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PyC shell thickness on the microstructure,ablation resistance of SiCnws/PyC-C/C-ZrC-SiC composites 被引量:4
1
作者 Qinchuan He Hejun Li +1 位作者 Xuemin Yin Jinhua Lu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55-66,共12页
SiC nanowires/pyrocarbon(SiCnws/PyC)core-shell structure toughenedC/C-ZrC-SiC composites were fabricated by CLVD process,and the influences of PyC shell thicknes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ablation resistance of the c... SiC nanowires/pyrocarbon(SiCnws/PyC)core-shell structure toughenedC/C-ZrC-SiC composites were fabricated by CLVD process,and the influences of PyC shell thicknes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ablation resistance of the composites were researched.The results presented that SiCnws/PyC core-shell structure had a linear shape,and the composites became dense with the increasing PyC thickness.When the thickness of PyC shell increased from 0 to 2.4μm,the density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composites was improved gradually,but the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CTE)de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increased.After the ablation test for 90 s,the ablation rates of the composites decreased continuously as the PyC thickness increased from 0 to 1.4μm,but increased when the PyC thickness was up to 2.4μm.Especially when the PyC thickness was 1.4μm,the linear and mass ablation rat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71.25%and 63.01%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mposites without PyC shell.The reasons behind the remarkable improvement of anti-ablation property were that the proper PyC thickness could alleviate the CTE mismatch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complete oxide coating,improv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to reduce heat corrosion and enhance the capability to limit the mechanical e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nws/pyc core-shell structure C/C-ZrC-SiC composites MICROSTRUCTURE Ablation resistance CLVD
原文传递
碳纤维布表面PyC界面相微观结构及均匀性的工艺调控
2
作者 薛轶凡 李玮洁 +2 位作者 张中伟 庞旭 刘愚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9-408,I0010-I0012,共13页
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界面相的微观结构和均匀性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在碳纤维布表面沉积PyC界面相,探究沉积温度、丙烯分压、滞留时间和氢气分压等工艺参数对PyC界面相微观结构及均匀性的影响规律。使用多种手段对PyC界面相微观形貌... 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界面相的微观结构和均匀性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在碳纤维布表面沉积PyC界面相,探究沉积温度、丙烯分压、滞留时间和氢气分压等工艺参数对PyC界面相微观结构及均匀性的影响规律。使用多种手段对PyC界面相微观形貌、织构进行表征,并分析了微观结构、均匀性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界面相织构的规整度随沉积温度和丙烯分压的提高而提高,随氢气分压的提高而降低,而受滞留时间影响较小;沉积温度和丙烯分压升高均导致界面相厚度分布更加不均匀,且丙烯分压过高会直接产生炭黑,延长滞留时间有利于提高界面相的均匀性;对于中织构和高织构,随着氢气分压提高,界面相均匀性先降低后增加,而低织构的界面相均匀性受其影响较小。最后,阐明了PyC界面相生长模式,揭示了工艺参数对PyC界面相织构形态及均匀性的影响规律,为PyC界面相的精细调控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pyc界面相 均匀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PyC层对SiC纤维束及MiniSiC/SiC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强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孟志新 成来飞 +3 位作者 刘善华 李良军 王操 张立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5-7,共3页
采用等温等压化学气相浸渗法(ICVI),对原始的SiC纤维束和沉积有PyC层的SiC纤维束浸渗SiC基体,制备了纤维束复合材料SiC/SiC(Mini SiC/SiC)。分析了SiC纤维束和Mini Si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同时利用两参数Weibull分布研究了强度分布... 采用等温等压化学气相浸渗法(ICVI),对原始的SiC纤维束和沉积有PyC层的SiC纤维束浸渗SiC基体,制备了纤维束复合材料SiC/SiC(Mini SiC/SiC)。分析了SiC纤维束和Mini Si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同时利用两参数Weibull分布研究了强度分布。结果表明,PyC层具有修复纤维表面缺陷的作用,SiC纤维束沉积PyC层后,纤维表面光滑而致密,表面缺陷减少,其拉伸强度、延伸率和Weibull模数分别比原始SiC纤维束提高了25%、12%和288%;且由其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延伸率和Weibull模数分别比由原始SiC纤维束增强复合材料提高了103%、83%和340%。PyC界面层对SiC纤维表面缺陷的修复作用和对SiC纤维的保护作用以及降低复合材料裂纹敏感性的作用提高了Mini Si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Weibull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束复合材料 pyc 拉伸性能 强度分布 化学气相浸渗
下载PDF
热处理对3D-C/PyC/SiC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董宁 张立同 +2 位作者 徐永东 成来飞 范尚武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8-192,197,共6页
研究了2种热处理工艺对3D-C/PyC/SiC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制。沉积SiC基体前对有PyC界面相的炭纤维编织体进行热处理,使3D-C/PyC/SiC的室温弯曲强度和KIC显著提高,最大提高幅度分别可达38.6%和80.5%。沉积SiC基体后对C/PyC/SiC进行热... 研究了2种热处理工艺对3D-C/PyC/SiC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制。沉积SiC基体前对有PyC界面相的炭纤维编织体进行热处理,使3D-C/PyC/SiC的室温弯曲强度和KIC显著提高,最大提高幅度分别可达38.6%和80.5%。沉积SiC基体后对C/PyC/SiC进行热处理,使3D-C/PyC/SiC的室温弯曲强度和KIC显著降低,最大降低幅度均可达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yc/SiC 热处理 热解炭 炭纤维
下载PDF
我国鼠疫菌pYC质粒PCR检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明寿 张洪英 +2 位作者 董兴齐 王鹏 尹家祥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1-282,共2页
目的分析全国其他类型鼠疫菌是否存在pYC质粒。方法设计yd1和yd2两对引物通过PCR 进行检查。结果共检查全国11块疫源地18个生态型鼠疫菌802份DNA,其中云南6份、广西5份、贵州6 份扩增阳性,云南另外的163份和全国其他菌株扩增结果均为阴... 目的分析全国其他类型鼠疫菌是否存在pYC质粒。方法设计yd1和yd2两对引物通过PCR 进行检查。结果共检查全国11块疫源地18个生态型鼠疫菌802份DNA,其中云南6份、广西5份、贵州6 份扩增阳性,云南另外的163份和全国其他菌株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yd1和yd2基因仅存在于贵州、广西的菌株和云南的部分菌株中,可作为具有pYC质粒鼠疫菌的PCR诊断和标识基因;全国其他类型鼠疫菌无 6×103(pYC)新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尔森菌 鼠疫 pyc质粒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热解炭(PyC)/BN复合粉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伟 肖鹏 +2 位作者 李杨 罗衡 周亮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9-484,共6页
以尿素、硼酸和热解炭(PyC)粉为原料,利用化学转化法,在1750℃、N2气氛下反应6 h,制备了PyC/BN复合粉。采用XRD、XPS、SEM、DTA/TGA对PyC/BN复合粉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表面形貌及抗氧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并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PyC... 以尿素、硼酸和热解炭(PyC)粉为原料,利用化学转化法,在1750℃、N2气氛下反应6 h,制备了PyC/BN复合粉。采用XRD、XPS、SEM、DTA/TGA对PyC/BN复合粉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表面形貌及抗氧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并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PyC/BN复合粉在2-18 GHz频段内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生成的h-BN颗粒在PyC粉表面形成包裹层,其尺寸为几十至几百纳米。相比于PyC粉,PyC/BN复合粉的抗氧化性能明显提高,在1200℃时其质量仍剩余50%以上,而PyC粉在940℃时已被氧化完全。同时,由于波阻抗增大,电子位移极化、界面极化、多重散射和λ/4干涉相消作用,使得PyC/BN复合粉在相同厚度下(d=2 mm),其反射率峰值达到–27.2 dB,反射率小于–10 dB的频宽为2.6 GHz;且随着厚度的增加,其反射率峰值均小于–10 dB,并出现多重吸收峰。PyC/BN复合粉可作为理想的轻质、耐高温、强吸收的吸波剂应用于微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c BN复合粉 氮化硼 抗氧化性能 吸波性能
下载PDF
Wear behavior of SiC/PyC composite materials prepared by electromagnetic-field-assisted CVI 被引量:1
7
作者 涂川俊 黄启忠 +3 位作者 熊贤至 谢志勇 蔡利辉 陈珊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856-862,共7页
Silicon carbide/pyrolytic carbon (SiC/PyC)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self-lubrication and wear resistance were prepared on SiC substrates by electromagnetic-field-assisted chemical vapor infilt... Silicon carbide/pyrolytic carbon (SiC/PyC)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self-lubrication and wear resistance were prepared on SiC substrates by electromagnetic-field-assisted 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 (CVI). The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SiC/PyC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by XRD, SEM and EDS, etc. The effects of the deposition temperature on the section feature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the SiC/PyC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yC layers were deposited onto SiC substrates spontaneously at a lower deposition temperature. The SiC substrates deposited with PyC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wear rate of the self-dual composite materials under dry sliding condition. The wear tests suggest that the SiC/PyC composite materials own a better wear resistance property when the deposition temperature is 800 °C, and the wear rate is about 64.6% of that without the deposition of Py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yc composite materials wear performance SELF-LUBRICATING 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 interfacial adsorption
下载PDF
CVD PyC对炭泡沫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峰 张红波 +1 位作者 熊翔 闫志巧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84-1188,共5页
以AR中间相沥青为原料,采用中间相沥青自发泡法在发泡压力为0.1、3.0MPa,发泡温度为450℃的条件下制备了两种不同体积密度的炭泡沫CF-1和CF-2.将CF-1经过10h和70h化学气相沉积热解炭(CVD PyC)处理后得到炭泡沫CF-1-PC1和CF-1-PC2.测定... 以AR中间相沥青为原料,采用中间相沥青自发泡法在发泡压力为0.1、3.0MPa,发泡温度为450℃的条件下制备了两种不同体积密度的炭泡沫CF-1和CF-2.将CF-1经过10h和70h化学气相沉积热解炭(CVD PyC)处理后得到炭泡沫CF-1-PC1和CF-1-PC2.测定了炭泡沫的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利用SEM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炭泡沫的孔结构,考察了CVD PyC对炭泡沫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VD PyC处理可以增加炭泡沫韧带宽度,封填孔壁微裂纹;沥青炭和热解炭之间无明显界面,结合良好;经过CVD PyC处理后得到的CF-1-PC1和CF-1-PC2的体积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分别为:0.196g·cm^(-3)、1.89MPa、0.314W·m^(-1)·K^(-1)和0.461g·cm(-3)、11.93MPa、1.581W·m^(-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泡沫 化学气相沉积热解炭 中间相沥青 性能
下载PDF
松树皮提取物Pycnogenol的生物学和疾病防治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赖斐 谢衡 王金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7-131,共5页
松树皮是一种古老的药材,其药用价值现今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法国海岸松树皮提取物被制成保健品Pycnogenol。笔者概括了有关该松树皮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的研究,总结了作为强抗氧化剂的松树皮提取物在调控一氧化氮的... 松树皮是一种古老的药材,其药用价值现今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法国海岸松树皮提取物被制成保健品Pycnogenol。笔者概括了有关该松树皮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的研究,总结了作为强抗氧化剂的松树皮提取物在调控一氧化氮的生成、自由基清除及参与细胞抗氧化体系活动等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同时综述了该物质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疾病及糖尿病、癌症等的防治作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皮提取物 pycNOGENOL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SiCf/SiC复合材料高温水氧腐蚀性能研究
10
作者 郑伟 张佳平 +2 位作者 王瀚寰 秦福乐 陈婧 《纤维复合材料》 CAS 2024年第2期36-39,共4页
采用2.5D方式编织SiCf/SiC复合材料预制体,CVI工艺制备PyC界面层,CVI-PIP复合工艺制备SiCf/SiC复合材料基体,在1300℃、50%水汽/50%O 2混合气体的条件下对SiCf/SiC复合材料进行高温水氧腐蚀试验,对SiCf/SiC复合材料在腐蚀前后的相成分... 采用2.5D方式编织SiCf/SiC复合材料预制体,CVI工艺制备PyC界面层,CVI-PIP复合工艺制备SiCf/SiC复合材料基体,在1300℃、50%水汽/50%O 2混合气体的条件下对SiCf/SiC复合材料进行高温水氧腐蚀试验,对SiCf/SiC复合材料在腐蚀前后的相成分变化及微观组织变化进行评价,并探讨了其在高温水氧腐蚀条件下的性能退化机理。结果表明,PyC界面层易被氧化生成气体产物从而留下间隙,该通道为外界腐蚀性气体如水汽、氧气进入复合材料内部侵蚀其纤维、基体等提供捷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F/SIC复合材料 CVI-PIP复合工艺 高温水氧腐蚀 pyc界面层
下载PDF
PyC基C/C复合材料的织构分类
11
作者 石荣 李贺军 +1 位作者 扬峥 康沫狂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1997年第8期36-37,50,共3页
考察了国内外不同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的各种C/C复合材料的热解炭基体的偏光显微形貌特征,提出了一个简单、快捷的热解炭织构的分类方法.由此可将热解炭织构分为层状、锥状、粒状、棒状、各向同性型及过渡型等六类.本文还澄清了一些易... 考察了国内外不同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的各种C/C复合材料的热解炭基体的偏光显微形貌特征,提出了一个简单、快捷的热解炭织构的分类方法.由此可将热解炭织构分为层状、锥状、粒状、棒状、各向同性型及过渡型等六类.本文还澄清了一些易混淆的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热解碳 织物 pyc 复合材料
下载PDF
SiC_f/PyC/SiC复合材料高温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马林 周万城 +2 位作者 丁冬海 罗发 朱冬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19-120,共2页
采用CVI法制备SiCf/PyC/SiC复合材料,在15-700℃内用矩形波导法测试了该材料在8.2~12.4GHz(X波段)频率范围的复介电常数。该复合材料复介电常数的实部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虚部则随着温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结果表明,材料内... 采用CVI法制备SiCf/PyC/SiC复合材料,在15-700℃内用矩形波导法测试了该材料在8.2~12.4GHz(X波段)频率范围的复介电常数。该复合材料复介电常数的实部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虚部则随着温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结果表明,材料内部电子极化导致弛豫时间的缩短是导致复介电常数产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F pyc SIC 复合材料 温度 介电常数
下载PDF
含(PyC/SiC)n多层界面SiCf/SiC Mini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拉伸行为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平 张瑞谦 +7 位作者 李月 陈招科 何宗倍 刘桂良 付道贵 孙威 王雅雷 熊翔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3-561,共9页
利用CVI法,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国产SiC纤维束中引入(PyC/SiC)_4或(PyC/SiC)8多层界面,并进一步致密化,制备含不同纤维种类和界面类型的SiC_f/SiCMini复合材料。研究纤维种类和界面类型对SiC_f/SiCMini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断裂机制的影响。... 利用CVI法,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国产SiC纤维束中引入(PyC/SiC)_4或(PyC/SiC)8多层界面,并进一步致密化,制备含不同纤维种类和界面类型的SiC_f/SiCMini复合材料。研究纤维种类和界面类型对SiC_f/SiCMini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断裂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致密化的SiC_f/SiCMini复合材料已形成一个整体,在纤维和基体连接处可观察到明显的界面层,且界面厚度均匀;A/(PyC/SiC)_4/SiC、B/(PyC/SiC)_4/SiC、A/(PyC/SiC)8/SiC三种SiC_f/SiC Mini复合材料的最大拉伸强度分别达到466,350和330 MPa,最终拉伸应变分别达到0.519%,0.219%和0.330%;拉伸断口均有纤维拔出,且随纤维种类或界面类型不同,纤维拔出长度和断口形貌有所差异。其中A/(PyC/SiC)_4/SiC以ModelⅡ断裂机制发生断裂,B/(PyC/SiC)_4/SiC和A/(PyC/SiC)8/SiC以ModelⅠ断裂机制发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c/SiC)n多层界面 SiCf/SiCMini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伸长率 断裂机制
下载PDF
中密度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SiCnw/SiC涂层 被引量:1
14
作者 凌继容 谭周建 +4 位作者 李军 褚胜林 李丙菊 刘学文 廖寄乔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5-731,共7页
在中密度C/C复合材料基体上采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生长碳化硅纳米线(SiCnw)及制备碳化硅纳米线/碳化硅(SiCnw/SiC)涂层,研究中密度C/C复合材料基体上加载催化剂后涂层沉积及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中密度基体上催化制备SiCnw涂层,可... 在中密度C/C复合材料基体上采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生长碳化硅纳米线(SiCnw)及制备碳化硅纳米线/碳化硅(SiCnw/SiC)涂层,研究中密度C/C复合材料基体上加载催化剂后涂层沉积及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中密度基体上催化制备SiCnw涂层,可改善沉积效率,同时可抑制裂纹扩展,明显改善SiC涂层在1200℃的氧化防护能力。另外,在1500℃的空气中氧化10h后,SiCnw/SiC涂层氧化质量损失率仅为1.34%,明显低于质量损失率为8.67%的单层SiC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纳米晶须 C/C复合材料 SiCw/SiC涂层 化学气相沉积(CVD)
下载PDF
SiCNW-Cf/LAS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电磁波吸收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楚珩 侯甲彬 +3 位作者 夏龙 张昕宇 钟博 张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48,共8页
采用热蒸发法,以乙炔黑为碳源,在碳纤维(Cf)布上制备不同摩尔硅碳比的SiC纳米线(SiCNW)。通过浆料浸渍及真空烧结工艺,以不同摩尔硅碳比下制备的SiCNW-Cf作为中间夹层制备SiCNW-Cf/LAS(Li2O-Al2O3-SiO2)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着摩尔硅... 采用热蒸发法,以乙炔黑为碳源,在碳纤维(Cf)布上制备不同摩尔硅碳比的SiC纳米线(SiCNW)。通过浆料浸渍及真空烧结工艺,以不同摩尔硅碳比下制备的SiCNW-Cf作为中间夹层制备SiCNW-Cf/LAS(Li2O-Al2O3-SiO2)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着摩尔硅碳比的减小,SiCNW的直径不断减小,产量先增加后减小,并在摩尔硅碳比为1∶3时达到最高。摩尔硅碳比为1∶1时,所制备的SiCNW-Cf/LAS具有对电磁波的最低反射损耗-40.9dB(7GHz,3mm)。摩尔硅碳比为1∶3时,所制备的SiCNW-Cf/LAS具有吸收电磁波的最大有效带宽4.61GHz(Ku波段,1.5mm)。SiCNW-Cf/LAS复合材料优异的吸波性能归因于其对电磁波较高的介电损耗、散射损耗以及LAS对材料与空间阻抗匹配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nw-Cf/LAS 不同摩尔硅碳比 吸波性能 电磁波损耗机理
下载PDF
PyC涂层厚度对T1000炭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刘文 易茂中 杨丰豪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8期1-3,共3页
本研究利用不同CVD时长制备了两种不同PyC涂层厚度的涂层炭纤维。研究了PyC涂层厚度对涂层炭纤维形貌、结构成分、精细结构以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PyC涂层厚度增加,涂层炭纤维表面粗糙程度增加,炭材料的无定形含量减少,C有... 本研究利用不同CVD时长制备了两种不同PyC涂层厚度的涂层炭纤维。研究了PyC涂层厚度对涂层炭纤维形貌、结构成分、精细结构以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PyC涂层厚度增加,涂层炭纤维表面粗糙程度增加,炭材料的无定形含量减少,C有序度提高,石墨化度增加。与未涂层炭纤维相比,PyC涂层炭纤维丝束拉伸强度下降,厚度为1.99μm的PyC涂层炭纤维强度保有率为7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CVD pyc 涂层厚度 拉伸性能
下载PDF
Top priority current path between SiC particles during ultra-high temperature flash sintering: Presence of PyC “bridges”
17
作者 Le Lu Tianlong Liu +5 位作者 Zhaofeng Chen Fei Wang Mengmeng Yang Qiong Wu Lixia Yang Huanyong Li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55-262,共8页
Flash sintering(FS)is a novel technique for rapidly densifying silicon carbide(SiC)ceramics.This work achieved a rapid sintering of SiC ceramics by the utilization of ultra-high temperature flash sintering within 60 s... Flash sintering(FS)is a novel technique for rapidly densifying silicon carbide(SiC)ceramics.This work achieved a rapid sintering of SiC ceramics by the utilization of ultra-high temperature flash sintering within 60 s.Pyrolysis carbon(PyC)“bridges”were constructed between SiC particles through the carbonisation of phenolic resin,providing a large number of current channels.The incubation time of the flash sintering proces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and the sinterin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entre and the edge regions of the ceramics was minimized,with an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the centre region and edge region being 12.31 and 9.02μm,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rosity of the SiC ceramics after the flash sintering was reduced to 14.79% with PyC“bridges”introduced,and the Vickers hardness reached 19.62 GPa.PyC“bridges”gradually evolved from amorphous eddy current carbon to oriented graphite carbon,indicating that the ultra-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sample was located during the flash sintering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Ultra-high temperature flash sintering of SiC is expected to be applied to the local repair of matrix damage in SiC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on carbide(SiC) flash sintering(FS) pyrolytic carbon(pyc)"bridges" current path instantaneous
原文传递
改性黄铁矿烧渣催化臭氧氧化水中活性黑5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宏平 吴德礼 +1 位作者 马鲁铭 吕亚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28-1734,共7页
采用优化的浸渍法制备负载铈的黄铁矿烧渣(CePyC)以提高黄铁矿烧渣的臭氧氧化催化活性.研究表明,pH在3~10范围内,O3/Ce-PyC体系对TOC去除率均维持在80%左右,反应速率常数相比于单独臭氧氧化提高7.22倍,克服了传统臭氧氧化对有机污染... 采用优化的浸渍法制备负载铈的黄铁矿烧渣(CePyC)以提高黄铁矿烧渣的臭氧氧化催化活性.研究表明,pH在3~10范围内,O3/Ce-PyC体系对TOC去除率均维持在80%左右,反应速率常数相比于单独臭氧氧化提高7.22倍,克服了传统臭氧氧化对有机污染物矿化率低,反应受pH影响大的局限性.催化剂性质稳定,重复利用3次后TOC去除率仍在75%以上.表面羟基是PyC催化活性的关键,负载Ce后其催化活性显著增强,能够促进O3分解生成HO·而加速水中有机物的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烧渣 Ce-pyc 催化臭氧氧化 染料废水
下载PDF
控制含钇碳化硅纤维直径及纤维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大祥 宋永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619-622,共4页
通过乙酰丙酮钇与聚碳硅烷反应,得到分子量适中(M_w=2816)、GPC曲线呈双峰分布、具有优异可纺性的新型先驱体含钇聚碳硅烷,在控制纺丝温度和压力后,得到表面光滑、无裂纹、直径为5.3μm的原纤维。讨论了原纤维直径对纤维制备工艺及性能... 通过乙酰丙酮钇与聚碳硅烷反应,得到分子量适中(M_w=2816)、GPC曲线呈双峰分布、具有优异可纺性的新型先驱体含钇聚碳硅烷,在控制纺丝温度和压力后,得到表面光滑、无裂纹、直径为5.3μm的原纤维。讨论了原纤维直径对纤维制备工艺及性能的影响。降低纤维直径,有利于减少纤维缺陷,提高纤维强度和柔顺性。当纤维直径为6.20μm时,抗张强度为3.52 GPa,且随直径减小,抗张强度呈线性增长趋势,为制备新型含异质元素耐超高温SiC纤维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纤维 含钇聚碳硅烷 先驱体 纺丝性
下载PDF
煤与PVC共热解过程中氯的释放机理和表观动力学探索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震 周丽霞 吴峻青 《泰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4-78,共5页
研究了煤与PVC共热解过程中氯的释放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氯的释放率与热解温度、加热速率、恒温时间、PVC的加入量有关.在PVC加入量不大于3%时,如果热解工艺条件达到要求,焦碳中氯的残留量可以接近配煤焦的氯含量.根据实验数据对煤与... 研究了煤与PVC共热解过程中氯的释放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氯的释放率与热解温度、加热速率、恒温时间、PVC的加入量有关.在PVC加入量不大于3%时,如果热解工艺条件达到要求,焦碳中氯的残留量可以接近配煤焦的氯含量.根据实验数据对煤与PVC共热解过程中氯的释放表观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发现用一级反应方程处理结果与实验数据非常接近,并通过作图计算出了表观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c 热解 表观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