用Si-Y2O3包埋共渗工艺在铌硅化物基超高温合金表面制备Y改性的硅化物涂层,共渗温度分别为1050、1150和1250℃,共渗时间分别为5、10、15和20h。利用SEM、EDS和XRD等方法分析涂层的结构、元素分布及相组成,并对涂层形成机理及Y2O3催渗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涂层具有明显分层的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Nb,X)Si2(X表示Ti、Hf和Cr)外层和(Nb,X)5Si3过渡层,在过渡层与基体之间有一些不连续分布的细小(Cr,Al)2(Nb,Ti)块状沉淀;Y在涂层中的分布不均匀,在(Cr,Al)2(Nb,Ti)相中Y含量为0.94%(摩尔分数)左右,而在(Nb,X)Si2和(Nb,X)5Si3相中则为0.46%~0.57%;随共渗温度升高,Y含量增加显著;而随共渗时间延长,涂层中的Y含量增加较小;渗剂中添加Y2O3不但细化了涂层的组织,而且产生了明显的催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硅化物基超高温合金 si-y2O3涂层 包埋 Y2O3 组织形成
下载PDF
铌硅化物基超高温合金Si-Y_2O_3共渗涂层的组织及裂纹形成 被引量:3
3
作者 齐涛 郭喜平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0,共4页
采用分别于1050、1150、1250℃保温10h的Si-Y2O3包埋共渗工艺,在铌硅化物基超高温合金表面制备了Y改性的硅化物涂层。利用SEM、EDS和XRD等方法分析了Y对涂层形貌及裂纹形成的影响,并与相同温度和时间下单独渗Si涂层的组织进行了对比... 采用分别于1050、1150、1250℃保温10h的Si-Y2O3包埋共渗工艺,在铌硅化物基超高温合金表面制备了Y改性的硅化物涂层。利用SEM、EDS和XRD等方法分析了Y对涂层形貌及裂纹形成的影响,并与相同温度和时间下单独渗Si涂层的组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涂层外层上部为分布均匀致密的(Nb,M)Si2柱状晶,外层下部为疏松的(Nb,M)Si2等轴晶;渗剂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75%的Y2O3可以细化涂层组织,且当渗剂中的硼(Y2O3)为0.50%~0.75%时,所制备涂层的纵向裂纹和横向裂纹的总长度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y2O3涂层 包埋 涂层组织 裂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