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nsifica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β-sialon/Nano-size SiC Composites
1
作者 Cheng ZHANG Danyu JIANG Qiang LI and Weiying SUN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50, Chin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39-341,共3页
β-sialon/nano-size SiC composite ceramic with DyAG(Dy3Al5O12) as grain boundary phase was fabricated through hot-pressing. The effect of nano-size SiC on densification, phase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 β-sialon/nano-size SiC composite ceramic with DyAG(Dy3Al5O12) as grain boundary phase was fabricated through hot-pressing. The effect of nano-size SiC on densification, phase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was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 sic Densifica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sialon/nano-size sic composites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y-α-sialon/Nano-size SiC Composites
2
作者 Danyu JIANG Chen ZHANG +1 位作者 Jianlin SHI Tingrong LAI and Dongsheng YAN(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50, Chin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36-338,共3页
The composite of Dy-α-sialon/10 wt pct nano-size SiC particles has been prepared from precursor powders of Si3N4, AIN, Al2O3, Dy2O3 and nano-size β-SiC. The hardness, toughness and bending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 The composite of Dy-α-sialon/10 wt pct nano-size SiC particles has been prepared from precursor powders of Si3N4, AIN, Al2O3, Dy2O3 and nano-size β-SiC. The hardness, toughness and bending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at ambient temperature are a little higher than those of Dy-α-sialon.while the bending strength is maintained up to 1000℃ and about 2 times more than that of Dy-α-sialon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The fracture surfaces show that the grain size of the composite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Dy-α-sialon, and both Of them have predominately transgranular mode of fracture.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decrease of the bending strength of Dy-α-sialon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is caused by the viscous flow of the grain boundary phase, while the addition of nanosize SiC particles effectively increases the viscosity of the grain boundary phase and therefore prevents the strength loss of Dy-α-sialon/nano-size SiC composite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y sialon/nano-size sic composites sic nano
下载PDF
Ca-α-Sialon/SiC纳米相复合材料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浩 高濂 +1 位作者 冯景伟 严东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0-182,共3页
本文通过反应热压压制备了Ca-α-Sialon/SiC纳米相复合材料.显微结构研究表明,α-Sialon(α’)晶粒细小,成等轴状;SiC颗粒直径在50~150nmn左右,颗粒较大的分布于α’三晶粒的交叉处,颗粒较小... 本文通过反应热压压制备了Ca-α-Sialon/SiC纳米相复合材料.显微结构研究表明,α-Sialon(α’)晶粒细小,成等轴状;SiC颗粒直径在50~150nmn左右,颗粒较大的分布于α’三晶粒的交叉处,颗粒较小的可以被包裹在α-Sialon的晶粒内部.纳米相SiC的加入对裂纹扩展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从而强化晶界,使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 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 碳化硅陶瓷
下载PDF
β-Sialon-Al_2O_3-SiC系复相材料的研制和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朝晖 孙加林 +1 位作者 王金相 洪彦若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了在 15 0 0℃的流动氮气中 ,用Al粉、Si粉、Al2 O3粉、刚玉和SiC的颗粒及细粉直接制备 β Sialon -Al2 O3-SiC系复相材料的氮化烧结技术。XRD和SEM分析表明 ,结合相 β Sialon的显微形貌随刚玉量的增加由纤维状向棱柱状转变 ,发育... 研究了在 15 0 0℃的流动氮气中 ,用Al粉、Si粉、Al2 O3粉、刚玉和SiC的颗粒及细粉直接制备 β Sialon -Al2 O3-SiC系复相材料的氮化烧结技术。XRD和SEM分析表明 ,结合相 β Sialon的显微形貌随刚玉量的增加由纤维状向棱柱状转变 ,发育良好。复相材料的高温抗折强度高于常温抗折强度。抗热震试验结果显示 :添加适量的刚玉对β Sialon -SiC复相材料和添加适量的SiC对β Sialon -刚玉 复相材料都具有良好的增韧效果 ,这是β Sialon的纤维增强及柱状晶体原位自补强增韧和复合弥散相增韧综合作用的结果。抗碱和抗高炉渣试验均显示了该复相材料优良的抗碱和抗铁渣侵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sialon AL2O3 复相材料 高级耐火材料 三氧化二铝 碳化硅 研制 性能
下载PDF
α-SiAlON/SiCnp复合材料在室温和高温下的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5
作者 蒋丹宇 施剑林 +2 位作者 张骋 来亭荣 严东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8年第4期14-21,共8页
本文采用机械混合Si3N4,AlN,Al2O3,Dy2O3和纳米β-SiC粉料,通过热压烧结,制备了10wt%纳米SiC颗粒增强α-SiAlON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在室温时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压痕断裂韧性和三... 本文采用机械混合Si3N4,AlN,Al2O3,Dy2O3和纳米β-SiC粉料,通过热压烧结,制备了10wt%纳米SiC颗粒增强α-SiAlON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在室温时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压痕断裂韧性和三点弯曲强度比单相α-SiAlON略高。但复合材料的三点弯曲强度可以保持到1000℃,其值为这时单相α-SiAlON的两倍。断口形貌表明复合材料的晶粒尺寸比单相α-SiAlON的小,这两种材料的室温断裂方式均以穿晶断裂为主。研究表明,低粘度的玻璃相是造成单相α-SiAlON高温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纳米SiC的加入可以促使晶界相结晶,从而使复合材料的高温性能维持到较高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 sicnp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显微结构
下载PDF
天然原料合成O'-Sialon-ZrO_2-SiC复合材料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海军 李文超 钟香崇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29,共5页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天然高岭土、锆英石为原料, 通过引入添加剂、还原氮化的方法直接制备O′SialonZrO2SiC复合材料。烧结良好的材料, 其室温断裂强度可以达到110 MPa。1500 ℃时烧结的材料,...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天然高岭土、锆英石为原料, 通过引入添加剂、还原氮化的方法直接制备O′SialonZrO2SiC复合材料。烧结良好的材料, 其室温断裂强度可以达到110 MPa。1500 ℃时烧结的材料, 其断裂形式以解理断裂为主;1550 ℃烧结的材料呈沿晶与穿晶混合断裂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热还原氮化 复合材料 热力学分析 工程陶瓷
下载PDF
SiC/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9
7
作者 甘小荣 薛方红 +5 位作者 黄昊 董星龙 汪晓允 于洪涛 刘艳明 全燮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5-80,86,共7页
在Ar气的保护下,以微米级的石墨粉和Si粉为原料,H2为活性气体,通过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原位合成SiC/C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Raman和红外光谱分析产物的成分;应用SEM和TEM观察产物的形貌和微结构;使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 在Ar气的保护下,以微米级的石墨粉和Si粉为原料,H2为活性气体,通过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原位合成SiC/C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Raman和红外光谱分析产物的成分;应用SEM和TEM观察产物的形貌和微结构;使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试了产物的光吸收性质和对亚甲基兰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产物是由占主相的β-SiC和少量的C组分构成的SiC/C球状复合物;包覆的C壳层厚度为60nm,核层是平均粒径50nm的SiC颗粒,复合体的尺寸约为0.5~1μm;带隙为2.35eV,此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子迁移性能和一定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 纳米复合材料 光催化
下载PDF
钛合金Ti6Al4V表面纳米SiC增强Ni-Co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建娜 王璇 刘松林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1,共4页
以钛合金Ti6Al4V作为基体,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纳米SiC增强Ni-Co基复合材料。以复合材料中最高纳米SiC含量作为实验目标,通过极差分析对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优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5 A/dm2、温度45℃、镀液中纳米... 以钛合金Ti6Al4V作为基体,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纳米SiC增强Ni-Co基复合材料。以复合材料中最高纳米SiC含量作为实验目标,通过极差分析对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优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5 A/dm2、温度45℃、镀液中纳米SiC浓度10 g/L、pH 4.0。通过补充实验证实了最优工艺参数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下制备的复合材料表面质量良好,比较均匀地分布着微米级的孢状晶粒,其中纳米SiC含量约为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c增强Ni-Co基复合材料 钛合金TI6AL4V 纳米sic含量 工艺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β-SiC陶瓷材料增韧机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成琴 吴恒安 +1 位作者 王宇 王秀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67-1272,共6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纳晶β-SiC材料在不同晶粒尺寸和应变率下的力学行为以及β-SiC纳米多层复合结构的增韧特性.模拟中分别采用Nosé-Hoover方法和Berendsen方法控制温度和压力,采用Tersoff多体原子势函数描述β-SiC中碳、硅原子...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纳晶β-SiC材料在不同晶粒尺寸和应变率下的力学行为以及β-SiC纳米多层复合结构的增韧特性.模拟中分别采用Nosé-Hoover方法和Berendsen方法控制温度和压力,采用Tersoff多体原子势函数描述β-SiC中碳、硅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低应变率条件下,小晶粒的纳晶β-SiC的主要破坏方式为晶粒破裂成非晶团簇,非晶团簇和晶界的相互作用提高了纳晶的延展性;而大晶粒的纳晶β-SiC以晶界断裂为主,表现为脆性破坏.在高应变率条件下,不同晶粒尺寸的纳晶β-SiC均能表现出延展性.对于非晶夹层复合结构,厚度较小的纳米非晶层能有效地提高复合结构的屈服应变,并出现类似于塑性流动的性质,有利于增强材料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晶β-sic陶瓷材料 增韧机制 分子动力学 应变率效应 非晶夹层复合结构
下载PDF
(WC+SiC_(w))/Cu-Al_(2)O_(3)复合材料载流摩擦磨损行为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焕然 国秀花 +3 位作者 宋克兴 苏娟华 李韶林 冯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42,共10页
目的研究相同载流条件下纳米Al_(2)O_(3)颗粒、微米WC颗粒和SiC晶须对(WC+SiC_(w))/Cu-Al_(2)O_(3)复合材料表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粉末冶金法和内氧化法相结合的方式,制备了(WC+SiC_(w))/Cu-Al_(2)O_(3)复合材料,并利用HST-... 目的研究相同载流条件下纳米Al_(2)O_(3)颗粒、微米WC颗粒和SiC晶须对(WC+SiC_(w))/Cu-Al_(2)O_(3)复合材料表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粉末冶金法和内氧化法相结合的方式,制备了(WC+SiC_(w))/Cu-Al_(2)O_(3)复合材料,并利用HST-100高速载流摩擦试验机进行载流摩擦磨损性能测试。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载流摩擦磨损表面形貌。研究不同的增强相对(WC+SiC_(w))/Cu-Al_(2)O_(3)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其磨损机理。采用AUTOGRAPH AG-I 250 kN拉伸设备对试样进行拉伸,并分析抗拉强度与磨损性能的变化关系。结果(1WC+2SiC_(w))/Cu-Al_(2)O_(3)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极限抗拉强度相较于Cu-Al_(2)O_(3)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20.2%和12.7%。(1WC+2SiC_(w))/Cu-Al_(2)O_(3)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最小,为0.33,相对Cu-Al_(2)O_(3)复合材料降低了42.1%。(1WC+2SiC_(w))/Cu-Al_(2)O_(3)复合材料表面磨损形貌最为光滑,无大面积电弧烧蚀现象,犁沟数量少且浅。结论(WC+SiC_(w))/Cu-Al_(2)O_(3)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主要是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电弧烧蚀;纳米级Al_(2)O_(3)颗粒、微米级WC颗粒和SiC晶须三者协同强化铜基体,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从而降低了铜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WC颗粒和SiC晶须采用合适质量配比时,可以有效地改善Cu-Al_(2)O_(3)复合材料的磨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_(2)O_(3)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纳米Al_(2)O_(3)颗粒 微米WC颗粒 sic晶须 协同强化
下载PDF
SiC/SiO_2复合纳米粉体对Al_2O_3-MgO-ZrO_2层状复合陶瓷烧嘴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元海荣 陈云荣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13年第2期39-42,52,共5页
为了提高Al2O3-MgO-ZrO2层状复合陶瓷烧嘴材料的强度、韧性和热震性能,制备了SiC/SiO2-Al2O3-MgO-ZrO2新型陶瓷材料。结果表明,SiC/SiO2复合纳米粉体的添加大大增加了材料的体积密度,增强了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特别是经1850℃焙... 为了提高Al2O3-MgO-ZrO2层状复合陶瓷烧嘴材料的强度、韧性和热震性能,制备了SiC/SiO2-Al2O3-MgO-ZrO2新型陶瓷材料。结果表明,SiC/SiO2复合纳米粉体的添加大大增加了材料的体积密度,增强了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特别是经1850℃焙烧的样品,当SiC/SiO2复合纳米粉体的含量为7%(质量分数)时,试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提高了23.1%和25.5%,在热震温差超过1000℃的恶劣条件下,其残余抗弯强度保持率仍高达69%。SEM观察表明,单纯的Al2O3-MgO-ZrO2材料的断面有游离的柱状颗粒存在,而添加SiC/SiO2的样品,不同氧化物和非氧化物颗粒紧密结合,形成光滑圆润的波浪状结构,这一显微结构对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SiO2复合纳米粉体 层状复合陶瓷 烧嘴材料 Al2O3-MgO-ZrO2
下载PDF
碳化硅纳米晶须的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艳军 蔡炳初 +1 位作者 张亚非 吴建生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1-44,共4页
介绍了制备SiC纳米晶须的方法,包括:固相碳源法(电弧放电,电阻加热蒸发,SiOx薄膜生长及CNTS受限反应法),液相碳源法(sol-gel),及气相碳源法(浮动催化剂法,Fe纳米薄膜催化法)等。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制备SiC纳米晶须的... 介绍了制备SiC纳米晶须的方法,包括:固相碳源法(电弧放电,电阻加热蒸发,SiOx薄膜生长及CNTS受限反应法),液相碳源法(sol-gel),及气相碳源法(浮动催化剂法,Fe纳米薄膜催化法)等。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制备SiC纳米晶须的前景与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纳米晶须 制备方法 纳米电子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陶瓷界面和晶界精细结构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温树林 刘茜 +1 位作者 宋澄宇 冯景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82-384,共3页
陶瓷材料中的界面和晶界对材料性能有重大影响.因此,对界面和晶界的精细结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导至材料工艺和性能的改进.也导至界面学科的发展.本工作首先研究了碳化硅(晶须)/硅铝氧氮(SiC(w)/SiAlON)复合材料中纤维(SiC)和母相(SiAlON... 陶瓷材料中的界面和晶界对材料性能有重大影响.因此,对界面和晶界的精细结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导至材料工艺和性能的改进.也导至界面学科的发展.本工作首先研究了碳化硅(晶须)/硅铝氧氮(SiC(w)/SiAlON)复合材料中纤维(SiC)和母相(SiAlON)之间的界面精细结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界面 晶界 精细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