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in Ethnic Regions in Northwest Sichuan Province 被引量:1
1
作者 GUO Hong,ZOU Yi-xing,WANG Yong-zhi Sichuan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Chengdu 610041,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5期37-40,44,共5页
Based on introducing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the ethnic regions in northwest Sichuan Province,the thesis analyzes it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tatus,whic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aspects--rich natural resources an... Based on introducing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the ethnic regions in northwest Sichuan Province,the thesis analyzes it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tatus,whic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aspects--rich natural resources and slow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of northwest Sichuan Province,it is found that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crop planting in this region are low,animal husbandry,as a major industry in pastoral region,sees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still at the resource-oriented stage;its agricultural structure is still the farming-pastoral structure relying mainly on animal husbandry,planting is dominated by crop planting and potato planting,animal husbandry mainly produces dairy and beef;the ethnic regions in northwest Sichuan Province is endowed with the advantages to grow crops,beans and fruits as well as to produce beef,mutton and milk,among which,three industries,say fruit,beef and dairy are with increasing location quotient and gradually strengthening industrial comparative advantage,while the location quotient of the other industries is declining and their industrial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re more stabl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griculture in northwest Sichuan Province to develop in breadth and depth,the thesis proposes the follow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the first one is to adhere to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odern animal husbandry;the second is to appropriately improve the proportion of economic crops;the third i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nic regionS in NORTHWEST sichuan PROVINCE OPTIM
下载PDF
川东龙泉土家刺绣技艺探究
2
作者 宋思琦 《西部皮革》 2024年第15期45-47,共3页
龙泉土家刺绣是土家族人用丝线在绸布上手工绣出的民间美术工艺品,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龙泉土家刺绣技艺主要是以传统的家族传承为主,采用口传心授的面对面教学方式,单纯根据资料和文献上的记载难以掌握完整的制作工艺。文章通过... 龙泉土家刺绣是土家族人用丝线在绸布上手工绣出的民间美术工艺品,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龙泉土家刺绣技艺主要是以传统的家族传承为主,采用口传心授的面对面教学方式,单纯根据资料和文献上的记载难以掌握完整的制作工艺。文章通过梳理龙泉土家刺绣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对传承人刘小林的实地访谈,在深入调查中,研究了土家刺绣技艺的艺术特点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土家族 刺绣 传统技艺
下载PDF
论四川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静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8-42,共5页
四川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是赋能地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本文考察其概貌,论述四川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应用价值,探讨应用的路径,即着力精选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创新网... 四川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是赋能地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本文考察其概貌,论述四川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应用价值,探讨应用的路径,即着力精选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创新网络育人、优化教师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民族地区 红色文化资源 思政课 应用
下载PDF
四川省民族地区州(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莉 张瑞华 +2 位作者 韩梅 陈春素 陈晓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机构的工作条件、能力建设与基本职能开展情况。方法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结果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机构存在人员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房屋设施较差,基本设备不齐全等问题。结论推进州、县级... 目的了解四川省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机构的工作条件、能力建设与基本职能开展情况。方法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结果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机构存在人员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房屋设施较差,基本设备不齐全等问题。结论推进州、县级妇保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和科室建设,提高妇幼服务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民族地区 妇幼保健 机构 人员 设备
下载PDF
略论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办学的民族特色——以四川省民族地区三所高校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傅林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28,共7页
四川省民族地区三所高校的发展表明,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等方面都突出显示了其民族特色,这是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这些民族特色,并进一... 四川省民族地区三所高校的发展表明,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等方面都突出显示了其民族特色,这是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这些民族特色,并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保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民族地区 高等教育 民族特色
下载PDF
基督教与川康边疆建设——以边疆服务运动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邓杰 《民族学刊》 2010年第2期42-51,161-162,共12页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在四川西康民族地区开展的一系列事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川康边疆的建设和发展。小学的兴建,改善了川康边民的教育环境,促进了边疆教育事业的发展;医院的开办,使边民首次接触了西医,促进...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在四川西康民族地区开展的一系列事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川康边疆的建设和发展。小学的兴建,改善了川康边民的教育环境,促进了边疆教育事业的发展;医院的开办,使边民首次接触了西医,促进了西医业在该地的兴起;农场的创建,扩展了该地农牧业的饲养范围,为川康民族地区培养了一批生计干事,更新了边民的农耕观念。同时,边疆服务运动在边民的信仰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以上措施在客观上积极促进了川康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四川 西康 民族地区 边疆服务运动 边疆建设
下载PDF
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小琴 《民族教育研究》 2007年第4期108-110,共3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对四川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由于各种原因,民族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不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基于此,必须找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思...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对四川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由于各种原因,民族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不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基于此,必须找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思想观念、办学方式、专业结构、师资建设诸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使四川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为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少数民族地区 职业技术教育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宋代四川少数民族分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廷中 《民族学刊》 2014年第4期41-46,114,共7页
在两宋时期,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吐蕃、羌、僚、诸蛮、西南夷部等。吐蕃人主要居住在现今的甘孜和阿坝地区,羌人居住在岷江上游,特别是在威州、茂州即今阿坝州的理县、茂县、汶川、松潘、黑水和绵阳市北川等县境内。僚人广泛地分... 在两宋时期,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吐蕃、羌、僚、诸蛮、西南夷部等。吐蕃人主要居住在现今的甘孜和阿坝地区,羌人居住在岷江上游,特别是在威州、茂州即今阿坝州的理县、茂县、汶川、松潘、黑水和绵阳市北川等县境内。僚人广泛地分布于巴蜀各地,从川中丘陵到盆周边缘的广大地区都有僚人居住和分布,而尤以川东南的南平军和川南的泸州、叙州最为集中。诸蛮分布在大理国与宋之间的川南、川西南地区,包括"黎州诸蛮"、"叙州三路蛮"和"泸州蛮"等。西南夷部主要居住在川东南的黔州、涪州、夔州沿边至贵州境内一带。总体上,两宋时期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地理格局特点是:汉族集中分布于四川盆地腹心地带,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沿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宋时期 四川 少数民族 分布
下载PDF
川南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背景下县域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利 《财政科学》 2019年第10期140-149,共10页
县域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实力和增长潜力的重要标准。川南民族地区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县域体制机制不够合理等问题制约了川南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县... 县域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实力和增长潜力的重要标准。川南民族地区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县域体制机制不够合理等问题制约了川南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县域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人才资源供给不足、县域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等,川南民族地区应改革县域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县域经济体制、财政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投融资机制、城乡统筹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创新县域体制机制,实现川南民族地区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又好又快发展和县域经济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民族地区 精准扶贫 县域体制机制创新 对策
下载PDF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四川模式”之形成及其基本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恩美 《民族学刊》 2015年第3期1-7,85-88,共11页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宪法确立的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是实现自治权的重要形式与基本规制。本文按照一定技术规范,对198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归类和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宪法确立的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是实现自治权的重要形式与基本规制。本文按照一定技术规范,对198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归类和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客观记录了四川民族自治地方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的基本进程,并作了简要的理论概括,期望能为学界相关后续研究整理和提供较为翔实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治地方 四川模式 社会治理
下载PDF
川西北民族地区农业结构系统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红 邹弈星 王永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901-15903,15917,共4页
在介绍川西北民族地区概况的基础上,剖析了川西北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具体包括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增长缓慢2个方面。通过对川西北地区农业结构分析发现,该地区种植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畜牧业作为牧区的主要产业,其生产... 在介绍川西北民族地区概况的基础上,剖析了川西北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具体包括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增长缓慢2个方面。通过对川西北地区农业结构分析发现,该地区种植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畜牧业作为牧区的主要产业,其生产效益较高,农业生产还处于资源导向型阶段;农业生产结构是以牧业为主的农牧结构,种植业以谷物、薯类为主,畜牧业以奶业和牛肉业为主;川西北民族地区具有发展谷物、豆类、水果、牛肉、羊肉、奶肉6个产业的比较优势,其中,水果、牛肉、奶业3个产业的区位商值在加大,产业比较优势逐步加强,谷物、豆类、羊肉3个产业的区位商值有所下降,产业比较优势较为稳定。为了促进川西北地区农业向深度、广度发展,提出了以下对策与建议:一是走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二是适度提高经济作物比重;三是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民族地区 农业结构优化 集中系数 灰色关联分析 区位商
下载PDF
四川民族地区旅游先导产业发展构想及政策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艳霞 刘果 罗颖 《民族学刊》 2011年第2期76-81,88,共6页
大力发展旅游先导产业是四川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政治安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是响应中央高度重视和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各级会议精神和优惠政策的有力手段;是把握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和经济... 大力发展旅游先导产业是四川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政治安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是响应中央高度重视和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各级会议精神和优惠政策的有力手段;是把握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和经济转型机遇,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途径;是受益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战略建设,实现社会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提出了2011年四川民族地区旅游先导产业发展战略构想和发展政策举措,大胆提出了设置"四川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改革试点区"、成立四川民族地区旅游发展领导小组与旅游协会、设立四川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打造四川民族地区旅游投融资平台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民族地区 旅游先导产业 民族旅游 西部大开发
下载PDF
四川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教育扶贫脱贫的路径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利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8-25,共8页
教育扶贫脱贫已成为新形势下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路径之一。四川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由于地势偏僻、经济发展滞后、少数民族众多、教育水平落后、贫困人口规模较大,教育扶贫脱贫任务艰巨。目前,四川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教育扶贫脱贫工作尽... 教育扶贫脱贫已成为新形势下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路径之一。四川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由于地势偏僻、经济发展滞后、少数民族众多、教育水平落后、贫困人口规模较大,教育扶贫脱贫任务艰巨。目前,四川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教育扶贫脱贫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教育扶贫的对象识别不精确、成果考核机制单一、资金不足等问题。要让四川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依靠教育彻底摆脱贫困、实现致富目标,需要各个部门和单位通力合作,不断完善教育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基础义务教育、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双语教育,尤其是要建立以政府为主体、其他多元扶贫主体协同的深度贫困区教育扶贫脱贫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教育扶贫脱贫 民族地区 深度贫困区 精准扶贫
下载PDF
四川“三州”民族地区扶贫搬迁战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曦 严红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97-100,共4页
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和特殊的人文环境导致四川"三州"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深重,必须进行扶贫搬迁才能彻底摆脱贫困。由于受扶贫搬迁耗资巨大、国家补助太低、可迁入地越来越少等因素的制约,四川"三州"民族... 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和特殊的人文环境导致四川"三州"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深重,必须进行扶贫搬迁才能彻底摆脱贫困。由于受扶贫搬迁耗资巨大、国家补助太低、可迁入地越来越少等因素的制约,四川"三州"民族地区必须确立战略目标、找准实施重点,保障政策、资金、产业、人才支持,才能确保扶贫搬迁工程的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三州”民族地区 扶贫搬迁 政府主导 资金保障
下载PDF
民国川西北民族地区土司制度的存废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利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5-65,共11页
民国川西北民族地区土司承袭仍是事实上的存在。对此,民国学界既否定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又主张改土不急,办理从宜。民国中央政府虽不允土司承袭,但地方政府多行实用主义,授土司区乡保长之职。整个民国时期川西北民族地区土司承袭政策呈... 民国川西北民族地区土司承袭仍是事实上的存在。对此,民国学界既否定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又主张改土不急,办理从宜。民国中央政府虽不允土司承袭,但地方政府多行实用主义,授土司区乡保长之职。整个民国时期川西北民族地区土司承袭政策呈现出不系统、不规范,无序化的现象。旧制废除了,但改革土制的正确途径却没有找到。土司仍为世官,土民仍为世民,各屯土各行其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川西北民族地区 土司承袭 土司制度存废
下载PDF
四川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研究
16
作者 彭徐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85-89,共5页
四川民族地区(甘孜、阿坝、凉山)地处长江上游,是全国生态环境的敏感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区,也是长江上游建立生态屏障的主战场。本文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探讨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状况,并提出了构建长江上游民族地区生态屏障的林... 四川民族地区(甘孜、阿坝、凉山)地处长江上游,是全国生态环境的敏感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区,也是长江上游建立生态屏障的主战场。本文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探讨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状况,并提出了构建长江上游民族地区生态屏障的林业技术储备,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构建长江上游建立生态屏障作了有益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民族地区 生态环境 保护教育 研究
下载PDF
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实效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云霞 《民族学刊》 CSSCI 2017年第3期19-24,101,共7页
精准扶贫是促进四川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路径。本文通过对四川藏区致贫因素、典型贫困案例和扶贫措施的调查研究,肯定了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宏观策略和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四川藏区精准扶贫过... 精准扶贫是促进四川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路径。本文通过对四川藏区致贫因素、典型贫困案例和扶贫措施的调查研究,肯定了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宏观策略和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四川藏区精准扶贫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即政府向社会购买扶贫服务;建立贫困户综合性识别标准;建立"特困户+整体受益"优先模式;谨慎规定贫困户的优先身份;正确处理社会救助和贫困户扶持之间的关系;解决精准扶贫地方性规范自身的合法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藏区 精准扶贫 科技创新 民族区域自治法规
下载PDF
贫困的区域关联与减贫潜能的溢出效应——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璐瑶 廖桂蓉 《西北人口》 CSSCI 2020年第1期83-92,共10页
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研究了2010~2017年间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构建减贫溢出项并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来进一步考察民族地区减贫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一方面,四川民族地区贫困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全域... 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研究了2010~2017年间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构建减贫溢出项并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来进一步考察民族地区减贫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一方面,四川民族地区贫困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全域空间关联性,并且这种相关性随着空间距离增大而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上在降低;另一方面,局域相关性也显示出民族地区局域性的空间集聚特征越来越明显,各县域的贫困程度趋于均衡。回归结果显示,减贫潜能每增长1%,县域贫困发生率将降低1.16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空间溢出效应是四川民族地区反贫困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就业水平、劳动生产效率、政府行为、储蓄水平和基础设施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民族地区的贫困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民族地区 贫困关联 减贫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滇川藏毗连藏区流动人口族际关系调查与思考
19
作者 李灿松 梁海艳 《南方人口》 CSSCI 2014年第4期47-59,共13页
滇藏川毗连藏区作为联系内地和西藏的重要通道区,历来是多民族流动人口的汇集区。近年来,随着藏区社会经济外向联系的不断增强,各民族人口流入滇藏川毗连藏区的数量和扩散地域不断扩大,流动人口与藏民之间的族际交往途径和族际关系都出... 滇藏川毗连藏区作为联系内地和西藏的重要通道区,历来是多民族流动人口的汇集区。近年来,随着藏区社会经济外向联系的不断增强,各民族人口流入滇藏川毗连藏区的数量和扩散地域不断扩大,流动人口与藏民之间的族际交往途径和族际关系都出现了新形貌和新动态。本文在深入该藏区调查摸底流动人口分布情形基础上,重点对族际认知态度、族际关系感知、族际通婚状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从而较全面呈现了目前滇藏川毗连藏区中流动人口的族际关系形貌及其变化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族际关系 滇川藏 毗连藏区
下载PDF
四川“三州”民族地区打造县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甘路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44-49,共6页
四川“三州”民族地区既是我国14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又是各种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县域特色优势资源禀赋的富集区,其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不仅关系着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我国... 四川“三州”民族地区既是我国14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又是各种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县域特色优势资源禀赋的富集区,其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不仅关系着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我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完成。为此,四川“三州”民族地区只有通过做大做强特色农牧产业、合理开发水矿能源产业、加快发展民族特色药业、积极发展民族旅游产业等举措,才能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早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民族地区 县域经济 特色优势产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