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of NiO Powder by Decomposition of Basic Nickel Carbonate with Indirect Microwave Heating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艳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1997年第1期92-95,共4页
Nickel oxide (NiO) powder is prepared by decomposition of basic nickel carbonate (mNiCO3.nNi(OH)2.xH2O) (BNC) in microwave field with silicon carbide (SiC) as an indirect heating medium. The decomposition proceeds sta... Nickel oxide (NiO) powder is prepared by decomposition of basic nickel carbonate (mNiCO3.nNi(OH)2.xH2O) (BNC) in microwave field with silicon carbide (SiC) as an indirect heating medium. The decomposition proceeds stage by stage: firstly BNC removes its crystal water with the heat provided by BNC itself and SiC which absorb microwave energy,then removes CO2 and H2O from the anhydride (mNiCO3 .nNi(OH)2) and begins to produce NiO with the heat provided by SiC, and finally decomposes into NiO powder completely with the heat provided by the produced NiO which absorbs microwave energy strongly. In the microwave irradiation process, the decomposition of BNC can be accelerated by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BNC, the amount of SiC and the microwave field power. The size of the NiO granule is about 18ourn when the size of BNC used is about 15ou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 POWDER microwave heating sic Indirect heating
下载PDF
Fe_(3)O_(4)-SiC沥青混合料微波愈合性能研究
2
作者 吴文亮 韦嘉淇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6期131-137,共7页
对不同掺量的Fe_(3)O_(4)-SiC沥青混合料微波热诱导愈合性能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微波加热研究Fe3O4-SiC掺量对沥青混合料升温速率的影响;然后,通过DSR的频率扫描、温度扫描试验表征沥青的流动性,通过加载-间歇-加载模式的LAS试验评价沥... 对不同掺量的Fe_(3)O_(4)-SiC沥青混合料微波热诱导愈合性能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微波加热研究Fe3O4-SiC掺量对沥青混合料升温速率的影响;然后,通过DSR的频率扫描、温度扫描试验表征沥青的流动性,通过加载-间歇-加载模式的LAS试验评价沥青的愈合效果;最后,采用破坏-愈合-破坏模式的SCB试验研究沥青混合料愈合效果。结果表明:随着Fe_(3)O_(4)-SiC掺量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微波升温效率得到改善,Fe3O4-SiC掺量为25%、50%、75%时升温速率较空白组分别提高了27.41%、43.44%、77.26%;频率扫描、温度扫描以及LAS试验表明,高温促进沥青流动,有利于愈合。SCB试验表明,Fe_(3)O_(4)-SiC掺量为50%时更适合用于沥青混合料微波热诱导愈合,既缩短加热时间,又保持了一定的愈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sic 微波升温 流动性 愈合效果 愈合温度
下载PDF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olymer Derived Silicon Carbide Sintered Through Microwave Heating Technique
3
作者 熊俊 HUANG Qi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7年第6期1368-1373,共6页
A self-crosslinkable liquid highly branched polycarbosilane(LHBPCS) with 5.07% vinyl group and a C/Si ratio of 1.33 was used as the precursor to prepare Si C ceramic material. Microwave heating technique and convent... A self-crosslinkable liquid highly branched polycarbosilane(LHBPCS) with 5.07% vinyl group and a C/Si ratio of 1.33 was used as the precursor to prepare Si C ceramic material. Microwave heating technique and conventional heating method were applied for the heating treatment process. It was found that,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heating method, microwave heating technique could enhance the crystallinity of Si C ceramic material with small grain size at much lower curing temperature and within shorter time. In addition, the SiO_2 additive could lead to less α-Si C and excess carbon, but worsen the crystallinity of β-Si C in the final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highly branched polycarbosi'ane microwave heating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Β-sic
下载PDF
Rapid Pyrolysis of CFRP by Means of Microwav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SiC Composites
4
作者 Ho-Seon Park Monika Willert-Porada Walter Krenkel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A版)》 2013年第3期145-152,共8页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微波混合加热 快速热解 碳纤维增强塑料 sic 生产 陶瓷复合材料 制造成本
下载PDF
微波加热催化反应低温制备β-SiC粉体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军凯 张远卓 +4 位作者 李俊怡 张海军 李发亮 韩磊 宋述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25-730,共6页
以硅粉和酚醛树脂为原料,硝酸镍为催化剂前驱体,采用微波加热催化反应法,在流通氩气气氛中1150℃/0.5 h反应后合成了β-SiC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保温时间等对合成β-SiC的影响。采用XRD、SEM和TEM对产物的物相组成及显微... 以硅粉和酚醛树脂为原料,硝酸镍为催化剂前驱体,采用微波加热催化反应法,在流通氩气气氛中1150℃/0.5 h反应后合成了β-SiC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保温时间等对合成β-SiC的影响。采用XRD、SEM和TEM对产物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条件下,无催化剂存在时,β-SiC的完全合成温度为1250℃;而添加1.0wt%的Ni作催化剂时,1150℃/0.5 h反应后即可合成纯相的β-SiC。所合成的试样中都存在着颗粒状和晶须状两种SiC,加入催化剂后会使试样中β-SiC晶须的长径比变大。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Ni-Si合金纳米颗粒的形成使Si原子之间的键长拉长,弱化了Si原子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而促进了Si粉在低温下的碳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sic 微波加热 催化反应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纳米级SiC晶须的微波合成 被引量:3
6
作者 戴长虹 张劲松 +3 位作者 杨永进 曹丽华 张显鹏 夏非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B473-B476,共4页
以酚醛树脂、超细炭黑和超细SiO2为原料,用微波加热的方法合成了直径在纳米级的SiC晶须。用X射线衍射、分析电镜等手段对SiC晶须进行了结构测定。比较并分析了不同的炭源和温度对SiC晶须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晶须 微波加热 碳化硅 纳米级 合成
下载PDF
微波加热SiC坩埚升温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冠宇 冯福中 +2 位作者 郭华强 张鑫 王延庆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7-370,共4页
在给出SiC坩埚在微波场内温度与时间的理论升温速率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SiC坩埚在微波场中的数学模型,采用COMSOL有限元软件中的射频模块,进行了多物理场耦合情况下Si C坩埚在微波场内的升温特性的数值计算,得到了温度在空间与时间上的... 在给出SiC坩埚在微波场内温度与时间的理论升温速率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SiC坩埚在微波场中的数学模型,采用COMSOL有限元软件中的射频模块,进行了多物理场耦合情况下Si C坩埚在微波场内的升温特性的数值计算,得到了温度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分布图,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Si C坩埚在微波场内可以实现体加热,获得均匀的温度分布,而且可以获得较高的升温速率和较高的温度。为借助SiC坩埚加热非吸波材料的升温过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SI C坩埚 升温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细SiC纳米微粉合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戴长虹 刘素兰 +4 位作者 张显鹏 张劲松 杨永进 曹丽华 夏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8-41,共4页
用自制的树脂热解炭和SiO2纳米微粉作原料,用微波加热的方式合成了粒径在15nm左右、纯度达986wt%的超细SiC纳米微粉。用化学成分分析法、X射线衍射法、X射线小角散射法、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得到的S... 用自制的树脂热解炭和SiO2纳米微粉作原料,用微波加热的方式合成了粒径在15nm左右、纯度达986wt%的超细SiC纳米微粉。用化学成分分析法、X射线衍射法、X射线小角散射法、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得到的SiC纳米微粉进行了表征,研究并分析了其合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粉 热解炭 微波加热 碳化硅陶瓷
下载PDF
微波合成片状β-SiC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董陈江 李纪鹏 +6 位作者 王若名 宋勃震 高前程 范书珩 理思远 李文豪 张锐 《现代技术陶瓷》 CAS 2019年第3期199-206,共8页
片状β-SiC可通过使用石墨纸(C)作为碳源、正硅酸乙酯水解制得的SiO2溶胶.凝胶作为硅源、经微波加热合成。本文根据加热过程中微波炉加热温度、输入功率和反射功率的变化曲线,探讨了微波合成片状β-SiC过程中微波加热热效应。分别选择11... 片状β-SiC可通过使用石墨纸(C)作为碳源、正硅酸乙酯水解制得的SiO2溶胶.凝胶作为硅源、经微波加热合成。本文根据加热过程中微波炉加热温度、输入功率和反射功率的变化曲线,探讨了微波合成片状β-SiC过程中微波加热热效应。分别选择1100°C、1200°C、1300°C、1400°C和1500°C五个微波烧结温度,研究了相同保温时间下不同加热温度对微波合成片状β-SiC的影响。在烧结温度1300°C下,选取保温时间分别为0min、10min、30min和60min,探索了同一合成温度下不同保温时间对微波合成片状β-SiC的影响。采用XRD,SEM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烧结温度为1100°C时,产物中合成了片状β-SiC;当烧结温度为1400°C时,片状β-SiC转化为β-SiC颗粒。过高的烧结温度和过长的保温时间都将导致β-SiC的氧化。在1300°C保温30min条件下得到的片状β-SiC生长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β-sic 微波加热 加热热效应
下载PDF
微波熔盐辅助硼热/碳热还原法制备ZrB_2-SiC复合粉
10
作者 曾渊 梁峰 +3 位作者 刘江昊 谭操 韩磊 张海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34,57,共5页
以ZrO_2、SiO_2、B_4C及活性炭为反应物,以NaCl/KCl为熔盐,采用微波熔盐辅助硼热/碳热还原法制备ZrB_2-SiC复合粉,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B4C及熔盐介质用量等对产物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 以ZrO_2、SiO_2、B_4C及活性炭为反应物,以NaCl/KCl为熔盐,采用微波熔盐辅助硼热/碳热还原法制备ZrB_2-SiC复合粉,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B4C及熔盐介质用量等对产物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B4C和熔盐用量的增加,ZrB_2和SiC的合成反应进行得越充分,产物中ZrB_2的衍射峰越强;在反应温度为1 200℃,反应时间为20min,熔盐与反应物质量比为2∶1,B_4C与ZrO_2物质的量的比为0.8的条件下,可以制备得到纯相ZrB_2-SiC复合粉,其平均粒径约为38μm,其中ZrB_2为一维棒状结构,直径约为1.35μm,平均长径比大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2-sic复合粉 微波加热 熔盐 硼热/碳热还原法
下载PDF
SiC/AlN复合球体的制备与表征
11
作者 张磊 寇宵 +1 位作者 王雪平 杨久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122-11125,共4页
以粉煤灰和碳黑为原料n(SiO2)/n(C)=4.2,采用微波加热碳热还原法在1300℃下制备了SiC/AlN复合球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R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SiC/AlN复合球体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 以粉煤灰和碳黑为原料n(SiO2)/n(C)=4.2,采用微波加热碳热还原法在1300℃下制备了SiC/AlN复合球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R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SiC/AlN复合球体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以炭黑球为模板,粉煤灰提供Si源和Al源,通过微波加热碳热还原氮化反应可以制得具有梯度结构的SiC/AlN复合球体。所制备的SiC/AlN复合球体具有AlN-多型体的外壳、SiC纳米线过渡层和SiC晶须与花朵状SiC晶体构成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AlN复合球体 微波加热 碳热还原 制备
下载PDF
含氢硅油制备SiC晶须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瑶 陈旸 +2 位作者 乔宁 李欣 张文婷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9-64,共6页
以高含氢硅油为原料,在石墨基体上生长出SiC晶须。主要研究石墨基体的表面状态和加热温度对SiC晶须生长的影响,探究SiC晶须形成过程。影响SiC晶须形核和生长的主要因素为热处理温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SiC晶须的结晶产量也相应增高... 以高含氢硅油为原料,在石墨基体上生长出SiC晶须。主要研究石墨基体的表面状态和加热温度对SiC晶须生长的影响,探究SiC晶须形成过程。影响SiC晶须形核和生长的主要因素为热处理温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SiC晶须的结晶产量也相应增高。石墨基体的表面状态对SiC晶须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石墨基体缺陷提供形核点的增多,SiC晶须的结晶产量提高,并且出现相互搭接的现象。SiC晶须的形成过程分为形核和生长两个部分,低温形核,高温生长,遵循VLS(气-液-固)生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晶须 热处理温度 基体表面状态 生长机理
下载PDF
SiC砂作细集料增强沥青混凝土的热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小明 颜大雄 +1 位作者 赵昱 魏子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59-2469,共11页
为了推广微波加热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突破粉末吸波剂用量的限制,提出使用SiC砂取代细集料进一步提升沥青混凝土微波吸收能力和加热均匀性的方案。采用不同粒径的SiC砂作为微波吸收剂和导热剂取代细集料制备微波增强沥青混凝土,并... 为了推广微波加热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突破粉末吸波剂用量的限制,提出使用SiC砂取代细集料进一步提升沥青混凝土微波吸收能力和加热均匀性的方案。采用不同粒径的SiC砂作为微波吸收剂和导热剂取代细集料制备微波增强沥青混凝土,并对比分析不同样品的微波加热性能及导热能力,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SiC砂的电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iC砂明显提高了沥青混凝土的微波加热性能,且细砂比粗砂具有更好的效果,替代量为25%的细砂可将沥青混凝土的温升速率从0.251℃/s提升至0.428℃/s,其原因是在低频段(S和C波段)下,细SiC砂的电磁储存和损耗能力比粗SiC砂的强,且细SiC砂在相同厚度下对微波的吸收能力也比粗SiC砂的强;沥青混凝土的导热性能随着SiC砂替代量增大而提高,细SiC砂的提升效果优于粗SiC砂的提升效果;当细砂完全取代细集料时,沥青混凝土导热系数从2.111 W/(m·K)升高到3.238 W/(m·K);调节SiC砂的级配能进一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导热能力,当级配满足富勒最大密度曲线时提升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增强沥青混凝土 碳化硅 热学性能 温升速率 导热系数
下载PDF
Microwave induced in-situ formation of SiC nano wires on SiCNO ceramic aerogels with excellent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performance 被引量:4
14
作者 Keke YUAN Daoyang HAN +9 位作者 Junfang LIANG Wanyu ZHAO Mingliang LI Biao ZHAO Wen LIU Hongxia LU Hailong WANG Hongliang XU Gang SHAO Rui ZHANG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140-1151,共12页
Electromagnetic absorption(EMA)materials with light weight and harsh environmental robustness are highly desired and crucially important in the stealth of high-speed vehicles.However,meeting these two requirements is ... Electromagnetic absorption(EMA)materials with light weight and harsh environmental robustness are highly desired and crucially important in the stealth of high-speed vehicles.However,meeting these two requirements is always a great challenge,which excluded the most attractive lightweight candidates,such as carbon-based materials.In this study,SiC_(nw)-reinfbrced SiCNO(SiC_(nw)/SiCNO)composite aerogels were fabricated through the in-situ growth of SiC_(nw) in polymer-derived SiCNO ceramic aerogels by using catalyst-assisted microwave heating at ultra-low temperature and in short time.The phase composition,microstructure,and EMA property of the SiC_(nw)/SiCNO composite aerogels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orphology and phase composition of SiC_(nw)/SiCNO composite aerogels can be regulated easily by varying the microwave treatment temperature.The composite aerogels show excellent EMA property with minimum reflection loss of -23.9 dB@13.8 GHz,-26.5 dB@10.9 GHz,and -20.4 dB@14.5 GHz and the corresponding effective bandwidth of 5.2 GHz,3.2 GHz,and 4.8 GHz at 2.0 mm thickness for microwave treatment at 600℃,800℃,and 1000℃,respectively,which i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SiCN ceramic aerogels.The superior EMA performance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improved impedance matching,multireflection,multi-interfacial polarization,and micro current caused by migration of hopping electr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derived sicNO ceramic aerogel sic nanowires(sic_(nw)) microwave heating electromagnetic absorption(EMA)performance
原文传递
微波加热制备SiC/Mullite球体的工艺和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磊 杨久俊 王雪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6-529,共4页
以粉煤灰微珠和炭黑为原料,通过微波加热碳热还原法原位合成了SiC/Mullite球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产物进行了物相和结构表征。研究表明:在1100~1300℃之间,微珠表面的SiO2通过固(SiO2)-固(C)反应机理... 以粉煤灰微珠和炭黑为原料,通过微波加热碳热还原法原位合成了SiC/Mullite球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产物进行了物相和结构表征。研究表明:在1100~1300℃之间,微珠表面的SiO2通过固(SiO2)-固(C)反应机理而形成SiC,而内部Mullite依然维持微珠球形骨架,从而形成SiC/Mullite球体。温度高于1300℃时,SiC通过固-液-气机理定向生长为晶须且Mullite亦参与反应,从而使粉煤灰微珠失去其球形形貌。本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C):n(SiO2)=4.2,温度1200℃下恒温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微珠 微波加热 碳热还原 sic/Mullite球体 sic晶须
原文传递
The synthesis of micro-sized silicon carbide whiskers and the application for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被引量:3
16
作者 ZHANG Pei Gen LIANG Jian Dong +1 位作者 YIN Li Ying GUO Sheng Mi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2371-2378,共8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ple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micro-sized silicon carbide whiskers at high yield and the effect on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for the whisker laden fluids. For SiC whisker...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ple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micro-sized silicon carbide whiskers at high yield and the effect on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for the whisker laden fluids. For SiC whisker synthesis, the starting powder mix- ture is obtained by milling short carbon fibers with the white ashes of rice hulls. Calcina:ion in argon, together with the subse- quent purification process, results in a high yield of SiC whiskers, which possess a diameter of 200-400 nm and a length of several tens of microns. The formation of the whiskers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VS growth mechanism.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in small channel tubes is then studied for fluid systems mixed with those micro-sized SiC whisker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SiC containing fluid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comparison to the base flu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whiskers Vapor-Solid whisker suspension heat transfer
原文传递
二元复合微波增强沥青混凝土加热效率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小明 魏子奇 赵昱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6-123,共8页
微波加热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一种新型绿色养护技术,但目前微波吸收效率低下与沥青混凝土导热能力差是阻碍其推广应用的关键。基于阻抗匹配理论,考虑到掺加单一微波增强剂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改进的二元电磁复合型微波增强剂;将SiC和Fe_(3)... 微波加热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一种新型绿色养护技术,但目前微波吸收效率低下与沥青混凝土导热能力差是阻碍其推广应用的关键。基于阻抗匹配理论,考虑到掺加单一微波增强剂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改进的二元电磁复合型微波增强剂;将SiC和Fe_(3)O_(4)二元复合作为微波增强剂,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微波增强剂样品的电磁参数进行测量。考虑到实验室缺少测量沥青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有效方法,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微波加热沥青混凝土的温升速率和热量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同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SiC和Fe_(3)O_(4)的质量比是1∶2时(S_(1)F_(2)),S_(1)F_(2)的反射损耗达到了-22.12dB,比纯SiC的反射损耗低13.97dB。掺S_(1)F_(2)的沥青混凝土的平均升温速率为0.322℃/s,是对照组的1.87倍,并且高于单掺SiC(0.212℃/s)和Fe_(3)O_(4)(0.231℃/s)的沥青混凝土,且热量分布最均匀;相较于单相微波增强剂,掺二元复合材料的沥青混凝土微波吸收能力更强;同时,掺S_(1)F_(2)的沥青混凝土的抗水损害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道路养护技术 sic-Fe_(3)O_(4)二元电磁复合材料 COMSOL Multiphysics 微波加热效率 温度均匀性
下载PDF
四针状ZnOw的微波吸收及微波-热转换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周祚万 楚珑晟 +1 位作者 刘世楷 顾利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6,59,共3页
用四针状ZnOw为吸波剂主要成份制备了一种轻质高效吸波涂料,并对其在Ku波段的吸收特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13.5~17.5GHz的Ku波段,上述材料雷达波反射率均达到-10~-20dB。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涂层... 用四针状ZnOw为吸波剂主要成份制备了一种轻质高效吸波涂料,并对其在Ku波段的吸收特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13.5~17.5GHz的Ku波段,上述材料雷达波反射率均达到-10~-20dB。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涂层的吸波效果与ZnOw针状体的长径比有关,在13.50~17.50GHz的频率范围内,控制ZnOw针状体平均长径比为30~50,可获得最佳效果。 ZnOw微波-热转换的初步研究发现,ZnOw及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微波-热转换性能,当ZnOw针状体长径比为40~60的情况下,表观比重为0.15~0.18g/cm3,可以达到最佳发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 雷达波吸收 微波-热转换 吸波材料
下载PDF
微波烧结制备碳化硅晶须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9
作者 郝斌 刘剑 +1 位作者 刘进强 王福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共5页
将干燥后的硅溶胶-活性炭作为反应物,在不加入任何金属催化剂的情况下,利用微波加热碳热还原法合成碳化硅晶须,研究反应温度和时间及坩埚部位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30 min时,温度由1300℃升高到1600℃,产物中物相β-SiC越来越多;1500... 将干燥后的硅溶胶-活性炭作为反应物,在不加入任何金属催化剂的情况下,利用微波加热碳热还原法合成碳化硅晶须,研究反应温度和时间及坩埚部位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30 min时,温度由1300℃升高到1600℃,产物中物相β-SiC越来越多;1500℃条件下,合成产物在坩埚的上部和中部主要分别为分散的SiC晶须和团聚在一起的SiC晶须;坩埚底部的产物主要为表面光滑的SiO2颗粒。1600℃条件下,合成产物在坩埚的上部和中部主要分别为分散的SiC晶须和等轴状β-SiC颗粒,底部为晶须和颗粒的混合物。1500℃×30 min得到的SiC晶须产率和直晶率优于1600℃×30 min得到的SiC晶须产率和直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烧结 温度 碳化硅 晶须
下载PDF
微波加热合成棒状氧化锌晶须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桂珍 王智东 +1 位作者 王琳 周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2,共3页
以微米氧化锌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法直接加热,制备出2种不同形貌的氧化锌晶须。SEM照片显示一种是多针状晶须,另一种为柱状晶须。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掺入了碳氢化合物的反应产物的晶须属六方纤锌矿结构。结果表明碳氢化合物粉末和纳米... 以微米氧化锌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法直接加热,制备出2种不同形貌的氧化锌晶须。SEM照片显示一种是多针状晶须,另一种为柱状晶须。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掺入了碳氢化合物的反应产物的晶须属六方纤锌矿结构。结果表明碳氢化合物粉末和纳米氧化锌粉末2种掺入物对晶须形貌的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氧化锌 晶须 制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