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mokarst Lake Changes in the Southern Fringe of Siberian Permafrost Region in Mongolia Using Corona, Landsat, and ALOS Satellite Imagery from 1962 to 2007
1
作者 Adiya Saruulzaya Mamoru Ishikawa Yamkhin Jambaljav 《Advances in Remote Sensing》 2016年第4期215-231,共17页
This study presents thermokarst lake changes at seven different sites in the continuous and isolated permafrost zones in Mongolia. Lakes larger than 0.1 ha were analyzed using Corona KH-4, KH-4A and KH-4B (1962-1968),... This study presents thermokarst lake changes at seven different sites in the continuous and isolated permafrost zones in Mongolia. Lakes larger than 0.1 ha were analyzed using Corona KH-4, KH-4A and KH-4B (1962-1968), Landsat ETM + (1999-2001), and ALOS/AVNIR-2 (2006-2007) satellite imagery. Between 1962 and 2007, the total number and area of lakes increased by +21% (347 to 420), and +7% (3680 ha to 3936 ha) in the continuous permafrost zone, respectively. These changes correspond to the appearance of 85 new lakes (166 ha) during the last 45 years. In contrast, lakes in the isolated permafrost zone have decreased by –42% (118 to 68) in number and –12% (422 ha to 371 ha) in area from 1962 to 2007. The changes in lake area and number are likely attributed to shifts in climate regimes and local permafrost conditions. Since 1962, the mean annual air temperature and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northern continuous permafrost zone compared to the southern isolated permafrost zone. Due to ongoing atmospheric warming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trend in annual precipitation, patches of ice-rich subsurface have thawed, and the number and area of lakes have accordingly developed in the continuous permafrost zone. Shrinking of thermokarst lakes in the isolated permafrost zone may be due to disappearing permafrost, deepening of the active layer, and increased water loss through surface evaporation and subsurface drain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karst Lake siberian Permafrost region Mongolia CORONA LANDSAT ALOS
下载PDF
Early Jurassic Climate Warming in Eastern Siberia: First Macrofloristic Evidence from Irkutsk Basin, Russia
2
作者 Andrey FROLOV Irina MASHCHUK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035-1050,共16页
Numerous new records of Ferganiella, Podozamites, and Schidolepium, including a new species, Ferganiella ivantsovii sp. nov., are described from the Early Jurassic(Toarcian) Middle Subformation of the Prisayan Formati... Numerous new records of Ferganiella, Podozamites, and Schidolepium, including a new species, Ferganiella ivantsovii sp. nov., are described from the Early Jurassic(Toarcian) Middle Subformation of the Prisayan Formation from the Euro-Sinian paleofloristic region in the Irkutsk Basin, Eastern Siberia, Russia. An analysis of the paleo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Ferganiella and Podozamites shows that both genera were the most diverse and numerous in the East Asian province of the Euro-Sinian region and in the Northern Chinese province of the Siberian region during the Early and Middle Jurassic. These phytochoria were located in the subtropical and temperate subtropical climate zones, which allows us to consider Ferganiella and Podozamites as thermophilic plants, which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the Early Toarcian climatic optimum. Their abundance in the Irkutsk Basin thus may indicate Early Toarcian warming;further abundant Schidolepium cones, which produced Araucariacites pollen, typical for Euro-Sinian flora complement the scenario. Thus, the new finds are the first macrofloristic indicators of the Toarcian climatic optimum in the Irkutsk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EOBOTANY Ferganiella Podozamites Schidolepium Toarcian climatic optimum PALEOBIOGEOGRAPHY siberian paleofloristic region Irkutsk
下载PDF
中苏在西伯利亚地区的戏剧艺术合作
3
作者 臧颖(译)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4,13,共5页
中苏在戏剧艺术领域合作的历史是两个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域。以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为例,笔者所依据的史料来自俄罗斯档案基金会及各类期刊和杂志。中俄人民对彼此艺术的了解始于沙俄和晚晴时期,1917年革命后,两个民族在戏剧艺术领域的... 中苏在戏剧艺术领域合作的历史是两个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域。以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为例,笔者所依据的史料来自俄罗斯档案基金会及各类期刊和杂志。中俄人民对彼此艺术的了解始于沙俄和晚晴时期,1917年革命后,两个民族在戏剧艺术领域的交流开始不断加强,这股潮流在(苏联)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及两国首都城市率先兴起。在中俄关系中西伯利亚地区占据重要的跨境地理位置,这些进程间接地对该地区产生深刻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苏在戏剧艺术领域的合作快速发展,苏联剧院开始排演许多中国题材的剧目,两国剧团开始进行巡回演出。西伯利亚地区的中国工人通过业余演出形式将中国艺术传播给西伯利亚本地民众。20世纪50年代,双方艺术合作的中心城市是新西伯利亚和伊尔库茨克。20世纪60年代,双方的文化艺术交流中断,直到80年代中苏关系正常化之后双方在戏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再次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关系 戏剧艺术领域合作 西伯利亚地区
下载PDF
农业人力资本的保护和发展问题——以西伯利亚部分地区为例
4
作者 +1 位作者 杨欣玥(译) 石岩(译) 《西伯利亚研究》 2023年第2期5-17,118,共14页
俄罗斯面临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挑战加剧了在现代创新基础上发展农业的紧迫性。实现农业创新发展必须依靠高素质劳动力。当前,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已成为俄罗斯农业创新缓慢、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究其根本是青年及高素质劳动力由于工资低、... 俄罗斯面临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挑战加剧了在现代创新基础上发展农业的紧迫性。实现农业创新发展必须依靠高素质劳动力。当前,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已成为俄罗斯农业创新缓慢、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究其根本是青年及高素质劳动力由于工资低、生活条件差等问题无意留在农村地区发展。应全力解决上述问题,保护和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人力资本,为农业部门提供量足质优的劳动力资源,进而充分保障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原文发表于俄罗斯《地区:经济学与社会学》杂志2022年第3期(1),经作者同意在《西伯利亚研究》以中文刊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西伯利亚地区 劳动力资源 人力资本 教育 工资 工作和生活条件
下载PDF
近50年来中国西北地区尘暴发生及其可能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金彦香 李昊 +2 位作者 李丰山 刘英英 李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3-638,共6页
结合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及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气候资料,通过考察1960-2007年中国西北地区137个站点春季累计尘暴发生频次与研究区和西伯利亚地区的温度、气压、风速等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初步揭示了西北地区春季尘暴发生的演... 结合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及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气候资料,通过考察1960-2007年中国西北地区137个站点春季累计尘暴发生频次与研究区和西伯利亚地区的温度、气压、风速等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初步揭示了西北地区春季尘暴发生的演化趋势及其潜在动力机制.研究表明,1960-2007年中国西北地区尘暴频次总体呈减少趋势;西伯利亚和西北地区上一年冬季和当年春季均温与尘暴频次均呈显著负相关;西伯利亚和西北地区冬春季温差、气压差与尘暴频次均呈正相关.初步研究表明,近20年来,西伯利亚和西北地区温度的升高以及西伯利亚地区较高的增温幅度导致尘暴发生区平均风速的减小,是尘暴频次减少的主要动力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暴 大气温度 大气压 风速 西北地区 西伯利亚地区
下载PDF
奇台无芒雀麦区域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茁萌 闵继淳 +7 位作者 李梦林 张鸿书 李淑平 木合塔尔 木拉提 吉.达拉巴依尔 阿不都克衣木 石定燧 《八一农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48-53,共6页
于1988年至1990年,分别在乌鲁木齐市老满城、奇台县、阿勒泰市蒙库、昭苏县和天山北坡中山带谢家沟进行了奇台无芒雀麦品种区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奇台无芒雀麦可以在北疆很大的地区(从海拔670m的平原荒漠到海拔1900m的中山带)生长,每... 于1988年至1990年,分别在乌鲁木齐市老满城、奇台县、阿勒泰市蒙库、昭苏县和天山北坡中山带谢家沟进行了奇台无芒雀麦品种区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奇台无芒雀麦可以在北疆很大的地区(从海拔670m的平原荒漠到海拔1900m的中山带)生长,每年可以刈草1~2次,甚至3次,其产草量极显著地高于对照品种——生产利用的老芒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与其它供试材料相比,奇台无芒雀麦的品种丰产性好,稳定性最高,在草场改良中用奇台无芒雀麦取代老芒麦的策略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芒雀麦 区域试验 品种 稳定性
全文增补中
从分子水平探讨中国东北狍的分类地位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明海 肖朝庭 Koh Hungsun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9,共6页
国内外对中国狍的分类地位意见不一。本文测定了来自中国东北完达山、小兴安岭、大兴安岭、三江和吉林向海等 5个地区的 15只野生狍的线粒体DNACytb基因 (4 15bp)和来自完达山、三江和吉林向海等 3个地区的 6只野生狍的线粒体控制区部... 国内外对中国狍的分类地位意见不一。本文测定了来自中国东北完达山、小兴安岭、大兴安岭、三江和吉林向海等 5个地区的 15只野生狍的线粒体DNACytb基因 (4 15bp)和来自完达山、三江和吉林向海等 3个地区的 6只野生狍的线粒体控制区部分序列 (76 4bp) ,分析了中国东北狍与西伯利亚狍、欧洲狍的系统进化关系 ,得出中国东北狍与欧洲狍之间mtDNACytb和mtDNA控制区序列差异平均值分别为 4 12 %和 4 89% ,达到了鹿类动物的种间差异水平 ;而与西伯利亚狍的mtDNACytb和mtDNA控制区序列差异平均值仅为 1 6 1%和 2 4 4 % ,只达到亚种水平。结合形态学的差异 ,本文认为中国东北的狍与欧洲狍为两个独立的物种 ,与西伯利亚狍为同种。并提出中国东北狍与欧洲狍的分歧时间约在 2 0 0万年前 ,与西伯利亚狍的分歧时间约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地位 DNA 控制区 序列差异 系统进化关系 中国东北 物种 分子水平 线粒体 形态学
下载PDF
俄西伯利亚联邦区与中国省区经贸合作形势分析
8
作者 牛燕平 《西伯利亚研究》 2006年第6期11-15,共5页
中俄两国首脑倡导和支持地方合作,并就协调两国地方发展战略,提高双方合作水平达成共识。俄西伯利亚联邦区的对外经贸重点转向中国,与中国省区,特别是与中国毗邻省区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两国地区间互利双赢的合作,将有利于各自的经济... 中俄两国首脑倡导和支持地方合作,并就协调两国地方发展战略,提高双方合作水平达成共识。俄西伯利亚联邦区的对外经贸重点转向中国,与中国省区,特别是与中国毗邻省区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两国地区间互利双赢的合作,将有利于各自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联邦区 中国省区 经贸合作
下载PDF
基于mtDNA控制区部分序列探讨东北狍与西伯利亚狍、欧洲狍的遗传分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宝田 刘忠军 白秀娟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4-220,共7页
对来自中国东北12个狍样本线粒体控制区序列进行了测定,初步探讨了东北狍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与西伯利亚狍、欧洲狍的遗传分化问题。结果在562 bp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中共发现40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38个,颠换2个(Ti/Tv=19∶1),多态位... 对来自中国东北12个狍样本线粒体控制区序列进行了测定,初步探讨了东北狍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与西伯利亚狍、欧洲狍的遗传分化问题。结果在562 bp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中共发现40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38个,颠换2个(Ti/Tv=19∶1),多态位点的比例为7.12%。共检测到12种线粒体DNA单倍型,单倍型间的序列差异平均为2.00%。结合GenBank上西伯利亚狍和欧洲狍同源序列进行分析,确定27个单倍型,种群内及种群间无共享单倍型。AMOVA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间(67.28%)。东北狍与西伯利亚狍无明显遗传分化(Fst=0.112 25,P>0.05),二种群间基因流程度最大(2.03)。而东北狍与欧洲狍(Fst=0.718 28,P<0.001)、西伯利亚狍与欧洲狍(Fst=0.791 84,P<0.001)、西伯利亚狍—东北狍组合与欧洲狍(Fst=0.694 50,P<0.001)均具有显著的遗传分化。系统发生树和单倍型网络关系图均将27个单倍型分成2个进化枝:欧洲狍进化枝和西伯利亚狍—东北狍进化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狍 西伯利亚狍 欧洲狍 线粒体DNA 控制区 遗传分化
下载PDF
2017年冬季内蒙古气候异常偏冷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清霞 高晶 +1 位作者 刘炜 冯晓晶 《内蒙古气象》 2019年第6期8-11,共4页
2017年冬季内蒙古气温偏低,冬季各月气温偏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利用107站1961—2017年冬季各月气温资料、NECP环流场和NOAA海温场资料,从欧亚环流特征和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角度,分析了2017年冬季气温异常偏低特征及其成... 2017年冬季内蒙古气温偏低,冬季各月气温偏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利用107站1961—2017年冬季各月气温资料、NECP环流场和NOAA海温场资料,从欧亚环流特征和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角度,分析了2017年冬季气温异常偏低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2017年冬季气温以偏低为主,且东部地区持续异常偏低特征比较突出;(2)北半球500hPa高度距平场上,欧亚中高纬度环流形势呈现出与异常偏冷年的环流特征;(3)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冷、东亚冬季风偏强均是导致内蒙古东部地区冬季异常偏冷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地区 冬季异常偏冷 东亚冬季风
下载PDF
京津冀冬季冷空气过程的低频特征及西伯利亚高压低频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宁 何丽烨 +1 位作者 梁苏洁 郭军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5-496,共12页
本文使用1981-2015年京津冀地区逐日气温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冬季冷空气过程的低频环流特征,以及西伯利亚高压(SH)的低频变化特征及其对京津冀冷空气过程的影响。分析表明,冬季京津冀气温和SH都存在10~30 d显著低频... 本文使用1981-2015年京津冀地区逐日气温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冬季冷空气过程的低频环流特征,以及西伯利亚高压(SH)的低频变化特征及其对京津冀冷空气过程的影响。分析表明,冬季京津冀气温和SH都存在10~30 d显著低频周期,且二者的低频分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超前滞后相关。京津冀冷空气过程主要发生在低频气温从零位相到谷值的下降阶段,以及低频SH从峰值到零位相的下降阶段。随着京津冀气温和SH的10~30 d低频变化,亚洲近地面层和中层大气环流均表现出一个从西北向东南传播的低频变化周期。影响京津冀地区的低温异常最早出现在喀拉海附近并在亚洲高纬地区维持和积累,产生持续冷却作用;同时中层相应区域维持的强气旋性环流异常表明有持续的大气辐合,中层辐合下沉与近地面持续冷却作用配合形成近地面异常高压。异常高压伴随异常低温南下过程中与中层加强的东亚大槽配合,使京津冀地区处于整层北风异常中,易形成冷空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冷空气 西伯利亚高压 低频变化 大气辐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