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lecular phylogenetic status of Siberian roe deer(Capreolus pygargus) based on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 from Jeju Island in Korea
1
作者 Yong-Su Park Baek-Jun Kim +3 位作者 Woo-Shin Lee Jong-Taek Kim Tae-Wook Kim Hong-Shik Oh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4年第32期4283-4288,共6页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taxonomic status of Siberian roe deer(Capreolus pygargus)from the Korean peninsula,partial sequences of the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 gene were analyzed.We collected 57...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taxonomic status of Siberian roe deer(Capreolus pygargus)from the Korean peninsula,partial sequences of the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 gene were analyzed.We collected 57 roe deer samples from Mainland and Jeju Island between July 2004 and June 2009.A total of 50 sequences(1,070 bp)were obtained,and seven haplotypes were defined.Five haplotypes were found from Mainland,and two were discovered from Jeju Island.The genetic diversity was lower in the Jeju Island population than in the Mainland population.In addition,both the consensus neighbor-joining tree and maximum parsimony tree showed an identical topology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Jeju Island clades.Based on the results,two subspecies of the Korean roe deer were confirmed.Siberian roe deer in Jeju Island showed a distinct difference in the cytochrome b gene compared with other Siberian roe deer,being aunique native species inhabiting only Jeju Island in Korea.Because Siberian roe deer in Jeju Island can be classified at subspecies level,the new subspecies in Jeju was named Capreolus pygargus jejuensis in this study.For this new subspecies,reasonabl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effort is needed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济州岛 系统发育地位 矮鹿 韩国 遗传多样性 分子
原文传递
冬春季狍取食营养策略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齐琦 包衡 姜广顺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5,共10页
为了对比分析冬季和春季狍(Capreolus pygargus)取食营养策略及其影响因素,2020年11月—2021年5月,在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和样本采集等工作,共收集狍粪便38份,其中冬季26份,春季12份;植物样本953份,其中冬季542... 为了对比分析冬季和春季狍(Capreolus pygargus)取食营养策略及其影响因素,2020年11月—2021年5月,在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和样本采集等工作,共收集狍粪便38份,其中冬季26份,春季12份;植物样本953份,其中冬季542份,春季411份。通过分析狍食性,测定可食植物宏营养和微营养含量,以及定量环境中食物获得性和可食植物的营养含量,对比分析冬春季狍的食物组成和营养策略。结果表明:冬春季狍食物组成和食物可获得性存在差异,且环境中的食物可获得性并不是决定其食物组成比例的主要因素;冬季狍从植物中摄取的脂肪、总结构性碳水化合物(TSC)、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TNC)、总能(GE)、Na、P和Ca含量均显著高于春季。通过对比冬春季环境中狍取食植物营养供应、取食植物归一化后可供应营养与狍摄取营养,发现其在蛋白质、脂肪、TSC、TNC、GE和Ca含量上的变化均一致,说明冬春季环境中狍取食植物营养的供应对其营养的摄取存在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春季 食物组成 营养策略
下载PDF
从分子水平探讨中国东北狍的分类地位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明海 肖朝庭 Koh Hungsun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9,共6页
国内外对中国狍的分类地位意见不一。本文测定了来自中国东北完达山、小兴安岭、大兴安岭、三江和吉林向海等 5个地区的 15只野生狍的线粒体DNACytb基因 (4 15bp)和来自完达山、三江和吉林向海等 3个地区的 6只野生狍的线粒体控制区部... 国内外对中国狍的分类地位意见不一。本文测定了来自中国东北完达山、小兴安岭、大兴安岭、三江和吉林向海等 5个地区的 15只野生狍的线粒体DNACytb基因 (4 15bp)和来自完达山、三江和吉林向海等 3个地区的 6只野生狍的线粒体控制区部分序列 (76 4bp) ,分析了中国东北狍与西伯利亚狍、欧洲狍的系统进化关系 ,得出中国东北狍与欧洲狍之间mtDNACytb和mtDNA控制区序列差异平均值分别为 4 12 %和 4 89% ,达到了鹿类动物的种间差异水平 ;而与西伯利亚狍的mtDNACytb和mtDNA控制区序列差异平均值仅为 1 6 1%和 2 4 4 % ,只达到亚种水平。结合形态学的差异 ,本文认为中国东北的狍与欧洲狍为两个独立的物种 ,与西伯利亚狍为同种。并提出中国东北狍与欧洲狍的分歧时间约在 2 0 0万年前 ,与西伯利亚狍的分歧时间约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地位 DNA 控制区 序列差异 系统进化关系 中国东北 物种 分子水平 线粒体 形态学
下载PDF
基于mtDNA控制区部分序列探讨东北狍与西伯利亚狍、欧洲狍的遗传分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宝田 刘忠军 白秀娟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4-220,共7页
对来自中国东北12个狍样本线粒体控制区序列进行了测定,初步探讨了东北狍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与西伯利亚狍、欧洲狍的遗传分化问题。结果在562 bp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中共发现40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38个,颠换2个(Ti/Tv=19∶1),多态位... 对来自中国东北12个狍样本线粒体控制区序列进行了测定,初步探讨了东北狍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与西伯利亚狍、欧洲狍的遗传分化问题。结果在562 bp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中共发现40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38个,颠换2个(Ti/Tv=19∶1),多态位点的比例为7.12%。共检测到12种线粒体DNA单倍型,单倍型间的序列差异平均为2.00%。结合GenBank上西伯利亚狍和欧洲狍同源序列进行分析,确定27个单倍型,种群内及种群间无共享单倍型。AMOVA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间(67.28%)。东北狍与西伯利亚狍无明显遗传分化(Fst=0.112 25,P>0.05),二种群间基因流程度最大(2.03)。而东北狍与欧洲狍(Fst=0.718 28,P<0.001)、西伯利亚狍与欧洲狍(Fst=0.791 84,P<0.001)、西伯利亚狍—东北狍组合与欧洲狍(Fst=0.694 50,P<0.001)均具有显著的遗传分化。系统发生树和单倍型网络关系图均将27个单倍型分成2个进化枝:欧洲狍进化枝和西伯利亚狍—东北狍进化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狍 西伯利亚狍 欧洲狍 线粒体DNA 控制区 遗传分化
下载PDF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西伯利亚狍的家域动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滕扬 张帅 +2 位作者 赛罕 韩志庆 鲍伟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3-82,共10页
【目的】了解在自然保护区相对隔离环境中西伯利亚狍家域的季节和年度动态,分析狍对微生境和捕食风险的适应,为促进种群恢复和栖息地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用无线电遥测技术,以三角形法则进行个体定... 【目的】了解在自然保护区相对隔离环境中西伯利亚狍家域的季节和年度动态,分析狍对微生境和捕食风险的适应,为促进种群恢复和栖息地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用无线电遥测技术,以三角形法则进行个体定位,利用最小凸多边形法计算家域面积。【结果】本次研究共捕捉到8只西伯利亚狍,其中3只以红外相机影像确认被猞猁捕食,面临较高的捕食风险。狍的年度和季节家域面积存在差异,春季的家域显著大于其他3个季节,同时,活动范围在冬季有从较高海拔山坡向沟底迁移的趋势。繁殖期与非繁殖期、亚成体与成体家域面积也存在差异。个体年度家域存在重叠,显示核心家域较为稳定。【结论】影响西伯利亚狍个体家域年度和季节变化的因素为觅食机会、捕食风险和能量需求。据此提出了补加营养盐和越冬饲料的管理对策,促进保护区狍种群的复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狍 家域面积 无线电遥测 最小凸多边形法 季节变化
下载PDF
长白山北部区域西伯利亚狍局域种群遗传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盛清宇 孙铁铎 +2 位作者 张崇颖 罗理杨 姜广顺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0-486,共7页
筛选了10个微卫星位点对长白山北部地区的7个西伯利亚狍的局域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个西伯利亚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均较高。等位基因数在7.3~11.1之间,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95。等位基因丰富度整体水平较高,... 筛选了10个微卫星位点对长白山北部地区的7个西伯利亚狍的局域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个西伯利亚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均较高。等位基因数在7.3~11.1之间,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95。等位基因丰富度整体水平较高,为7.5。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变化范围在0.7~0.76之间,种群遗传一致性较低,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程度较高。7个种群中,仅黄泥河种群的Fis值为负值(-0.01),其余6个种群的Fis值均大于0,在0.021~0.061之间,表明种群内部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遗传多样性分析说明研究区域内的狍种群具有良好的选育和遗传潜力,是可以进行持续利用的种质资源。7个西伯利亚狍局域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F_(ST)=0.002~0.0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狍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森林抚育干扰下的完达山区西伯利亚狍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衍 孙铁铎 +1 位作者 周绍春 姜广顺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7-492,共6页
2015年12月~2016年1月,在完达山地区东方红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开展了东北虎猎物种群调查。该次调查共布设48条样线,总长度为211.85 km,平均每条样线长4.4 km,间距3 km,记录西伯利亚狍出现点343个。运用GIS技术和MAXENT模型对西伯利亚狍... 2015年12月~2016年1月,在完达山地区东方红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开展了东北虎猎物种群调查。该次调查共布设48条样线,总长度为211.85 km,平均每条样线长4.4 km,间距3 km,记录西伯利亚狍出现点343个。运用GIS技术和MAXENT模型对西伯利亚狍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西伯利亚狍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308.08 k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7.88%。西伯利亚狍对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东北坡、东坡和东南坡,海拔140~260 m,距村庄2 km以上、距离河流约1~5 km、距离道路约3~8 km以及透光伐3 a后的森林抚育区域表现出偏爱。森林抚育作为人为干扰因子之一对西伯利亚狍栖息地的选择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模型 森林抚育 西伯利亚狍 栖息地适宜性
下载PDF
西伯利亚狍成纤维细胞建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8
作者 郭晓楠 李云霞 +10 位作者 郝晓丽 王茂俊 乌云毕力格 吴图雅 格根卓拉 张健 宋永利 赵高平 曹贵方 包斯琴 李喜和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3-667,共15页
本研究以内蒙古大青山获得野生雄性和雌性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为实验材料,利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进行气管、肺和耳3种组织成纤维细胞原代建系,研究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贴壁率、冷冻前及复苏后存活率、生长曲线,进一步绘制狍成... 本研究以内蒙古大青山获得野生雄性和雌性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为实验材料,利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进行气管、肺和耳3种组织成纤维细胞原代建系,研究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贴壁率、冷冻前及复苏后存活率、生长曲线,进一步绘制狍成纤维细胞核型图并分析其G带特征。实验结果显示,气管、肺和耳3种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经历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平台期三个阶段,细胞形态为梭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是典型成纤维细胞形态;成纤维细胞呈漩涡状生长,其中气管、耳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能力最强、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较弱,气管和耳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呈典型“S”型细胞生长特征。染色体核型及G带分析结果显示,雄性狍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条数为2n=70,其中,有34对常染色体,形态类型为12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22条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1对性染色体,X染色体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Y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5条超数染色体(B);雌性狍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条数为2n=70,其中,有34对常染色体,其形态类型为29条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5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1对为性染色体,X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8条超数染色体(B)。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雄性和雌性西伯利亚狍气管、肺和耳3种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系,在体外培养时生长状态良好且维持了细胞的遗传信息稳定性,绘制了西伯利亚狍雄性和雌性染色体核型及G带图谱,为将来更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材料与基本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狍 成纤维细胞 冷冻前及复苏后存活率 生长曲线 核型和G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