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HP法制备SiC/BN层状复合材料
1
作者 袁广江 陈大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0期227-228,共2页
采用凝胶注模法成型SiC基体片层,浸涂法成型BN界面层,热压烧结制备了SiC/BN层状复合材料。制备的复合材料宏观结构均匀,基体片层厚度为130-170μm,界面层厚度为10-30μm。复合材料室温三点弯曲强度达到7... 采用凝胶注模法成型SiC基体片层,浸涂法成型BN界面层,热压烧结制备了SiC/BN层状复合材料。制备的复合材料宏观结构均匀,基体片层厚度为130-170μm,界面层厚度为10-30μm。复合材料室温三点弯曲强度达到729.86±114.02MPa,断裂韧性达到20.58±2.77MPa·m^1/2,具有典型的渐进破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bn层状复合材料 凝胶注模 热压烧结 性能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快速烧结SiC晶须增强Si_3N_4BN层状复合材料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翠伟 黄勇 +2 位作者 汪长安 汤珂 李淑琴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20-1226,共7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快速烧结了SiC晶须增强的Si3N4/BN层状复合材料.利用SPS技术,在烧结温度为1650℃、保温15min的条件下,材料的密度可达3.18g/cm3,抗弯强度高达600MPa,断裂功达到3500J/m2.研究表明:特殊的层状结构、SiC晶须...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快速烧结了SiC晶须增强的Si3N4/BN层状复合材料.利用SPS技术,在烧结温度为1650℃、保温15min的条件下,材料的密度可达3.18g/cm3,抗弯强度高达600MPa,断裂功达到3500J/m2.研究表明:特殊的层状结构、SiC晶须的拔出与折断是材料断裂功提高的主要原因.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α-Si3N4已经在短短的烧结过程中全部转变成长柱状的β-Si3N4,并且长柱状的β-Si3N4和SiC晶须具有明显的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晶须增强 Si3N4/bn层状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 氮化硅 氮化硼 陶瓷
下载PDF
活性填料法制备C_f/SiC-BN复合材料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震 董绍明 +3 位作者 高乐 周海军 吴定星 杨金山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541-543,共3页
通过向浆料中引入活性填料硼粉,利用热处理过程中活性填料与有机前驱体的裂解产物及保护性气氛发生反应产生的体积膨胀抵消PIP法制备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时因有机前驱体裂解而产生的体积收缩。通过XRD和EPMA研究了活性填料对材料性... 通过向浆料中引入活性填料硼粉,利用热处理过程中活性填料与有机前驱体的裂解产物及保护性气氛发生反应产生的体积膨胀抵消PIP法制备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时因有机前驱体裂解而产生的体积收缩。通过XRD和EPMA研究了活性填料对材料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硼粉和N2之间的反应,h-BN相被引入到材料中。复合材料在断裂过程中表现出非脆性断裂过程且伴随有纤维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填料 Cf/sicbn复合材料 原位氮化 微观结构
下载PDF
Al_2O_3/Ti_3SiC_2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昝青峰 汪长安 +2 位作者 黄勇 李翠伟 赵世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17,21,共4页
采用两种方法制备Al2O3/Ti3SiC2层状复合材料,一是原位-热压法,即Ti3SiC2是在层状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同时被合成的;一是分步法,即制备过程分两步进行,首先制备出Ti3SiC2高纯粉,再采用热压法进行烧结制备层状材料。两种方法制备的Al2O3/Ti3... 采用两种方法制备Al2O3/Ti3SiC2层状复合材料,一是原位-热压法,即Ti3SiC2是在层状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同时被合成的;一是分步法,即制备过程分两步进行,首先制备出Ti3SiC2高纯粉,再采用热压法进行烧结制备层状材料。两种方法制备的Al2O3/Ti3SiC2层状复合材料强度保持在450MPa以上,断裂功达到1200~1560J/m2,相对Al2O3块体材料提高十余倍。另外,不同的制备方法得到不同的组成和显微结构,决定了这两种Al2O3/Ti3SiC2层状复合材料性能的差异:前者强度较高韧性较低,后者强度较低而韧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Ti3sic2 层状复合材料 原位-热压法 分步法
下载PDF
SiC/Al合金层状复合材料的弹道冲击动态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维平 何曾先 +1 位作者 黄丹 罗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0-95,101,共7页
设计并制备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多层SiC/Al合金复合材料,对其进行了弹道冲击测试.结果表明:具有三层陶瓷板的结构B的抗冲击性能优于具有两层陶瓷板的结构A,在弹道冲击作用下,表现出更好的结构完整性;弹道冲击后,作用于结构A的弹头质量损失6... 设计并制备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多层SiC/Al合金复合材料,对其进行了弹道冲击测试.结果表明:具有三层陶瓷板的结构B的抗冲击性能优于具有两层陶瓷板的结构A,在弹道冲击作用下,表现出更好的结构完整性;弹道冲击后,作用于结构A的弹头质量损失66.42%、长度损失62.92%,而作用于B的弹头质量损失63.65%、长度损失65.43%;结构B的单层陶瓷板厚度较小,但是对弹头的磨蚀作用强于结构A;陶瓷/金属层状复合材料作为一个整体,其金属内衬板自身也吸收一部分冲击动能,从而导致了向后的变形,同时也产生阻力对断裂锥和弹头进行减速.此外,弹-靶结合瞬间产生巨大的热量,导致弹头发生部分熔蚀,也是弹头质量和长度损失的原因之一;同时金属内衬板也发生部分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陶瓷 铝合金 层状复合材料 弹道冲击 动态响应
下载PDF
B_4C/BN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维良 谈军 +1 位作者 唐春宝 葛昌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387-390,共4页
采用流延/涂层的方法制备了B_4C/BN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材料结构、B_4C/BN层厚比、基体厚度对陶瓷材料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采用三点弯曲法和压痕强度法分别测试了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采用SEM分析手段对层状陶瓷的显微结... 采用流延/涂层的方法制备了B_4C/BN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材料结构、B_4C/BN层厚比、基体厚度对陶瓷材料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采用三点弯曲法和压痕强度法分别测试了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采用SEM分析手段对层状陶瓷的显微结构和裂纹偏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B_4C/BN陶瓷层厚比在15左右时,层状陶瓷的弯曲强度达到448 MPa,断裂韧性达到7.86 MPa·m^(1/2)。BN的弱界面对裂纹的偏转、分层和残余应力增韧是使得陶瓷材料断裂韧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陶瓷 流延法 B4C/bn 复合材料
下载PDF
SiC-W层状复合材料增韧机理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高永毅 焦群英 郑仕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3-56,共4页
为分析 Si C W层状复合材料增韧机理 ,对以 Si C陶瓷胶片为基体层 ,金属 W为夹层的 Si C W层状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 ,并用电镜法得到其断面显微结构照片。试验结果表明 :1)与 Si C单材料断裂韧性相比 ,Si C W层状复合材料的断韧... 为分析 Si C W层状复合材料增韧机理 ,对以 Si C陶瓷胶片为基体层 ,金属 W为夹层的 Si C W层状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 ,并用电镜法得到其断面显微结构照片。试验结果表明 :1)与 Si C单材料断裂韧性相比 ,Si C W层状复合材料的断韧性增大 ;2 )在基体层厚度不变 ,夹层厚度为 10~ 5 0μm时 ,Si C W层状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随夹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而抗弯强度随之下降 ;3)材料在不同方向断裂韧性不同。 Si CW层状复合材料裂韧性增大的原因是 :1)夹层晶体颗粒大于基体层的 ,其沿晶断裂形式延长了裂纹扩展路径 ;2 )断裂过程中有晶片拨出消耗了能量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W层状复合材料 断裂韧性 增韧机理 sic陶瓷胶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SiC/W层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显微结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郑仕远 高永毅 郎悦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15,共3页
以 Si C陶瓷片为基体层 ,金属 W为夹层 ,热压烧结制成 Si C/W层状复合材料。 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 :夹层中的 W与 Si C反应生成了 W5Si3和 WC,无金属 W存在。断面扫描电镜分析表明 :(1 )夹层由颗粒状晶体 (W5Si3)和片状晶体 (WC)组成 ,片... 以 Si C陶瓷片为基体层 ,金属 W为夹层 ,热压烧结制成 Si C/W层状复合材料。 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 :夹层中的 W与 Si C反应生成了 W5Si3和 WC,无金属 W存在。断面扫描电镜分析表明 :(1 )夹层由颗粒状晶体 (W5Si3)和片状晶体 (WC)组成 ,片状晶片重叠为二级层状结构。 (2 )基体层 (Si C层 )的断裂方式为裂纹沿晶断裂 :夹层的断裂方式有两种 :一是裂纹沿颗粒状晶体的晶界的沿晶断裂 ,二是裂纹穿过片状晶体的穿晶断裂 ,断口还观察到片状晶片的拨出。材料力学性能呈现的规律为 :夹层厚度在 1 0~ 50 μm内 ,随夹层厚度的增加 ,断裂韧性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W层状复合材料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钼和钨基体上(1-x)Ti_3SiC_2+xSiC层状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
9
作者 谭文昌 郑军君 +2 位作者 罗汇果 胡昌旭 倪东惠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8-50,54,共4页
以元素粉体为原料,采用分层布粉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钼基体和钨基体上的(1-x)Ti_3SiC_2+xSiC(x=0,0.1,0.2)层状复合材料,并对其各层及界面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1 300℃烧结后,层状复合材料中钼层与Ti_3SiC_2层以及钨层... 以元素粉体为原料,采用分层布粉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钼基体和钨基体上的(1-x)Ti_3SiC_2+xSiC(x=0,0.1,0.2)层状复合材料,并对其各层及界面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1 300℃烧结后,层状复合材料中钼层与Ti_3SiC_2层以及钨层与Ti_3SiC_2层都有明显的过渡层生成,而且过渡层界面都较平直和清晰,界面处没有明显的缺陷,界面结合紧密,钼层和Ti_3SiC_2层的过渡层约有80μm厚,钨层和Ti_3SiC_2层的过渡层则达到50μm;烧结后得到致密的钼层,而钨层则孔洞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材料 TI3sic2 sic放电等离子烧结
下载PDF
层状梯度结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损伤分析
10
作者 徐永东 柴东朗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22,38,共5页
通过对不同层深的 Si C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损伤过程分析发现其损伤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高速率线性阶段、低速率平缓阶段及损伤加速阶段。
关键词 层状梯度结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损伤:裂纹
下载PDF
不同硼源BN界面SiC_(f)/SiC复合材料的工艺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楚星 余金山 +1 位作者 王洪磊 周新贵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6-246,共11页
连续SiC纤维增强SiC基复合材料(SiC_(f)/SiC)具有强度高、模量高、耐高温、抗氧化等优良性能,是航空航天领域极具潜力的高温结构材料。界面相是SiC_(f)/SiC复合材料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保护纤维、承受载荷、传递应力等功能,特别是B... 连续SiC纤维增强SiC基复合材料(SiC_(f)/SiC)具有强度高、模量高、耐高温、抗氧化等优良性能,是航空航天领域极具潜力的高温结构材料。界面相是SiC_(f)/SiC复合材料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保护纤维、承受载荷、传递应力等功能,特别是BN界面可有效提高SiC_(f)/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硼吖嗪和BCl3两种硼源,先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分别制备了BN界面层;再通过化学气相渗透(CVI)工艺沉积碳制备了SiC_(f)/C复合材料中间体;最后,通过气相渗硅工艺(VSI)制备SiC_(f)/SiC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纳米压痕、纳米CT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硼源制备BN界面的形貌、结构及其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探索了VSI工艺前后复合材料性能与结构的关系。所得SiC_(f)/SiC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最高为294.66 MPa,其孔隙率为1.65%,断裂韧性为14.59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bn 界面 气相渗硅 sic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快速烧结C/BN层状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圣波 王为民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10,13,共4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快速烧结了C/BN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工艺、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石墨基体与BN层间的结合逐渐增强;耐热冲击试验表明,在烧结温度1 750℃,保温5...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快速烧结了C/BN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工艺、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石墨基体与BN层间的结合逐渐增强;耐热冲击试验表明,在烧结温度1 750℃,保温5 min左右时,材料可经受40次左右循环;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最高可以达到18.2 MPa,显示了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层状复合材料 C/bn 热冲击
下载PDF
SiC_f/SiC复合材料氮化硼(BN)界面层及其复合界面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吕晓旭 齐哲 +5 位作者 赵文青 姜卓钰 杨金华 周怡然 刘虎 焦健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3,共11页
SiC_f/SiC复合材料由SiC纤维、SiC基体和界面层组成。界面层可以传递载荷和偏转裂纹,同时防止SiC纤维受到材料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的化学侵蚀,对于调节SiC_f/SiC复合材料的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氮化硼界面层的晶体结构、复... SiC_f/SiC复合材料由SiC纤维、SiC基体和界面层组成。界面层可以传递载荷和偏转裂纹,同时防止SiC纤维受到材料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的化学侵蚀,对于调节SiC_f/SiC复合材料的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氮化硼界面层的晶体结构、复合界面层的种类,介绍了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氮化硼(boron nitride,BN)及其复合界面层的工艺条件,总结了先驱体气体比例、载气、沉积压力及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界面层沉积速率、微观形貌结构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制备理想结构的BN及其复合界面层,将是SiC_f/SiC复合材料界面层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F/sic复合材料 化学气相渗透 bn界面层 复合界面层
下载PDF
BN/SiC复合界面层对SiC纤维和PIP-Mini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吕晓旭 姜卓钰 +3 位作者 周怡然 齐哲 赵文青 焦健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99-1104,共6页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工艺,在SiC纤维表面沉积BN和BN/SiC复合界面层,对沉积界面层前后纤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采用聚合物浸渍裂解(PIP)工艺进行致密化,制得以原纤维、BN界面层和BN/SiC界面层纤维增强的三种Mini-SiCf/SiC复合材料,...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工艺,在SiC纤维表面沉积BN和BN/SiC复合界面层,对沉积界面层前后纤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采用聚合物浸渍裂解(PIP)工艺进行致密化,制得以原纤维、BN界面层和BN/SiC界面层纤维增强的三种Mini-SiCf/SiC复合材料,研究其微观结构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采用CVI工艺制得的界面层厚度均匀、结构致密,其中BN界面层中存在六方相,晶体尺寸为1.76 nm;SiC界面层结晶性较好,晶粒尺寸为18.73 nm;沉积界面层后SiC纤维的弹性模量基本保持不变,拉伸强度降低。与SiCf/SiC相比,PIP工艺制备的SiCf/BN/SiC和SiCf/(BN/SiC)/SiC-Mini复合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拉伸载荷和断裂应变明显提升,BN界面层起主要作用。由断面形貌分析可以看出,SiCf/BN/SiC和SiCf/(BN/SiC)/SiC复合材料的纤维拔出明显,说明在断裂时消耗的能量增加,可承受的最大载荷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sic复合界面层 Mini-sicf/sic复合材料 最大拉伸载荷 断裂应变
下载PDF
SiC/Cu层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15
作者 邵传兵 刘红 +1 位作者 苑永涛 方敬忠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1年第1期217-219,共3页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SiC/Cu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Cu层厚度对SiC/Cu层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SiC层厚度为0.5μm不变,层状复合材料的断裂能和极限拉伸强度随Cu层厚度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在Cu层厚度为8μm时出现峰值,...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SiC/Cu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Cu层厚度对SiC/Cu层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SiC层厚度为0.5μm不变,层状复合材料的断裂能和极限拉伸强度随Cu层厚度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在Cu层厚度为8μm时出现峰值,断裂能和极限拉伸强度分别为2080.3MJ/m^3和565MPa。分析认为,在拉伸过程中金属Cu层发生塑性变形和Cu层拔出是SiC/Cu层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增强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CU 层状复合材料 磁控溅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界面对SiC_(f)/BN/SiC复合材料纤维顶出过程影响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晔 束小文 +5 位作者 吕晓旭 周怡然 姜卓钰 董禹飞 贺宜红 焦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8-422,共5页
采用双线性traction-separation模型描述氮化硼(BN)界面层分离特性,根据文献提供的试验过程,基于内聚力单元建立了SiC_(f)/BN/SiC复合材料单纤维顶出的轴对称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不同界面层临界断裂能、极限强度和厚度情况下的纤维顶出过... 采用双线性traction-separation模型描述氮化硼(BN)界面层分离特性,根据文献提供的试验过程,基于内聚力单元建立了SiC_(f)/BN/SiC复合材料单纤维顶出的轴对称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不同界面层临界断裂能、极限强度和厚度情况下的纤维顶出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纤维最大顶出载荷与试验数据相差1.74%,表明该模型的有效性;纤维最大顶出载荷随临界断裂能、界面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而极限强度对其影响不大;顶出过程的载荷位移曲线是否会出现平直段,取决于界面层断裂形变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f)/bn/sic复合材料 纤维顶出 有限元模拟 内聚力单元
下载PDF
SiC晶须增强SiC_(f)/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姜卓钰 束小文 +4 位作者 吕晓旭 高晔 周怡然 董禹飞 焦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9-96,共8页
以连续SiC纤维为增强体,采用前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在复合材料基体中引入SiC晶须制备出多级增强的SiC_(f)/SiC-SiC_(w)复合材料,并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在SiC晶须表面制备BN界面层,研究了SiC晶须及其表面BN界面层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以连续SiC纤维为增强体,采用前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在复合材料基体中引入SiC晶须制备出多级增强的SiC_(f)/SiC-SiC_(w)复合材料,并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在SiC晶须表面制备BN界面层,研究了SiC晶须及其表面BN界面层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中引入SiC晶须后,由于晶须的拔出、桥连及裂纹偏转等作用增加了裂纹在基体中传递时的能量消耗,使SiC_(f)/SiC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有明显提高,当引入体积分数为20%的SiC晶须时,复合材料压缩强度提高了22.6%,可达673.9 MPa。通过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在SiC晶须表面制备BN界面层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度分别为414.0,800.3 MPa和22.2 MPa·m^(1/2),较SiC晶须表面无界面层时分别提高了13.9%,8.8%和1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sic晶须 力学性能 bn界面层
下载PDF
不同界面层体系对SiC_f/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庞宝琳 焦健 +5 位作者 王宇 邱海鹏 李秀倩 陈明伟 邹豪 高淑雅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82,85,共5页
主要研究无界面层、裂解碳和氮化硼3种界面层体系对SiCf/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三维四向编织的SiC纤维预制体分别经过无界面层处理、裂解碳界面层制备(CVI工艺)和BN界面层制备(PIP工艺)3种不同工艺处理;以聚碳硅烷为原料,采用... 主要研究无界面层、裂解碳和氮化硼3种界面层体系对SiCf/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三维四向编织的SiC纤维预制体分别经过无界面层处理、裂解碳界面层制备(CVI工艺)和BN界面层制备(PIP工艺)3种不同工艺处理;以聚碳硅烷为原料,采用PIP工艺制备出3种Si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工艺试验件;对工艺试验件的基本力学性进行研究,评价不同纤维预制体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涂层复合材料样品的弯曲强度最高;具有PyC涂层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略有下降,但断裂韧性较高;具有BN界面层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出现了较大程度的降低。3个样品力学性能的差别主要与纤维/界面层/基体之间作用力有关。本研究结果可以用于SiCf/SiC复合材料构件制造工作中,为制造工艺的初步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F sic复合材料 PIP工艺 PyC界面层 bn界面层
下载PDF
SiC/BN层状陶瓷的抗热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冬云 杨辉 +1 位作者 乔冠军 金志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19,共3页
采用水中急冷法研究了SiC/BN层状陶瓷的抗热震性能,并同SiC块体陶瓷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SiC/BN层状陶瓷的热震断裂临界温差ΔTc为300℃,略低于SiC块体陶瓷的抗热震断裂临界温差。当热震温差ΔT>ΔTc时,SiC/BN层状陶瓷的热震剩余强... 采用水中急冷法研究了SiC/BN层状陶瓷的抗热震性能,并同SiC块体陶瓷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SiC/BN层状陶瓷的热震断裂临界温差ΔTc为300℃,略低于SiC块体陶瓷的抗热震断裂临界温差。当热震温差ΔT>ΔTc时,SiC/BN层状陶瓷的热震剩余强度的下降趋势明显比块体陶瓷的下降趋势缓慢。这同热震断裂和热震损伤理论计算的热震参数R和R的结果相一致。这表明:与SiC块体陶瓷相比,SiC/BN层状陶瓷的热震裂纹形核阻力略有降低,但热震裂纹扩展阻力却大大提高。分析认为BN弱界面对裂纹的吸收和偏转是材料断裂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断裂能的提高有利于材料热震阻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bn 层状陶瓷 热震
下载PDF
弱层成分对SiC/BN层状陶瓷阻力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冬云 杨辉 +1 位作者 乔冠军 金志浩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利用压痕-强度法测定了不同弱层成分的SiC/BN层状陶瓷的阻力曲线行为,研究了BN弱层成分对SiC/BN层状陶瓷的阻力曲线行为的影响,并与SiC块体陶瓷作对比。结果表明:与SiC块体陶瓷相比,SiC/BN层状陶瓷具有更为明显的升值阻力曲线行为,且其... 利用压痕-强度法测定了不同弱层成分的SiC/BN层状陶瓷的阻力曲线行为,研究了BN弱层成分对SiC/BN层状陶瓷的阻力曲线行为的影响,并与SiC块体陶瓷作对比。结果表明:与SiC块体陶瓷相比,SiC/BN层状陶瓷具有更为明显的升值阻力曲线行为,且其阻力曲线行为受弱层成分的影响。其中,BN弱层中加入30%Al2O3的SiC/BN层状陶瓷显示出更为优越的抗裂纹扩展能力,其阻力曲线上升最陡,上升幅度最大。分析认为,这与它们不同的增韧机制和界面的结合状态有关。原位增韧是SiC块体陶瓷韧性提高的主要原因。裂纹遇到弱界面时发生偏转、分叉以及脱层等是层状陶瓷材料抗裂纹扩展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而弱层成分又影响着裂纹的偏转,适当结合强度的界面有利于裂纹的偏转,结合强度太弱太强的界面都不利于裂纹的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bn 层状陶瓷 弱层 阻力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