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9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光发射的单胶束SiO_(2)纳米粒子的构筑及其Fe^(3+)的荧光传感性能研究
1
作者 刘泽慧 刘乃青 +8 位作者 岳军 董肇勇 王旭 陆书来 杨雨富 王海泉 徐金峰 祁彦龙 盖方圆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26-30,共5页
以非离子嵌段共聚物P123为软模板,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前驱体,利用异硫氰基荧光素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反应,生成功能化发射绿光的硅烷偶联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尺寸超小的(10~12 nm)荧光素修饰的单胶束纳米粒子。通过TE... 以非离子嵌段共聚物P123为软模板,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前驱体,利用异硫氰基荧光素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反应,生成功能化发射绿光的硅烷偶联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尺寸超小的(10~12 nm)荧光素修饰的单胶束纳米粒子。通过TEM,FTIR和UV光谱分别表征了粒子的形貌和表面荧光素基团接枝情况。利用DLS和Zeta电位测试表征了粒子的单分散性和表面电性。采用稳态荧光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子的荧光发光带约为500 nm,用荧光素修饰的单胶束纳米粒子对水溶液中的Fe^(3+)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水溶液中c(Fe^(3+))=1×10^(-5)mol/L时,绿光发射的单胶束荧光纳米粒子的发光强度淬灭为原有强度的10.1%。因此,该粒子不仅具有良好的发光稳定性、水溶性,还具有优异的Fe^(3+)检测能力,在水溶液中Fe^(3+)的检测与识别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胶束sio_(2)荧光纳米粒子 核-壳结构 水体系 可控合成 共沉淀
下载PDF
PVA-Chitosan-SiO_2荧光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51-154,共4页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PVA-Chitosan-SiO2荧光复合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对复合纳米粒子进行表征,并进行了分散性、光稳定性及荧光分子泄露等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纳米粒子单分散性良好,呈规则球状、粒径为...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PVA-Chitosan-SiO2荧光复合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对复合纳米粒子进行表征,并进行了分散性、光稳定性及荧光分子泄露等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纳米粒子单分散性良好,呈规则球状、粒径为80 nm左右,由于高分子材料PVA的加入,复合纳米粒子水溶性、分散性及化学稳定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复合纳米粒子 PVA CHITOSAN sio2 反相微乳液法
下载PDF
TiO_(2)纳米粒子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隋洋 仇张杰 +4 位作者 崔毅 李家成 丛川波 孟晓宇 周琼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2,共7页
利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TiO_(2)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制备塑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TiO_(2)复合材料,最后通过密炼-模压法制备不同含量和粒子尺寸的TiO_(2)纳米粒子增强PE-UHMW/高密度聚乙烯(PE-HD)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 利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TiO_(2)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制备塑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TiO_(2)复合材料,最后通过密炼-模压法制备不同含量和粒子尺寸的TiO_(2)纳米粒子增强PE-UHMW/高密度聚乙烯(PE-HD)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热扫描量热仪、万能试验机、流变仪表征测试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晶、力学及流变性能。结果表明,低含量的Ti O2纳米粒子(质量分数0.1%)能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良好,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度及流动性均有显著提升;随粒子尺寸增加,材料强度和刚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和熔体剪切黏度先增加后降低。然而,高含量粒子分散困难、易形成大的聚集体,导致复合材料性能下降。当TiO_(2)纳米粒子尺寸为5~10 nm、质量分数为0.1%时,复合材料展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拉伸强度和拉伸屈服强度分别高达58.21 MPa和44.53 MPa,且熔体剪切黏度下降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TiO_(2)纳米粒子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强磁性纳米Fe_3O_4/SiO_2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令允 李凤生 +2 位作者 姜炜 王英会 周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6-559,567,共5页
本文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出了满足免疫磁珠用磁核的粒径和磁性要求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复合粒子的粒径和磁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不同的分析测试手段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粒子的最佳制备... 本文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出了满足免疫磁珠用磁核的粒径和磁性要求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复合粒子的粒径和磁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不同的分析测试手段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粒子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的浓度为0.6mol·L-1,Fe3O4/TEOS物质的量的比为5∶1,反应温度为50°C,搅拌速度为800rpm;在此实验条件下制得的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径在20nm左右,呈球形且分散较均匀,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0.5emu·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纳米粒子 Fe3O4/sio2复合粒子 制备
下载PDF
纳米粒子分散性对SiO_2/LDPE纳米复合介质直流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佳明 赵洪 +2 位作者 郑昌佶 王暄 杨超尘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087-5094,共8页
纳米复合介质的介电性能与纳米粒子分散性密切相关。选取两种具有不同分散能力的纳米Si O2粉末分别与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复合,研究了纳米粒子分散性对纳米复合介质的直流电导电流、空间电荷及直流击穿强度特... 纳米复合介质的介电性能与纳米粒子分散性密切相关。选取两种具有不同分散能力的纳米Si O2粉末分别与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复合,研究了纳米粒子分散性对纳米复合介质的直流电导电流、空间电荷及直流击穿强度特性影响。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的静电力模式观察了Si O2/LDPE纳米复合介质的表面电势分布。结果表明:改善纳米粒子分散性对于抑制SiO 2/LDPE复合介质的直流电导电流,提高空间电荷抑制能力及直流击穿强度有积极影响。通过静电力分析证实了SiO 2/LDPE纳米复合介质中,Si O2粒子与基体聚合物界面存在荷电分布,该荷电分布可对载流子迁移起散射作用,从而降低直流电到电流和提升击穿强度。通过引入观测的界面核电区厚度参数,理论计算证实了改善纳米粒子分散性可增加单位体积荷电域所占的体积分数,且被认为是高分散型Si O2/LDPE纳米复合介质介电性能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介质 sio2 LDPE 直流介电性能 荷电区
下载PDF
液相沉积法制备磁性纳米Fe_3O_4/SiO_2复合粒子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令允 姜炜 +2 位作者 李凤生 王英会 周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7,共4页
采用液相沉积法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了一层SiO2膜,制备磁性较强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采用IR、XPS、XRD、TEM、VSM等方法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粒子的较佳制备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的浓度为0.6mol/... 采用液相沉积法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了一层SiO2膜,制备磁性较强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采用IR、XPS、XRD、TEM、VSM等方法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粒子的较佳制备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的浓度为0.6mol/L,Fe3O4与TEOS物质的数量比为5:1,反应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800r/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粒子的粒径在20nm左右,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0.5emu/g,呈球形且分散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纳米FE3O4 液相沉积 Fe3O4/sio2复合粒子
下载PDF
SiO2包覆铕(Ⅲ)配合物的荧光纳米粒子合成与性质 被引量:5
7
作者 周丽荣 周立群 +2 位作者 余国锋 唐子威 王芬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1-375,共5页
以前驱物pAB-DTPAA-APTEOS、正硅酸乙酯(TEOS)和三氯化铕(EuCl3)等为原料,采用油包水(W/O)的反相微乳液法,在正硅酸乙酯(TEOS)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OS)的共同水解下,制备出新型的SiO2包覆铕配合物荧光纳米粒子Eu-pAB-DTPAA-AP-S... 以前驱物pAB-DTPAA-APTEOS、正硅酸乙酯(TEOS)和三氯化铕(EuCl3)等为原料,采用油包水(W/O)的反相微乳液法,在正硅酸乙酯(TEOS)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OS)的共同水解下,制备出新型的SiO2包覆铕配合物荧光纳米粒子Eu-pAB-DTPAA-AP-SiO2。运用TEM、IR、UV-Vis、荧光光谱等技术对荧光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TEM结果表明:包覆体呈球形,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40nm。纳米粒子与配体、前驱物的紫外吸收谱相比较,峰位发生了一定的红移,表明通过反相微乳液法得到的固体粉末与EuCl3反应后,已经生成配合物Eu-pAB-DTPAA-AP-SiO2。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在801cm-1出现νSi—C的伸缩振动峰,471cm-1处出现νEu—O的伸缩振动峰。由此证实Eu-pAB-DTPAA-AP-SiO2配合物的存在。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纳米粒子Eu-pAB-DTPAA-AP-SiO2表现出较好的荧光性能,位于592,615,689nm的发射峰分别归属于Eu3+离子的5D0→7F1、5D0→7F2和5D0→7F4跃迁,其中最强峰615nm属于Eu3+的特征跃迁发射。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试剂,该纳米粒子具有粒径小,亲水性强,荧光强度大,且表面的氨基能方便地与生物分子偶联,故可作为优良的时间分辨荧光标记物用于各种高灵敏生物检测技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铕配合物 微乳液 荧光纳米粒子 包覆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TiO_2/Fe_2O_3和TiO_2/Fe_2O_3/SiO_2复合纳米粒子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敬畅 李青 曹维良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4,共6页
 以TiCl4、Fe(NO3)3·9H2O和Na2SiO3 9H2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法(SCFD)制备了纳米级TiO2/Fe2O3和TiO2/Fe2O3/SiO2复合光催化剂。以光催化降解苯酚对所得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纳米TiO2/Fe2O3...  以TiCl4、Fe(NO3)3·9H2O和Na2SiO3 9H2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法(SCFD)制备了纳米级TiO2/Fe2O3和TiO2/Fe2O3/SiO2复合光催化剂。以光催化降解苯酚对所得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纳米TiO2/Fe2O3复合粒子与单组分TiO2比较,复合粒子光催化活性高于单组分的TiO2,6h苯酚降解率高达95 9%。SiO2的加入可以抑制纳米粒子粒径的长大和晶相的转变,增强TiO2纳米粒子的热稳定性。复合光催化剂中Fe2O3最佳掺入量为0 06%,SiO2最佳掺入量为10%(摩尔分数)。并用XRD、TEM和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TiO2以锐钛矿型形式存在,SiO2以无定性形式存在。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制得的TiO2/Fe2O3复合光催化剂,得出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的光催化剂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分散性好、光催化活性高等特点。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可直接得锐钛型纳米复合光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Fe2O3 TiO2/Fe2O3/sio2 纳米粒子 光催化 超临界流体干燥
下载PDF
SiO_2/CuO复合纳米粒子添加剂的摩擦学和自修复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董凌 陈国需 +1 位作者 李华峰 方建华 《润滑油》 CAS 2005年第5期50-54,共5页
采用化学方法制备了SiO2/CuO复合纳米粒子,分别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矿物油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性能及对磨损表面的修复作用。用PHI-5702型多功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钢球磨斑所存在的元素及其价态;... 采用化学方法制备了SiO2/CuO复合纳米粒子,分别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矿物油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性能及对磨损表面的修复作用。用PHI-5702型多功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钢球磨斑所存在的元素及其价态;用Quant2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GENESIS型X-射线能谱仪(EDX)观察分析试块磨痕形貌和元素组成。并探讨了复合纳米粒子添加剂的润滑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复合纳米微粒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由于压应力的作用而沉积于磨损表面微观缺陷区域,从而对磨损表面起到良好的修复作用。另外,SiO2/CuO复合纳米微粒添加剂可在摩擦副接触表面吸附、沉积,并在接触区的高温高压下熔融铺展,形成低剪切强度的表面膜,从而减轻摩擦界面的粘着磨损,表现出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CUO 纳米粒子 摩擦学性能 自修复作用
下载PDF
原位乳液聚合制备的聚丙烯酸丁酯/纳米SiO_2复合粒子的形貌和形成机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戚栋明 包永忠 翁志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0-664,共5页
通过吸附于水相分散纳米SiO2粒子表面的2,2’-偶氮(2-脒基丙烷)二氢氯化物(AIBA)的引发作用,进行丙烯酸丁酯(BA)的原位乳液聚合,制备聚丙烯酸丁酯(PBA)/纳米SiO2复合乳胶粒。分别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复合粒子的形貌,高速离心分离/... 通过吸附于水相分散纳米SiO2粒子表面的2,2’-偶氮(2-脒基丙烷)二氢氯化物(AIBA)的引发作用,进行丙烯酸丁酯(BA)的原位乳液聚合,制备聚丙烯酸丁酯(PBA)/纳米SiO2复合乳胶粒。分别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复合粒子的形貌,高速离心分离/超声分散和氢氟酸腐蚀表征复合胶乳中PBA乳胶粒与纳米SiO2粒子的结合程度。发现有纳米SiO2粒子聚集于复合乳胶粒表面,复合粒子表面粗糙,呈“草莓形”结构;当复合粒子中SiO2质量分率为14.6%-22.6%时,60%左右的纳米SiO2富集于复合粒子表面,30%左右被包覆在复合粒子内部,另有少量游离于水相。采用原位乳液聚合得到的复合粒子中纳米SiO2与聚合物的结合牢度远大于以AIBA为引发剂合成的PBA乳液与纳米SiO2分散液直接混合所能达到的结合牢度。认为在原位乳液聚合过程中,由于纳米SiO2粒子表面锚固的PBA量的不同,引起SiO2粒子的亲水/亲油性和与PBA的相容性也不相同,导致出现以上的SiO2的分布特性和复合粒子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乳液聚合 纳米sio2 丙烯酸丁酯 复合粒子 形貌
下载PDF
纳米SiO_2粒子/镍基复合镀层腐蚀行为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斌 侯峰 +1 位作者 徐宏 王跃锋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225,共4页
将纳米SiO2粒子通过超声分散引入到化学镀Ni-P合金镀液中,在碳钢基体表面共沉积得到纳米SiO2粒子/镍基复合镀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Ni-P镀层和纳米SiO2粒子/镍基镀层的微观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 将纳米SiO2粒子通过超声分散引入到化学镀Ni-P合金镀液中,在碳钢基体表面共沉积得到纳米SiO2粒子/镍基复合镀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Ni-P镀层和纳米SiO2粒子/镍基镀层的微观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纳米SiO2粒子/镍基复合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镍基复合镀层仍是非晶态,纳米SiO2粒子的加入提高了镀层的致密性,提高了镀层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镀层 化学镀 腐蚀 纳米sio2
下载PDF
氨基功能化有序介孔SiO_2薄膜组装Au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可调色散性质 被引量:4
12
作者 方靖岳 秦石乔 +3 位作者 张学骜 李新华 王飞 常胜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60-1465,共6页
以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P123)为模板剂,采用共溶胶的蒸发诱导自组装方法制备了氨基功能化介孔SiO2薄膜,然后利用氯金酸(HAuCl4)与介孔SiO2薄膜孔道内壁的氨基之间的中和反应组装Au纳米粒子,制备得到Au/SiO2纳米复合材料.用... 以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P123)为模板剂,采用共溶胶的蒸发诱导自组装方法制备了氨基功能化介孔SiO2薄膜,然后利用氯金酸(HAuCl4)与介孔SiO2薄膜孔道内壁的氨基之间的中和反应组装Au纳米粒子,制备得到Au/SiO2纳米复合材料.用TEM,XRD和UV-Vis光谱对材料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无水乙醇萃取获得的氨基功能化介孔SiO2薄膜具有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利用中和反应及氢气氛围煅烧还原的方法将Au纳米粒子组装在介孔SiO2薄膜的孔道中,Au纳米颗粒分散均匀且晶化良好,表现出(111)晶面的择优取向生长;随着中和反应时间的延长,Au纳米颗粒的粒径呈增长趋势,Au/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表明存在Au量子点的量子尺寸效应,即说明通过改变浸渍时间可以调控Au/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色散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介孔sio2薄膜 氨基功能化 AU纳米粒子 吸收光谱 色散性质
下载PDF
SiO_2/ZnO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5
13
作者 夏海龙 唐芳琼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69-772,共4页
采用双注控制沉积法(ControlledDouble-JetPrecipitation,CDJP)将反应物添加到含有SiO2的溶液中,通过直接的表面反应来制备单分散的SiO2/ZnO复合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了表征。透射电镜(TEM)观察表明,SiO2表面有一层ZnO纳米颗粒或薄层。... 采用双注控制沉积法(ControlledDouble-JetPrecipitation,CDJP)将反应物添加到含有SiO2的溶液中,通过直接的表面反应来制备单分散的SiO2/ZnO复合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了表征。透射电镜(TEM)观察表明,SiO2表面有一层ZnO纳米颗粒或薄层。对复合纳米粒子SiO2/ZnO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复合颗粒的衍射峰与单独的氧化锌的衍射峰完全一致。能量弥散X射线法(EDX)分析表明,复合颗粒中含有Zn、Si、O元素。荧光光谱表明有ZnO的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ZnO复合纳米粒子 双注控制沉积法 制备 表征 纳米半导体 二氧化硅 氧化锌
下载PDF
基于纳米TiO_2-SiO_2复合粒子制备抗紫外超疏水复合功能棉织物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倩 徐丽慧 +1 位作者 沈勇 程洋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72-778,783,共8页
本文利用纳米TiO2粉体,以聚乙烯吡咯烷(PVP)为分散剂和结构引导剂,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纳米SiO2前驱体,在纳米TiO2粉体表面包覆纳米SiO2,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粒子。将纳米TiO2-SiO2复合粒子整理到棉织物上,并通过十六烷基三甲氧... 本文利用纳米TiO2粉体,以聚乙烯吡咯烷(PVP)为分散剂和结构引导剂,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纳米SiO2前驱体,在纳米TiO2粉体表面包覆纳米SiO2,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粒子。将纳米TiO2-SiO2复合粒子整理到棉织物上,并通过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低表面能修饰后,得到抗紫外和超疏水复合功能棉织物。探究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粒子的最佳工艺,并对复合粒子和处理后棉织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PVP用量为0.025%,硅钛比例为2∶1,氨水用量为5 m L时,纳米SiO2包覆TiO2效果较好。处理棉织物的抗紫外指数(UPF)达115.42,紫外线UVA(320420 nm)透过率为3.35%,接触角为156.54°,滚动角为8°,具有优异的抗紫外、超疏水性能。此外,处理棉织物经过24 h紫外线照射后,接触角仍为152.73°,滚动角仍可达到9°,实现了耐紫外线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sio2复合粒子 抗紫外 超疏水 棉织物 稳定性
下载PDF
核壳结构Fe_3O_4@SiO_2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浩然 刘刚 +2 位作者 吴惠霞 杨红 杨仕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7-591,共5页
In this paper,chemical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as employed to synthesize Fe3O4 nanoparticles which can be well dispersed in water by using citric acid as a surfactant.Afterwards,by using Fe3O4 nanoparticles as seeds ... In this paper,chemical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as employed to synthesize Fe3O4 nanoparticles which can be well dispersed in water by using citric acid as a surfactant.Afterwards,by using Fe3O4 nanoparticles as seeds in a Triton X-100/hexanol/cyclohexane/water reverse microemulsion system,the core-shell structural Fe3O4@SiO2 nanocomposite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via hydrolysis and condensation of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TEOS) under the catalysis of alkali.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irring method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EOS on the morphology of Fe3O4@SiO2 nano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stirring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morphology of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to form a good dispersion and spherical morphology of core-shell nanoparticles.With the increase of TEOS concentration,the thickness of the SiO2 shell increases,and the morphology of the composite particles becomes more uni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法 FE3O4纳米粒子 反相微乳液 Fe3O4@sio2复合纳米粒子
下载PDF
SiO_2纳米粒子/Kevlar织物复合材料的防刺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志刚 周兰英 朱杰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18,21,共5页
经过对SiO2纳米粒子与Kevlar织物以及SiO2纳米粒子与锦纶、涤纶织物的复合材料防刺性能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同样面密度的纯织物,SiO2纳米粒子与Kevlar织物复合材料的防刺性能有了极大的改进。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新颖的SiO2纳米粒子与Kevlar... 经过对SiO2纳米粒子与Kevlar织物以及SiO2纳米粒子与锦纶、涤纶织物的复合材料防刺性能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同样面密度的纯织物,SiO2纳米粒子与Kevlar织物复合材料的防刺性能有了极大的改进。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新颖的SiO2纳米粒子与Kevlar织物复合材料能用来制造防刺服等防刺装备,而且比纯Kevlar织物的防刺材料更有效、更轻、更柔软、更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纳米粒子 KEVLAR 织物 复合材料 防刺服
下载PDF
PET/纳米SiO_2复合体系结晶性和SiO_2粒子分散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娜 乔生儒 杨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05期200-202,205,共4页
将改性后的纳米SiO2加入单体EG中超声波分散,然后与TPA搅拌混合置入反应釜中,制备PET/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SiO2的用量及其分散形式。用傅立叶红外、SEM分析和观察纳米SiO2在复合材料中的结构和形态,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将改性后的纳米SiO2加入单体EG中超声波分散,然后与TPA搅拌混合置入反应釜中,制备PET/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SiO2的用量及其分散形式。用傅立叶红外、SEM分析和观察纳米SiO2在复合材料中的结构和形态,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分析PET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PET/SiO2复合材料中的纳米氧化硅已经融入到PET基体中。将纳米SiO2在EG中直接用超声波分散,再与TPA聚合得到的复合材料中纳米SiO2粒子存在严重团聚现象;而纳米SiO2和分散剂PEG同时加入EG后用超声波分散,再进行聚合可以明显提高其分散性。DSC分析表明,PET/SiO2复合材料体系的结晶放热峰的宽度增大。当SiO2的量不超过2%时,能够略微提高PET的结晶温度,使结晶过冷度和结晶速率减小;当SiO2含量为3%时,结晶速率常数增大。与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得到的结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纳米sio2 复合材料 结晶 分散性
下载PDF
Ag/SiO_2复合纳米粒子的超声化学合成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文晶 张胜义 +2 位作者 庄永龙 金葆康 田玉鹏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68,94,共5页
本文中首先利用正硅酸乙酯(TEOS)的碱性水解制备了均匀分散的S iO2微球(粒径约70 nm),然后采用超声辐射与红外辐射结合的方法在其表面包覆了一层分布均匀的Ag纳米粒子(粒径约8 nm).研究了实验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并通过透射电镜(TEM)、X... 本文中首先利用正硅酸乙酯(TEOS)的碱性水解制备了均匀分散的S iO2微球(粒径约70 nm),然后采用超声辐射与红外辐射结合的方法在其表面包覆了一层分布均匀的Ag纳米粒子(粒径约8 nm).研究了实验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并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产物的形貌及性质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io2复合纳米粒子 超声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纳米SiO_2/Al复合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耀鹏 杨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8-181,共4页
摘 要 利用在活化微米金属铝粉表面包覆纳米SiO2 致密膜的方法, 以对推进剂燃烧具有催化作用的纳米膜取代了铝粉表面本身的惰性氧化层。分析了纳米膜包覆的形成机理, 并以此制备了纳米 SiO2/Al复合粒子。通过检测分析, 发现包覆前后... 摘 要 利用在活化微米金属铝粉表面包覆纳米SiO2 致密膜的方法, 以对推进剂燃烧具有催化作用的纳米膜取代了铝粉表面本身的惰性氧化层。分析了纳米膜包覆的形成机理, 并以此制备了纳米 SiO2/Al复合粒子。通过检测分析, 发现包覆前后颗粒粒度变化不明显, 包覆膜的厚度在 10 nm左右, 与铝粉本身的氧化层厚度相当;发现复合颗粒表面有Si—O—Si反对称伸缩振动峰及Si—O—Si弯曲振动吸收峰, 表明包覆膜为S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sio2 AL 复合粒子 包覆技术
下载PDF
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研究纳米SiO_2粒子在复合涂层中的迁移现象 被引量:4
20
作者 邱玮丽 马晓华 +2 位作者 杨清河 付延鲍 宗祥福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57,共4页
 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技术研究了纳米SiO2粒子在紫外光固化复合涂层中的迁移现象,并对影响纳米SiO2粒子在涂层中分布梯度的因素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在光固化过程中向涂层接触空气的表面迁移,在表...  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技术研究了纳米SiO2粒子在紫外光固化复合涂层中的迁移现象,并对影响纳米SiO2粒子在涂层中分布梯度的因素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在光固化过程中向涂层接触空气的表面迁移,在表面层富集。当纳米SiO2粒子含量较高、分子量较小、接枝率较高,或者在极性较大的基体树脂中时,迁移较快,分布梯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 纳米sio2 紫外光固化复合涂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