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汗马保护区原麝冬季采食资源可获得性分析
1
作者 陈思琪 唐晓勇 +7 位作者 齐琦 包衡 闫秀琳 李洋 张卫华 杨琨 李晔 姜广顺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5,共10页
2022年2—3月,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野外调查和粪便样本采集,共收集疑似原麝新鲜粪便样本36份,经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原麝粪便样本33份,同时采集14种原麝可采食的植物样本。通过食性分析,... 2022年2—3月,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野外调查和粪便样本采集,共收集疑似原麝新鲜粪便样本36份,经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原麝粪便样本33份,同时采集14种原麝可采食的植物样本。通过食性分析,测定可采食植物的宏营养和微营养含量,定量食物可获得性和可食植物的营养含量,以探究原麝冬季食性及食物资源可获得性。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食物组成比例和食物可获得性存在差异,地衣是原麝冬季大宗食物(50.65%),环境中食物可获得性不是决定食物组成比例的主要因素;原麝冬季首先从环境中摄取碳水化合物和Na含量高的草本类植物,其次有选择地采食能量、蛋白质及脂肪含量较高的灌木类(含低矮乔木)植物,以达到自身营养物质的均衡和满足特定的营养需求。通过转化的冗余分析(tb-RDA)发现,冬季生境中原麝采食的灌木类(含低矮乔木)与草本类植物的营养供应具有显著差异,且生境植物总结构性碳水化合物(TSC)和总能(GE)显著影响原麝冬季食物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冬季生境中原麝采食植物的可获得性及营养和能量分配对原麝采食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麝 冬季 食物组分 采食 资源可获得性
下载PDF
小兴安岭通河林区原麝夏季对生境的选择 被引量:24
2
作者 吴建平 周玲玲 穆立蔷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8,共5页
2004年8-9月,在通河县龙口林场采用样线样方法对原麝夏季生境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设235个样方,其中原麝利用样方55个,采用卡方(Chi—square)统计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原麝偏好利用针阔混交林,避免杂木林;倾向于选择离水源... 2004年8-9月,在通河县龙口林场采用样线样方法对原麝夏季生境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设235个样方,其中原麝利用样方55个,采用卡方(Chi—square)统计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原麝偏好利用针阔混交林,避免杂木林;倾向于选择离水源近、远离人为干扰的上坡位;一般喜欢有石砬子的山坡;对坡向的利用无选择性。对原麝利用样方和非利用样方进行比较,发现原麝生境具有海拔高、郁闭度小、食物丰富和坡度陡等特征。对各种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前6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3.30%,可以较好地反映原麝生境特征,根据载荷系数绝对值大小将原麝夏季生境选择影响因子分别命名为食物丰富度因子、植被因子、干扰因子、隐蔽度因子、地理因子和倒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麝 夏季 生境选择 影响因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大兴安岭原麝冬季的生境选择 被引量:24
3
作者 吴建平 张海龙 张勇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50,共6页
2005年3~4月和2006年3月,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自然保护区,采用机械布点法随机设置样线,对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冬季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对海拔、乔木密度、雪深、隐蔽度、食物丰富度、坡度和倒木数量进行2个独立样本的Mann-Wh... 2005年3~4月和2006年3月,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自然保护区,采用机械布点法随机设置样线,对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冬季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对海拔、乔木密度、雪深、隐蔽度、食物丰富度、坡度和倒木数量进行2个独立样本的Mann-Whitey U检验,找出生境利用样方与任意样方的生态因子的差异。U检验的结果表明,原麝冬季喜欢活动在相对海拔高、乔木密度小、雪层浅、隐蔽度高、坡度陡且喜食食物丰富的区域;对植被类型、坡位、坡向、距水源距离、距人为干扰距离、动物干扰和碎石坡7个名词性变量采用卡方(Chi-square)统计进行显著性检验,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原麝冬季偏好远离人为干扰、接近碎石坡、阳坡和其他动物干扰较少的针阔混交林中;对以上14个生态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2·318%,可以较好地反映原麝生境特征,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将原麝冬季生境选择影响因子分别命名为空间因子(海拔、坡度、距碎石坡距离)、干扰因子(距人为干扰距离、距水源距离)、坡向因子(坡向、乔木密度)、坡位因子(坡位、动物干扰)、食物因子(食物丰富度、隐蔽度)和倒木因子(倒木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麝 生境选择 大兴安岭 冬季
下载PDF
原麝与斑羚冬季家域的对比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建平 张勇 +1 位作者 付东风 兰文旭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0,共3页
2006年1月—3月,在黑龙江省通河县龙口林场,利用冬季原麝和斑羚在雪地上留下的活动踪迹,沿其活动的外沿进行跟踪,并用GPS沿途存取地理坐标点信息,所得的数据经过计算机MapSource软件分析后,计算了原麝和斑羚家域的投影面积。同时,利用... 2006年1月—3月,在黑龙江省通河县龙口林场,利用冬季原麝和斑羚在雪地上留下的活动踪迹,沿其活动的外沿进行跟踪,并用GPS沿途存取地理坐标点信息,所得的数据经过计算机MapSource软件分析后,计算了原麝和斑羚家域的投影面积。同时,利用所测坡度值将投影面积换算成实际的三维面积,即冬季原麝和斑羚的家域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原麝和斑羚家域大小没有显著差别,但是正在哺育幼体的母体占有的家域面积要相对大些;同种个体间不发生家域的重叠现象,但是不同物种的个体间有家域重叠现象;原麝和斑羚的家域形状都不规则,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复杂地貌和动物对这些复杂地形的利用。根据研究地区冬季动物食物等资源匮乏的问题,为了保护原麝和斑羚等稀有野生动物,建议当地林业局应从严格控制狩猎和薪伐的保护方式向科学管理发展,改善林下植被、限制采山、减少人为干扰,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麝 斑羚 家域
下载PDF
小兴安岭地区原麝冬季食性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吴建平 单继红 李言阔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3,共6页
2004年2—3月和2004年11月至2005年1月在黑龙江省通河县龙口林场,对原麝冬季的食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分析原麝冬季采食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比例,并测定了主要取食的9种木本植物及苔藓和蕨类植物的营养成分。研究结... 2004年2—3月和2004年11月至2005年1月在黑龙江省通河县龙口林场,对原麝冬季的食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分析原麝冬季采食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比例,并测定了主要取食的9种木本植物及苔藓和蕨类植物的营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原麝冬季取食的植物共计46科66种,其中兴安杜鹃、光萼溲疏、五角槭、羊胡子苔草分别占32.7%、7.8%、5.81%、5.56%,是原麝冬季主要取食的植物种类,占取食植物的51.9%。木本植物枝叶是原麝冬季的主要食物,在冬季食物组成中所占百分比最高,达75.0%。对草本植物、蕨类、苔藓、地衣的取食量均较小。冬季原麝比较喜欢采食蛋白含量高的植物,采食部位主要为植物木质化较低的当年枝顶端部分。藓类主要出现在1—3月份的食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麝 食性 显微组织学分析 营养质量
下载PDF
我国原麝一个新的分布省、区——陕西省黄龙山区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家炎 吴晓平 裴俊峰 《野生动物》 2011年第6期306-308,357,共3页
在陕西省北部宜川县黄龙山区捕获的10只(4♂,6♀均成体)麝类标本,经鉴定为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Linnaeus,1758)。它与分布于陕西南部的秦岭、大巴山一带的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1929)有明显区别,二者不同处为:1)原麝背... 在陕西省北部宜川县黄龙山区捕获的10只(4♂,6♀均成体)麝类标本,经鉴定为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Linnaeus,1758)。它与分布于陕西南部的秦岭、大巴山一带的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1929)有明显区别,二者不同处为:1)原麝背毛终身具淡黄褐色斑点,而林麝成体无斑点;2)原麝体型稍大,体长一般800.00~900.00 mm,林麝体型稍小,体长一般700.00~800.00 mm;3)原麝头骨之泪骨宽度大于长度,林麝头骨之泪骨一般长宽相等。标本现保存在陕西省宜川县林业局。原麝发现于陕西省北部的黄龙山区,是继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内蒙古、山西6省(自治区)之后的第7个新的分布省。原麝资源的不断扩大,对于保护及利用这一珍贵物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类 原麝 黄龙山 新分布省区
下载PDF
林麝及其近缘物种编码区微卫星分布规律及功能分析
7
作者 赵琪 张琪 +4 位作者 李浩玲 兰月 鄢行安 赵贵军 戚文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5-715,共11页
麝科和鹿科动物均属于偶蹄反刍类动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通过系统的微卫星序列(Simple sequences repeats, SSRs)从基因组水平揭示物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探索微卫星序列的基因功能及其富集的信号通路,目前仍缺乏相关研究。随着林麝(M... 麝科和鹿科动物均属于偶蹄反刍类动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通过系统的微卫星序列(Simple sequences repeats, SSRs)从基因组水平揭示物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探索微卫星序列的基因功能及其富集的信号通路,目前仍缺乏相关研究。随着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小麂(Muntiacus reevesi)、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和马鹿(Cervus elaphus)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提取了这些动物蛋白质编码区(coding sequences, CDS)序列,统计和分析了其CDS区微卫星序列分布规律及其生物学功能,探索了含SSR基因富集的信号通路及其与疾病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林麝、原麝、小麂、赤麂和马鹿蛋白质编码区含SSR序列的基因所占比例分别为6.96%(1 696个)、7.18%(2 359个)、7.29%(3 005个)、7.36%(1 916个)和7.48%(1 924个),并且这5种动物CDS区SSRs分布模式具有相似性,均是三倍体核苷酸(即三核苷酸和六核苷酸) SSRs最多,分别为96.85%、94.87%、65.44%、64.23%和88.04%。GO功能富集表明,林麝与其他4种动物蛋白质编码区SSR序列在分子功能、细胞组成和生物学过程3个方面具有较多共同显著富集的功能,包括DNA结合、染色质和生长发育等。KEGG通路分析表明,林麝及其他4种动物蛋白质编码区SSR序列具有7个共同显著富集的KEGG通路,包括遗传信息调控蛋白家族、转录因子、染色体及相关蛋白、剪接体、转录机制和Notch信号通路和成体糖尿病。通过对林麝编码区含SSR关键免疫基因及其相关联的KEGG通路进行分析,发现10个含SSR的关键免疫基因对应的KEGG通路与疾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原麝 小麂 赤麂 马鹿 编码区 微卫星序列 功能注释
下载PDF
原麝和林麝冬夏两季粪便真菌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5
8
作者 苏日娜 Myagmarsuren Erdenedalai +3 位作者 孟根达来 Batkhuu Luvsantseren Chimedragchaa Chi 哈斯苏荣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9,共13页
肠道微生物群对宿主健康的影响取决于饮食、环境和宿主等因素。本研究通过Illumina MiSeq平台对冬、夏两季林麝和原麝粪便真菌ITS1区段进行测序,探究原麝和林麝肠道真菌菌群结构特性及季节因素对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麝和原麝肠... 肠道微生物群对宿主健康的影响取决于饮食、环境和宿主等因素。本研究通过Illumina MiSeq平台对冬、夏两季林麝和原麝粪便真菌ITS1区段进行测序,探究原麝和林麝肠道真菌菌群结构特性及季节因素对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麝和原麝肠道真菌组成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均为优势菌门,它们的相对丰度随物种和季节因素改变差异不显著。但原麝和林麝肠道真菌在α-多样性指数和β-多样性差异显著,表明林麝和原麝肠道真菌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此外,研究还表明原麝冬季肠道真菌多样性高于夏季,且菌群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受季节因素影响,原麝肠道真菌中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是国内外首次对原麝肠道真菌组成进行探究,这些结果为改善麝种群的饲养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更科学地人工饲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麝 林麝 真菌多样性 季节变化 ITS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