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丝路新见《四川会馆重修川主庙碑》研究
1
作者 邓妲 赵志宏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83-88,共6页
南方丝绸之路重要驿站永平杉阳镇有一通《四川会馆重修川主庙碑》,该碑对研究永平县杉阳镇发展史、汉族移民史、四川会馆发展史,以及杨慎历史和南方丝绸之路文化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该碑为研究对象,对立碑时间、杨文宪公祠、杨慎永... 南方丝绸之路重要驿站永平杉阳镇有一通《四川会馆重修川主庙碑》,该碑对研究永平县杉阳镇发展史、汉族移民史、四川会馆发展史,以及杨慎历史和南方丝绸之路文化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该碑为研究对象,对立碑时间、杨文宪公祠、杨慎永昌戍所、杨慎去世地点、杉阳地名变迁、重修川主庙事宜和四川商人的民间信仰等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丝绸之路 四川会馆 川主庙 杨慎 杉阳
下载PDF
四川会馆中“五腔同台”和“五腔一体”现象研究(二) 被引量:1
2
作者 崔陇鹏 钱强 《华中建筑》 2009年第12期98-100,共3页
该文按照川剧的五种声腔将四川境内的会馆建筑进行分类分析,以寻找川剧与其他剧种戏场的不同和相同之处。从而归纳出川剧观演场所的特点,为传统会馆剧场保护和当代川剧剧场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改进意见。
关键词 四川会馆 戏曲 观演场所 川剧
下载PDF
移民会馆与清代四川城镇发展与形态演变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蔚 胡斌 《华中建筑》 2013年第8期144-149,共6页
清代以来四川地区城镇的发展和形态演变与始于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历史事件以及移民会馆的兴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该文通过对地方志书及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广泛的实地调查,以数据统计和实例分析为基础,阐释出人... 清代以来四川地区城镇的发展和形态演变与始于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历史事件以及移民会馆的兴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该文通过对地方志书及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广泛的实地调查,以数据统计和实例分析为基础,阐释出人口迁徙与清代四川地区城镇整体崛起之间的关系,并且从会馆区域地理分布、会馆选址与布局等角度剖析清代移民会馆与四川地区城镇聚落空间结构和文化景观特征形成演变的内在联系与构成机制,为深入认识四川地区传统聚落文化提供新的角度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移民会馆分布选址聚落形态 空间结构
下载PDF
从明代状元策看明代民生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娟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1-15,共5页
明代殿试策对民生问题重点关注,状元策论的回应具体切实:明初百废待兴之际着眼于户籍田制问题,明代中期以节冗招抚应对民困民乱,在国匮民穷背景下务求保民恤民,这些状元策论彰显了"经济之文"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明代科举 殿试 殿试制策 状元对策 民生问题
下载PDF
秦人入川对巴蜀戏剧与移民文化的影响
5
作者 李祥林 《中原文化研究》 2021年第2期93-100,共8页
考察中华文化共同体,移民文化不可忽略。四川地处中国西部,号称"移民大省"。移民入川对巴蜀文化影响广泛,深入骨髓。从地缘看,四川和陕西接壤,秦人入川有悠久历史,彼此文化互动,交流至今。古代四川从秦灭蜀后"移秦民万家... 考察中华文化共同体,移民文化不可忽略。四川地处中国西部,号称"移民大省"。移民入川对巴蜀文化影响广泛,深入骨髓。从地缘看,四川和陕西接壤,秦人入川有悠久历史,彼此文化互动,交流至今。古代四川从秦灭蜀后"移秦民万家"入蜀,一直到明清,前后有五次大规模移民潮。陕人行走四方的经商活动也在戏曲题材中有所折射,秦风秦韵对巴蜀戏曲更深刻的影响体现在剧种声腔方面。会馆看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娱乐需要,更具有吸引同乡、凝聚族群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文化 移民入川 戏剧 会馆 剧种声腔
下载PDF
清代四川城镇聚落结构与“移民会馆”——人文地理学视野下的会馆建筑分布与选址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蔚 胡斌 张兴国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4-49,共6页
通过对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会馆的地理分布和在城镇中的选址特征及方式的研究,揭示出"移民会馆"在清中期以来四川城镇复兴以及聚落形态和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非常重要的社会作用,以期提供完... 通过对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会馆的地理分布和在城镇中的选址特征及方式的研究,揭示出"移民会馆"在清中期以来四川城镇复兴以及聚落形态和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非常重要的社会作用,以期提供完整理解四川地区传统聚落形态和空间格局特征的重要途径和文化图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移民会馆 分布 选址 聚落形态 空间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